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都是些智謀超絕之輩,這些人之所以在亂世之中出世,除了要幫助其主公成就大業,還是為自己謀取功成名就。三國時期的聰明人很多,比如諸葛亮、司馬懿、郭嘉、周瑜以及荀彧等人,這些人不僅有出色的軍事謀略還有非常高明的看人眼光。在這些人中,又以郭嘉最具知人之明,生平看人從未失誤,縱觀整個三國幾乎無人可及。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提起來三國時期有知人之明的人其實有很多,無論是曹操還是劉備亦或是孫權都深諳此道,然而即便是他們也做不到一生看人從不失誤。曹操是一個雄才大略並且唯才是舉的英明之主,但是在對待司馬懿這件事情上面仍然犯下失誤,給子孫後代留下了無窮的禍患;劉備雖然一向禮賢下士很會用人,但是在讓關羽守衛荊州這件事情做得非常不妥,給後來蜀漢滅亡埋下伏筆;孫權同樣如此,前半生英明無比後半生卻昏庸不堪,將東吳大將陸遜活活逼死。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除了上述幾位君主在用人方面犯下錯誤之外,智謀超絕如諸葛亮以及荀彧等人也在看人方面有所欠缺。諸葛亮無論是在軍事還是政治方面都表現出色,唯獨在用人方面相對欠缺,劉封、魏延和楊儀這樣有才華的人皆是因其而死,丟失街亭的馬謖也是他一手提拔,可見他在看人方面確實不如其主劉備。荀彧在舉薦人才方面非常優秀,但是自己卻找了個並不合適的主公,並且最終因此而死,實在非常可惜。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上述幾人在看人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失誤,與他們比起來郭嘉無疑是更加完美。郭嘉生平無論是對敵還是對己對主公或者是大將看得都非常準,他不僅擅長軍事謀略,對於人心和人性的洞察非常獨到,一生之中看人從未失誤,著實令人佩服。關於郭嘉的知人之明,我們可以從他生平事蹟中看出來。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首先就是郭嘉在選擇主公方面就很有眼光,他本身是一個天資聰穎才華過人的謀士,雖然年紀輕輕但是卻很有遠見卓識。郭嘉二十一歲的時候就出世了,最開始投靠到袁紹的麾下做事,雖然當時袁紹的實力強大,但是郭嘉卻憑藉精準的眼光看出袁紹不能成大事,於是就果斷辭官歸隱,這不僅顯示出他做事的魄力,也可以看出來他對於自己看人的眼光非常自信。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郭嘉離開袁紹後就開始隱居生活,直到六年之後在荀彧的介紹下才來見一見曹操,兩人僅僅見了一面便感覺相見恨晚。曹操認為此人必定是能夠幫助自己成就大業的人,郭嘉也認為曹操是自己要找的可以輔佐的主公,從後來曹操對於郭嘉言聽計從也可以看出來郭嘉在看人這一點上比荀彧還要出色。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郭嘉毒辣的眼光不僅看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也看到了劉備的隱忍圖謀,所以才會在下邳之戰後勸說曹操將劉備軟禁起來。這個時候正值曹操用人之際,劉備本身就很有才華,而且又有關張兩位萬人敵的輔佐,所以曹操很想要對其委以重任。然而郭嘉卻一眼看出劉備不會久居人下,於是就建議曹操將其軟禁並且早做安排,可惜曹操並沒有太過在意,才令劉備得以逃脫。劉備逃跑之後果然成為了曹操的心腹大患,並且後來一飛沖天成為了能夠和曹魏相抗衡的最大勢力集團,從這裡也可以看出郭嘉的遠見卓識。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等到曹操和呂布對決之時,郭嘉在一次發揮了出色的看人能力。由於呂布驍勇善戰而且兵強馬壯,曹操久攻不下於是就想要退軍,郭嘉卻在這個時候說道如果這個時候不拿下呂布將來必成禍患,而且再努把勁兒呂布馬上就會自亂陣腳。果然如郭嘉所料,沒過多久呂布就被打敗,曹操又消滅了一個實力強大的對手。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在曹操逐漸崛起之時,引起了河北最大勢力袁紹的注意,於是雙方無可避免的發生了激烈衝突。由於袁紹所佔地盤廣大而且兵精糧足實力強大,曹操麾下很多人都勸說乾脆投降算了,曹操自己沒有太大的信心。這個時候又是郭嘉站了出來,用足夠多的理由堅定了曹操打敗袁紹的信心,為後來官渡之戰曹軍由弱勝強提供了理論基礎。

三國最具知人之明的奇才,非郭嘉莫屬,一生看人從未失誤

由郭嘉生平事蹟可以看出,他在人心的洞察方面實在非常精準獨到,整個三國都無人可及。你對此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