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髓颂sBeB4553


元朝灭亡以后,朱元璋是怎样对待蒙古女子的呢,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我国自古就是多民族国家,民族融合多次发生,有些是被迫发生,有些则是政策导向。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以战争为载体的民族融合,也有人称作中原陆沉,是汉民族的大灾难。八王之乱令异族趁机攻入中原地区,匈奴、鲜卑、羯、羌、氐为首的异族占领了北方大面积领土。

北方直到北魏统一才结束这一大混乱时代,北魏则吸取了教训开始加速汉化,随着时代的发展,最终创造出庞大的隋唐政权,大唐的开放和多元化也正是多民族融合的产物。

民族政策的制定对一个政权极其重要,如果搞不好就很有可能爆发无休止的战争,如果解决得好,那就是百姓的幸事。

元朝为何只存在九十八年,源自统治者的暴政和残酷的民族政策。蒙古人貌似像一群野蛮人,战场上可以做到所向披靡,却无法把自己当作中原的主人,不停地掠夺和欺压,很快令起义起此彼伏地爆发,随即其统治再也无法支撑,只能被人取而代之。

起义之路并不滥杀无辜

朱元璋的悲惨经历源自元朝的暴政,在元朝的残酷统治下,朱元璋的父母兄妹相继惨死,朱元璋本人也曾沿街乞讨,到寺庙勉强饱腹。最终迫不得已才拿起武器,加入了推翻元朝的浪潮中。

理论上来说,朱元璋应该怀着满腔仇恨,对元朝人进行疯狂地报复,但朱元璋没有这样做。出身布衣的朱元璋已经体会到所有人间疾苦,却没有把灾难降到人间,这就是朱元璋的伟大之处。

唯一令人诟病的则是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常遇春能力出众,是天生的将才,不过他有个很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屠城。朱元璋曾严令要求其收敛锋芒,这才稳定了局势,否则民族矛盾将进一步激化,平定蒙古可能会花更久的时间。

朱元璋在渡江之后,曾发布命令:

“揭榜禁剽掠。有卒违令,斩以徇,军中肃然。”

禁止抢夺劫掠,如果有士兵违背军令,将以军法处置。战争是人祸中最为可怕的,无数人将因此妻离子散、失去生命,而正是朱元璋开明的政策,挽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在攻下集庆后,朱元璋仍没有滥杀无辜,而是出榜安民。史料记载:

“元政渎扰,干戈蜂起。我来为民除乱耳,其各安堵如故。贤士吾礼用之,旧政不便者除之,吏毋贪暴殃吾民。”

元朝腐败残酷,造成烽烟骤起,我只是来为民除害,请大家各自如故,有贤能的人我们会按照礼法重用,不合适的律法将会去除,官员不可以虐待百姓。百姓因此欢呼雀跃,朱元璋安抚众民后,便改集庆为应天府。

朱元璋创立大明后,曾发布这样一份诏书:

“昔元祖入主中国,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兵戈相加,亲如仇雠,朕实不忍。尔诸将帅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必使市不易肆,民安其生。凡元之宗戚皆善待之。”

元朝统治者占领中原,子孙荒唐怠政,百姓痛苦不堪,连老天都对其厌烦。作君主的有罪,跟百姓有什么关系。我对部下有着严格要求,不能抢掠、不能胡乱杀人,不能骚扰百姓,元朝的宗亲要善待。朱元璋对元朝人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在建立大明后,中原地区的很多蒙古人撤到北方草原,但仍有几十万蒙古人留了下来,处理这些蒙古人便成了麻烦的问题。如果朱元璋一声令下,让军队把这些人全屠掉,也是分分钟的事情,不是朱元璋没有这个能力,而是他考虑得更多。

开明的民族政策

朱元璋深知解铃还须系铃人,要想化解民族矛盾,那就得善待这些蒙古人,当然了,这些蒙古人也必须服从管理,有作奸犯科者要重罚。为了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朱元璋发布了一系列政策。

首先留下的蒙古人都要学习汉语,把名字改为汉族姓名,并且要求穿汉族服装。这跟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政策类似,穿汉服,改鲜卑话为汉话,改汉姓,只是北魏是自发性改革,而这些蒙古人是被动改革。

史料记载

“诏复衣冠如唐制,禁胡服、胡语、胡姓名。”

留下的蒙古人由于长时间生活在中原,早已习惯了汉人的生活,他们并不想再到草原过那种艰苦的生活。事实上,只要不威胁百姓安危,百姓对统治者并不关心,仍是该做什么做什么。

对于归顺的蒙古人,只要服从管理还是可以安然度日的。

最为重要的是,朱元璋对蒙古女子的要求,就是必须嫁给汉人,蒙古男子则必须娶汉族姑娘,如果蒙古族内通婚,两人都要被罚做奴隶。

史料记载:

“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

长时间穿汉服,按照汉族人生活,说汉语,习惯之后就是个标准的汉人,如果不是相貌区别,很难分辨。让蒙古女子嫁给汉人,就是为了民族同化,汉人本身占据大多数,同化几十万蒙古人并不难。

经过长时间的通婚,这些蒙古人和汉人也没有分别,且女子的丈夫都是汉人,民族矛盾就也不复存在。不费一兵一卒,也不杀一人,就顺利地解决这个大难题,可谓一举三得。朱元璋还设立的开明的官员选拔制度,对色目人、蒙古人一视同仁,只要你有才华,就能破格录用,不论出身。

朱元璋为了鼓励民族融合,自己率先收入后宫几名蒙古族妃子,官员们纷纷效仿,为民族融合做出相应贡献。血统同化和文化同化相当恐怖,比动刀动枪更可怕,同化之后,这些蒙古人和后代再也生不出一丝反叛的心思,因为他们已经是汉人了。

领导为何能做领导,就因为比一般人高明,朱元璋正是如此,他以长远的眼光和柔和的政策解决了如此棘手的问题,化解了很多矛盾。为何众多的农民领袖参加了反元起义,偏偏只有朱元璋掌控天下,这成功绝非偶然。


杨角风发作


元朝灭亡后,留在中原的蒙古女子大概有十万之众,朱元璋是如何对待她们的呢?

在回答题主的问题之前,我先来跟大家说说朱元璋自己对蒙古美女的态度。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朱元璋的后宫里,是有蒙古女子的,还不止一个。

不止你会觉得诧异,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印象中朱元璋是个异常残酷的人,因为小时候生活受尽了压迫和苦难。

朱元璋对于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恨之入骨,甚至用扒皮填草这样冷酷的刑罚来惩罚这些中饱私囊的腐败分子。

开国后,对待过去一起打江山的元老们,朱元璋也是残忍至极,动不动就灭族,一次告密动辄杀掉几万人,朱元璋是眼睛眨都不眨。


这样的人,对造成他悲惨身世的蒙古人会心慈手软吗?

结果出乎意料。

朱元璋最早纳娶蒙古人,是在朱元璋刚刚占据应天的时候。

当时有一支蒙古军民投降了朱元璋,蒙古人从中选出了一个美女献给朱元璋,朱元璋就欣然接受了。

分析朱元璋当时这么做的原因,主要以下几点:

一、当时的朱元璋力量还很薄弱,需要争取投降的蒙古军队为自己效力,纳娶蒙古女人可以拉拢蒙古军队,并且为自己留条后路。

二、纳娶蒙古女人,本身就是一种征服,汉人可以享受蒙古的女人,这个世道变了。

三、蒙古入主中原已超百年,中原的汉人和蒙古人之间也没那么多的隔阂,蒙古人甚至已经被很大程度的汉化,朱元璋娶蒙古女人并不是什么太稀奇的事。


自这以后,在朱元璋的南征北战中,又陆续纳了好几个蒙古女子,可见,朱元璋还是蛮喜欢蒙古女性的。

朱元璋的后宫除了蒙古女人,还有朝鲜女人,其实朱元璋的口味还是比较丰富的。

而朱元璋坐上皇帝宝座之后,面对留在中原的蒙古女子,也并没有大开杀戒。

当时的朱元璋,主要目的是分化留在中原的蒙古人,使他们分散失去凝聚力。

因此,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

蒙古女人必须嫁给汉族男子。

好了,既安抚了汉人,也分化了蒙古人,虽然有点武断,但总好过惩罚。

难得朱元璋这次慈悲为怀。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不见血很残忍?我觉得老朱对他的老部下才叫残忍,他对俘虏非常人道,特别是对蒙古的女人更人道。

蓝玉远征扑鱼儿海,剿灭北元小朝廷后,俘虏公主、王妃59人,私下淫辱,都被朱元璋秋后算账,其被剥皮揎草的其中一个罪状,就是淫辱蒙元公主王妃、私吞战利品。

靖康之耻还记得不,大宋数万王公贵族、女眷沦为奴隶、泄欲工具甚至食物,淫辱完了还被当作食物,称之为两脚羊,那才叫残忍。

蒙元把人分为四等,一等蒙古人、二等色目人、三等中原汉人、四等南方南人。蒙古人被分配到全国各地,一个庄养一户蒙古人,可以任意打骂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否则死罪。我们老家现在骂人都还有那句话,叫作供鞑子,说的就是供蒙古人。

元朝律法《元典章》规定,蒙古人杀死汉人,只需要杖刑,之后赔偿死者丧葬费用即可。更离谱的是菜刀是管制刀具,十户人只能共用一把菜刀;儿女新婚,女子的初夜权要交给蒙古人,所以第一胎一般都故意让他流产,因为那是蒙古人的野种。

反观朱元璋,抓来的俘虏都释放了,只是给在大明领土内生活的蒙古人立了一点规矩:

第一、废除蒙古人的继婚制,也就是当老爹死后,儿子会继承除了生母以外的所有小妈,或者是兄长死后,弟弟会继承所有寡嫂。这在汉文化里就是乱伦,因此朱元璋下令坚决取缔。

第二、大明境内的蒙古族人,禁止再穿着蒙古族服饰,禁止说蒙古语。一律改为汉服和汉语。

第三、蒙古族人不得自相婚配,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人男子。违者杖责八十,将犯人沦放为奴隶。

仅此而已,这残忍吗?我觉得这简直就是在解放蒙古妇女。其实朱元璋这个皇帝在历史上确实算是比较残忍的一个皇帝,但是他的残忍主要是针对官僚,他对老百姓还是挺好的,这便是大明立国近三百年的本钱。


谢金澎


消灭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开始统一的步伐,从南京出发北伐元朝。

第一次北伐的主将是徐达和常遇春,共领兵25万。单单在洛水大战,就歼灭元军5万多人。

此后,朱元璋不断命令大军追歼元军残余力量 。

1388年蓝玉领兵15万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今贝加尔湖)大破元军10余万,王公贵族全部被俘。元朝正式宣告灭亡。

20多年的明军大举北伐,总共消灭元军160多万人。

被消灭的元军大多数都是青壮年蒙古男人,活下来的则大多数是蒙古女子。这些蒙古女子被俘虏后,都是带到了明朝统治区域。

如何安排这些蒙古女人,对于朱元璋来说,确实是一次重大考验。

前车之鉴,能否作为后车之师?

明朝之前的历史上,发生过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权更迭,胜利的统治者如何处理其他民族留下的女人呢?

金国消灭了北宋政权,将皇宫中的几千名女人掳掠到北方,当作奴隶。

有的当成劳动的奴隶;有的当成发泄的奴隶;还有的当成生育的奴隶。

传说金国左丞相完颜宗贤强纳宋高宗赵构的妈妈,两人在金国生育了两个孩子。

朱元璋会不会像金人那样对待蒙古女人呢?

元朝,蒙古人占领全国之后,把全国人口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据地位高低分别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

人口数量最多的汉人和南人基本上被当做奴隶。

元朝法律明确规定,蒙古人打死一个汉人,受一点惩罚,再赔偿死者丧葬费用,问题就解决了;

汉人和南人如果打了蒙古人,就必须被处死;

蒙古人可以任意殴打汉人,汉人只能忍受;

汉人不允许与蒙古人通婚。

朱元璋会不会仿效元朝,把全国人口分成几个等级,并且把蒙古遗留下的女人划入最低等级呢?朱元璋会不会不允许蒙古人与汉人通婚呢?

不计前嫌,朱元璋善待元朝官员

元朝的不平等政策,引起了汉族百姓的反抗。朱元璋吸取教训,改变政策。

明军北上进攻大都前,朱元璋指示元帅徐达和常遇春: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凡元之宗亲皆善待之。

朱元璋不仅仅要求明军善待百姓,也要求明军善待元朝的皇室宗亲、宫廷男女。

攻克元大都后,徐达俘虏很多蒙古人,大部分都是蒙古女人。

朱元璋针对这些俘虏,下达了一道命令:原来元朝的官员,能用的继续入朝为官;元朝皇宫的女人全部释放。

放眼未来,朱元璋这样处理蒙古女人

至于元朝遗留下来的蒙古女人如何处理,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颁布了重大政策,这些政策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

所有蒙古女人全部释放。

但是,释放之后的蒙古女人,必须遵守三项规定:

第一、不许乱伦。

蒙古人父亲死后,儿子继承生母以外的所有小妈;兄长死后,弟弟继承所有寡嫂。汉人禁止这种乱伦惯例,所以,朱元璋下令取缔。

第二、蒙古女人,一律禁止穿着蒙古族服饰,禁止说蒙古语。蒙古女人必须改穿汉服、改说汉语。

第三、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族男子。

如有违反以上三项规定中的任何一项,必将受到严厉的惩处:杖责八十,并且将犯人收为奴隶。

朱元璋处理蒙古女人的方法,总体来说,利远远大于弊,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给予蒙古女人一条生路

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非常仁慈,可以说就是优待,朱元璋让她们自由生活。

蒙古女子被释放后,朱元璋让她们留在中原生活,将她们安置在河南、河北等地区。朱元璋给她们分配农具,让她们自食其力。

如果政府不扶持,她们基本上无法生活,因为她们蒙古族原先从事畜牧业,男人是家庭主要劳动力;蒙古贵族统治中国时,这些女子养尊处优、不需要劳动。

明军消灭了大量的蒙古族士兵之后,蒙古女子失去了生活的依靠。

如果再让蒙古女人回到大漠,过上风餐露宿的生活,他们几乎没有活下去的可能。

所以,朱元璋给蒙古女子铺就了一条谋生之路。

第二个好处:淡化蒙古女人对汉人的仇恨

那些被杀死的蒙古将士,遗留下来的母亲、妻子、女儿,肯定会心中藏着对汉族人的仇恨。

当蒙古女子生活越发艰难的时候,她们对汉族人的仇恨就会越发不共戴天。怎么削弱这样的仇恨呢?

朱元璋强迫蒙古女子嫁给汉族男人,就是非常高明的招术。

蒙古女子刚开始与汉族人结婚,也许还有不适应、不愿意、不融洽的地方,但是,长期生活之后,就会变得适应了、愿意了、融洽了。

那时候,中国是男系社会,女人处于附属地位。蒙古女子只能依靠从嫁的男人生活。

蒙古女子与汉族男人结婚后,在日常生活中,从汉族男人身上得到很多帮助,感情自然与日俱增。

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情似海。

蒙古女子与汉族男人生活中,感情日益加深,以前的仇恨自然就会逐渐削弱;

再说,原来的仇恨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具体的对象。

与汉族丈夫感情日深,对整个汉族的仇恨也会随着日子的流淌,而逐渐淡化。

第三个好处:汉化了蒙古女人,促进了汉蒙民族融合

由于政策强制推行,在很短的时间内,蒙古女人在服饰、语言、风俗上完全融入了先进的汉族文明。

几十年之后,蒙古女子就会忘记原来的不成系统的文化,进而喜爱博大精深的汉族文化。

蒙古男人死亡太多,即使少数活下来了,没有机会与蒙古女子结婚,所以,在明朝国土上生活的蒙古族人,诞生、繁衍纯正血统的蒙古人根本没有机会。

蒙古女人嫁给汉族男人,生下第一代孩子,也许还能够看出一些蒙古族的外貌;继续繁衍下去,第二代、第三代……,就会完全与汉族人一样了。

本来蒙古族人与汉族人差别不是十分鲜明,所以,朱元璋制定的这项政策,只要执行几十年之后,当年蒙古女子留下的后代,再也看不到蒙古族人的影子了。

朱元璋的这项政策,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将蒙古人彻底汉化了,而且看不见一丝血迹、闻不到一点血腥。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有人认为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不见血但却很残忍。

实际上,朱元璋的这项政策相比之前所有朝代的民族政策,都要高明很多。对于促进蒙古族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汉蒙两族的民族融合,她起到了神助之力,大大推动了中华民族前进的步伐。


岳飞的飞


很多人都知道明朝灭元朝,但是当时多惨烈有谁清楚?打到什么地步,又有谁知道呢?

明朝灭元朝,元朝剩下的基本都是女子

朱元璋在鄱阳湖大战汉王60万水陆大军,奠定了天下的局势。随后在1367年率领明军北伐蒙元,仅仅用10个月时间便收复了北京,俘虏了一大批的元朝王室成员。

而就在1368年,定年号为洪武元年,明朝宣布建国。难道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其实永远没有。一直到朱棣的时候,依然在为边境问题犯愁。所以说朱元璋在位期间,基本上没有停止过边境作战。

洪武二年的时候明军北伐,追击元朝末代皇帝,最后俘虏了1万多人。洪武三年的时候,明军再次北伐,抓捕元朝残军将近1万人,各种各样的牲口将近2万。

随后一直到洪武20年,明军终于越过长城,偷袭元军大战。此次战役之后,抓捕元朝皇帝的次子,以及嫔妃100多人。另有大小官员3000人,各种大小百姓7000多人。

从此蒙古可谓是一蹶不振,昔日的蒙古帝国也一去不复返。而就在朱元璋在位的几十年时间里面,其实他一直没有停止过追击蒙古的步伐。难道看上去如此痛恨蒙古吗?

朱元璋如何对待蒙古女子?将这些女子全部同化。

有人说蒙古族使用种族制度,汉人被排在第三种族。蒙古族人还有初夜权的权力,汉人60岁就要被活埋,三户汉族才能有一把菜刀。有关于这些说法,其实历史上并没有非常确切的记载。


但是元朝统治之下,百姓的生活过的确实是黑暗。尤其是到元朝末年,百姓可谓是民不聊生。而这样的一个朝代,朱元璋为何称作是元以宽失天下?

朕观元朝之失天下,失在太宽。昔秦失于暴,汉兴济之以宽,以宽济猛,是为得之。今元朝失之于宽,故朕济之以猛,宽猛相济,惟务适宜尔。”——《明太祖宝训》

这里的宽宽在很多方面,宽在经济政策,宽在税赋政策,宽刑罚。这看上去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反?

关键是上行下不效,上面确实是“宽”要求的,但是等到底层的蒙古人去实施的时候,就是像周扒皮一样蹭蹭盘剥。而面对这样的情况,统治者只不过是睁只眼闭只眼,最后当然要反了。

后来蒙古败得实在是太惨,到了明朝初年的时候,基本上只要是一个十几岁的蒙古孩子,都要拿起武器走上战场。所以等到朱元璋打过去的时候,很多地方剩下的只剩女人了。


而这些女人怎么办?朱元璋并没有对他们赶尽杀绝,而是将很多关押的王公大臣的家室全部放了,但是也附加了很多条件。而这些条件,虽然不见血,但是很残忍。

正如我们所了解的,蒙古人的婚姻采取的是继承制。比如说父亲死了,作为儿子都可以继承母亲,这不就是儿子娶老母吗?再比如说哥哥死了,作为弟弟的可以娶嫂子。

这在朱元璋看来完全是乱伦,当然我们现在看来也是这样,不过这确实是当时蒙古族的风俗习惯。因此朱元璋下令废除这个习惯,当然这个习惯对于很多蒙古女子来说,影响不大。

另外朱元璋要求所有的蒙古女子,必须换上汉族的服装,然后学习说汉语,生活习惯也必须完全按照汉族来。其实这不就是同化吗?

朱元璋同化这些蒙古女子,直接从日常生活上来,这也是最直接的方法。当然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说,也能算作是一种保护。


毕竟汉族人可是忍受够了蒙古族的气,如果真的有一个蒙古族女子在中原,说不定早就被打死了。而蒙古族和汉族基本上没有什么外貌上的差异,换个衣服之后谁还认得谁。

当然最狠的还是最后一条,朱元璋要求所有的蒙古女子必须听从婚姻安排。怎么个安排法?就是所有的蒙古族女子,必须和汉族人通婚。

这一招完全就是断族之法,要求蒙古人和汉族人通婚一次没什么。关键是作为他们的后人,到时候再和汉族通婚,后人的后人再通婚。其实不需要两三代,基本上就没有任何的民族认同了。

最后两种办法,其实就是朱元璋为了防止蒙古族人叛乱的高招。我不打你,也不杀你,就让你结婚,结了几次婚之后,就开始有民族认同感了。如果你不愿意怎么办?打个100棍,然后发配到边疆。

至于说俘虏的一些男性,有的被发配为奴隶,有的人则是改成汉姓,然后和汉人生活在一起。由于这些人生活的比较分散,最后基本上也都被汉化了。


史之策


在元朝灭亡之后,提到蒙古女子的下场,相信很多人都以为朱元璋把她们全部诛杀了。毕竟朱元璋在人们印象中是一个伟大的皇帝,同时也是一个喜欢夺走其他人生命的刽子手。

事实上,蒙古女子并没有被杀,但有人却说他们的生活要比死亡还痛苦。这个观点是否是真的呢?她们到底经历了什么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全部的答案。

对于异族人,镇压是最简单的办法,但这也是最笨的办法。因为很多的时候,镇压带来的不是服从,而是更激烈的反抗。朱元璋非常的聪明,所以他总体的方针用两个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同化。

朱元璋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废除继婚制。这看似是对蒙古规矩的一种践踏,但这并不是什么优良的习俗,而是一种陋习。其实很多女子对这条习俗都是非常厌恶的,因为这是一种有违人伦的行为。但因为当时女子当时没有什么话语权,所以规矩一直没有被打破。这次朱元璋废除继婚制,蒙古的女子不但没有生气,可能还会格外感谢他。


其次,凡是在国境之内的蒙古人,都必须要穿汉服还有学习汉语。而且蒙古女子是必须要嫁给汉族男子的。或许蒙古女生内心是不服气的,但是迫于皇帝的压力,她们只能选择服从。毕竟这个规定对她们有影响,但还在能接收的范围当中。 这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

朱元璋做的就是在用钝刀子割肉。可能刚刚颁布这条规定的时候还看不出什么,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诞生的孩子对汉族的归属感明显是更高的。可能他们身上流淌着蒙古族的血脉,但是他们心理支持的确实汉族。这就是朱元璋的最终目的。

为了保证这些规矩不会被破坏,朱元璋将惩罚定得非常狠。面对恐怖的刑罚,很多蒙古女子都会选择乖乖遵守规矩,毕竟这些规矩对她们来说难度并不大。她们不敢冒险,因为收益和风险是不成比例的。


有人为此谴责朱元璋,说他实在是太不人道了。可是大家要知道,她们作为前朝的遗民,朱元璋没有杀她们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朱元璋颁布的那些政策,在某种层次上来看也是对她们的一种保护。

朱元璋在对抗敌人的时候非常狠辣,但是在面对这些蒙古女子的时候,朱元璋其实没有太过为难,朱元璋可能觉得她们是无辜的,对她们不但不怨恨,反倒还有点同情。

不过同情不等于放纵。朱元璋出台的那些规定,并不是无的放矢。虽然在当时那个社会女子地位和身份普遍不是很高,可要是哪个蒙古女子成为了大官的侍妾,之后各种蛊惑他,那么事情将会朝着不可控的方向发着。虽然这种可能性很低,但是朱元璋不希望冒任何的风险。朱元璋的性格就是这样,他的选择从来就不是直面风险,而是把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夏目历史君


1366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于元朝遗留的蒙古人采取了怀柔的政策。朱元璋没有像以前的朝代一样对这些遗留的前朝子民大肆屠戮,而是让他们像以前一样生活。但是,蒙古人与元朝和平共处只是一个表象。朱元璋虽然没有对蒙古人大下杀手,却对蒙古女人颁布了一个政策。这是一个不见血的方法,如果一直实施下去,蒙古族可能会面临断子绝孙的境地。那么朱元璋究竟做了什么呢?



朱元璋在明朝初期,为了稳定政治局势,于是颁发了一个诏令:凡是蒙古族的女人,皆不能族内通婚。这个诏令对蒙古族来说相当于慢性毒药。蒙古族的女人不能与族内通婚,那么蒙古族的女人只能外嫁。外嫁的蒙古女人自然会与其他民族生下非蒙古族血统的孩子。而蒙古族的男性娶不了族内的女性,也只能娶外族的女人,或者根本娶不到妻子。长此以往,蒙古族的血统自然会逐渐消失,蒙古族也会消失在历史中。明朝的大敌蒙古族也会这样被消灭掉。


不得不说朱元璋不允许蒙古女人嫁给族中的男性,的确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情,但同时又是一种和平解决蒙古问题的高明手段。明朝在刚建立的时候是非常不稳定的,内有叛乱,外有蒙古的威胁。朱元璋为了保护自己建立的明朝,对蒙古人采取了一系列“恩威并重”的政策。这里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蒙古威胁的便是朱元璋不允许蒙古女人内嫁了。


朱元璋在世的时候,那些蒙古人被驯服的服服帖帖的。但是朱元璋一死,明朝边境的这些少数民族也纷纷作乱。蒙古族的后代也在“土木堡”这个地方击败大明王朝,报了亡国之仇,将明朝从顶峰拉向深渊。

各位读者大大,如果您愿意的话能不能点开我的头像,给我点个关注呢! 不方便的话,感谢您能点开看我的回答!

弋北谈古今


现在有一种说法:朱元璋在建立明朝之后,对蒙古人进行了残酷地屠杀,事实上这个说法是不对的。真实的情况是,朱元璋没有屠杀蒙古人,他采取了一个非常聪明的办法来处理这个问题,并且效果很好。

朱元璋曾对徐达和常遇春做出了指示,《明实录》中记载;


昔元起沙漠,天命入主中国将及百年,今其子孙怠荒,罔恤民艰,天厌弃之,君则有罪,民复何辜。前代革命之际,兵戈相加,视如仇敌……,克城之日,毋掳掠、毋焚荡、毋妄杀人,凡元之宗亲皆善待之。


这也就是说,朱元璋当时下令,虽然元朝国君有罪,老天爷放弃了他,但明朝的军队是为了拯救百姓,所以在克城之后,不能对百姓奸淫掳掠,而且还要善待元朝的皇室宗亲。


朱元璋对待元朝女子政策宽厚


历史上都觉得朱元璋是个暴戾残酷的人,再加上之前元朝将汉族欺压得这么惨,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朱元璋一定会残忍的折磨蒙古族的女人。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北上进攻大都前,朱元璋命令要求自己的军队:攻破大都之后,不允许烧杀掳掠,不允许滥杀无辜百姓,元朝的皇公贵族、宫廷男女,也一律要善待。朱元璋的军队恪守了朱元璋的命令。俘虏之中,原来元朝的官员,能用的继续入朝为官;元朝皇宫的女人则全部释放。

朱元璋对待女子的政策有三个规定


第一条规定:


在大明境内的蒙古人,可以免遭屠戮,但是必须使用汉字,学习汉语说汉语。


第二条规定:


蒙古人严禁再穿蒙古的传统服装,必须穿汉服,否则斩。


第三条规定:


蒙古女子必须与汉人男子结婚,为其生子,违者全家都变为奴隶,永世不得翻身。

这三个规定,是朱元璋为了同化她们而强制进行的。


事实也证明,这三项政策非常有效果


很短的时间内,这些被安置的蒙古人在服饰、语言、风俗上完全融入了华夏文明。至于政策的残忍,越关认为根本谈不上,如果没有同化政策,这些被征服的蒙古女子,或许会沦为奴隶,或者是被全部杀掉,最好的结果也是回到大漠风餐露宿。


相比之下,让他们融入华夏文明,是她们最好的结局。


总结:而朱元璋灭亡了元朝之后,派兵收复了丢失四百年之久的燕云十六州,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一统天下。朱元璋虽然后来大杀功臣,但不可否认,他是一位极其了不起的皇帝。


路之意


朱元璋在扫除了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等障碍后,一路北伐,追歼元军残余力量。

1388年,朱元璋手下的大将蓝玉领兵远征漠北,在捕鱼儿海,也就是现今的贝加尔湖,大破元军10余万,元朝正式宣告灭亡。

反元起义进行了20多年,这其中死去的元朝青壮年男人有160万之多。而活下来的,大多都是女人。朱元璋如何处置这些元朝的女人?


(一)元朝对宋朝女子强占强抢

我们先来谈谈元朝灭了宋朝之后是怎么对待宋朝的女子的。元大军进入中原之后,对见到的女子野蛮霸道,强占强抢,有的当成做苦役的奴隶;有的当成发泄的奴隶;还有的当成生育的奴隶。其中,比较广为人知的就是金国左丞相完颜宗贤强纳宋高宗赵构的母亲,两人还在金国生育有两个孩子。

元朝的暴行还不止这些。他们将人分为了四等。最高等的当然是蒙古人,每天不用工作,只需要遛遛狗遛遛鸟喝喝茶,还能有大笔的钱拿。汉人和南人是地位最低的两等,南人也就是南方的汉族人,说白了还是汉族人地位最低。当时的蒙古人杀了人的代价仅仅是赔偿一头驴,而汉人如果胆敢杀人,就会被判处死刑。拉拢了少量的蒙古人,而占总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人却受到如此不公平的待遇,也难怪元朝会爆发反元起义。


(二)朱元璋对待元朝女子政策宽厚

历史上都觉得朱元璋是个暴戾残酷的人,再加上之前元朝将汉族欺压得这么惨,所以一般人都会认为朱元璋一定会残忍的折磨蒙古族的女人。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

北上进攻大都前,朱元璋命令要求自己的军队:攻破大都之后,不允许烧杀掳掠,不允许滥杀无辜百姓,元朝的皇公贵族、宫廷男女,也一律要善待。

朱元璋的军队恪守了朱元璋的命令。俘虏之中,原来元朝的官员,能用的继续入朝为官;元朝皇宫的女人则全部释放。




蒙古女子被释放后,朱元璋让她们留在中原生活,将她们安置在河南、河北等地区。朱元璋给她们分配农具,让她们自食其力。

朱元璋对于元朝女人的方式,可以说是非常仁慈。但这其中也有不见血的残忍:那就是让蒙古族的女人在潜移默化中被汉化,数典忘祖。这些女人到了中原地区之后,只有学习汉语,才能与身边的人正常交流;她们原本从事的畜牧业,在中原行不通,改而从事农业;另外,元朝的男子大多死在了战场上,剩下的女人只能与汉族人通婚。这些条件下,很多元朝留下的蒙古族女人最终被汉化了。

都说冤冤相报何时了,朱元璋对待元朝的女人,不会像元朝那样野蛮杀戮、强占强抢,而是给了她们自由。这也正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不露声色的将一部分蒙古族汉化,同时还令他们心存感激,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山有乔松


从某种程度而言或许确实挺残忍的,但朱元璋对待蒙古女子的做法却称得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具有人道主义的。做个形象的对比:元朝灭亡后蒙古女子的遭遇相比北宋灭亡后汉族女子的遭遇,绝对是“天堂”和“地狱”的差别。就说元末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蒙古女子的遭遇吧,她便是《倚天屠龙记》中女主赵敏的原型,元末著名大将王保保的妹妹。

这位蒙古贵族女子最后成为了朱元璋次子朱樉的正妃,不得不说这能在不同民族的政权交替中出现,堪称一个奇迹。

话说朱元璋推翻元朝后究竟是怎样对待蒙古人的呢?下面我们具体来谈一谈。

英明帝王的胸襟与智慧

蒙古人统治中原后曾将中原百姓划分为四个等级,即蒙古人,色目人,汉人以及南人。这里得说明的是“汉人”指的是原来金国地区的契丹人,女真人和汉人,而“南人”则是指原来南宋地区的汉人,这两类人在当时其实基本和奴隶无异。据《元典章》规定:如果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要受点杖刑,赔点安葬费罢了;而如果汉人只要胆敢打蒙古人,则要被处以死刑。类似这样的法令还有许多,如此治国之法,自然也是让汉蒙两族积怨甚深。

朱元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汉人草根出身,自幼经历磨难,对元末汉人百姓所遭受元朝政府的压迫深有感触,然而当朱元璋带领义军推翻元朝暴政后,对待昔日元朝的统治者蒙古人并非是血腥屠戮,倒可以说是“以德报怨”。

昔日朱元璋义军攻克元大都时,朱元璋曾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其一:对原来元朝有才能的官僚(基本都是蒙古人和色目人)继续征用,有才能的蒙古人和色目人依然可以入朝为官。

其二:释放元朝皇宫的女性,还她们“自由”。

到元朝势力消灭殆尽,朱元璋建立明朝时,又进一步完善了对蒙古人的政策,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

第一:蒙古人必须改汉姓。

第二:蒙古人必须学汉语,写汉字,穿汉服,不得再说蒙古语,穿蒙古服饰。

第三:蒙古族人不得自相婚配,蒙古女子只能嫁给汉人男子,违反法令者,将受杖刑并沦为奴隶。

在今人看来或许这确实比较残忍,毫无疑问这是从精神文化层面对一个民族的打击,确实有些“杀人不见血”的意味,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朱元璋对这些法令并没有“贯彻到底”,而是适可而止。

这些政令的推出在短时间内很好的化解了汉蒙两族之间的矛盾,也让蒙古人很好的融入到了华夏文明当中,同时朱元璋的“适可而止”也有效的保证了少数民族部落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传统,这便是一个伟大帝王的胸襟与智慧。

“品历史人文,悟真理人生。”专注历史文化的探索,我是灵魂的感触!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