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終成“鯰魚”

相互寶終成“鯰魚”

來源 | 銀杏財經(ID:threemornings)

作者 | 汪小樓

命運總是偏愛那些敢於打破傳統、推陳出新、順應歷史潮流的人,哥倫布、鄧小平、喬布斯無不是如此。

但是在一些時候,命運似乎又愛開玩笑,它會短暫性地擁抱那些抱殘守缺、思想傳統的人。然後在某一個時刻再度靈光乍現、幡然醒悟,開始順應潮流,與歷史的長河一道滾滾向前。

每一個順應潮流的改革者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個好時代。試想,如果哥倫布想去進行航海旅行,但是西班牙女王又禁止人們出海會怎樣?如果喬布斯發佈iPhone時,美國政府禁止大屏幕手機流入市場會怎樣?

每一個時代,都應該給那些創新者足夠的試錯的機會,適當的門檻固然有必要,但一刀切的設置准入門檻,將所有人拒之門外的做法,仍有待商榷。

作為從誕生開始就是“網紅”的“相互保”,今天卻突然更名為“相互寶”,這背後應該就有創新者的無奈。

相互保11月27日發佈公告稱,於當天中午12時起,不再對接《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正式調整為一款基於互聯網的互助計劃,並更名為“相互寶”。信美相互同時發佈聲明稱遭到監管約談,將不能以“相互保大病互助計劃”為名銷售《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相互保團體重症疾病保險》。

從“相互保”到“相互寶”,雖然沒有直接言明,但這一字之差,也意味著相互保已經被移出了保險圈。

作為保險行業觸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產品之一,也可以說是沉悶的保險圈子這些年最具爆炸性的一個產品,相互保從低調上線,到用戶追捧,引發行業熱議,再到悄然轉身,時間上雖然只有月餘,但他帶來的影響將是長期的。畢竟,它來過,很多事從此不同。

相互寶終成“鯰魚”

在“相互保”變“相互寶”引發的波動中,到底誰受益,誰受損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有助於看清相互保帶來的長遠影響。

好在,用戶保障未受影響,反而得到了升級。

相互保團隊通過公告強調,調整成互助計劃後,對所有用戶的保障沒有變化。這一表態,給幾千萬相互保的用戶吃下了定心丸。

這就意味著,變成相互寶後,用戶依然享有以下權益是:

芝麻分 650 分及以上、符合健康告知的螞蟻會員(60 歲以下),無需交費就能加入,而且隨時可以退出;

加入後可獲得包括惡性腫瘤在內的 100 種大病,額度在30萬到10萬不等的保障;

在他人患病產生賠付時才參與費用分攤,自身患病則可一次性領取保障金。

管理費將從原來的10%下降到8%

不僅原有的保障不變,相互寶還宣佈對原有的產品方案進行了升級。

新計劃公佈了年度分攤封頂方案,2019年每位成員分攤總金額不超過188元,以後每年末公佈下一年封頂金額。此外,未來哪怕整個計劃的參與人數低於330萬,螞蟻方面也不會直接取消計劃,而是會繼續通過其他方式為用戶提供大病保障。

對信美相互而言,短期利空,長期卻可能受益。

表面看起來,轉成互助計劃後,信美相互失去了相互保這項風生水起的業務,屬於利空。但換個角度看,對信美相互這樣一家帶有試點性質的保險機構來說,通過相互保這樣一場探索,讓人們在保險機構林立的市場上記住了有這樣一個新來者,廣告效應巨大。

相互寶終成“鯰魚”

國內的保險市場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利益格局固化,中小保險機構很難從幾家頭部的保險公司口中奪食。信美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小保險機構,雖然不再參與相互保,但是讓市場藉機知道了他互助共濟的理念,知道了相互保險的特色,知道他的創新意識。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真正受害的是整個保險行業。

也許很多人覺得把相互保趕出保險圈,對保險行業是利好。持這種觀點的人,把相互保和保險看成了“零和博弈”。實際上,從相互保本身,它只是現有商業保險的一個補充,且是具有很強用戶普及價值的補充。

在國內,很多人一直把保險看成騙子。保險難賣,保險市場難做,一直是行業公認的難題。但實際上,市場上並不缺保險需求,君不見那麼多人跑去香港買保險。真正的原因是缺乏信任,以及老百姓的保險意識、保險理念的淡薄。

相互保扭轉了一直以來大眾對“保險”缺乏認知乃至牴觸的情緒。統計顯示,參與相互保的人中有超過60%的人是第一次購買商業保險。

相互保對自己的定位就是補充,並沒有一個產品覆蓋所有人的保障需求。由相互保來完成保險教育,實際上可以給整個行業導流來千千萬萬的新保民,可以大大拓展了保險行業潛在的市場空間,為全行業做大蛋糕。將相互保踢出保險圈,實際上是讓行業失去了一次分大蛋糕的歷史機遇,國人保險意識的普及會因此而延遲。

這也是相互保險試點工作的一項損失。

保險是一個思維有多傳統的行業呢?我們僅以傳統保險圈的媒體的思維有多狹隘就可知一二。

一家互聯網保險公司的朋友跟我說,此前他們的活動想邀請科技媒體和財經媒體,但是保險圈的媒體就很不滿,綁架這家互聯網保險公司,說你們為什麼要請財經科技媒體?最後他們沒有辦法,只好重新找人單獨對接財經科技媒體。

相互寶終成“鯰魚”

保險行業的傳統就更是如此,大家看到“保險”兩個字恐怕馬上浮現的就是永遠也拉黑不完的保險推銷電話。在這樣的情況下,保險行業太需要新的活力注入了,否則大家都會站在原地止步不前。

國家政策支持批准了三家相互保險社,但礙於大眾的認知,相互保險在國內發展緩慢,尤其是和歐美國家相比。雖然業界對相互保是不是相互保險有爭議,但相互保對普及相互保險的理念,推動民眾瞭解相互保險的作用確是不容抹煞的。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我國保險市場規模已居世界第二位,保險產品種類也日益增多,但與保險消費者的需求相比,真正從需求出發考慮、切實滿足客戶風險保障需求的產品還是太少。試點中的相互保險,被寄望於成為一條鯰魚,推進保險行業供給側改革,給保險行業注入一些變化和新的活力。

我不知道相互保的出現,是不是動了傳統保險行業的奶酪,是不是給保險行業帶來了無法控制的風險,是不是沒有與相關部門進行充分的溝通。

但我知道,適當的試錯總是有必要的,人們也總是要向前看的,創新者也總是源源不斷的。如果沒有哥倫布勇敢的試錯,就沒有人類大航海文明的誕生。

而今,相互保退出保險圈,保險行業那條“鯰魚”被扼住了鰓,它不能輕快地向前遊走,不得不說剛剛燃起的相互保險火光又重回熹微,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

畢竟,國民的需求在那兒,我們等不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