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三国中孟达和黄权是“三姓家奴”,而且人生轨迹相似,但是一个被赞一个被骂,对此你怎么看?

Scorpion络小羽


首先说一下他们的轨迹,他们都是刘璋手下的谋士,都曾叛逃刘璋追随刘备,都是在刘备那里先后投降了曹丕,那么为什么一个被赞一个被骂呢?

这里说明一点就是节操的问题!底线的问题!第一在刘备入川的时候!孟达已经看出刘璋的软弱无能!先投降了刘备,而黄权,在刘璋投降了刘备后,看到刘备对刘璋依然没有变!刘璋的生命和财产没有受到侵犯!这才投降了刘备!

在说他们在投降曹丕的时候!孟达在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时候,怕担责任,为了自保投降了曹丕。黄权是在对吴作战失利!为了蜀军不被全军覆没!无奈投降了曹丕!

结果,黄权在曹军中受到了优待!而孟达降曹后受到了司马懿的歧视!在诸葛亮北伐的时候看到了这一点,得知孟达在曹军中过得不好!派人说服孟达反正!孟达答应了!

司马懿不是白给的!当然也看出来孟达要导向蜀方!在途中就把孟达斩首了!

这就是他们轨迹相似,为什么一个被赞一个被骂的结果了。


社会的另一面13057565


1、孟达前为刘璋部属,后投降刘备,因关羽被困麦亭,孟达、刘封见死不救,导致关羽败走麦亭,惨遭杀害。

后来刘备得知其事,想要问罪刘封、孟达,后刘封因罪被杀,孟达也因怕刘备问罪投靠曹魏。

后来孔明北伐曹魏,修书孟达一起起事,被泄密后遭到司马懿奇袭而死。

口碑不好,主要是三叛其主,最终也身首异处。

2、黄权则不同,黄权虽也曾为刘璋主薄,曾劝谏刘璋不要迎刘备入蜀,被刘璋拒听而遭外放,后来刘璋降备后,黄权才无奈归降刘备。

后来刘备东伐孙吴,黄权随军出征,因蜀军惨遭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近乎全军覆没。

黄权所部回蜀之路遭到了破坏,只有两条路可选,要么投降东吴,要么投降曹魏,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投降东吴,所以投降曹魏是最好的选择,一来保住了名节,二来保存了所部军士的生存。

后来刘备得知黄权投降曹魏,并没有怪罪,只说了一句:“黄权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黄权。”

后来黄权在魏国也像徐庶一样,依然心在曹营心在汉,绕是如此,曹魏也以国士待之,并予以重用。

黄权更多的是忠贞不二,选择投降也是仁至义尽之后,做出的最保全的决定。


沙鸥畅想录


黄权是被逼无奈,才投降魏国,孟达是反复小人。


宁静致远Zb335566


中国人没有原则是非,如果有,那一定是以我为中心,但凡对我有利,为是,对我不利,为非,也就是说,对同一类事情的评判往往存在双重标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