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西安近期车让人越来越少了?

dingdang0820


一座城市的崛起,除了自身经济实力的提升,其他方面的体量也能为这座城市的飞跃提供加码,比如城市文明。

而西安,便是搭上了“城市文明”这趟顺风车,在近两年的城市竞争中一路高歌猛进。

谁都不曾想到,这座曾经被称之为“废都”的城市,如今竟能被赋予“城市文明”的标签,甚至成为了十三朝古都除历史文化以外,新的IP。

这一切,皆源于一年前的“车让人”。

在质疑声中诞生

很多人说西安不好,这里有沉疴多年的痼疾。每每想要辩解,却又碍口识羞。诚然,落后就要“挨打”,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秉着“穷则思变”的态度,西安开始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彼时,尽管西安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空前成就,几乎每天都有一连串招商数字的捷报传来,但对于百姓来说,数字实在有些假大空,对于西安市民的生活丝毫惊不起波澜。

招商引资取得的成绩,对提升西安关注度并没有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想要迅速提升城市影响力,还需要找到一个新的突破口。

5月12日,“车让人”在一片质疑声中站到了大西安发展的舞池中央。

初来乍到的“车让人”最初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这座城市沉寂多年,人们习惯了按部就班地工作,习惯了慵懒安逸地生活,对于这项创新新规并没有给予太多的期望,甚至一度诟病这是政府的“面子工程”,作秀罢了,装样子装不了几天。

怕死是人的天性,每次过马路都要保持着一副与机动车博弈的姿态,网上有人调侃:这年头,不会点功夫都不敢轻易过马路了。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这也确是大城市里呈现的交通现状。

在西安,当市民行至斑马线前,一辆辆汽车缓缓停住,静候行人通过斑马线的时候,市民开始切身体验到这座城市的变化。

车让人,说到做到,绝不玩嘴上功夫。

在逆境中成长

渐渐,西安的大马路上随处可见“车让人”的字样,这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文明符号,更是西安文明建设的荣誉勋章。

每每看到大街上被车辆礼让之后的外地游客略显意外的表情,作为大西安的市民来讲,内心多少有些傲娇。

不过“车让人”也并非一帆风顺,作为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司机开始有了一些苦恼。

车让人,人不走,更甚在斑马线上优哉游哉地玩着手机,这就比较尴尬了!气得司机只得在车里冲着行人招招手,“你先走些”,多少有些滑稽!

而面对“中国式过马路”,凑一波就走的情况也只能无奈摇头,毕竟车让人已经让出了新的高度:车让爷!

“让行规则”是交通规则中很重要的一条,但“让行”不能是无条件的,应该是在“规则框架”下的礼让,不是无条件地把机动车的路权“让”给非机动车和行人。否则,这种表面上人性化的交通制度,本质则成了将人情置于法律规则之上。

在镁光灯下绽放

车让人大力推行后,行人闯红灯的概率也大幅上升。

城市交通是立体的,需要考虑全体交通参与者,交通部门对此逐步完善了“车让人”环节中出现的不足。

西安交警除了借助现有的各类监控设施抓拍这一交通违法行为之外,还加大现场处罚力度,在全市设置上百个车不让人整治点位,从市局机关及各分局抽调600余警力配合交警支队开展“车不让人”等交通陋习集中整治行动。

期间,使用手机可控制、可随处移动灵活抓拍的360度“移动布控球”,拥有700万像素、可将“车不让人”违法行为显示在大屏幕上的四套高清一体化专拍单元等,各类高科技手段重点针对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同时,鼓励市民参与“随手拍”活动举报交通违法行为,倡导全民参与到对车不让人行为的监督中。大力曝光车不让人违法行为,以曝光进一步加大对社会的警示,一年以来,累计曝光车不让人违法行为4000余例。

此外,启动人脸识别技术,在规范车让人的同时,也进一步加大对于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的约束和管理,目前,在西华门十字,纬二街十字等10个十字路口安装并启用了该技术,警示效果显著。

从批评教育、行政处罚,到建立诚信体系、人脸识别、定期曝光等等措施,我们看到了西安的进步,也看到了西安的诚意和决心。

毕竟,车让人绝不能成为行人闯红灯的借口。

在西安警方与媒体合作开展的一个调查数据中显示,机动车礼让率超过90%,受访者均表示有被礼让的经历,93%的市民对西安“车让人”活动表示满意。根据西安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事故处的统计,自5月12日开展车让人活动至今年2月,全市交叉路口(包括各区县)发生交通事故同比下降了25.8%,受伤人数同比下降28.7%……

一个城市的发达和先进,高楼大厦和经济的快速前进并不是唯一标准。秩序、礼让和市民的幸福感等“软实力”越来越成为衡量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志。斑马线前“车让人”,让出了尊重,让出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出了一座城市的文明。

从无到有,西安筚路蓝缕,实现了巨大突破。

在挑战中完成蜕变

前几天,西安机动车保有量突破了300万辆,这一数据也对“车让人”提出了新的挑战。尽管目前西安已经实行了常态化限行,但是对于严重饱和的交通状况,拥堵仍是避免不了的话题。而要在斑马线前花费时间礼让行人,这就更加考验到司机的素质和耐性。

以前过马路是‘狭路相逢勇者胜’,行人车辆你争我抢,看谁抢得过谁,行人也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翻护栏随处可见,斑马线上的景象体现出了城市的焦躁。可看看现在,‘车让人’成为了很多人的自觉,让出了一个彬彬有礼的西安,让这座城市变得更有温度、有情怀,更文明、更有序。

随着“车让人”活动的深入,西安又将“人守规”作为拓展内容,以“车让人”活动引发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城市公共秩序改善的“蝴蝶效应”。

礼让斑马线不仅得到了市民群众的普遍认同,自去年9月份以来,安徽合肥市、福建福州市、江西南昌市文明办先后到西安专题学习考察文明交通“车让人”活动,并得到了一致点赞。

更多思考

在“车让人”成为西安街头亮丽风景线的同时,还有很多反思,有人说应更加立体化,多一些角色互换,多一些感恩,这才是整个城市精神文明良好的装饰。

唯有共治,方能共享。

倡导“车让人”看似“小细节”,实则“大情怀”。不论是车辆驾驶者还是行人都为构成这份温情与和谐,为了促成城市的和谐进步,付出了自己的努力。要使礼让成为驾驶员的自觉行为,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需要更长久的坚持。

礼让斑马线,不是一件小事,它折射出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

车让人一年了,你愿意给它打多少分呢?





秦视点


少了吗????放屁话!机动车现在基本上都能做到礼让行人,而行人和非机动车呢?同机动车抢道的越来越多!有次在太白北路我机动车道正常行驶,前边一个骑电驴子的瓜皮占道行驶,我处于礼貌性的按下喇叭示意靠边行驶,谁知道哪个瓜娃子直接一个急刹车停机动车道不走了,让我差点撞上,后车也差点追我尾!找人家理论呢比我还歪,再后来人家还故意走走停停左右摇摆故意别车!!哎,说多了都是泪!现在西安开车太难!因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那些都是我们的爷,我们的奶!惹不起惹不起惹不起


孤生依旧醉空城


西安从去年开始大力推行“车让人”专项整治,不光是对司机加强宣传,还加入了电子抓拍等惩罚措施,不礼让行人一旦被拍到就扣3分罚二百,双管齐下,效果显著。现在在西安一些主干道的人行横道上,和行人抢道的车已经变少了很多,司机们在通过前都能主动减速避让。截止目前,西安“车让人”已经推行了有一年半的时间,可以说在司机圈已经基本形成了礼让行人的习惯,这一点我相信很多西安人应该都深有体会,还有不少外地游客也对西安“车让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为西安增分不少。

所以“感觉车让人越来越少了”,不知道是在哪里留下了这样的印象,不妨@西安交警。

当然像题主说的这种现象也不是没有,据我观察,西安“车让人”在一些大路、主干道很多司机都能做到,但到了一些双向两车道的相对偏僻的小路,或者监控设备没有到位的路段,不礼让行人的车相对而言就会多一些,这一点我本人也是深有体会。

“车让人”说到底进行惩罚只应该是一个辅助的手段,我们的终极目的还是要形成交通文明的氛围,在开车的时候是个好司机,在步行的时候是个好行人,和谐有序的环境才能形成。


华商网


确实现在车让人太少了,是管理力度不够,还是罚的太轻了,再没有电子眼抓拍路口、根本看不到车让过人,行人过马路真是担惊受怕。


高新-枫叶新都市-王奇


车让人是应该让,但是得有个度。要红绿灯干嘛,行人脚往出一伸,就是红灯,这样的别让人有点让人不情愿。

现在行人脾气太大,不是人行道,也没红绿灯的情况下,看都不看直接过马路,给司机来个措手不及,眼看刹不住了,行人看都不看一眼,要不就是反过头瞪你一眼,更有甚者嘴里还嘟嘟几句,首先不说让不让的问题,那如果刹不住,让不过去怎么办,算谁的,都是别让人给惯的。

有次在北二环,车流量特别大,一女孩和她妈,眼看红灯再有四五秒就变绿灯,她们还是过马路,过就过吧,让一下无所谓,都有父母,问题是女孩拉着她妈突然再走正步,闹着玩。

还有一次再某小区门口,让行人让了足足十几分钟,根本让不完,眼看没人了,有一阿姨要过马路,但是还和背后不过马路的人聊什么,然后我就开车走了,她也就往前走了,然后被监控抓拍了,扣分罚钱。

从这以后,给自己规定,凡是老人,孕妇,小孩,残疾人,任何情况下全部让行。像那种四肢健全的年轻人,而且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坚决不让,绕着也要走你前面过红绿灯。

个人认为,车让人是礼节,但是行人也要文明,人人都很忙,人人都怕打卡迟到。就和人和人交往一下,好和尊重都是互相的。车让人,人让车,安全也文明。


阿诗玛41


瞎掰!西安车让人做的非常好。反而是太多人不看红绿灯,大摇大摆不让着车呢。现在是时候开始对行人进行罚款和教育了。


后知先觉521


各走各的道,遵守红绿灯交通法,有什么可让的,法律普及,大家共同遵守才是正道。


邓小波


车让人是好事。但是不能没有底线。行人走斑马线,车必须让人,但是,我看到有些行人不自觉,即便是红灯,他们也照走不误,行驶的车辆无奈只好停下来。所以,如果是绿灯给车走,司机就不让路,碰上谁不守纪律活该倒霉,如果是绿灯给行人走或者有斑马线,那汽车必须让人。


大妈爱旅行


因为这项规定本身就违法,这项规定本身就是在破坏秩序;只能使交通越来越堵、事故越来越多……终将成为一个笑话


话不少先生


昨天在电子正街从南往北,左拐灯已经变为绿灯,我进电子四路时,我等待人行横道上行人先通过。大家都能迅速的匆匆而过。有一丑女,站在线上傻✘的看着大家自己打着电话。等我刚要启动时那货迈着八字步不紧不慢的瞪着我慢腾腾的走了过去。哎。。。真是奇葩一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