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產業的兩大突破口:內容與服務

“在线教育”产业的两大突破口:内容与服务

“對於教育這樣一類重要且強需求的產物,高效便捷化已經成為全世界發展的趨勢,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通過網絡跨越了空間距離的限制,使學校的教育成為可以超出校園向更廣泛的地區輻射的開放式教育。通過在線教育,讓學校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學科優勢和教育資源優勢,把最優秀的教師、最好的教學成果通過網絡傳播到四面八方。”

由此可見,在線教育的本質還是教育,互聯網本身並不創造價值。教育的核心價值:為需求方提供內容或者服務。互聯網的技術並不能替代傳統教育的核心,只能讓二者融合並創造更大的價值。本文小Q會從三個方面具體講解,如何通過“內容”、“服務”兩個關鍵點,做好“在線教育”產品的落地。

1、以【結果】為導向的內容共建

在線教育平臺的產生,一方面是更好的創造出優質內容,另一方面是為用戶提供線下不及的服務。內容的產生大致分三類:

  • 老師單向生產;

  • 老師與學生之間溝通,問答而沉澱;

  • 學生與學生之間分享、交流。

我們知道,教育投資的時間和金錢成本並不低。一般來講用戶會有長時間處於比較和觀望階段的情況。學習始終是以結果為導向的!為教育付費的觸發點通常來講會是:【人生的某一次階段性改變】,如考學、晉升、跳槽都是學習的的目標。抓住學習最核心的本質,逐步從一個只產生內容和消化內容的平臺,發展成為輸送人才的平臺。

從學習到就業一條龍服務。為付費用戶提供更為堅實的學習動力。拉近供給雙方的距離,在二者深度合作之下,一方面讓學習方能有奮鬥的目標,另外一方面為招聘方提供更多的專業人才,降低招聘成本,最終獲得雙贏的局面!

因此,可以根據升學的需求為學生提供模擬試題,根據就業的需求為學生提供實習及就業機會。最終,教學練測環環相扣,以內容為驅動形成閉環。

“在线教育”产业的两大突破口:内容与服务

2、以【效率】為核心的工具支撐

教育領域,教學環節依然重度依賴於老師。無論是傳統的教育模式,還是先有的在線教育,老師始終是最核心的壁壘。

工具:為老師提供教學過程管理工具,為學生提供學習過程管理工具,為學校提供學籍管理工具。一個方面提高學校的“運營效率”,另一個方面是提高“教學效率”。通過工具輔助內容的滲透,最終形成一套定製化的解決方案,為學校提供專業的服務。

  • 考試系統:為教師提供檢驗學習的方式方法,教師可以通過習題庫組合考試卷;

  • 備課系統:課件、視頻、教案

3、以【定製化服務】為主的解決方案

學校的最核心痛點是如何提高投資回報率,低沉本招生,規模化擴張。好的教育產品不可能是單純的工具,而應該是方案,針對特定場景的完整措施。

  • 內容:為師資培訓提供線上的基礎技能培訓,及線下的實訓及操作技能培訓。為老師定製教案,如基礎學科內容共建、實訓案例及課程共建。

  • 服務:從教、學、練、測、考多個環節給予輔助及良好的體驗。對於以售賣課程為主的教育平臺,面臨人才稀缺,內容質量不高,課程監督不善等問題。導致課程包裝平庸,用戶粘性不高,且難以自傳播。反之,以內容生產為主的知識分享型平臺,能彌補“人”和“內容”兩大難題。以優質內容自傳播屬性來吸納人群,再將人群培訓成為行業優秀人才,並通過社區的天然屬性,迅速拉近導師、用戶間的距離,最終形成一個良性的生態循環。

解決方案可以是:

  • 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需求,定製解決方案,譬如:家長可以看到學生的每一學期考試分數及分析。

  • To B的領域,如大部分高校,他們所期望的是一站式服務,管理考卷,分析考試數據等。

小Q來總結

“在線教育”並非只做流量生意,產品必須實實在在提供服務,把控服務質量。因材施教,學以致用,以滿足千人千面的現實情況。因此,能解決學習轉化的在線教育的創新一定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沃土!如果要做好“在線教育”產品,必須真正意義上將教研內容與教學服務融為一體。彌補線下教學中所遇到的地域、時間維度的限制,降低學習成本,最終達到效率及效果的提高。

對比職業教育領域、在線1對1模式。未來的在線教育,小Q更看好部分To B領域。道理很簡單,To B的教育信息化是一個模式相對清晰的科技驅動的行業,通過To B產品覆蓋課堂互聯網+的各個應用場景,解決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不平衡的難題,最終提高高校的投資回報率。

本文轉自網站“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Mandy權。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佈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