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容易引發心臟病,該如何去預防?

用戶69330831


這個問題經常被患者問,卻很難去回答。 因為提問者搞錯了因果關係。

不是心律失常引發心臟病,而是“心臟病”引發心律失常。

我這麼說其實很不嚴謹,容易招來很多批評,但是也只有這麼說大家更好懂一點。下面我再給大家詳細解釋一下。

1 “心臟病”是一個很大的概念。

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肥厚性心肌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臟病可以羅列的病種太多了。心律失常本身也是屬於心臟病的範圍。因此說“心律失常引發心臟病”是不準確的。

單把“心律失常”拿出來說,也可以分為很多種。比如房顫、室性早搏、房性早搏、束支傳導阻滯、預激綜合徵等等,每一種心律失常形成的原因和對心臟的影響也不一樣,把這些心律失常籠統地放在一起來解釋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2 心律失常和其它類型心臟病的關係。

我們最常見到的心律失常是由其它類型的心臟病引起的,是其它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結果。

比如一位患者同時發現有冠心病和室性早搏。其早搏的原因最大可能就是冠心病導致心肌缺血,心肌細胞出現結構和生理功能異常。如果理解成早搏引起冠心病那就大錯特錯了。

(室性早搏)

心律失常本身很難引起其它的心臟病。

心律失常本身會擾亂心臟跳動的節律,患者會感覺心悸不適,對於心臟功能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是多數心律失常不是導致其它心臟病的原因。但是也有少數例外,比如頻發的室性早搏可能會引起心肌病;長時間快速心律失常容易引起心功能衰竭。

3 如何預防心律失常?

前面說過了,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大多是其它類型的心臟病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因此,預防心律失常,就是要預防其它心臟病的發生。比如預防高血壓性心臟病(控制血壓),預防冠心病(措施太多,不用一一列舉了。)等等。

也有一些心律失常是由心臟外的疾病導致,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我們也要以積極治療原發病為主。

生活習慣不良,也是出現心律失常的常見原因。

比如熬夜、勞累、精神緊張、工作壓力過大、吸菸、飲酒、作息不規律等等。改變不良習慣,心律失常就會明顯好轉。


希望我這次講清楚了。

歡迎關注鄭醫生百嗑,學習更多日常疾病知識。


鄭醫生百嗑


心律失常是所有心臟電生理疾病的統稱,包括有竇性心動過緩、房性心律失常如房撲、房早、房顫、房速,室性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顫,以及房室傳導阻滯等。

根據心律失常類型的不同,臨床表現有差異,嚴重程度也不同,在治療方法上亦不同。

人體正常的心跳節律為竇性心律,是心臟竇房結產生的電流衝動通過心房肌傳導至房室結,再通過希氏束、左右束支傳至浦肯野纖維與心室肌細胞,使心肌形成機械性收縮。

律性改變引起竇性心律失常,當竇性心律每分鐘低於60次時為竇性心動過緩,可根據病因進行對症治療。當出現嚴重的病竇綜合徵或三度房室傳導阻滯時,患者心率慢僅有三、四十跳,甚至有的患者會存在長間歇、竇性停博,這是一種危機生命的心律失常,需要及時就醫治療,需要植入相應的起搏器。

房顫是較常見的心律失常,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增高,按照發作時的心率可以分為快房顫、慢房顫或快慢綜合徵,患者表現為發作時心悸、心慌、胸悶等不適感,按照發作頻率可以分為陳發性房顫、持續性房顫和永久性房顫。房顫本身並不致命,但是房顫發作時心臟處於無規律的亂跳狀態,致使血液在心房內淤積形成血栓,血栓脫落後可隨著血液至全身各處,如流入腦血管則會導致嚴重的致命性腦栓塞,或引起中風。因此房顫的治療一方面需要轉復並維持竇性心律,一方面對於中風風險高的患者需要抗凝治療。

室性心律失常中較常見的是陣發性室上性心律失常,是起源於心房或房室交界區的心動過速,發病時心律快,患者出現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發作時間長甚至可導致頭暈、乏力、心絞痛等。通過發作時的心電圖可以診斷,在治療上主要採取射頻消融手術給予治療,一般不需要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癒率高。

另一種室性心律失常為室顫,這是最危險、嚴重的心律失常,心室失去了有效的整體收縮能力,心臟快而協調的亂跳,血流動力學紊亂,常為致命性發作,如處理不及時將會導致死亡。其病因複雜,可由於心肌梗死、心肌病、電解質紊亂、藥物中毒等等因素引起,在治療上需立即採取電除顫治療,後續給予藥物治療,對於心肌病反覆發作室顫的患者,建議心臟植入除顫儀。

心律失常的主要診斷手段為心電圖,當發生心悸、心慌,感覺心臟亂跳時應及時就近醫院做心電圖,並妥善保存,有些陣發性心律失常往往在發作時心電圖才有表現,好轉後再做心電圖則會恢復正常竇性心律,給診斷帶來困難。另外心電圖的動態演變對診斷的意義更大,因此最好保留自己所做過的所有心電圖報告,不是這次看完病,這份報告就沒有用了。


藥事健康


心律失常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

心律失常發生的原因為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炎、心肌病、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等引發,還與內分泌失調、藥物作用、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有關。

預防心律失常的主要措施有:

1、天氣變化較大的時候,即氣溫驟然升高或降低的時候,容易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因此要及時加減衣服,做好防護,避免突然受到冷或熱刺激。

2、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飲食,飲食清淡易消化。不暴飲暴食,少吃油膩的食物、油炸食品、燒烤類食物、醃製食品(如榨菜、泡菜、鹹肉、臘肉)等。不飲濃茶、咖啡,戒菸限酒。尤其是不要喝烈性酒。

3、注意勞逸結合,不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避免過度勞累。適量運動,如太極拳、跳舞、健身操、快步走等,每天運動30分鐘,每週運動5天。

4、心情的變化與心律失常的發生密切相關,保持心態平和,避免情緒大起大落,避免長期陷入焦慮、抑鬱中,及時調整緊張、抑鬱、焦慮等情緒。可以經常進行閱讀、畫畫、聽音樂、種花草、郊遊等調節心情,怡養性情。

5、體重超重或肥胖時要減肥,保持標準體重。

6、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少喝濃茶、咖啡等飲品。

7、定期體檢,檢查血脂、血糖、血壓、心電圖等。


糖尿病之友


導讀: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其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致其衰竭。

一.病因

遺傳性心律失常多為基因通道突變所致,如長QT綜合徵、短QT綜合徵、Brugada綜合徵等。

後天獲得性心律失常可見於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其中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和風溼性心臟病(簡稱風心病)為多見,尤其在發生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肌梗死時。發生在基本健康者或植物神經功能失調患者中的心律失常也不少見。其他病因尚有電解質或內分泌失調,麻醉,低溫,胸腔或心臟手術,藥物作用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等,部分病因不明。

應根據心律失常患者的症狀、心律失常的類型及其對血液動力學的影響,來判斷是否需要治療。通常包括髮作時心律失常的控制、去除病因病灶、改良基質、預防復發等幾個方面。治療方法上可分為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

包括壓迫眼球、按摩頸動脈竇、捏鼻用力呼氣和屏氣等反射性興奮迷走神經的方法;電覆律、電除顫、心臟起搏器植入和消融術等電學治療方法;外科手術等。

2.常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現臨床應用的抗心律失常藥物已近50餘種,至今還沒有統一的分類標準。大多數學者同意根據藥物對心臟的不同作用原理將抗心律失常藥物分以下四類,以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其中Ⅰ類藥又分為A、B、C三個亞類。

長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藥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嚴重的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或心臟傳導阻滯而致命。因此,臨床應用時應嚴格掌握適應證,注意不良反應,以便隨時應急。

三.預防

1.生活要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

2.居住環境力求清幽,避免喧鬧,多種花草,有利於怡養性情;

3.注意勞逸結合,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如散步、太極拳、氣功等,節制房事,預防感冒;

4.盡力保持標準體重,勿貪飲食,因為發胖會使心臟負荷加重;

5.注意季節氣候的變化,因為寒冷、悶熱的天氣,以及對疾病影響較大的節氣,如立春、夏至、立冬、冬至等容易誘發或加重心律失常,應提前做好防護,分別採取保暖,通風、降溫等措施;

6.飲食以易消化、清談、營養豐富、少食多餐、低鹽低脂、高蛋白、多種維生素、清潔衛生、冷熱合適、定時定量為原則,心律失常患者禁忌濃茶、咖啡、香菸、烈酒、煎炸及過鹹、過甜、過黏食品,少食細糧、松花蛋、動物內臟,兼有水腫者,應限制飲水量;

7.精神情志的正常與否,同心律失常發生關係密切,設法消除緊張、恐懼、憂慮、煩惱、憤怒等不良情緒刺激,保持正常心態;

8.患者除日常口服藥外,還應備有醫生開具的應急藥品,如心得安、速效救心丸、心痛定、阿托品等。


大家醫聯醫生集團


大家好!心血管王醫生來回答您的問題。

心律失常本身就是心臟病,談不上引發心臟病一說

原發性心律失常,很難預防;繼發性心律失常預防原發病和治療原發病即可。

我們先說原發性心律失常吧,也就是沒有任何器質性心臟病,或沒有任何其他比如生理的發熱、激動、勞累、熬夜、喝咖啡等等原因。

這一類心律失常目前我們醫學無法確定原因,所以定義為特大性,或叫原發性,是無法預防的。

原發性心律失常也分很多種:從性質上分房性,室性,室上性,竇性; 從速度分快速和慢性;從後果分惡性和良性; 從次數分頻發和偶發。



對於發熱、激動、勞累、熬夜、喝咖啡等等引起的心律失常,去除這些因素即可恢復。

有的心律失常無需處理,休息就可以;有的需要藥物干預;有的需要射頻消融手術;有的需要起搏器治療;總之需要結合具體情況。



繼發性心律失常,任何心臟病都有可能導致心律失常,比如冠心病,高心病,風心病,擴心病,肺心病,瓣膜病,心衰,心肌病等等只要是心臟病都有可能導致心律失常。

預防這一類心律失常,就是預防和治療這些心臟病,這個太過於複雜,每一種心臟病治療原則和方案都不相同。

沒有辦法千篇一律的回答。對於目前發病率最高的高血壓,冠心病預防措施在 提到過多次。

無論是生活習慣,飲食規律,藥物預防等方面都做過多篇報道,如有興趣,可以關注 。

對於需要具體解決了問題,可以把具體的動態心電圖發出來,心血管王醫生願意和您一起討論。

我是王醫生,我的目標是通過我們的健康宣教,降低三高及心腦血管的發病率。

王醫生知道任重而道遠!

請伸出您的援助之手,讓我們攜手,普及三高及心腦血管疾病的知識,讓更多的朋友減少疾病的折磨!

請您點擊右上方關注。

王醫生謝謝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