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损失有多大?是如何导致的?

川军团机枪手迷龙


1944年6月22日,苏联对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发起正面进攻,苏联投入了四个方面军,14个集团军107个师,总共250万兵力,而他们的对手,德国中央集团军群只有四个集团军,仅仅40万部队。只用了两天时间,中央集团军群就全线崩溃,几乎是以全军覆没的方式结束了战斗。

此战,苏军的实力远远强于德军,无论是兵力、坦克、火炮数目,都远远高于德军。以往的战斗,德军总是能坚持到援兵到来,而这次德军没等增援部队到来,就已经全线崩溃。

其直接原因,主要是德军失去了制空权,负责增援的德军航空兵只有区区40架飞机,而他们的对手,最初就投入了1000架战机,后续更是增加到了7000架飞机。此时的苏德战场,已经完完全全是苏军的天下了,苏军也取得了绝对的制空权。失去了空中优势的德军,只能靠着火炮勉强支撑作战。无论是装备还是兵员,德军已经全面落后于苏军。此时的德国空军,几乎都被调往西线与盟军作战,东线的制空权直接转手让人。

希特勒在东线的兵力部署已经处于一个完全混乱的阶段,兵力不足,部署不合理,已经将德军推向了悬崖边上。大量的德军被苏军包围歼灭,直接导致东线的彻底失败。

德军的失败,兵力不足只是表面,此时的德军已经是强弩之末。西线的盟军已经登陆,登陆后的盟军势如破竹,而德国东西两线腹背受敌。德军的兵力逐渐被消耗掉,而德军赖以为荣的装甲兵也不足以支撑战局。

德国在二战战场上,东打苏联,西打法国,整个欧洲都被他们打了一遍,随后美国加入,等于给泥潭中的德军头上泼了一盆冷水。德国国力被耗尽,才是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指挥上的失误仅仅是表面。仅仅一场战役,苏联就拿出数千架飞机参参战,而德军已经实力再拿出飞机抗衡苏联。

打仗,打的就是国力,国力耗尽的一方,通常就只有失败一条路。面对诸多工业军事强国,德国仅靠一己之力,难以为继,失败在所难免。


御史三大人


1944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遭受的打击几乎是毁灭性的,仅从该集团军群的高级将领的结局就可以看出。德军47名军长或师长中,竟有31人阵亡或被俘,其中有10人在战斗中阵亡或失踪,21人被俘,超过三分之二的高级将领在一场战役中损失在整个德军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高级将领的大量损失也从侧面看出中央集团军群的这场崩溃是有多迅速,即使这些高级将领也来不及撤退就被苏军合围了。


部队的损失同样巨大,该集团军群38个德国师中,有28个被歼灭,35-40万德军负伤、阵亡或失踪。苏联方面的统计是20万人被击毙,8.5万人被俘。要知道即使是如斯大林格勒那样的惨败也不过损失了20万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损失相当于两次斯大林格勒战役。

如果说斯大林格勒第6集团军的覆灭决定了德军在南翼战线的失败的话,那么中央集团军群的这次崩溃在最终决定了德军整个东线的命运,德军再没有能力弥补如此巨大的兵力缺口。这支曾经是入侵苏联最强大的一个集团军群,拥有大量经验丰富的作战部队的中央集团军群在短短的几天内就陷入崩溃,无可挽回。



究其原因,在于德国实力衰弱的必然,一切不利的因素都加在这个集团军群身上,希特勒错误的“筑垒地域”战术;最高统帅部对苏军主攻方向的误判;彻底的丧失了制空权;更大的兵力劣势;最致命的一点是最高统帅部对机动防御的禁止,硬性的防御让德军的部队一个个陷入合围,他们大部分都是在突围的路上被歼灭的,所以为这一失败负责的不应是那些作战部队,而是最高统帅部,他们错误的战略部署葬送了这支拥有赫赫战功的战略兵团。


小小狼王


直接原因是德军高层误判东线形势,认为苏军将在南线发动进攻,所以装甲主力都给了北乌与南乌。造成中央集团军群第一时间崩溃,基本被全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