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想不想與中國在G20達成協議?

特朗普強調,一個“可以接受的協議”是“在對知識產權的侵犯行為採取行動之外,還要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准許美國參與競爭。”

《財經》記者 黃承婧 蔡婷貽/文 郝洲/編輯

在即將召開的G20峰會期間,中美兩國有“很好的機會”達成協議,而且特朗普總統對此持“開放態度”,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在11月27日的最新表態中稱。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舉行的G20峰會上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進行會面,並共同參加一個西式晚宴。各方關注的焦點是兩位領導人能否讓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握手言和。

今年6月,在數輪談判未果後,美國正式對500億美元的中國輸美產品徵收25%關稅。9月,特朗普進一步加碼,宣佈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加徵10%的關稅,這批商品的稅率將於2019年1月1日起增至25%,而且特朗普威脅稱將對其餘2670億美元自中國進口產品加徵關稅。

迄今為止,面對美國不斷升級的關稅措施,中國對自美國進口產品也同步進行了反制。

在中美相互加徵關稅的激烈對抗中,中國股市在過去半年內下跌近20%,一度高漲的美國三大股指從10月也開始不斷暴跌,至11月底已經幾乎抹平了全年的上漲。

國際關係學者時殷弘對《財經》記者指出,目前中國的國際戰略陣線嚴重收縮,“正確應對貿易戰成了首要事務,必須確保經濟金融不受傷害。”

自11月1日習近平應約同特朗普通電話之後,中美雙方便在各個方面保持著密切接觸,為兩位首腦在阿根廷的會晤進行準備。

世界級的領導人在共同舉行晚宴結束後發表聯合聲明是國際慣用做法,但庫德洛稱,“目前尚不清楚兩位領導人是否會發表聯合聲明。”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李巍認為一個可以參照的指標是美國是否會按原計劃在明年1月1日繼續提高稅率。“兩位領導人能否達成協議取決於如何定義協議,今年5月劉鶴副總理赴美談判期間也曾達成協議,但沒有書面公開文字。因此,檢驗G20習特會是否取得重大進展的一個方法就是看明年1月1日的期限是否會取消。”李巍對《財經》記者指出。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1月27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指出,中美經貿合作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的。中方願在嚴肅、平等、誠信基礎上,通過談判磋商解決經貿問題。同時,我們也會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不久前,習近平主席與特朗普總統通電話……兩國元首一致同意,要推動中美經貿問題達成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不過,特朗普日前在接受《華爾街日報》專訪時被問到是否願意暫停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的計劃,特朗普回答稱:“我認為不太可能(highly unlikely)”。特朗普還強調,對他而言一個“可以接受的協議”是“在對知識產權的侵犯行為採取行動之外,還要進一步開放中國的經濟,准許美國參與競爭。”

11月12日,美國方面稱收到了來自中國的一份包含142項內容的書面回覆,其中包含三大類內容:中方願意談判採取更多行動的項目、中方已經在採取行動的項目以及中方視為不可磋商的項目。

不過,庫德洛稱在中美雙方談判代表近一個月來的一系列接觸中,並沒有取得“太多進展”。

美國商務部長羅斯曾在本月15日表示,兩國首腦在G20會議期間可能取得的實際成果充其量是“就化解貿易緊張關係的進一步談判達成框架協議”。

“不能指望兩位首腦會討論詳盡的細節——比如液化天然氣的數量等等諸如此類。”羅斯指出,他們會討論大局,但是如果進展順利,會為未來的談判確定框架。“我們肯定不會在1月或之前達成全面正式的協議。這不可能。”羅斯表示。

儘管無法達成全面協議,但已經算是重新開啟了對話機制。“一旦談判再次開啟,會需要一些時間,可能要到明年下半年才會達成協議。”丹斯克銀行駐哥本哈根的國際首席分析師兼中國經濟學家梅倫(Allan von Mehren)對《財經》記者稱。

這位經濟學家很早就預見了中美貿易戰爆發的可能性。他在2017年12月發佈報告稱,“未來一年貿易摩擦變得針鋒相對的風險再次增加,要密切關注美國在知識產權、鋼鋁等領域的可能行動,而這可能會引發中國的報復。” 當時特朗普剛剛帶著2500億美元的鉅額訂單從北京回到美國一個月,距離鋼鐵關稅的問世也還有近三個月的時間。

而梅倫現在預言全球最大的這兩個經濟體在2019年開始解凍相互之間的關係,理由是——對於特朗普來說,“此刻是最佳時機”。首先美國市場最近開始走軟,經濟關鍵數據也略有放緩,他可能覺得,現在所能撬動中國的槓桿力度正是最大的時候。“他能達到一筆能夠讓他宣稱勝利的交易。” 梅倫指出。

“如果特朗普以更高的關稅進一步升級當前的局勢,那他就冒著開始在更大程度上傷害美國經濟和市場的風險,這顯然會削弱他與中國達成協議的籌碼。” 梅倫告訴《財經》記者。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曾對中國惡言相向的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任彼得·納瓦羅並不會隨特朗普的代表團前往阿根廷。納瓦羅本月早些時候在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表講話時抨擊高盛和華爾街是中國政府的“無償外國代理人”,稱“他們的使命是施壓特朗普達成某種形式的協議。”

納瓦羅的上述言論遭到了庫德洛的批駁,後者稱納瓦羅關於中國的言論“錯得離譜”。

不過,任何中美之間關於貿易的協議還有一位繞不開的人士,即現任美國貿易代表的萊特希澤。

一位美國商界人士對《財經》記者指出,在他和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交流的印象中,萊特希澤團隊鷹派十足的態度讓他有些訝異,其從戰略角度出發的思考完全不同於以往,他們甚至認為當下不該與北京談判,“萊特希澤認為他需要更多籌碼。”

今年中美兩度可能達成協議方案,包括商務部長羅斯和財政部長姆努欽主導的兩次談判,最終均因為萊特希澤的阻撓而無疾而終。


美國想不想與中國在G20達成協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