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四大疑案之“刺马案”的真相是什么?

水晶萍安果


张文祥“刺马案”是晚清四大疑案之一。这件案子表面看并不复杂,张文祥为了给结拜兄弟曹二虎报仇,杀死了两江总督马新贻,就这么简单。其实里面大有文章。

事件发生时背景这样的:曾国藩带领他的私人武装——湘军,攻进了南京城,太平天国覆灭,洪秀全自杀。大清一片歌舞升平,慈禧这次可算去了一块心病。



然而曾国藩一道奏折让慈禧大失所望。慈禧实指望曾国藩灭了太平天国后,缴获的洪秀全所聚敛的财富就够大清花几年的,自己办寿的花销也有着落了。大清实在太需要这笔钱了。

可是曾国藩奏折说洪秀全没有金银财宝。南京国库空虚。怎么会呢?

李自成、张献忠之流都聚敛了无数财宝,洪秀全建国时间比二人都长,曾国藩说没有钱,谁信呢?

慈禧怀疑这里面有猫腻,是不是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二人私吞了?

慈禧怀疑不是没道理的,实际上是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把金银财宝搬到了他老家去了。曾国藩知道这事。后来授意他弟弟火烧南京城,毁灭证据。

慈禧开始怀疑曾国藩私吞了财宝,明升暗降收了他的军权,火速提拔没有根基的新人马新贻接替两广总督,慈禧秘密召见马新贻,命令他暗中调查南京失陷后,太平天国国库金银下落及有关事宜。



资料记载,马新贻接到密令出来后,大汗淋漓,朝服湿透。他知道这里面的凶险,曾国藩在朝中耕耘多年,处处是他的眼线,马新贻甚至叫来他的弟弟,说这次上任必定凶多吉少,以后你要多多照顾父母。这分明是交代遗嘱。

马新贻升任两广总督的当天,资料显示,曾国藩和丁日昌在密室接连商谈了两天,谈话内容外人无法知晓。春秋君认为是商量如何对付马新贻。

慈禧之所以火速提拨马新贻,一方面是用他制衡曾国藩,一方面调查曾国藩,最后一条是马新贻没有根基,容易控制。

我们来看看杀手张文祥的根基,张是捻军小头目,捻军和太平军曾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捻军的首领是张乐行,讲真捻军势力不如太平天国的势力。↓↓



话说张文祥在一次战斗中活抓了马新贻,当时马新贻是安徽省驻军首领,张文祥觉得跟着捻军造反没出路,于是就和结拜兄弟曹二虎、石金标商量,不如咱们放了马新贻,让他给朝廷带个话,把咱三个诏安吧。兄弟三个认为可行,于是就放了马新贻,临走时,四个人拜了把兄弟。

以后马新贻代表朝廷诏安了三个人及手下的弟兄,这样一来,哥四个同朝为官,不过马新贻看不起兄弟三人。

哥四个中,曹二虎的老婆特别漂亮,天长日久,马新贻和曹二虎的老婆有了奸情,后来让张文祥发现了,张就告诉了曹二虎,张对曹说,不如干脆把老婆让给马新贻算了。兄弟之间别伤了和气。

曹二虎转头就对马新贻说了这番话,马新贻坚决否认,说“朋友妻不可欺,”对曹二虎说,别听别人乱嚼舌头。曹二虎挺感激马新贻,觉得他够义气。



张文祥则不这么认为,提醒曹二虎多加注意。结果不出张文祥所料,马新贻利用曹二虎押送军火之机,乘机诬陷曹二虎通敌,命手下杀了曹二虎。

张文祥为失去好朋友曹二虎而伤心欲绝,决心为曹二虎报仇雪恨,石锦标因为胆小怕事离开了张文祥,张文祥怀揣利刃伺机“刺马”。

张文祥在马新贻检阅新军时,奋不顾身刺杀了马新贻,因为利刃已经喂毒,马新贻不治而亡。

张文祥确实是够爷们,始终不说是谁主使的,一口咬定是自己为朋友报仇。亲们觉得这里面是曾国藩主使的吗?我总觉得曾国藩是幕后主使人。张文祥最后被凌迟处死。曹二虎的妻子羞愧自杀。


秉烛读春秋


张汶祥刺马案为清末四大奇案之首,两江总督马新贻光天化日之下遭张汶祥白刃行刺,因伤重不治身亡,堪称千古奇案。案件发生于1870年(清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两江总督马新贻在江宁校场检阅绿营官兵例行考核,检阅结束在步行回总督衙门的路上被刺客张汶祥一刀正中右肋,张汶祥当场被捕,历经严刑拷问,始终拒不交代受何人指使而行刺总督。此案发生后,朝廷先后派遣三位重臣明查暗访,却迟迟未能结案,引发朝廷内外一片哗然,民间广泛流传各种版本,流传最广的当属这个——咸丰五年,马新贻率团练在安徽与捻军作战时大败被俘,捻军头目张文祥与结拜兄弟曹二虎觉得捻军难成气候,于是借此改换门庭,接受朝廷招安。

马新贻与张文祥、曹二虎义结金兰,发誓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自此张文祥和这支捻军投降朝廷,马新贻对这支人马加以改造,屡立战功,很快升迁为安徽布政使,张文祥与曹二虎也跟着升官发财。曹二虎的妻子郑氏年轻貌美,与马新贻日久生情,勾搭成奸,某日被张文祥撞见识破。张文祥将此事告诉曹二虎,并让他干脆把郑氏让给马新贻,以免伤了兄弟之间的和气。曹二虎便质问郑氏是否瞒着他与马藩台有染,郑氏矢口否认,又寻死觅活闹得不可开交。不久,马新贻对曹二虎说:你我情同兄弟,不要受外人挑唆,我与郑氏之间清清白白,不要胡乱猜疑。
曹二虎见状,对张文祥的话起了怀疑,张文祥却预料到曹二虎即将大祸临头。果然不出所料,不久后马新贻让曹二虎到寿州押运军火,寿州军官却将他抓了起来,说有人告发他冒领军火接济捻匪,奉命将其军法从事。曹二虎死后,张汶祥发誓要替他报仇,除掉不讲信义,夺人妻女的马新贻。他卧薪尝胆,苦练白刃,能一刀刺破五张牛皮,他跟着马新贻从安徽一直到江宁,但督抚每次出巡都前呼后拥,始终没有找到机会下手。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终于让他找到机会,趁机刺杀了马新贻。这个故事被搬上了银幕,被改编成著名电影《投名状》。清廷经过一年多的多方审查,终于对案件进行结案,然而这份结案陈词不仅没有澄清案件始末,反而加深了民间对此案真相的猜疑。清廷的结案奏报是这样的——张汶祥,46岁,河南汝阳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变卖家产南下宁波贩卖毡帽,在宁波娶妻生子。太平军攻占宁波时被裹胁入伍,当过四年太平军,在漳州时太平军俘虏了一个叫时金彪的清军小头目。时金彪也是河南人,张汶祥看到太平军大势已去,便与时金彪趁机逃出,时金彪经人举荐到马新贻手下当差。张汶祥辗转回到宁波,却发现妻子罗氏和家中钱财被一个叫吴炳燮的人霸占了,趁浙江巡抚巡视宁波时张汶祥拦轿喊冤,马新贻接状后发现是芝麻小事,掷状不理。
张汶祥只好到宁波府告状,虽然要回了妻子,但是钱财却没有追回来。后来吴炳燮又勾走罗氏,张汶祥追回后逼罗氏吞烟自尽。张汶祥回宁波后为生计犯愁,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海盗龙启云,开了一间“小押店”(小当铺)替龙启云销赃谋生。马新贻任浙江巡抚期间严惩海盗,龙启云被捕杀,张汶祥开的“小押店”也被马明令禁止,断绝了他的生路,加深了他对马的愤恨,他认为自己所有的不幸都是马新贻造成的,新仇旧恨加在一起终于使张汶祥坚定信念,今生一定要杀了马新贻报仇雪恨,于是苦练匕首穿刺,又一路跟随到江苏,得知旧友时金彪在马身边做事,在与时金彪叙谈中得知马新贻会在七月二十六日检阅校场,于是便选择当日行刺。
又有一种说法,说张汶祥原是捻匪,后来投降湘军,在鲍超的标字营中担任哨官,受湘军将领秘密指派刺杀接替曾国藩而就任两江总督的马新贻;还有说是江苏巡抚丁日昌的公子丁惠蘅因不满马新贻革去他的候补道而重金收买死士行刺;而当时定案的刑部尚书郑敦谨审完案后未及回京复命就在途中上书以病归乡,是因为未审出案件真相,羞于做官,还是另有隐情才出此下策,一切都是未解之谜。1871年10月,张汶祥被判处凌迟处死,剖腹挖心,祭奠马新贻,至死未出一声,围观百姓无不称奇。


历史茶坊


晚清四大疑案指的是杨乃武与小白菜案(1873年-1877年)、名伶杨月楼案(1873年)、太原奇案(1840年)、张汶详刺马案(1869年)。其中“张汶详刺马案”后来在电影《投名状》中有所展现。此案主角张汶详不过一海贼,而马新贻则是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手握军政大权的封疆大吏。此案一出引得朝野大震。

马新贻(1821—1870),字谷山,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曾参与镇压太平军、捻军,历任按察使、布政使、浙江巡抚。同治七年(1868),任两江总督兼通商大臣。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上午,当时马新贻在江宁府衙校阅例行月课的“阅射”完成后,在返回总督府的途中,遭到刺客张汶详的拦路刺杀,不治身亡,而张汶详则当场就擒。

事发之后,举国为之震恐。朝廷前后委派了数名要员审讯此案,历时半年之久,方成“定谳”,认为张汶详是挟私报复,怀恨刺杀总督大员。并将他处以凌迟极刑。

尽管此案已经被定案而且犯人也已经赴法,但是当时人对此案仍有种种怀疑,以至谣言四起。渔色负友、通回卖国、丁日昌买凶、湘军高层买凶、反洋教者买凶之说纷纷涌现,真相至今仍然是一个谜雾。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人相信马新贻之死、刺马案的审理与湘军的关系密切。马新贻为人禀性刚直,于浙抚、江督任内,简练亲军,尤其是对纵恣不法的湘军,力加裁抑,引得湘军不满,必欲除之而后快。所以湘军高层买通张汶详刺杀马新贻,并在口供上作了手脚。


老照片


《刺马案》为晚清四大奇案之一,说其“奇”,主要是因为贵为两江总督、武行出身的马新贻竟然被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匪首张文祥白刃刺杀,这是大唐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刺杀过后没有的事情。在对比美国林肯、肯尼迪等总统被刺杀案,即可发现其中疑点重重。

一切历史都是政治史,考察当时的历史即可发现其中端倪。清朝末年,太平天国起义,几年时间竟然席卷半壁江山,京师震动。幸好出现以曾国藩为首的中兴四大名臣,这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为激励将士,清廷曾下令“克复金陵者为王”,然后功高震主,兵将私有,据有半壁江山的曾国藩却引起了清廷的忌惮,只封了一个侯。朝廷为了解除威胁,将曾国藩调离南京,改任直隶总督,加以驾驭。这不能不引起湘军将士的不满,而且当时很多湘军将士被遣返后,大多实业,变成流民武装。

摘了果子,成为清廷替罪羊的马新贻,就这样没有反抗的轻易死去,主审官刑部尚书郑敦谨还未还京就告老还乡。朝廷急调曾国藩为两江总督,并没有过于追究,各位看官可有看透其中玄机?


青年史学家


清末四大奇案

清朝末年,即同光年间,曾发生无数奇案,其中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杨月楼冤案、太原奇案、刺马案最为轰动。这四个案子被称为清末四大奇案,刺马案则为四大奇案之首。




马新贻何许人也

马新贻和李鸿章是同一年考上的进士,通常进士的都是要留京当一段时间翰林的,马新贻却没有留在北京,直接去安徽做知县,而后稳步升职。后接替曾国荃出任浙江巡抚,再后来接替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也搞过洋务运动。


马新贻被刺

一天马新贻在返回官府途中,有一个人突破卫队,拦轿喊冤。马新贻正待问案,那人却一刀将马新贻捅倒在地,当日,马新贻不治身亡。凶手却不逃跑束手就擒,声称自己是张文祥,河南人,无业,杀马新贻是为了替别人报仇。





曾国藩对刺马案的审理

大员被刺,非同小可,于是朝廷派曾国藩来查办此案。

张文祥最早的时候是个生意人,参加过太平军,半路又成了湘军,后来又到福州当继续当兵,然后回家看望妻子。发现妻子和一个叫吴炳燮的人有了外遇,张文祥打了一场官司,才将妻子要回来。此后,张文江开了一家黑店,遭到马新贻取缔。这时候吴炳燮又将张文祥老婆拐走。张文祥找马新贻告状,可新贻不受理,气恼之下张文祥刺杀了马新贻。

这就是曾国藩审理的刺马案,按当时的律法规定,必须要传涉案当事人到庭,曾国藩应该对每个当事人都详细核实过的。


刺马案的民间解读

然而这个审理结果却令大家质疑。既然吴秉燮拐了张文强的老婆,那么张文祥为啥不捅吴一刀,偏要去刺杀马新贻呢?

于是乎,许多关于刺马案的民间解读版本纷纷出来,但最受公众推出的是下面的版本。

马新贻安徽当知县的时候,曾率团练与捻军交战被俘。俘获马新贻的捻军头目张文祥,曹二虎和时金标。曹二虎通过面相预测马新贻日后会飞黄腾达,就说服另外两人一起投了官兵。马新贻果然步步高升,他发现曹二虎的妻子比较美貌,于是杀了曹二虎并占其妻。张文祥大怒,为结义兄弟报仇,于是刺杀了马新贻。


多元视角


《刺马案》、《杨月楼案》、《太原奇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而其中这《刺马案》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而与其他奇案的曲折离奇、峰回路转不同,《刺马案》的凶手并没有逃离凶场,且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那为何此案却被称为晚清四大奇案之首呢?

首先,该案不是普通的刑事案件,而涉及到晚清的重大政治。朝廷最高级别的封疆大吏,竟死於莫名的刺杀,乃是自大唐宰相武元衡被刺以后,一千余年之未有之事件。自湘军平定太平天国之后,清廷对湘军在江南的势力而坐立不安。不但没有兑现“克复金陵者王”的承诺,反而下令裁汰湘军,并使“调虎离山”之计,将曾国藩调离江南,任命其为直隶总督。

直隶总督虽为疆臣之首,却在朝廷的眼皮底下,论实际权力,直隶总督远不能与两江总督相比,且远离了曾国藩的势力根基。同时,清廷以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接手两江地区(肩负裁汰湘军、追查太平天国国库等重任)。湘军流血牺牲才攻取的江南,却迎来了马新贻为两江总督,湘军显然是极为不安与愤怒的。

再则,马新贻被刺经过比较蹊跷。马新贻也是靠军功而步步高升的,而并非如一般的文臣,其当天参加完阅射回官署时,有负责警卫的督标中军副将喻吉三、武巡捕叶化龙以及两三名马弁跟随,却最终死於张文祥的短兵利刃。没有内部人员的配合,是不可能行刺成功的,且张文祥在行刺的过程中高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将马新贻刺死之后也无逃生的欲望,都是极为反常的表现。

第三,张文祥的供词疑点重重。尽管许多相关影视作品及野史记载,马新贻与张文祥等匪首曾系结拜兄弟,可马新贻飞黄腾达之后,不但霸占拜把兄弟的妻室,还诱杀了拜把兄弟。以致张文祥报仇,刺杀了马新贻。但是,从张文祥的供词来分析,张文祥与马新贻并不相识,张文祥刺杀马新贻的理由也比较牵强,表明张文祥是受人指使(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

第四,案件处理也扑朔迷离。慈禧接到马新贻被刺杀的奏报后,吃惊地表示:“马新贻此事岂不甚奇?”。却立即调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并会同刑部尚书郑敦谨主审此案。郑敦谨审完此案回京,至清江浦(今淮安),就上疏以病乞罢,却於十余年后才死去。表明郑敦谨已审出真相,但事态太过严重,以致其不敢回京述职。而从清廷立调曾国藩回任两江总督,也表明清廷看出这其中的玄机,故而,对马新贻被刺之真相也并不能继续深究下去,而且最是说不得。


历史闻知社


刺马案乃是清朝奇案

2007年,香港导演陈可辛集合了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徐静蕾等大陆和港台三地演员,导演了一部电影《投名状》,这部电影讲述了清朝同治年间,发生在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兄弟身上恩怨情仇的故事。李选杰凭借该片获得了第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陈可辛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这部电影并不是香港导演凭空虚构的,而是确有其事,取材于清朝同治皇帝年间的“刺马案”。“刺马案”曲折离奇,背后隐藏着清政府各方政治力量的角逐,甚至于慈禧太后、直隶总督曾国藩等人都牵涉其中,因此至今尚无定论。

在我国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因朝政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再加上英法俄日等列强虎视眈眈,不断发动侵略战争,因此在那个时期,社会形势动荡,发生了一系列光怪离奇的大案怪案,如“刺马案”、“杨月楼案”、“小白菜案”等,这些案件多与“报仇”、“私奔”、“情色”、“杀人”勾连在一起,老百姓对这些政治案件、桃色案件很感兴趣,因此这些案件在清末、民国经过耳熏目染,民间传说演义,被搬上京剧舞台后大肆传播,弄的国人皆知。

近些年,这些故事的素材经常被港台导演和大陆导演拍成电影或者电视剧而被人们津津乐道,成为人们聊天喝酒的谈资。但这些案件本就属于历史,既然是历史,就有它时代的背景和认真的一面,案件背后隐藏的是清政府的腐败和吏治的混乱,反映的那个时期政局的复杂。

马新贻,山东菏泽人,道光二十七年进士,咸丰三年,太平军打到安徽,马新贻参与清庭镇压。

咸丰五年。马新贻攻下庐州,打败了农民起义军,官至庐州知府。

咸丰八年,太平军攻占庐州,庐州失守,马新贻丢失官府大印,被清廷革职。

同治三年,马新贻被提拔为浙江巡抚。

同治七年,马新贻被调任两江总督,兼任通商大臣。

同治九年,马新贻到官署西边的训练场检阅士兵。返回官署时,被一名叫张文祥的人刺死。

这基本便是马新贻的一生。

据当时的判决书,张文祥乃是“漏网发逆”和“复通海盗”。据此,清政府将张文祥处决,剜了张文祥的心,去祭奠这位马新贻,又厚厚的于以抚恤。一句话,马新贻是一个好官,张文祥是一个发逆。

但实际上,马新贻之所以官运亨通,靠的是假报军功,又结纳权贵才得来的。他在所谓的“剿匪”战斗中,原本是一个败军之将。被俘以后,又没有骨气,与“匪首”义结金兰,成了拜把兄弟。再由他的把兄弟导演一幕马新贻收复失地的闹剧,欺瞒了朝廷,以至爬上封疆大吏的宝座。飞黄腾达以后,那些把兄弟原以为可以攀附于他,千里迢迢来投靠。马新贻又奸占了把兄弟的妻室,诱杀了把兄弟。张文祥因偶然的原因逃脱他的魔掌,才弄出这一出刺马的大案来。由此可见,清廷所依重的大臣,渔色负友,形同禽兽。凡此种种,正是清廷官场腐败的缩影,无怪慈禧太后煞费苦心,一定要把真象掩盖起来。

平江不肖生的《刺马详情》选自他的名著《江湖奇侠传》。据平江不肖生说,他对本案的详情,是从郑敦谨的女婿口中所得。而郑敦谨的女婿,则在郑敦谨审问张文祥时,在屏风后面偷听到的。其真实程度如何,不得而知,






剑神陆小凤


“张汶祥刺马案”和“杨乃武与小白菜”同列晚清四大奇案,当然后者名声更响。张汶祥行刺时任两江总督马新怡背后隐藏了什么惊天真相呢?说起来特别吓人,无非是曾国藩为首的湘军集团与慈禧太后为代表的清廷之间不可调和矛盾产生的副产品而已。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

马新怡什么时候被刺死的呢?1870年。他于1868年从闽浙总督改任两江总督,顶的正是从两江总督改任直隶总督的曾国藩的缺。巧不巧合?意不意外?前后任大员之间的微妙,你懂的?我们看一下围绕这两位的一系列渊源以及围绕案件发生的一系列怪事就能弄清刺马案的真相了。

1、湘军攻下天京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向清廷汇报说并没有发现太平天国巨额财富,让当时因连年战争财政异常吃紧的清廷很是失望,与各级官员及民间说法一样认为这笔财富被湘军私吞了。你说,让曾国藩离开江宁赴任直隶而安派马新怡接任,有没有调虎离山、彻查内幕的意思?曾国藩兄弟这两个官场老鸟会不会心里明镜似的?

2、马新怡被刺后,慈禧不信任江宁将军、江宁藩台、漕运总督会审的“张汶祥因私行刺,无幕后主使”的结论,而让曾国藩再次担任两江总督,会同钦差大臣、刑部尚书郑敦谨审理此案。这里很奇怪,为什么是曾国藩主审?更奇怪的是,见曾国藩很冷淡,只想按原判结案,原本想好好审查的郑敦谨也只好顺水推舟给了曾大人面子。最最奇怪的是,郑敦谨返京时,曾国藩给郑大人和随行的两个郎中都送了“程仪”,郑不但分文未取还随即弃官还乡,从此没再入仕。

3、张汶祥行刺成功后并未逃跑,主动被捉,且日后一直死咬着说没人指使,纯系个人恩怨。不觉得这里很怪吗,无名之辈与朝廷大员能有何恩怨?

总之,刺马这桩惊天奇案,主谋者为一贯脾气火爆容易冲动的曾国荃的可能性更大,但显然曾国藩也是知情的,并负责为弟弟擦了屁股。

你认为呢?



司马砸光


“贼悍且狡,非酷刑不能得实,而叛逆遗孽,刺我大臣,非律所有……”这是马新贻左右手孙衣言在马新贻死后为其撰写的《神道碑铭》。而“刺马案”主审之一,刑部尚书,钦差大臣郑敦谨审结该案,行前拒绝曾国藩馈赠程仪。带着两个手下在没有朝廷诏令的情况下回京述职,在半道就称病回乡了,也不接受朝廷给他保留的职位,从此不再踏入北京城了,终身不再为官了。

马新贻剿灭太平天国,捻军发家,但和当时一般靠此发家的官员不同。他既不属于湘军,也不属于淮军,又非常能干,还是个少数民族。这样的经历让他在朝臣中显得很孤立,就是这种孤立让他得到了慈禧太后的信任。年纪轻轻就作为封疆大吏,被慈禧太后派往江苏任两江总督,临行前慈禧亲自召见,面授机宜。慈禧派马新贻任两江总督,无非要他做两件事,裁撤湘军,寻找太平天国“圣库”财宝的下落。

马新贻也知道慈禧太后交代要办的事,并不好办。湘军在两江地区经营多年,上上下下的官员,兵卒几乎都是湘淮两系,南京更是湘军的老巢。单枪匹马去两江,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味道了。湘军在攻陷安庆后,咸丰皇帝就说:“打倒半个洪秀全,来了一个曾国藩。”对湘军的忌惮之心,早已天下昭昭,此去凶多吉少,马新贻心知肚明。何况还有查太平天国“圣库”的任务,太平天国是公有制,所有抢到的财宝都要归入“圣库”。大清和太平天国打了十四年,中间还有二次鸦片战争,国库早就空了,原本打算靠太平天国“圣库”的钱发一笔。结果曾国荃攻下南京后上表,“圣库”着火钱都烧了。而这边湘军各级将领们不断往家运金银财宝的,导致河道堵塞无法通行。想让人家把拿回家的,再吐出来,那人家还不铤而走险干点什么,湘军的将领都是刀山火海过来的。



马新贻最后是被张文祥贴身刺死在府衙的校场里,(怎么进来的)旁边都是士兵,杀人后马新贻并没有逃走,站在校场中大声宣布马新贻的罪状束手就擒的。被捕后也没人对他用刑,结案的供词都是按他招供的。基本上戏里演得,现在电影、电视剧拍的都是他的供词改编。郑敦谨、曾国藩是按前任主审张之万的调查,海盗张文祥因同伙被马新贻剿灭怀恨在心,寻机杀死马新贻为同伙报仇给结案的。



其实在两江地区一些官员表现是很有意思的。首先是湘军在两江最高官员江苏巡抚丁日昌,与马新贻同在南京办公的江苏巡抚,在没有重要公务的情况下,非常非常巧的去了天津见曾国藩了。在马新贻被杀当天,正和曾国藩在彻夜长谈。回南京后派人大肆宣传马新贻与曹二虎、张文祥是结拜兄弟,马新贻杀良冒功,和曹二虎媳妇有染,杀死曹二虎等等艳事。如果按后世之人分析,曾国藩对“刺马案”是知情的,曾国荃是幕后黑手,那么执行人呢?



另外两个有意思的官员,就是被马新贻到两江后一手提拔的孙衣言与袁保庆,作为马新贻的左膀右臂,号称马下面的一支笔,一张嘴。恩主马新贻的死,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两人一直参与审案,对会审时未对张文祥用刑,郑敦谨以张之万、魁玉原奏之法审结此案极端不满,不肯在审案奏议上签字。最后逼得郑敦谨直接说“如果此案审出了某官,或者某军是幕后主使,那要如何结案呢。”

慈禧太后和朝廷上面的官员们不是不知道马新贻死得冤,但是也不会为了一个人的死而动摇国家根本。谁也不会想到“刺马案”后一直无法动摇的湘军在两江的势力,在几年后因为清末四大奇案另一案“杨乃武与小白菜案”,会使100多位湘系官员被摘了顶戴花翎。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真实的刺马案发生在清朝同治九年七月二十六日,1870年8月22日,当时的两江总督(江苏安徽江西上海四省军政最高领导人)是马新贻,当天的马新贻结束兵士检阅之后,从射箭场打道回府,走到府衙门口就被埋伏已久的一个杀手刺杀,该人一边大喊冤枉一边拿着匕首冲向马新贻,刺中他右肋,第二天马新贻就死了。

怪事在于当时这个刺客不但不逃跑反而大喊刺客是我张文祥,坐以待毙。据刺客证词,张文祥妻子家财被人霸占找马新贻伸冤却不被受理,几经波折妻子死了,典当行被马新贻查封,他的很多海盗朋友也被马新贻捕杀,张文祥筹谋两年就为了报仇。

当时民间流言四起,对这件奇案主要是三种说法:仇杀,情杀,政治谋杀。

1.张文祥原本是农民起义军,被马新贻打败之后加入太平军,但他兄弟的寨子被马新贻剿灭杀害,妻子也因此被人霸占

2.张文祥当年俘虏过马新贻,马新贻劝说张文祥投诚,张文祥心动之后和马新贻以及两个兄弟结拜投奔清军,结果马新贻扶摇直上见利忘义,霸占了兄弟曹二虎的妻子,设计杀了其他两兄弟。

3.马新贻和当时的巡抚丁日昌不和,丁日昌派人刺杀。/曾国藩湘军和马新贻的两江总督不对付,马新贻此次前来彻查湘军攻陷南京之后天平天国巨额库银去向。到任两年,处处掣肘湘军,湘军策划刺马案。

因为案件牵涉甚广,为了平息,很快张文祥就被凌迟处死,案件真相也至今没有定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