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高中,差一分交给学校2万1千元,这样收费合法吗?

用户76109262303


在这个时候就真正体现出了分数的价值了,要不然为什么总是说知识就是财富呢?

在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大部分家长是不会放弃任何一次机会的。为了让孩子能取得好成绩,家长会给学生花代价去补课,在考完试后,如果成绩不理想又会到处找关系,花大价钱,想办法把孩子送到好的学校。

掏高价钱把孩子送到重点学校,基本上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况且拿上钱还不一定能送的进去了。

今年秋季开学的时候,本地的一个学校就有这样一个政策,低于录取分数线5分以下的学生可以来报名,但需要交钱,缺一分交一万,美其名曰叫赞助费,当然了光交钱还不行,还需要有找一个学校老师担保。这个消息也仅仅是内部通知,就这样一下子堆积了好几百名家长,很多人拿着钱,可是找不到担保人还是没办法报名,最后也仅仅只有三十多名学生通过顺利报名了。

这个做法合法不合法我们不去讨论,既然学校能出台这个政策,就一定会想好了对策,肯定也是经过多方协商好的,比如说这次的这个赞助费说的是用于本地的扶贫工作,最后究竟多少会用于扶贫就不得而知了。

在高中阶段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很大的,不管是从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管理水平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特别是优质的生源和师资的高度集中,可以让好的学校越来越好,而一般的学校会渐渐落伍,从每年的高考成绩就可以看出,好的可以把比较差一些的甩开很远。


胡老师数学课堂


我来谈谈自己的亲身经历吧。四年前小孩差六分没考上县重点高中,当时择校生十分以内每年出择校费2600元,我们征求孩子意思,看得出来小孩很想上重点中学,我和他妈就和他谈话,我们是农村家庭,并不宽裕,每年多出这么多钱对我们家庭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你一定要珍惜,当时孩子使劲的点了点头,高中后小孩成绩突飞猛进,因为很少离开书桌,现在屁股上还有淤血引起的两个黑疤,去年高考孩子以高出一本线七十多分,全校排名42名的成绩被北京一所211大学录取(当时中考进高中时全校排名在一千名以外,全校高考1200多学生),听说这所高中现在已取消录取择校生,所以我家孩子是幸运的,每个层次的高中学习氛围和师资力量真不一样的,让孩子出择校费千万不要让他们觉得心安理得,要激励他们发奋图强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


AA人民利益


坦白的说,学校这样收费不合理。但即使不合理,但能在拿钱的情况下,让孩子有高中可上,题主应该感到庆幸,为什么这么说呢?我说说我的经历吧。

孩子考高中时,面临这样的情况:

一,教育局为了避免学生择校,普通高中收不到学生,所以规定中考只能报一个志愿。

二,重点高中有第二次录取,第二次录取的分数比第一次录取的分数稍微少点,但需要拿部分钱。

三,考不上的学生也有第二次报考的机会,但第二次报考的学校是公认的不太好的学校。

正因为这样的情况,孩子报考时,我让孩子报重点高中。孩子的成绩并不特别好,但如果发挥好,还是能考上的,即使发挥不好,我认为拿钱也可以让孩子上,之所以执着让孩子上重点高中,是因为重点高中学习好的多,学风好,学校的管理也好,有助于孩子的学习 。

中考完后,孩子没发挥好,成绩没达到重点高中线,但上第二阶梯的高中绰绰有余,可没报那个学校,所以根本不可能上。那时,有人透漏,重点高中有可能不再第二次录取,也就意味着即使想拿钱,学校都不收的局面。

于是,孩子即将面临没有学上的可能,所以当时我有着前所未有的恐慌。四处打听,甚至打听上县级重点高中的可能性,那段时间是煎熬的,钱就不是事了。幸亏重点高中不知什么原因,进行了第二次录取,孩子在这个范围内,即使多拿了钱,我也特别高兴。

第二年,重点高中就没有第二次录取的政策,即使找人拿钱都不能上该学校。所以一些边缘生不得不第二次报考,上了学风不好的高中,三年下来,学无所成。我的亲戚就是这样。

这种政策让家长的意见很大,中考成了人生的第一大考了。所以今年,中考政策又有所变化,可以报两个志愿了,合理了许多。

所以,题主面对现实,还是接受吧。另外,这件事也可以让孩子知道,从而促使孩子更努力的学习 。


空谷幽兰27



这样的收费完全不合理,不合情,也不合法。一个学校,本来可以召一千人,但它只召五百人。剩下的五百人的名额,就要花钱才能录取。既然你可以召一千人,那就在考试面前,在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按照分数来录取一千人不就完了吗?说穿了,这就是金钱做怪,利益驱使。学校利用优势教育资源,追求利益的最大化。

这里还要说一下,学生和学生家长的误区。花了钱,上了学,还要对这一现象感恩戴德,有的说,多亏了可以花钱,不然,就上不了好学校了!其实,是“你被人卖吃了,还要帮人数钱呢”。这真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本来,按照学校的召生能力,按照学生的考试分数,是可以录取的,但由于学校的设计,不得不花钱。但话说回来了,为了孩子,每个家长都是无私无畏的,钱算什么?身外之物,都不吝啬。但也确有家长和学生,因为钱的原因,和好学校失之交臂了,那就实在太可惜了!



盛广学杂家杂论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先谈谈我们县里情况。

三年前,我们这里的学生如果考不上重点高中,学校有30%择校生,也就是分数达不到重点高中分数线,按照学校定的标准,低一分8000元,然后,每低一分再另加50元,最高不能超过12000元,这就给一部分分数线边缘的学生,多了次选择的机会,有的学生就是通过高收费进入重点高中的。



还有个别成绩很差的学生,家长通过各种关系,通过多种渠道高费进入到了重点高中。当时,也有人怨声载道,嫌学校高收费。后来,省教育厅出台政策,取消择校生,不允许学校再收高费生。新政实施以后,有的学生因为一分之差,而无缘重点高中。还有的学生,因为志愿报的不对,而无高中可上。公平是公平了,合理也算合理,可一些家长心急如焚,到处打听看能不能高费借读,答案肯定是不能。

所以,合不合理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回答。首先,高中不是义务教育,可以合理收费。因分数达不到录取分数线而愿意上高中的学生大有人在,如果不收费,让这部分低分学生进入重点高中,对于考上的学生来说,就是不公平。通过适当收费,给学生一次机会,也不为过。就像上大学一样,分数低,又想上大学只能选择三本,或者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你能说学校收费不合理,不让孩子上?

当然,觉得不合理,可以不上。择校生嘛,是学生选择学校,又不是学校选择学生。分数不够,钱来凑,虽然不够合理,毕竟有钱还有机会。一旦禁止择校生,不让高收费,恐怕家长再有钱,孩子即使差一分,想进重点高中也不可能。所以,这个问题,因人而异。觉得不合理可以不上。


静等花开2579


孩子考高中,差一分交给学校2.1万元,这种收费合法吗?

这事就不是合法不合法的问题,说白了,就是你们没考上,选择的自费生,自费生和正常生最大的区别,就是1分等于2.1万元,你可以心里不平衡,但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这些都是没问题的。因为自费生也是有学籍的,也是和正常生一样的待遇的。

其实,你们要多考几分,哪怕多考一分,你也不会花这笔钱,所以,钱确实花的冤枉,当然你们不是没有选择,你们选择不花钱而到一个低一等的学校,但你们还不甘心。

既然你们选择了,就不要抱怨了,尤其不要这种心存侥幸,如果不合法,你知道会是什么结果吗?谁吃亏?是你们。

你现在花了2.1万元,读了一个好学校,这对那些正常生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因为教育资源不可避免的被你们自费的占用了一部分。

所以遇到这样问题,不要试图去破坏规则,否则就是损人不利己,可能你们就是最大的受害者。


韩东言


这种收费没有法律依据,肯定不合法,名其曰为:资集办校、择校费是按招生人数的比例收取,也是得到官方默许,普遍存在,当然收取的资金用于改善所在学校教学的环境和设施。

我家孩子88年小学毕业,以优异成绩考上县中(当年还没有出台9年义务教育法)还花6000元(1一200名为一档次)。91年考高中,我家孩子分数在前100名,这次上县中免费,100名以下按分数收费,当然分数越少花钱越多。

所以提问的这位友友家的孩子,差1分花2.1万能顺顺利利上高中是幸运的,我们这里县中差几分,家长捧再多的钱,学校硬是不收……



老伙计61322


让我不禁想起了10年前自己上高中的场景,同一所上初中的同学,差一分需要交3000借读费,后面每相差10分,增加1000元,那是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学习好也可以为父母省下不少钱。


孩子考高中,差一分交给学校2万1千元,这种操作当然不合法,但是目前的现状是,能够让自己孩子进入高中继续学业,相当一部分人是宁愿掏钱去解决问题的。

缘何会出现这类情况呢,这是因为大多数家长在心里还是没有认可中职教育,很多没有考上高中的初中生,家长宁愿交高价送孩子进普通高中不愿意把孩子送去职业学校,在此观念下,普通高中借读生名额有限,而需求又很旺盛,自然会出现坐地起价的情况,题主所说的2万1千元,应该很有可能是重点高中的借读费。


在目前的教育政策下,普高和中职的比例大概在1:1的比例,这就意味着有很多学生上不了普通高中,所以想要不破费的家长,就要争取好好培养孩子,在中考多考一分,都是在为家长省钱。

2017年教育部发布高中阶段学生招生通知

各地要科学确定普通高中办学规模,坚持普职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把中等职业教育摆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突出位置,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为什么不扩大进入普通高中的规模呢?

有人会说,把普通高中的升学率提升上去,那不就解决问题了嘛。显然这样的想法也是不符合国情的,国家发展需要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人才,尤其是在工业化强国的道路上,技术人才的缺乏被凸显出来,适当分流对于人才结构的优化有着重要作用。再者,即便是扩大普通高中升学率,没有相应数量的大学,高考的结果也会惨不忍睹。

所以面对重点高中的高价借读费,唯一的方法就是抓好自己孩子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也要争口气,在中考中发挥出超出竞争者的水平,不要把压力的担子丢给父母。



学习源动力


高中对于择校生收取高费的事已经不是什么新闻了。现在我国教育资源发展极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不均衡,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不均衡。这种不均衡必然导致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再加上政府部门对教育投入的倾斜性,这反过来更加导致了优者更优,劣者更劣,甚至劣者淘汰出局的局面。由此可见,现在教育最大的问题是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和公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尤其体现在义务教育阶段。

由于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性,导致了人们对这些资源的争夺,那结果必然导致这些学校也可以对学生作出选择了。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人你想上就上的。而且对于高中而言,已不是义务教育阶段了,其对学生费用的收取也有一定的决定权。不过,高中的学费还是要通过物价管理部门,收上来费用后统一上交当地财政部门。至于最终能再回到学校多少教育经费,一是要看当地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二是要看学校牛B不牛B了。

那高中为什么会收高价生呢?

高价生是学校的一大收入,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求学欲望而出现的制度。 高价生就是不列入国家统招范围、需要自行负担学费等费用的生源,至于收取费用的多少,各个学校可能有不同的规定。

另外,高价生也不是出钱就能读的,也需要达到一定的分数线,当然比公费生要稍微低一点。不同学校录取的分数线不一样,可以向招生部门具体询问。

那高中收取高价生的费用是否合理呢?

(发改价格[2007]534号)《关于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第二条作为如下规定:

 加强高中教育收费管理。要认真落实高中阶段教育以政府投入为主的政策,加强高中教育成本监审,合理核定高中学费标准,促进高中教育稳步发展。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要严格执行“三限”(限人数、限钱数、限分数)政策。进一步降低择校生择校收费标准。学校按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各地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高价生、调节生、转学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不得以重点校、实验班、重点班名义向学生高收费。

收取的费用的去处是哪里?

我想这个不是咱们所能左右的吧。嘿嘿……别问了。问了,我也不说。因为我也不知道。

话说回来了,在世界上没有完全公平,完全合理的事。该该出这个钱,得看看值不值,得自己做出选择了。

点击“关注”按钮,收获更多!

专注教育,分享教育理念,更多教育文章,敬请关注!


教育时话


显然,这样的收费是不合法的。但在这个物欲泛滥的社会,这样教育不公的行为已经普遍存在了。



如今,在很多地区的学校,都有这样的现象,差一分交给学校多少多少万。这显然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收费行为,这样的风气不仅没得到阻止,反而愈演愈烈,直到现在很多学校公开表示“分不够,钱来凑”这样的条件。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



首先,是因为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很多学生没法接受优质教育,家长才会想尽办法把孩子送往更好的学校。那么,要把孩子送进更好的学校的条件只能是“交钱”了。

其次,是因为各地优质的学校公开选择收费。有些学校本来是可以招收一千人,但他们选择招收五百人,剩下的五百人就要靠交钱来进,所以,学校的不良做法也是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导火索。



最后,就是家长愿意缴纳这些不该收的钱。在这里,很多家长也是表示无奈,对于金钱来说,当然是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要,所以很多家长只好缴纳这样的费用。

总之,教育必然是整个家庭、整个社会都比较重要的事情。但是,这样的不公的收费做法应该及时制止!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更多问题欢迎关注交流,成长路上我们一起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