马克沁与MG42你会选择哪款枪?

战武奇兵


当然要选择MG-42,从战争历史也能看出来,是灵活轻便的MG-42通用机枪淘汰了笨重的马克沁。近代以来,枪械成为了战争陆军所使用的核心武器,步兵手中的步枪精度和杀伤力也在逐渐提升,而枪械除了杀伤性和精准度外,另外一项可以大幅强化的性能方面就是射速了,强调射速的枪械类武器代表就是机枪。而在人类最大的一场冲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就曾将机枪射速提升到了极致,这就是大名鼎鼎的:MG-42通用机枪。

MG-42是纳粹德国于1942年开始在军中服役的一款机枪,采取和前一代MG-34通用的7.92mm子弹,即使这款枪械仅仅只在德军军中服役了3年,但是给盟军士兵带来的恐惧是任何一款其他枪支所不能带来的,其衍生型至今都仍然还在世界范围内的某些国家或地区所使用。

MG-42的特征就是其恐怖的射速,在最快时其能够达到每分钟射速高达1500发,不同于其他机枪的“哒哒哒”,由于射速过快,MG-42射击时候的声音类似于“撕裂布条”的嗡嗡声,盟军士兵将其称作为“希特勒的电锯”,绰号为“德国撕布机”,同样拥有类似效果的像是苏联的“波波莎”冲锋枪,但是“波波莎”仅适用于近战,并不能拥有像MG-42那样通过猛烈火力远程压制敌方的效用,这也是为何MG-42能够成为二战“机枪之王”的原因。此外,MG-42兼可靠性、耐用性、易操作性和廉价性于一体,就算它的后代衍生型也不会磨灭掉这些优势,像是西班牙的CETME机枪等。

MG-42机枪由于带给盟军士兵的压力过于巨大,甚至发展到了某些士兵听到MG-42开枪就会“双腿打抖,毫无战斗力”。而事实上MG-42并不能做到全速开火太长时间,由于射速过快,如果在1分钟内连续射击超过350发,那么枪管的寿命会大幅降低,且枪管过热并卡弹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为此德国军方曾经对士兵下达死命令:除非紧急情况,否则MG-42禁止一下将一条标准250发弹药的单链打完。但美国士兵似乎并不知道这些,为此美国陆军还不得不加紧抓拍训练影片,宣扬MG-42并不是那么强,从而协助士兵克服由于MG-42从而产生的巨大心理障碍。

MG-42开始研制的时间并不晚,早在二战开始前的西班牙内战期间,由于MG-34机枪较容易受到环境影响,颇为“娇气”,哪怕一点点的风沙也会让机枪卡壳,所以德国对下一代机枪的环境适应性就看得格外重。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可操作性和压低生产成本,MG-42生产方式采用的是冲压式,这也让在二战后期即使德国金属资源缺少,但也能造得出来MG-42。

MG-42采用反冲式后座操作方式,并且由于枪口增压器和短行程反冲后座装置的采用,MG-42整体的运作速率能够得以保障。枪机在褪壳时会将弹壳下抛,并且完成子弹上路操作,不像MG-34存在半自动模式,MG-42由于制造流程的简化,事实上并不存在半自动模式,但是经验老道的射手会轻扣扳机,让大约3-5发子弹发射出去,从而实现“手动点射”。所以说德军军中经验老道的MG-42机枪手给盟军士兵的威胁性是极大的:因为他们可以最大化的对盟军士兵造成杀伤,并且还能尽可能节约子弹。

可以说,虽然德国战败了,但是留下的“遗产”仍然是十分宝贵的,就像美国的M60通用机枪就流淌着浓厚的MG-42血统,其枪身也同样存在冲压的方式制造而成,类似于MG-42的单爪拨弹杆、快拆式枪管以及手枪式握把。


科罗廖夫


当然是MG42了。

德国也是装备马克沁机枪的,一战时期,德国所使用的MG08就是马克沁的改进版,这枪射速射程都非常不错,但是关键就在于,太重了,太需要被人伺候。这挺机枪的重量能够达到65公斤,加水之后重量为69公斤,非常笨重,只适合固定一点射击,做防御之用。一战时期那种堑壕战,这东西很好用,但是到了二战,在欧洲,这东西就有点鸡肋了。

重量太大,带来的问题就是机动性差,你四个人抬着一个65公斤的机枪,你根本就没法适应班组的机动作战。即便是苏联,苏联版的马克沁为了有机动性,能到处走,特意加上了轮子,但是加了轮子,同样笨重,有个什么台阶,你还是得几个人抬起来端上去,尤其加了轮子对于机枪阵地要求更高。

而MG42就好多了,重量就只有11.57公斤,一般机枪组两到三个人,实际上一个人其实也是可以操作的,并不一定非要两三个人。马克沁机枪那类非常笨重的东西,要抬着走,而MG42直接就可以端起来走。二战以及二战之后的战争,已经不是一直固定在堑壕里的了,而是需要适应灵活机动的班组作战了,马克沁根本就没法满足。

马克沁的优点就是水冷方式让火力持续性比较好,带来的问题就是需要注水,加套筒,太重。而MG42则不用考虑,枪管过热,直接换一根不就完事了,压根就用不着烧水,煮饺子么?


军武文斋


马克沁重机枪和mg42通用机枪都是划时代的产品。马克沁重机枪,作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重机枪改变了世界战争的模式,mg42通用机枪则是在机枪领域开拓了一个新的世界,也引领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这两款枪都兴于德国,而且分别是德国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利器。而两者相比之下也各有优缺点。但是整体上来说mg42作为后起之秀相比他的前辈必然是更好一点,不然它也没有存在的意义。相比之下mg42体型更为轻巧易于机动,战场生存能力更强,采用大量冲压零件,生产简单,造价便宜,而且射速高。


但是有一样是mg42不及马克沁重机枪,那就是火力的持续性。因为马克沁重机枪采用水冷方式来冷却枪管,所以马克沁重机枪不需要考虑枪管受发热的问题,只要子弹接上连续打三天都没问题。这一点在实战中接受考验。而mg42射射速高,而且采用的是气冷式,所以在战场上连续几个回合之后就必须更换枪管。所以这一点是mg42不能及的,但是还是mg是更为优秀一点,毕竟它代表着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所以必须选它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作为世界上第一把能够自动发射的枪械,马克沁重机枪的诞生,具备划时代的意义,相对19世纪末那些打一枪,需要再重新装填一发子弹的步枪,马克沁重机枪可谓赛电枪了。

当初,引进马克沁重机枪时,中国称此枪就叫赛电枪,就是射速非常快,快如闪电的意思,这从字面上非常好理解。

英国人马克沁根据从步枪上得来的经验,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枪管短后坐自动射击原理,特别是大胆改变了传统的供弹方式,制作了一条长达6米的300发帆布弹链,可为机枪连续不断地供弹。


为避免因连续射击导致枪管发热,马克沁采用水冷方式来降温,这挺在1884年制造成功的世界上第一支能自动连续射击的重机枪,射速达到了每分钟600发以上,与发射一发子弹,就需要重新再装填一发子弹的步枪,简直有着天壤之别。

MG-42的面世,同样也具备划时代的意义,因为这是一挺在MG-34机枪基础上改进而来的通用机枪。

所谓的通用机枪,也即轻重两用机枪,一般随枪附带有两脚架,就是轻机枪状态,有效射程800米;但套上三角架时,尽管重量增加了,但射击时却非常稳固,此时就是重机枪状态了,有效射程1000米。

因此,MG-42通用机枪特别适合随步兵班作战,是步兵班最主要的火力输出单元。

事实上,MG-42通用机枪在二战时期,就是德国国防军步兵班最重要的作战武器,全班的作战就是围绕MG-42通用机枪而展开,每分钟高达1000发以上的射速,使得在与盟军机枪对射时,往往处于有利态势,因此,MG-42通用机枪成了二战时期,火力最强的轻重机枪,一般盟军的轻重机枪,没有那款实际战斗射速能达到或超过每分钟600发。

倘若让军迷选择马克沁重机枪还是MG-42通用机枪,相信一般人都会选择后者,因为尽管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状态比较稳定,动作也非常可靠,但毕竟太过沉重了。

马克沁重机枪枪身加上枪架,有数十公斤重,需要数个人组成战斗小组,共同侍候马克沁重机枪,在战场上的机动性太差,作战包括转移阵地都不够灵活。

而MG-42通用机枪尽管由3人小组组成,其中,一个人只是持望远镜的观察员兼指挥员,一人是副手携弹药箱,一人才是射手。

但必要时,射手一人就能抱起MG-42通用机枪,在行进中射击,换成笨重的马克沁重机枪,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因此,MG-42通用机枪的机动和灵活性,都远在马克沁重机枪之上。

本文由“国平军史”发布。


国平军史


马克沁重机枪和MG42机枪是历史上两种十分著名的机枪,马克沁可以说是自动步兵武器的鼻祖,马克沁重机枪真正的确定了步兵自动武器的大体技术途径,就是一根枪管,使用火药气体作为枪械自动运动的动力来源。
马克沁重机枪是现代自动武器的鼻祖,马克沁对于自动武器是解决了原理的问题。

MG42是解决了了机枪大批量快速生产的问题,可以说是解决了工艺问题。

而MG42是第一次在机枪大量使用了,冲压件使生产上的数量有了极大的提升,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42的产量高达40万挺,这对于机枪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了,不过呢,要说技术上的突破,42的突破是不如马克沁的,毕竟马克沁是开路的,42是跟进的。

但是,正因为42是跟进者,所以42的水平肯定是比马克沁要高出很多,毕竟MG-42比马克沁晚了大约50年,所以,技术上要成熟的多,而且更适合现在的使用条件,而马克沁就像是老爷车,十分珍贵而且也可用,但是肯定是跑不过现在的汽车了。


马克沁十分笨重,当然在他诞生的那个年代对于武器的轻便型还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别说机枪就是步枪也还是那种加上刺刀就当长矛使的设计思路呢。
俄国人是用轮式枪架解决重机枪移动的问题,这种轮架在平原地形还好用,到了山地什么的地方,反而成为累赘了。

马克沁重机枪问世的时候,有很多的技术是刚刚问世,象无烟火药,金属定装枪弹什么的都是这样,而且当时的战术还是带有很强排队枪毙时代的特征,所以马克沁重机枪对于快速移动要求不高,毕竟那时候最早的马克沁还是归炮兵,是用马拉着跑的,后来才归到步兵,用人抬着走了。步兵冲锋还是用那种比较严格的横队,士兵之间的间隔还是不大。这种情况下,对于火力持续性的要求就比较高,而象马克沁这种水冷的机枪,是能够把理论射速变成实际的战斗射速的,反正有冷水枪管就不会太热,子弹吗,把弹链接起来就行了,反正就突突突突完了。
使用两脚架做轻机枪使,使用三脚架做重机枪使,这就是两用机枪最大的特点。


使用三脚架,重机枪状态的MG42。由于需要经常移动,给枪管冷却就不能用水了,而使用可以更换的枪管,打个300-500发,换一根枪管接着打,发热的枪管在一边先凉凉。

而到了MG-42问世的年代,无论是技术还是战术都有了极大的变化,什么无烟火药,金属定装子弹都已经是标准配备,自动武器的各种内部机构也已经是有了很多成熟的搭配,而MG42就是要把这些东西完美的搭配在一起,而且还要能够大量生产。而步兵的战术经过一战机枪和铁丝网的强制修改,散兵已经是常态,士兵之间6-7米的间隔已经是常态,10米也不少见,那种可以用来扫射的黑压压的人群已经从战场上消失了,而能跟上步兵迅速移动成了硬指标,必须达到。这一点,马克沁可就力不从心了,而42这一点要远远好于马克沁。

而且到42问世的年代,机枪面对的威胁比马克沁更多了,首先是各种轻便火炮,比如50/60毫米的迫击炮掷弹筒什么的,还有小口径的反坦克炮,37/45/57这种炮打坦克费劲了,但是打个机枪掩体还是够用的。

如果是挑选出来使用的话,马克沁就像老爷车,适合收藏,就像中国建筑里边的石狮子,反正不用移动,而且可以不间断的喷。相对来说42更适合现在的战争条件。就看用来干什么了,这两种枪各有各的优点。


有痰


没有预设场景啊😱

如果是穿越剧,嗯,选马克沁,带上我的 《温州小商品500例》,劝他重返美利坚,联手特斯拉,提前搞掉爱迪生这个小老头。😎

如果是战争题材,马克沁作为一款武器的名称,它的子孙还是蛮多的,中英美俄都有仿制(要是法国不搞真.野鸡脖子,就凑成五小强了)。要是从这里面挑,我选美国的马克沁。

M1919A4,个人认为是二战期间最优秀的重机枪。因为它具有一样特别优秀和特别的属性,机动性。两个人一个扛机枪,一个扛支架还能带两条弹链,不动如山有点吹牛B,但动若脱兔绝对不夸张。举例说明。兄弟连,虽然是部影视剧,但是道具考究,基本可以当纪录片看。第四集大坝那段,一百米冲锋,步枪一个弹夹没打完,那边重机枪已经开火了。第三集怼坦克那段,说转移阵地,瞬间就收摊,跑路,摆摊一气呵成。😬有的看官可能要说,撕布机一个人就能拎着跑了,但是那是两脚架,两脚架的mg42不可能压制住任何一款二战重机枪的。


lzwsp


看情况。

GM42属于通用机枪。射速惊人,在压制火力上,打出的子弹比自身还重。即使点射,一扣扳机打出去五六发。

如果是马克沁重机枪,在永备工事里防守某个开阔地。马克沁还是很有优势的。不考虑弹鏈的长度。忽略数千分之一的机械故障。马克沁,能打一年。


端木广


毫无疑问选择mg42,这两款德国名枪都是以极强的火力著称,马克沁起源于清末年,单说火力的话要比mg42强。

但是,马克沁机关枪最少得有四个人抗,光是一个架子都比mg42整个枪还沉。你要是有一个训练有素的战斗小组建议你用马克沁,如果没有,那就老老实实的玩mg42


武装少女樱


如果是在没有枪管换而且不用转移的情况下,马克芯机枪比气冷机枪实用


醉解人衣


问的问题严重bug都会选MG4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