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的川西三傑,各有各的經歷

袍哥作為一個有上百年曆史的民間組織,主要集中在四川區域,辛亥革命之後,成為一個公開化的組織,人人以加入袍哥為榮。因為袍哥的特殊性,與其他組織最大的區別是沒有名義上的首領,各個地區的袍哥各有各的勢力,雖然如此,依然有一些名聲響亮的袍哥大佬,如前文已經說過的冷開泰,陳俊珊,劉文彩等等,今天給大家講一講三位川西的袍哥大佬。

大家好

民國時期的川西三傑,各有各的經歷

,我是愛運動大的五花,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三位川西的袍哥大佬,號稱“川西三傑”的三位袍哥,他們都是灌縣人,又被成為“灌縣三傑”。

申價屏,灌縣袍哥,在四川保路運動中開始嶄露頭角,開始步入軍旅之中,1916年因為袁世凱稱帝,全國一片護國討袁風潮,灌縣也不例外,申價屏擔任營長,在護國戰爭勝利後,申價屏審時度勢,投靠軍閥劉存厚,常駐餒定,北洋軍閥吳佩孚兵敗被迫來川,吳佩孚就住在申價屏駐守地,受申保護,一直到吳佩孚離開前往西北,皆有他護送。

民國時期的川西三傑,各有各的經歷

1938年,申價屏開始擔任少將參謀,開始常住灌縣,且任灌縣袍哥“西華公”總舵把子。因為灌縣裡成都近,來成都遊玩的遊客多愛灌縣一行,而申價屏又十分會做人,只要是前來遊玩的知名人士,他都會親自接待。1945年,他擔任灌縣參議會議長,1948年病故。

民國時期的川西三傑,各有各的經歷

刁青雲,灌縣袍哥,辛亥革命中以袍哥身份參加保路同志會,加入軍旅之中,民國後,當過旅長,師長,因此又被人成為刁司令。

刁青雲為人慷慨,交友甚廣,與杜月笙,梅蘭芳都有交情,後來因故辭去軍職,擔任西華公社總舵巴子,灌縣團練局局長,1936年因為癱瘓,袍哥事務開始由妻子打理,1941年,病故。

民國時期的川西三傑,各有各的經歷

宋輔卿,年少家貧,因為在袍哥之爭中,膽子大,敢於爭取,得到了袍哥大爺的賞識,入了袍哥之中,辛亥革命期間,參加川西同志軍中,屢立戰功,因為上司被袁世凱部下殺害,便回到灌縣伺機報仇,在1916年,灌縣宣佈起義時,宋輔卿擔任團長,不久回到灌縣擔任團練局局長,1926年,因為灌縣駐軍強制加徵糧稅,農民反抗,宋輔卿支持農民抗捐戰鬥,與駐軍經過多次戰鬥,一個多月才簽訂停火協議。半年後,戰鬥再次發生,宋輔卿所部被擊潰,後來開始招納土匪擴充勢力,後來被招安,擔任旅長,在四川軍政統一後,勢力再次被縮編,宋輔卿辭去軍職,次年病逝與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