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如何定义是否是过度后期呢?摄影后期的度应该如何把握与定义呢?

柳侍墨


你好,摄影的后期ps,确实很容易过度后期。那么,如何看待过度后期呢?如何避免过度后期呢?


色阶是不会骗人的了,要学会看色阶,也就是直方图

RGB数值是不会骗人的了,要学会用颜色吸管工具去查看RGB数值啊。


我具体谈谈:


1,选择一个较为专业的显示器。

如果你的显示器很差,那么,你过度后期ps就是很经常的事情了。

一个不好的显示器,或者说,一个不准确的显示器,很容易误导我们。

很多人的照片ps的不好,或者说ps过度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的电脑显示器太差了,太糟糕了。


2,无论是调整明暗层次,还是调整色彩,不仅要靠感觉,还要相信科学

a,明暗层次,要经常看看直方图,直方图是不会骗人的了。色阶的黑和白,该到位就必须到位。嗯,如果过了,那就一定是过了。

好吧,要经常看直方图。

b,要学会用取色吸管去查看颜色的RGB数值或者CMYK数值,这个数值也是不好骗人的了。即便你的显示器偏色,但是,分析这个RGB数值,就不会被屏幕所误导了。


3,要注意ps操作的先后顺序,不要颠倒了。

a,先调整曝光,再调整色彩。不要先调整色彩,再调整曝光。

b,锐化是最后的一步,不要一上来就锐化。

c,锐化是最后的一步,并且是要根据你的具体用途和具体大小来调整的了。比如说,不同的打印纸张,锐化的程度也不一样。


4,要注意保存好原图,不要觉得ps后的照片更好看,所以把原图给删除了

是的,这是初学者很大的一个误区。

比如说我,其实我基本上不保存ps后的照片,ps后的照片发给别人之后,或者用完呢,我就删除了。

但是,我的原图是永远都不会删除的了。


5,对于较为复杂的ps图片

一定要注意保存psd文件。


光线摄影学院


摄影其实是很主观的事情,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见解。

后期处理更是这样,带有很强的个人特点。一些摄影的新手朋友经常问我,后期应该到什么样子,有什么度可以把握。既然是主观的,就很难有标准。我给大家如下几个建议:

A.合适的曝光

我们应该避免画面中大面积的死白或者死黑,但不是说一点不能有。保持画面整体曝光的均衡,前期使用中灰渐变滤镜,后期的包围曝光,都可以帮助我们实现。

延伸阅读

视频讲解:6分钟了解风光摄影最实用的滤镜。

摄影中三种合成:曝光、全景、景深。不出大片都难!

B.贴切的影调与适当饱和度

把你想要的表现出来。可以是暗调,或许是亮调。符合当时的场景,表现自己的心情。饱和度也是要考虑的,要处理好饱和度和细节之间的关系,如果作品要进入图片库销售,更要注意不要过于饱和,给二次编辑留下空间。

C.丰富的层次和光影过度

让画面更加的立体,有层次,是一个前期后期共同结合的结果。前期拍摄的时候,我们要善于寻找引导线,前景或者侧逆光,拍出立体的画面。后期我们来突出明暗关系和光影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和立体。

D.充分的清晰度和锐化效果

风光摄影,一般讲求的是大景深,由近到远都清晰,高画质,细节毕现。当然,你也可以进行画面的柔化和虚化,我们以后专门来说。前期拍摄的参数设置和焦点位置选择重要。小光圈,大景深,把焦点放在由近到远的三分之一处。如果前景太突出了,我们可以使用景深合成,拍摄多张不同焦点位置的图片,后期合成极大景深作品。

后期有很多操作是矛盾的,比如饱和度和细节,锐化和噪点。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不要顾此失彼。

延伸阅读:

大招,景深合成!静物和风光摄影通吃的好方法。

教学视频:细节锐化无噪点,大招在这里!

E.富有创意的视觉体现

创意摄影是方向。如何把你拍摄的素材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创意的视觉效果,肉眼所不能及的精彩,表现自己心中的画面。这个是我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二张都是多张图片素材的合成,特别是第二张,在图片库销售的次数已经超过100次。


网际飞侠


摄影如何定义是否是过度后期呢?摄影后期的度应该如何把握与定义呢?

了解紫枫的,和经常看紫枫教程的都会明白,我不喜欢高深复杂的空洞长篇大论来讲解,所以我简单直白说下什么摄影后期的度,并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实例告诉你如何把握这个度。


摄影如何定义是否是过度后期呢?

一张摄影作品是否是过度后期,没有准确的量化标准来说这个度在哪里,主要是看照片的后期效果与感觉。

摄影后期的度应该如何把握与定义呢?

如何把握和定义我可以通过几个操作过程来讲解说明一下,但要强调的是这是一个个人主观上的定义与把握,就是说我这里说这个样子算过度了,可能有些人会认为不过度。


我从摄影后期常见的三个方面说一下后期的度。

第一个,饱和度。

原图:

调整后如图,这样调整饱和度肯定是过度的,出现了色彩的溢出。


第二个,对比度。

对比度的调整原则是让亮的更亮,暗的更暗,所以对比度调过度以后,图像非常的硬,不柔和,看着很不舒服。

如图示,这是一种明显对比过度的例子:


第三个,锐度。

摄影后期锐度的调整在锐化图像的同时不可避免的增加图像的噪点,所以过度的锐化会让照片看起来边缘生硬不自然,还有麻麻的一种颗粒感,很不舒服。

OK,以上三个方面,简要的说一下摄影后期的度。

我常和学生说,什么是最好的摄影后期,最好的摄影后期就是,我做后期了,你没发现!



头条号:紫枫摄影后期教学,专注于摄影及后期教学二十年,用简单明了的方式讲透原理,突出可操作性,欢迎关注,查看大量系统实用的教程!


关注后发私信,写 学习 两个字,系统自动回复加入紫枫粉丝群方法,可以下载大量的摄影后期软件,插件滤镜,素材资源,在线交流,辅导答疑,完全免费!


紫枫摄影后期教学


具体观点:一个摄影高手肯定是后期高手!但一个后期高手不一定是摄影高手!  一个后期不过硬的摄影人会使很多灿烂的珍珠埋没在灰尘里!好的后期会使你的作品锦上添花。

首先我认为玩摄影一定要有后期。对于后期的运用,只是改变原照的曝光,色彩,对比,剪裁我认为是可以的。因为胶片冲洗也是一样,也是在暗室通过遮挡,显影时间控释等色温控制来改变照片的。胶片时代也是有后期的,只是那时的后期很麻烦难掌握,很多人讳莫如深。

其次我认为后期是有个度的,这个度很难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也就是这个度要从众,为什么经常看到评论作品时,有的人说调过了,有的人说很好,这说明,每个人对后期的调整程度认知也是有差异的。本人反对将后期变成了用摄影素材作为元素的"绘画"功能。

附:个人作品两张:




仁者无敌之家


摄影过度后期的确是经常被人提起的话题,可谓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那么到底怎么后期才算是过度,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呢?

我想先从“为什么要后期”谈起!

对于现在的数码摄影来说,摄影设备普遍存在色彩偏差的问题,也就是说相机不能完全真实的还原现场的色彩信息,会出现稍微的欠缺,所以,必须通过后期的精确处理,来还原事物的本来色彩,达到真实的目的。

如此,我想大家有点初步概念了吧——该后期到什么程度?

是的,只要适度的调整曝光到现场所看到的明亮程度,把色彩的饱和度稍稍提高,以还原事物的本来颜色情况,再适当增加对比度,提升细节,增加立体感,人眼看着更舒服!

可以在还原的基础上,适度夸大效果,以达到更强的艺术效果,但不能调整太大、太多,否则很容易被人认为“太假”,失去了真实的感受!

可以看一下下面的 同一张图片 ,两种处理效果,您觉得哪个更真实,哪个过度了呢?


我是头条号摄影匠洪辰,欢迎点赞和关注!欢迎大家分享你的图片,说说你的故事!


摄影匠洪辰


摄影后期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数码摄影的时代,不会后期就是一个不称职的摄影师。但是如何把握后期的度,也要看摄影的类型是什么。

首先说商业人像摄影。你不会后期都没客户找你。全世界所有的广告人像哪个没后期的?这样的照片,后期可以说是没有底线的,只要你会,就尽量美化,只要客户满意就行。不会商业修图拍的片子只能是半成品。

然后我们再说风光摄影。由于受数码相机宽容度的限制,尤其是在拍大光比风光照片的时候,我们眼睛看到的和照片相比,有太多的出入,这就需要用后期的方法,尽量还原眼睛看到的景像,让高光与阴影都有很好的表现,让画质更加锐利通透。

最后说一下纪实与新闻摄影。同样也需要后期,只不过后期的尺度要更加严谨一些。起码不能影响照片的真实性。不对像素进行移动和增减。但是对照片的曝光、色彩适度的调整还是很有必要的。摄影后期通用的降澡、锐化、偏色都是需要矫正的。

与其说过度后期,不如说是不当后期,比如纪实新闻照片像商业人像那样修图就不合适了。只要适当应用,后期对摄影师来说,就是如虎添翼。


平凡人生144229732


周围有一些人每次看到我的照片都会说你的颜色太过了,有点失真。他们从来都不用后期的,他们照片上都是灰色的原始状态。

怎么说呢,对于美这件事情来讲,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认识。



拈花呓语er


我国的传统文化自古强调凡事有度,过犹不及。但是艺术不应该被定义,而摄影更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尤其是现如今这个全民摄影的时代。我觉得,一副好的摄影作品必须有个好的主题,它是摄影的人与看的人之间沟通对话的一个媒介,它所表达的东西才是一副作品甚至是艺术品的声明。照片是静止的艺术,但好的摄影作品却是拥有丰富内涵的。

后期对作品的修饰如人穿衣服,是对作品进行简单的整容,其必须符合或辅助于内涵的表达,否则就是过度后期,喧宾夺主。我们都知道梵高的向日葵,其色彩非常浓烈就是为了表达向日葵的那种旺盛的生命力。

同样,对照片进行后期也是这样。简单的提高亮度、裁剪或者加深对比度等不算后期。

前面也提到了全民摄影时代,过度后期也要看场合,如果是专业性强的领域或者是新闻报道纪实性的东西就不能,如果是个人晒晒朋友圈,过度与否又有什么关系,高兴就好。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一些非常珍贵,非常难拍到的瞬间,不后期就是它最美的样子。


我性随风工作室


后期过不过度,个人认为首先是饱和度,很多照片已经失去了被摄物的本来颜色,过于鲜艳,甚至已经是色偏了,其次是违背了自然规律,显得过份违和,不和谐,再者就是不顾照片的效果,为了后期而后期,反而破坏了照片的美感。


夜半胡说


胶片,人为控制的因素有限,主要是机器按程序进行流水作业,图片能满足大部份人的欣赏要求,而数码时代,有的人喜欢直出,有的人喜欢在后期上多下功夫,可能修成让人过目不忘的大片,也可能面目全非,完全不是现场的效果,给人一种特假的感觉,失去了拍摄的意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