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是如何形成的?

亚马逊蝌蚪ZMX


痰,在西医和中医里有不同的所指,西医中的痰,就是人体的气管,支气管受到刺激而分泌的物质,一般西医的治疗就选择祛痰的药物。而中医的痰,概念就比较复杂了,今天就来聊一聊中医的痰。

中医所说的致病的“痰”,指气化失常而产生的,遍布周身内外的,具有广泛致病性的代谢产物,有逐渐蓄积,流动不畅,粘滞胶着 致病怪异等特点。痰不仅本身致病,还可能导致其它多种疾病的发生。

痰形成的病因病机,五脏所属,颜色质地不同,分类也不同。比如痰在脾,大多叫湿痰,痰在肺,大多叫燥痰,痰在肝,大多叫风痰。而且痰又分风痰,燥痰,湿痰,冷痰,热痰,火痰,气痰,食痰,酒痰,惊痰,可以看到,引起痰的原因不同,病机不同,类型也不同。除此之外,各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中医认为,有的人一出生就有“痰证”,这是先天引起的,身体弱,底子差,这跟父母的遗传有很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后天感受了外邪,比如虚症的人,“气化不及”,就容易生痰。“气化不行”,气郁,食郁,湿郁,热郁等也会导致痰郁体内。

中医学有句话“痰生怪病”,“怪病皆生于痰”。可见在中医里,痰是一种很棘手的疾病,发病的病机以及病情进展都千变万化,比较难治。所以,充分的认识和理解“痰”对人体的影响和危害性,才能正确的诊断,早期防治。


药事健康


肺部产生痰液的过程。

痰来自于支气管中主动产生的粘液,是身体的自我保护机制,非常重要,因为肺需要连通外部世界,而我们呼吸的空气中,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尘埃、细菌、病毒等异物,而它们不能沉积到我们的肺泡中,不说别的,要是把肺泡堵死了,你就会窒息而死。所以,在支气管中,相关的细胞分泌粘液捕获这些异物,然后再通过呼吸道的纤毛的规律性运动将粘液不断向上运送到特定位置,就成为我们所说的痰,痰会刺激喉咙产生咳嗽反射,将其吐出体外,但如果量不大,则会刺激吞咽反射,直接吞到胃里去。


痰的生理功能和潜在的风险。

有痰就代表,外界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增多了,刺激呼吸道产生了过多的黏液。当空气中的各种刺激物增多时,或者我们的呼吸道被细菌病毒入侵,导致免疫系统和细菌病毒大战,局部爆发炎症的时候,粘液的分泌量会明显增加,这是一种釜底抽薪的战术,不停的把敌人的部队运出体外,于是我们的咳嗽吐痰的次数也会大幅度增加。


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现代医学不支持止咳!咳嗽反射是非常重要的自我保护机制,胡乱止咳,是资敌行为,免疫系统如果有知,肯定会抱怨跟错了主人的。^_^


呼吸道在遇到不同的刺激时,所分泌的黏液,其物理化学性质会有相当大的差异。黏液属于果冻状凝胶,因为黏液中含有重要的“渔网”形状的蛋白质,因此它不是简单的液体,而是凝胶,这些“渔网状”蛋白质,就是机体的救生网防护网保护网,这张网阻止病毒和细菌,接触到我们的细胞,将这些进入呼吸道的异物重重包裹,是我们的身体让人惊叹的一种自我保护手段。

图示:哮喘患者支气管中过于浓稠的粘液(金黄色)

但万事有利就有弊,如果细胞受到过度刺激,分泌了过多“渔网”蛋白,就会导致这张防护网过于密集,此时形成的黏液凝胶将非常浓稠,其粘着能力极强,甚至难以咳出,有让我们自己窒息的风险。这在老年肺气肿、慢阻肺患者是常事,这时候就需要紧急人工吸痰来解决,这些救助在医院中都是由护士完成,由于仪器不完善,有时候还需要直接用嘴吸痰。让我们向护士这个职业致以敬意吧,她们是最可爱的人。


三思逍遥


选择权威科普,享受健康生活,欢迎关注医学博士团队!


痰的来源

在呼吸道的黏膜下有一个腺体,叫做黏液腺,它受到迷走神经的支配来分泌少量黏液,这样可以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另外,在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的间隙里,有一种细胞,叫做杯状细胞,它也有分泌黏液的作用。黏液腺和杯状细胞分泌的黏液,就是我们所说的痰。

痰的构成

在人体正常情况下,支气管每天分泌出的痰量在70-100ml之间,被人们吸入肺内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会被这些痰液吸附,借助着柱状上皮纤毛的摆动,从而将混有尘埃、细菌的痰液排到喉头,随着人体的咳嗽咳出或者随着口水被咽下。只有当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痰量增加的时候,人们才会感受到痰液的存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一般不会感受到痰液。当我们的气管、支气管和肺受到有害因素的刺激或一些致病菌的感染,从而出现炎症的时候,呼吸道黏膜就会充血水肿,血管会扩张,渗出会增加,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黏膜层的杯状细胞和黏液腺会增生肥大,会分泌大量的黏液,用来清除身体的异物。但是黏液分泌的增加会加重柱状上皮纤毛的负担,从而导致黏液很难咳出,在有害因素和致病菌的作用下,会产生一些坏死的变性细胞,它们滞留在支气管内,黏液和这些变性坏死的细胞就构成了痰。

咳痰是借助支气管黏膜上皮的纤毛运动、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及咳嗽反射,将呼吸道分泌物经口腔排出体外的动物。

与咳痰有关的疾病

慢性咳嗽伴咳痰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和空洞型肺结核

痰液颜色发生改变时,有着不同的意义:

  1. 黄绿色脓痰常为感染的表现;
  2. 肺结核、肺癌、肺梗死出血时,因痰中含血液或血红蛋白而呈红色或红棕色;
  3. 铁锈色痰可见于肺炎球菌肺炎;
  4. 红褐色或巧克力色痰考虑阿米巴肺脓肿;
  5. 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
  6. 砖红色胶冻样痰或带血液者常见于克雷伯杆菌肺炎;
  7. 痰有恶臭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特征。

欢迎关注天坛医院、阜外医院、儿研所、北大口腔医院医学博士团队!祝您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良医济世


中医讲,脾是生痰湿之源,脏腑功能失调是生痰之因。有痰怎么办?中医教你怎么处理。

下面教你怎么处理日常常见的,普通的痰证。

本文就按傅青主的三焦治痰法来分类。

一、上焦之痰。亦可称之为初病之痰。如伤风咳嗽病后,感冒病后,肺经热病、风热证愈后。

  初病之后,一般后遗证就是咳嗽、或痰。有痰,则是表明气机不畅。

治宜滋阴清热,和胃化痰,用方:

制半夏3克 陈皮3克 花粉3克 苏子3克 茯苓3克 甘草3克(一次量)

如已伤阴(咽喉干、口渴),则加“沙参3克、玉竹3克”

二、中焦之痰。称之为已病之痰。

(1)中焦指脾胃,痰之所生,由脾失其健运,水湿不运,滞而为湿成痰。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痰的颜色,“黄者,火已退”;“白者,火正炽也”。“正炽者用寒凉之品,将退者用祛逐之味”。用方:

 主要症状:或脘腹闷胀,或食欲不振,或恶心欲吐,或口淡不渴,或大便稀溏、或便秘尿赤,或身体沉重,或舌苔白腻。痰黄或白。用方:

炒白术9克 茯苓15克 白芥子9克 陈皮3克 甘草3克 枳壳2克 

  加减:痰白者有火,加栀子6克;如胸胁胀或痛,口苦者则加 栀子6克 白芍10克  炒柴胡6克 丹皮10克 当归10克

(2)根据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大多数人经常熬夜。熬夜则伤肝,肝郁肝气不舒,气机不畅,引发脾土之湿气不能升腾生发,导致痰湿产生。

症状:黑眼圈,胸肋胀、或闷,身困疲乏,痰黄或白稠

炒白术9克 茯苓15克 白芥子9克 陈皮3克 甘草3克 枳壳2克  栀子6克 白芍9克 柴胡6克 夏枯草10克 丹皮10克 当归10克

三、下焦之痰。称之为久病之痰。其病在肾也,不是肾水上泛,即肾火沸腾为痰。治宜大补肾中之阴液。

(1)肾水上泛,其主要症状为:痰多色清,腰酸,面色黑,或有黑眼圈。

用方:

熟地15克 薏仁15克 茨实15克 山药15克 山萸肉15克 五味子15克

麦冬15克 茯苓15克 车前子15克 益智仁1克 肉桂3克(火水相济之意)

(2)肾火沸腾,其主要症状为:失眠,烦燥,小便黄如茶出,遗精,甚吐血

用方:

熟地15克 薏仁15克 茨实15克 山药15克 山萸肉15克 五味子15克

麦冬15克 茯苓15克 车前子15克 益智仁1克 肉桂1克(引火归元)

以上资料参考傅山“大小诸证方论”,仅供学习交流用。临证应根据实情处理。


传承发扬中医


西医认为痰是一种由许多成分组成的物质。它的高液体含量是上皮对离子和水转运的结果,而它的大分子主要来源于血液的漏出或局部分泌细胞的产物。认为痰的粘稠,主要与痰中酸性糖蛋白增多有关。认为呼吸道的感染,是痰主要产生路径。痰夜主要成份是电解质,呼吸道感染时大量炎症细胞核破坏产生DNA使痰液变得增多,不易被排除。呼吸道感染包括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都容易生痰咳嗽。治疗要对症治疗,控制感染,止咳,祛痰,溶解痰液等,使痰液更加容易排除,保证呼吸道呼吸顺畅。比如氯化铵,羟甲思坦等,中成药,枇杷膏,鲜竹沥液等

中医认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有关。肺主呼吸,调节宗气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肃降,就可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风邪或寒邪侵肺时,使肺内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运化,即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如果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

中医中将痰分为含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

寒痰,主要认为寒邪入体,使肺精液凝而成痰。喜热怕冷,痰白,舌苔白。主要治疗是去除寒邪,中医上比较著名的是"小青龙汤"。


风痰,风邪侵肺及伤风,始痰白稀可转浓稠黄,病人怕风,治疗主要是祛风,可以用杏苏饮。

热痰,由热邪侵肺或先受风或寒邪而发高热数天后,使津液烧灼而转化为黄黏痰,病人怕热喜凉饮,舌红苔黄腻。可泻白散治之。

湿痰,湿邪入体导致脾胃运化失调。痰白稀易出,量多。中医认为千邪易除,一些难排。湿气入体还会身重,便溏等,中医上常用"二陈汤"



燥痰,主要是天气燥热,长期的干旱。肺得不到润,导致的痰。痰黄,不易咳出。严重还有咳血。平时要注意滋阴润燥,主润肺澡。麦冬,百合等


小熊说生活慧


中医里的痰,说百病多由痰作祟,说明痰致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体内的水谷饮食物代谢障碍就会凝结成痰,有时候痰会夹杂致病,比如痰热、寒痰、痰饮、痰湿等,也会有各种奇形怪状的症状,因此有怪病多痰的说法,在临床上,祛痰化痰等治疗方法,有时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

痰产生的根源,跟肺、脾、肾三个脏关系密切,脾为生痰之源,脾主健运,能够代谢体内的水液水湿,如果这个功能障碍了就会导致水湿凝结成痰;肺为储痰之器,肺气能够调节气机的升降出入,当邪气闭塞肺部的,也容易导致痰饮流窜肺部,出现胸闷咳嗽、咳痰、咳喘等现象;肾脏也是跟痰饮的生产关系密切,肾阳充沛,能够使脾阳健壮,这是代谢水湿痰饮的基本条件,所以很多痰饮的病症也是从温阳补肾这些思路去治疗。

痰饮致病,在身体的不同部位都可能产生症状,痰湿蒙窍容易导致头身困重、头昏沉、耳鸣等症状;痰饮痰湿阻滞咽喉、气管、肺部容易导致咽喉异物感、咳嗽咳痰、咳喘等问题;痰热扰心,容易导致心烦失眠、睡眠不安、烦躁易怒、心悸等症;身体各个脏器产生的结节肿块等,都可能跟痰瘀凝结有关。

中医治疗痰病,有很多方药都有比较经典的作用,比如小青龙汤、二陈汤、三子养亲汤、温胆汤,都是经典的治疗痰病相关的。

如果发现有痰饮致病,平常注意少吃生冷肥腻寒凉,注意多运动,促进痰湿代谢,平常可以多按摩足三里、丰隆穴等,都有比较好的健脾胃理气化痰功效。

更多文章内容,点我头像,关注我头条号内;有疑问可留言评论。


中医养生郑芝环


痰是指从口腔排出的咽喉以下的各级气管的分泌物。有的没排出来就吞到肚子里了。

分泌物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颜色有黄痰、白痰。形状可能为粘液、脓液,也有两者的混合物。

从日常经验得出,凡生痰,都与脾胃有关,即吃的不合适,或吃过了运化不了、或遇寒侵袭、或积热过多都会生痰。

体质虚弱,中气不足,由于脾虚不运,可以使水湿停留,凝聚为痰。

脾胃薄弱,宿滞逗留,损伤脾胃;

恣食生食、瓜果、寒性食物,中阳被伤;

因热病饮水过多,脾运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湿停留,聚集为痰。

恣食肥甘,胃中浊气郁蒸,酿湿生热也可以化为痰浊。


三城一郭


痰,咳也有痰,不咳也有痰,无论在公场所还是在消费场地都标有"请勿随地吐痰"。

众首周知,痰的形成是呼吸道内的病理性分泌物,当咽、喉、气管、支气管或肺发生炎症时,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过盛,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桨液渗出。渗出物与粘液,吸入的尘埃等混合物就是痰。


推荐一方:陈皮与黄芪

陈皮和黄芪,归肺,脾经,不断可以补中益气,还可以除脾生痰,肺储痰,而且陈皮具有燥湿化痰作用,这两种药材无论是煲汤还是泡茶,可以有效化解体内的痰淤。

本方适合气虚体弱,心气不足人群食用。


小小书童9527ABC


痰是肝阳上亢引起,正常情况下五行是平衡的,当人情志受到刺激时会使肝火旺,人体的平衡中枢会抽调肺金去平定肝木过旺,此时肺金后院空虚,各种病毒乘虚突破太阴屏障。当五脏六腑发现外邪入侵后,会联合起来灭杀病毒。病毒死亡后化水引起脾虚下陷,使脾造血障碍,脾不造血则造痰。脾虚下陷,降低了脾土控水的功能,产生了多余的水,水在肺为饮,水在肾为浊,在肝为湿,在心为暑,在脾则炼水成痰,胃降脾升,肺为华盖,从脾升出的痰则储存在肺,常言脾为生痰之器,肺为储痰之脏。


土郎中传奇


痰是人体呼吸系统的分泌物,健康的正常人一般是有痰的,只是相对较少一些,当呼吸系统受到外界刺激,刺激包括刺激性气体,微生物等,呼吸系统就会发生炎症从而导致呼吸道分泌增加,痰量增加,痰液的成分也会改变。

痰液的成分主要包含粘液、异物、病原微生物,各种炎症细胞及坏死脱落的黏膜上皮细胞等成分。粘液主要是主要是由于分泌粘液的腺体和粘杯状细胞分泌。异物主要是空气中随呼吸进入肺的一些微尘颗粒,病原微生物可以是经过呼吸进入肺的也可以是血源播撒进入肺组织的,但是主要还是经过呼吸道侵入。各种炎症细胞以及坏死脱落细胞是由于机体对异物及微生物的反应以及新陈代谢所产生的。

呼吸道分泌适量的粘液是正常的,对人体起一个保护作用,痰的排出是通过支气管表面的上皮细胞的纤毛运动(这是从肺部向上呼吸道也就是口鼻处推动),最后一定量的痰液刺激呼吸道引起咳嗽反射,将痰液排出体外,同时也会使吸进肺部的微尘、有毒的颗粒,及细菌和自身的脱落的上皮细胞等代谢废物排出体外,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从而保护肺组织。

痰对疾病的指导意义

痰量

一般以24小时为时间单位,正常人是无痰或仅有少量泡沫或粘液样痰,当呼吸道有病变时痰量增多,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等

如果在疾病治疗过程中,确保呼吸道通畅的情况下,痰量减少表示肺部炎症减轻,病情有所好转,反之则有恶化。痰量突然猛增并出现脓性痰常见于肺脓肿或者脓胸破坏肺组织联通支气管腔。

痰颜色

正常是无色或者灰白色,疾病状态下痰的颜色会有改变。

1.红色或棕红色:这是由于痰液中含有血液和血红蛋白。鲜红色血性痰常见于肺癌、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这是由于疾病破坏了肺组织血管所引起的。

2、铁锈色痰:这是由于血红蛋白变性呈现的颜色,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梗死等疾病

3、黄色和黄绿色:黄痰常见于呼吸道细菌感染,比如化脓性支气管炎、金葡菌肺炎、支气管扩张并感染等,黄绿色痰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或干酪性肺炎

4、棕褐色痰:常见于阿米巴肺脓肿以及心衰导致肺淤血等情况。

肺癌的咳痰有什么特点

癌症由于危及生命的严重性,所以我在此着重提一下肺癌其痰液有什么特点

肺癌引起的咳嗽症状与肺癌发生的位置、肿瘤大小、类型有很大关系。

咳嗽:

肺癌的早期症状,通常是无痰或少痰的一种刺激性干咳,只有当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引起支气管狭窄则可以加重咳嗽。并且由于狭窄导致痰液无法及时排出,易引发细菌繁殖导致并发细菌感染,从而痰量增加,呈粘液脓性痰。

痰中带血或直接咯血:

这常见于侵犯大的支气管的中央型肺癌,肿瘤向官腔生长可以有间歇性或持续的痰中带血,如果肺癌糜烂严重侵蚀大血管,则可以引起大咯血。

建议

肺癌一般发生在中老年人,长期吸烟史的人发病率更高,以及一些在化工厂工作而防护不足的人也容易发生肺癌,所以这些人群一旦出现一些无明显诱因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尤其是经过抗生素治疗无效的需要及时去明确诊断,排除肺癌,一般在医院门诊就诊拍个胸片即可初步筛查肺癌。胸片费用也很便宜,几十块钱就可以搞定。如果是感染原因的话,做个血常规也可以看出异常。

欢迎在留言区评论,我将积极回复每一条留言,感谢您点赞、转发和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