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新城公主为何暴死?

陌小亮


新城公主是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小女儿,她作为大唐公主、皇后嫡女,虽是金枝玉叶之身,却一生都没有摆脱工具命运,三段姻缘都成为了父亲李世民和兄长李治手中任意操纵的政治手段,可谓红颜薄命、人生堪怜。

八岁公主被许婚四十大叔

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母亲是文德长孙皇后。她出生仅仅一年多,长孙皇后就因病辞世。皇后辞世前,宫人们想把她亲生的几个孩子带去给母亲看最后一眼,但长孙皇后以“看到孩子会心情烦扰”拒绝,所以襁褓中的新城公主根本连亲生母亲都不知道长什么样子。新城公主和她的同母姐姐晋阳公主年龄相仿,不过唐太宗更偏爱晋阳公主,甚至把她亲自抚养在身边,而新城公主从小就被父亲忽略,被保姆养大。

贞观十六年,唐太宗的重臣魏征病重。唐太宗为了表示对魏征的尊宠,不仅派人关怀魏征病情,而且带着年仅八岁的新城公主到魏征病榻前,指着公主对魏征亲自许下婚姻:“这是你的儿媳妇!”太宗就这样把八岁的公主许给了魏征的嫡长子魏叔玉,而魏叔玉当时的年龄可能接近四十,都可以做新城公主父亲了。

新城公主不久被封为衡山公主(唐制公主出嫁前夕正式赐封号),在准备婚礼期间,但魏征这时却去世了。魏征去世后,魏叔玉按制要守丧三年,因此婚礼被搁置。贞观十七年,侯君集谋反被诛、杜正伦被罢免,这两人都是魏征举荐的,因此李世民怀疑魏征和他们是一党的。后来李世民又发现魏征把很多只有君臣两人才知道的谏书透露给了史臣,恼羞成怒的唐太宗这时命人扑倒他为魏征立的碑文,而且下诏取消衡山公主和魏叔玉的婚事。

新城公主的第一桩婚姻就这么戏剧性的开始和戏剧性的结束了。这一段婚姻是一桩完全不考虑公主个人幸福的政治联姻,可怜的小公主被当成了李世民给宠臣冲喜的工具,差点就嫁给了一个老大叔。

第二次婚姻好事多磨

新城公主(衡山公主)被悔婚后,她又成了众公主里的小透明,默默无闻了,这时李世民最宠爱的是高阳公主。贞观二十三年,公主已经十六岁了,初唐公主普遍婚龄为十三岁,因此她等于是被遗忘了。李世民病重时才想起这个女儿还没出嫁,于是为她指婚长孙诠。这又是一门政治婚姻,因为李世民当时已决定选长孙无忌为将来的辅政大臣,所以把公主嫁到长孙家以壮声势。

但长孙家也分支系,新城公主嫁入的这支在长孙家地位并不高,驸马的父亲长孙操没有爵位、没有勋官、散官,官位也不突出,更不用说他儿子了。因为亲家公官位太寒酸,李世民给他升官岐州刺史(长孙无忌在高宗年间掌权后,才给长孙操加了散官金紫光禄大夫和赏赐爵位乐寿男)。在婚礼筹备期间,李世民驾崩,所以公主婚事又被搁置。高宗李治登极后,准备继续进行妹妹的婚事,但大臣于志宁认为子女当给亡父守孝三年,因此公主婚事再度作罢。

三年后,十八岁的衡山公主被封为新城长公主,终于和驸马长孙诠完婚。虽然好事多磨,不过公主和驸马婚后感情非常不错,应该说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这时朝廷政局却发生了让人意想不到的变化。原来高宗李治这时越来越宠爱先帝庶妃武昭仪,为了立武昭仪为皇后,他开始反抗起辅政大臣长孙无忌等人。永徽六年,高宗李治最终废掉了李世民为他亲选的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废王立武并不是一场简单的后宫情场斗争,它的本质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皇权和权臣的斗争,而且最终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大获全胜。

长孙无忌垮台后,他的党羽、爪牙和家族都纷纷倒霉,新城公主的驸马长孙诠作为长孙家族的皇亲国戚,就是李治和武则天重点打击的目标。唐显庆四年,在新城公主结婚十年后,长孙无忌被污谋反被逼自杀,驸马长孙诠也被牵连其中。李治逼着妹妹和长孙诠离婚,驸马不久被流放巂州(今云南四川一带),后来又被李治派人杀害。

驸马被杀、公主被迫改嫁后暴死

长孙家族和驸马的悲剧让新城公主非常愤怒,但是她没有反抗皇权的勇气,只能用不施脂粉沉默地消极应对。但李治却作出关心妹妹的姿态,迅速把她改嫁给了韦正矩。新城公主婚后一直郁郁寡欢,对韦正矩非常冷淡。时间久了,韦正矩对公主也开始漫不经心甚至非常失礼。

在前夫长孙诠死后不到四年,年仅三十岁的新城公主就暴病而亡,当时就有韦正矩对公主不好的传闻。

而一手制造了妹妹人生悲剧的高宗李治,这时忽然表现出疼爱妹妹的好哥哥形象。他下令有司审查公主的死因,驸马韦正矩没法申辩,于是唐高宗杀了韦正矩,并流放了驸马家族。接着李治又下旨以皇后礼葬新城公主,但根据考古学家实际勘探,新城公主的墓葬并没有任何超越嫡出公主规格的地方,李治的虚伪可见一般。

且李治又在武皇后的授意下,利用新城公主之死借题发挥,严厉惩罚和韦驸马家族结为亲家的高氏家族(长孙皇后舅舅高士廉家族),嫁到高家的唐太宗另一个女儿东阳公主受到池鱼之殃,被贬居到远离长安的集州(今四川省南江县一带)。新城公主的死亡又成了哥哥高宗李治打击政敌的工具。

新城公主短暂一生却命途多舛,婚姻多次被父亲和兄长当成儿戏和工具随意操纵,最后连她的死都被李治利用,尤为可叹。


美映椒房


新城公主,唐太宗最小的女儿,母亲为文德皇后。新城公主出生于贞观八年(634年),贞观十六年(642年)被封衡山郡公主。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下嫁长孙诠,因唐太宗同年去世,婚礼也未办成。永徽三年(652年),改封新城郡长公主,并补办婚礼。

显庆四年(659年),长孙诠因家族牵连被流放,不久被杀。新城公主后改嫁韦正矩。龙朔三年(663年)病逝,年仅三十,以皇后之礼陪葬于昭陵。

关于新城公主的死因,有人认为是“死于家庭暴力”。但纵观史书记载,新城公主一直很得父亲唐太宗和哥哥唐高宗宠爱,更是丈夫仕途的重要助力。因此,韦正矩对新城公主施暴,于理于情都讲不通。历史学家认为,新城公主应该是因为和前夫关系很好,以致和后夫相处出现了困难,加上身体不好,难免脾气暴躁,与驸马有过争吵,便被外人传言为驸马“遇(公)主不以礼”。而心爱的妹妹暴亡,唐高宗接受不了,迁怒于韦正矩,才最终杀了韦正矩。史载,唐高宗后来又将韦正矩与新城公主合葬。由此可见,新城公主应该就是正常的暴病身亡,韦正矩并未杀害新城公主的凶手。





欧阳文案


有人认为新城公主是“死于家庭暴力的公主”。但纵观史书记载,事实却截然相反。前新城公主墓出土所述,新城公主一直很得父亲和哥哥宠爱,并不是无依靠的受气包,她更是丈夫前途的一大助力,韦正矩与公主闹翻对自己实无益处。新城应当是由于和前夫关系很好,和后夫的相处出现困难,加上身体不好,病中难免脾气暴躁,与驸马有过争吵,被外人传为驸马“遇主不以礼”。而新城公主病逝得突然,让高宗完全没有心理准备。本来高宗为妹妹建庙祈福便是希冀妹妹尽快康复,死讯传来,希望骤然落空。心爱的妹妹薨逝,高宗完全接受不了,立刻组织审查,而韦正矩又无法为自己辩解,于是被迁怒成为替罪羊,才会杀了他,并流放其一族。以致后来唐人对于娶公主忌惮颇深,甚至有谚语“娶妇得公主,平地买官府”,认为“新城以病而卒,夫子受其戮辱”,对于驸马十分同情。《新唐书·宰相世袭表》及《册府元龟·总录部·智智识》也证明这是冤案。根据史料所载唐高宗后来又将韦正矩与新城公主合葬了,而且驸马碑至宋朝还存在。  由此可见,驸马并未杀害公主,若非如此,以皇家威严,怎可能允许凶手与公主合葬。


废旧刨食


新城公主为长松皇后幼女,先前嫁于长松诠,后来长松诠被害,23岁时嫁于韦正矩。韦正矩是个势力小人,他娶新城公主只是为了取信东阳大长公主。自武则天辅政后,开始报复以前反对她的人,由于新城公主曾嫁于长松诠,所以武则天很是反感,因此也就不会重用韦正矩。韦正矩娶新城公主没有达到目的,反而成了他向上爬得阻力。因而其将一切归咎为新城公主,所以新城公主的的日子很不好过,时间一长,新城公主就病倒了。在新城公主生病期间,她与韦正矩爆发了一次激烈的争吵,后来就病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