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宇宙那么多星体,地球却不会被大星体撞上?

MRC雕像


宇宙确实是有很多的星体,可以这样说,单单恒星数量就能和地球沙子数量有得一拼,虽然没有沙子多,但是那种数量的级别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就单说我们银河系,估计恒星数量在1000亿到4000亿之间,这只是恒星数量,行星呢?所以确实很多。但为何地球不会被大天体碰撞呢?或者很少发生大天体与大天体碰撞事件呢?


这首先一点就是,各天体与天体之间距离较远,就拿银河系来说,别看他这么多恒星行星,但是你想想它的面积,16万光年面积一分配的话,密度低得可怜。还不如空气密度……就像恒星,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了,但距离足足4.2光年,以光速飞行4.2年的距离,是何其遥远。

第二,不管小星系里的天体,还是大星系里的小星系,在各方面引力平衡,星系稳定下,都有自己的特定运行轨道。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它属于银河系里微不足道的小星系,我们八大行星在太阳系里面,有着自己特定的运行轨道,互不干涉,也就不会存在碰撞一说。而我们的太阳系,也有自己特定的运行轨道,其它小星系也一样,太阳系以每秒220千米速度围绕银心运动,一个周期2.3亿年。


所以大天体相互碰撞事件基本是不会发生的,倒是小天体会碰撞大天体,因为有许多的流星和小天体本身没有特定运行轨道,受其它大天体引力影响,运行轨道是不断变化,有时就不长眼撞车了。


良良引力波


晴朗的夜晚仰望星空,能看到星空中繁星点点,它们基本都是太阳系乃至银河系中的星体,在我们的太阳系中,恒星有一个,行星有八个,矮行星和卫星已知都有数百个,像彗星和小行星的数量就不计其数了;而在银河系中,光恒星的数量就有1000-4000亿颗,行星的数量会过万亿,地球就是其中之一,那么既然地球所在的空间中有如此之多的星体,为什么地球形成46亿年以来却没有发生过碰撞呢?



其实地球和其他星体的碰撞每天都在发生,就在昨天,波多黎各还遭受了陨石的袭击,小行星进入大气层发出的光比金星亮了好几倍。


可以说宇宙中的任何星体都不断的在经受别的天体的撞击,这只需要看一看月亮的表面情况就知道了,月球表面大大小小的陨石坑不计其数,较大的陨石坑都是比较大的小行星体撞击的,不单是月球,像水星火星这样大气比较稀薄的星体,小行星撞击时,很容易到达星体的表面,所以就会有很多陨石坑,地球之所以饮食可能比较少,是因为星体撞击地球的过程中大都在大气层中烧毁了。

其实地球形成的46亿年以来,也不断有较大的小行星等星体撞击,比如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不过那样规模的撞击,比起地球刚形成的时候的撞击就相对小多了,因为我们的地球本身就是由很多的天体撞击融合在一起形成的,而且曾经遭受过行星级别的撞击,有不少天文学家认为月球就是这样撞出来的。



在地球刚形成不久时,有一颗火星大小的星球以较为倾斜的角度撞击了地球,将地球的地壳撞出去了一部分,同时那个星球很可能也被撞掉了一大块,这些被撞出去的物质在地球周围形成了一个行星环之后,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星球,它就是我们的月亮。


其实,星体的撞击在宇宙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可以说宇宙中的任何星体都是由撞击融合形成的,越大的天体经历的撞击次数越多规模越大,我们的太阳至今每一天仍在经受着一些小星体的撞击,而在宇宙中,像太阳这样级别的天体也有相撞情况发生,在那些双星或者多星系统中,其最终的结局通常就是恒星撞击到一起,另外再如中子星或者黑洞的碰撞,那级别就更大了即便是发生在百亿年之外,它们撞击时产生的引力波还能被我们侦测到。


科普大世界


宇宙中的天体很多没错,仅在银河系中,最少也有一千亿颗恒星或者行星。而在行星周围还有大量的卫星,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小行星、彗星等等。但宇宙空间极为庞大,使得不同恒星系统之间的天体发生碰撞的可能性很低。

要知道,如此多的物质分散在空间中,整个可观测宇宙的物质平均密度只有4.5×10^-28千克/立方米,银河系的物质平均密度只有10^-26千克/立方米,而水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000千克/立方米。位于4.2光年之外的比邻星是离太阳最近的恒星,如果把半径约为70万公里的太阳缩小为2厘米的乒乓球,那么,太阳和比邻星的距离是1100公里,这差不多是上海到北京的距离。因此,在稀疏的宇宙空间中,天体发生碰撞的可能性极低。

此外,宇宙中的大型天体难以发生碰撞的另一个原因是天体的运动都是受到引力的束缚。在太阳系诞生46亿年来,八大行星环绕太阳运动的格局就没有发生过变化。各大行星都有自己的稳定公转轨道,虽然它们之间有引力作用,但它们更多的受到太阳引力的控制。如果没有其他大型天体的引力干扰,其他行星就不会脱离轨道与地球发生相撞。不过,地球被行星撞击的可能性不是没有。在宇宙中高速运动的流浪行星闯入太阳系中,直接撞上地球,或者干扰其他行星与地球发生相撞。

此外,在太阳系的早期,地球确实有过与其他行星发生碰撞的经历,月球很有可能就是在此次碰撞事件中诞生。因为早期太阳系尚处于混沌的状态,各种天体在太空中飘荡,它们之间的互相撞击最终演变成如今的太阳系格局。


火星一号


地球被撞的次数不少了,且来看看这几个触目惊心的地球“疤痕”吧:

第一: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上的陨石坑,这是6500万年前灭绝恐龙的那颗小行星撞击地球留下的,陨石坑直径超过180公里。

第二:位于法国西南部的两个相距不远的大型陨石坑,专家推测这两个坑可能是2亿年前同时被小行星撞击形成的。两个陨石坑的直径大约在200-300公里,所以这也是人类已知的较为大的陨石坑了。

第三:有专家推断在南极洲威尔克斯地巨大冰盖之下潜藏着一个巨型陨石坑,陨石坑直径大约为240公里,坑最深处可达800米,不过对于这个坑,学界有争论,不能断定就是小行星所为。

其它还有许多个小坑,就不说了。

要说大星体撞击地球,那也有,很久很久以前,一颗名为“忒伊亚”的天体撞击地球,这是一颗与火星差不多大的星体,够大了吧,撞击的尘埃围绕地球一圈,专家猜测月球就是在那场撞击中形成的。

大质量天体撞击地球不是那么容易就发生的,通常几千万年、几亿年才会发生那么一两次,而且我们地球还有许多“兄弟”行星保护着,像木星、月球都是地球的保护伞。

所以说,地球是有可能被大星体袭击的,不过概率很小,且又有别的星球保护,大家尽可放心吧,这不碍事的。


一枚游戏科幻迷


为什么宇宙那么多星体,地球却不会被大星体撞上?

有很多科学家一直认为,月球是其他天体撞击地球后分离出去的,且不说这个可能性有多大,但至少科学家是认为地球在宇宙空间中运行的时候是可能被其他天体撞上的,至于这个可能性有多大,我们或许可以来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了解下


不按比例的太阳系全家福,看起来太阳系里的天体确实挺密集的,看上去没有被太阳系外的天体撞上前自己就乱套了......其实不然,太阳系里各个行星之间的大小和距离相差是很大的。

这是太阳系里天体的真实比例,甚至行星的比例还有点偏大,要不然就看不到了,然后再来看看天体之间的距离。

地球和月球之间真实的距离与比例,是不是有点空呢?

地球与月球之间的距离可以放下太阳系里除太阳一下外的所有行星,地月之间的平均距离才38.4万千米,而地球与火星之间的距离最近达5500万千米,另有地球与木星之间的距离高达60亿千米,可想而知太阳系里是有多空旷。

太阳带着太阳系里所有的天体在银河系里狂奔,当然银河系的其他天体也在各自母星的引力作用下在银盘上各自的轨道里运行,很难有机会相撞。唯一需要当心的是那些被其母星引力弹出或者失去母星的流浪行星,这些在银河系东游西荡的天体确实给太阳系带来了一些威胁。

太阳系里的奇葩天体金星还真有可能被外来天体撞击后才导致现在这个奇特的状态,倾斜反向与其他天体都不一致,而且自转方向是相反的,还有自转一周甚至大于公转一周的时间,因此天文学家一直怀疑其被一个外来天体撞击才出现如此诡异的结果。

其实您还真无需担心地球被其他大型天体撞击,毕竟这种机会实在是太小了,但您或许真正需要担心地球被小行星撞击,上图是6500万年前导致恐龙灭绝的小行星撞击模拟图,将会以非常痛苦的方式结束人类文明,毕竟上次已经是数千万年前,按概率算或许早已撞击过多次......最恐惧的不是恐惧来临而是等待的过程,对于这样灭绝文明的撞击,作为吃瓜群众的您担心吗?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地球诞生46亿年,46亿年以来,大大小小的星体,该撞地球的星体早已撞过地球,不该撞地球的星体也撞上其它星球。宇宙大爆炸的残核,经过几十亿年仍至百亿年,宇宙各星球的引力,多数残核落入(撞击)各个星球。质量大的星球,周边几乎不存在残核。现在地球不是不被大星体撞击,而是地球周边已经没有了大星体。这并不意味着永远不会被大星体撞击。有一些没有运行轨道的星体在宇宙中并没有消亡,说不是某天,它们会光顾地球!


长明227588861


很简单 宇宙范围大 撞上去的概率很小,你无法去想像宇宙有多大。


yggigchvjbjjclguux


大的都有自己的轨道,除非是刚诞生,或接近灭亡时,那就危险了,地球其实并不安全……


教父在路上


好比你在沙漠里行走看见一辆车一样的几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