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提升“四个能力”展示时代担当

2018年来,常德交警支队直属一大队坚持以党建和政治建警引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全队上下紧密团结、奋发有为,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畅通,努力提升治堵保畅能力;持续用力除隐患、压事故,努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创新宣传新方法、新形式,努力提升交安宣传能力;从严从实抓队伍、强保障,努力提升队伍管理能力,立足新时代、展示新担当、创建新作为,各项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常德交警直属一大队提升“四个能力”展示时代担当


一、全力以赴保安全、保畅通,努力提升治堵保畅能力。随着城市不断外扩,辖区过江隧道施工、人民路改造、沅水四桥及连接线加快通车进程,机动车、驾驶人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大队交通管理形势严峻、任务繁重。在警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大队突出交通秩序在公安交管工作的龙头地位,以“路长制”管理机制创新为抓手,坚持高频次、高强度、高标准的交通违法整治,主动担当、迎难而上,提升工作保畅能力、升级服务水平,有力确保了城区重要时间、重要路段的交通安全畅通。一是科学设岗保障畅通。大队每天在城区早晚交通高峰时段,在22处易堵路口安排执勤岗,长年累月风雨无阻指挥疏导交通;在重要节假日期间,全警不休、全员上路、昼夜值守,全力以赴保平安。在中小学、幼儿园门口,科学设置护学岗9个,每天安排警力护送师生上学放学,有力确保了师生更安全、交通更畅通。同时,紧紧围绕“因停致堵”、“因停致乱”问题,着力加大违法停车整治力度。今年来,已查处违法停车近11万起,切实通过严查严罚震慑违发行为,有效规范停车秩序。

二是重拳整治交通违法。大队结合农村交通秩序整治“百日攻坚”、安保维稳“百日会战”等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整治酒驾、毒驾、醉驾、涉牌涉证、危险驾驶、疲劳驾驶、超速超员等安全威胁大、影响大的严重交通违法,重点加强对校车、危化品运输车辆、长途客车、水泥罐车、摩托车、农用车、面包车的管理。进一步提高非现场执法效率,在城区重点路口,通过监控探头全天候抓拍闯红灯、不系安全带、违反禁止标线指示等交通违法行为,引导驾驶员守法文明驾驶。三是全面加强巡逻盘查。大队在日常街面巡逻盘查的基础上实现夜间巡逻盘查常态化,重点对摩托车改装(炸街摩托)、“三驾”等市民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今年来,大队开展集中夜查41次,查获酒驾违法142起,行政拘留145人;开展摩托车改装专项整治17次,查扣改造摩托车62台,辖区交通环境持续改善。

二、持续用力除隐患、压事故,努力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大队紧紧围绕“道路交通事故总量下降10%、死亡人数下降15%”的中心目标,转变管理理念,创新优化道路交通事故防控、处理工作机制,全面推进道路交通事故综合治理,有效控制了交通事故高位多发态势,有力提升了交通事故防控和处理水平。截至11月1日,大队辖区不仅没有发生一次性死亡3人及3人以上重特大交通事故,无重大安全事件,还创造了辖区道路一般程序交通事故总起数、死伤人员交通分别下降23.3%、41.7%的良好成绩。

一是平安创建齐抓共管。大队充分发挥武陵区道安委办公室职能优势,进一步突出抓好辖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农村交管信息系统大应用、农村交通秩序整治大会战、“强执法、防事故”百日亮剑行动大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大考核、督促运输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等重点工作,完善并逐步形成了党委政府总揽、部门分工协作联动、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交通安全共建、共创、共享局面。大队按照上级创建平安交通有关要求,将平安交通创建工作作为引领交管工作的“牛鼻子”,形成了大队长负总责、分管大队领导牵头抓、各中队齐发力的齐抓共管局面,每年年初大队与各中队签订平安交通创建工作责任状,将平安交通创建任务层层分解到各中队、所有警员,人人责任上肩。年内,大队先后召开运输企业负责人约谈会6次,对企业下达整改督办函9件次;举办农村“两员”交通安全管理知识培训办5期,约350人次;共开展联合执法行动9次,查获包括“黑校车”在内的严重违法约120余起。二是完善安全预警机制。大队针对辖区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规律,认真分析辖区道路交通安全态势,找出交通违法、道路安全隐患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因果关系,及时通报和提醒相关单位,做到及时预警、及时预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控预警研判工作机制。
三是多方发力治理隐患。大队积极发挥“路长制”和“两站两员”作用,积极会同辖区乡镇、街道和武陵区安监、交通运输管理、公路等部门,定期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落实整改责任,不断完善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完善道路结构,清除事故黑点,营造和谐道路交通环境。2018年,已经累计排查交通安全隐患12次,落实一般整改11处,重点道路(省道306河泭犀牛口滑坡)整改1处。四是优化事故处理机制。大队继续坚持交通事故责任认定集体讨论制度,进一步落实死人或疑难事故的责任认定中队集体讨论通过,竭力确保事故责任认定的公正合理。年内,大队事故处理工作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案件,未发生一起有影响的涉警舆情和信访投诉,群众满意度保持在96.8%以上。

三、创新宣传新方法、新形式,努力提升交安宣传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变化,智能生活、智慧公安逐步走进大家的视野,传统的拉横幅、发传单、进社区等传统交通安全宣传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大队紧扣时代脉搏,创新建立了“传统化+信息化”交通安全宣传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优化传统宣传。大队积极借助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警员在执勤执法过程中融入法制宣传,做到违法查纠一起,教育一片;深入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开展交通安全专题讲座、培训,制作发放宣传卡,组织签订承诺书,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创新了中小学校每月进校一次,每个学期所有学生接受不少于一次的面对面宣传教育;在城区主要路口、企业单位宣传橱窗、城乡结合部临水临崖公路处,制作了交通安全宣传彩喷标语,广泛宣传交通安全知识。年内,大队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0余份,开展上门宣传近150场次,宣传直接受众约12万次。

二是丰富主题宣传。积极在春运、交通安全宣传月、122宣传日期间开展内容丰富多彩的主题宣传活动;同时借助交警志愿服务平台、众创平安平台等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丰富“尊法守规明礼,安全文明出行”主题宣传形式。年内,大队开展各种主题宣传活动7次,摆放展板15块,悬挂条幅30条,接受市民咨询1500余人次,受到市民的一致好评。三是深化新媒体宣传。大队积极利用微博、微信、今日头条、车友之家(大队自办)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音视频、图片等形式,广泛宣传公安交警部门采取的便民、惠民服务措施、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以及出行安全提示,曝光典型案例,并积极向新闻媒体推送稿件,邀请记者随警作战,切实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抵制交通违法行为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大队在省部级以上主流媒体发稿约230篇,微博推送信息250条,微信公众号推送信息490余条,拍摄专题片2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从严从实抓队伍、强保障,努力提升队伍管理能力。大队始终把队伍建设与管理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以党建和政治建警为引领,以优秀警队创建为抓手,突出抓实政治建警、从优待警、教育培训、文化育警等工作,队伍管理工作实现了无人员违纪违法、无有影响的涉警舆情,无安全责任事故的优异成绩。

一是抓实政治建警。大队将党建工作、政治建警、优秀警队创建、文明单位创建等工作全盘考虑,一体部署、一体落实、一体考核,创新以党支部为载体,以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以党员为主体的政治建警工作责任机制;建立并推行政治建警“五制”整改机制;激励全队党员把自己的事业与大队发展紧密融合,切实解决队伍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年内,大队发展新党员1名,推荐发展对象1名;各支部召开政治建警民主生活会11次,收集整理意见13条,剖析个人问题71条,已全部纳入问题清单,逐一整改销号。二是抓实从优待警。大队尊重警员主体地位,制定《警员权益保障办法》,为受侵权警员提供法律支持,为全队警员开展健康体检;发挥警员首创精神,开展“每月之星”评选并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大队通过谈心谈话,意见征集等活动,重大事项问计于警、公示于警、借力于警,增强主人翁意识。年内,大队慰问生活困难、生病或因工负伤住院警员12人次,为3名退休民警召开了欢送会,评选每月之星88人次,组织谈心谈话活动11次,为因公受伤的7名警员落实了治疗康复、法律维权等权益保障工作。三是抓实实战强警。
大队贴近实战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年内举办协警集中培训班3期,业务知识培训9场次,警务实战技能演练3次,开办网校培训班8个。大队还通过支部书记上党课、观看警示教育片和榜样模范先进事迹、党支部民主生活会、撰写学习心得等多种形式筑牢警员忠诚警魂,提高规范廉洁执法意识。年内,共举办政治思想教育活动11场次,个人撰写各种学习心得192篇。四是抓实文化育警。大队狠抓警队文化建设,努力创造有利于警员工作、生活的环境,把党建、我们的节日、志愿服务、兴趣小组、道德讲堂等文化活动有机整合,不断丰富警营文化活动内涵。年内,大队开展了“迎七一、政治建警”拔河赛,“不忘初心、政治建警”知识竞赛,组织党员赴帅孟奇纪念馆开展党性教育,组织老干赴芷江开展“践行政治建警、牢记革命使命”主题党性教育活动等各种警营文化活动13场次,大大提高了警员的团队意识,协作意识和拼搏意识。(记者:刘玺东 通讯员:刘小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