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助力“光华助学金”帮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11月22日,由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共青团广东省委、碧桂园集团主办的“光华助学金情系英德捐赠活动”在广东省英德市举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和共青团英德市委接受了碧桂园捐赠的200万爱心善款,通过实施“光华助学金”项目共同为英德市87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提供资助。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今年6月,团的十八大对共青团投身脱贫攻坚战作出部署,明确指出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组织动员青年奋战在前,落实定点帮扶任务。“力争到2020年,在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中资助10万名学生完成学业、帮助10万名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同时扶持10万名有志青年扎根农村创业。”

为此,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把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的主要举措,启动实施“光华助学金”等公益项目。项目一经推出,得到了碧桂园集团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计划在2020年前通过“光华助学金”项目资助1万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完成学业。今年10月18日,碧桂园与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签订协议,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的建档立卡贫困青少年,实施学业资助、就业援助、创业扶助项目,与各级团组织共同投身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

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碧桂园集团发动2万余名员工和下属公司共捐款1096.8万元。在各项目县(区)教育局、团县(区)委和碧桂园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为9省14县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超过6700名学生提供资助,他们求学路上增添了一股强劲的动力。

碧桂园助力“光华助学金”帮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碧桂园助理总裁、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办公室主任李静代表集团接受“追梦者”牌

本次落地爱心捐赠活动的英德市地处粤北山区,隶属于国家扶贫改革和农村改革双试验区的清远市,近年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但由于底子薄,贫困村数量依然在全省县级行政区中排名第二。

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侯宝森表示,此次200万元助学金将通过英德团市委联合市扶贫办具体实施,首批资助871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学生。这代表了碧桂园集团情系家乡的情怀与责任,也代表了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作为共青团组织的一份使命。他说,“光华基金会也将借此次情系英德捐助活动,保持与英德的密切联系,针对地方需求,结合共青团中心工作与自身资源优势,联合爱心企业不断推出公益项目,为英德地区青少年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英德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吴秋凤表示,英德市委、市政府立足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全力开展教育保障工作,有效推动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众多企业和社会团体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资助英德市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困难家庭学子,激励他们克服困难、奋勇拼搏,成长为家庭支柱和社会栋梁。其中,就包括碧桂园集团爱心助学基金的鼎力支持。

碧桂园助力“光华助学金”帮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华基金会党委书记侯宝森、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处长颜滨、团广东省委副书记梁均达、英德市政府副市长吴秋凤向扶贫人、教师、学生等颁发“追梦使者”牌

据悉,早在2010年,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号召,参与“脱贫攻坚战”行动,打造了清远市西牛镇树山村改造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和苗木绿色产业扶贫项目。2017年10月,碧桂园集团再次牵手英德,对英德市进行整县帮扶。在党和政府扶贫工作的指引下,结合英德市的实际情况、发挥集团的优势、坚持精准扶贫方略,碧桂园在探索中推进党建扶贫扶志、产业扶贫扶富、教育扶贫扶智、就业扶贫扶技的“4+X”创新扶贫模式。设立爱心助学基金,发动集团员工踊跃参与捐资只是教育扶贫的其中一个抓手。

仪式上,12名英德贫困学子分别获得了1000元-2000元不等的“光华助学金”。“12年前母亲不幸患癌,家里花光了所有积蓄,向亲戚借了很多钱,最终还是无法医治好,母亲不久便去世了。”在英德市第一中学读高二的张芳芫家里还有在广州读职校的姐姐,读初中的弟弟,仅靠爸爸微薄的收入已经无法支撑起所有开销。即将升入高三的她来说,获得2000元“光华助学金”,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还有精神上的鼓励和心灵的慰藉,让她能够安心并积极投入到学习生活当中去。

碧桂园助力“光华助学金”帮贫困学子完成学业

12名英德贫困学子代表接受“光华助学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