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空中招聘”還能火多久?

疫情發生後,學生暫時不能返校,但春招季已悄然到來,為了保障今年874萬畢業生順利就業,社會各界開始全力推動線上招聘,無論是畢業生、企業、教育部門、高校還是求職平臺,都在嘗試和適應新興的“空中招聘”。而隨著各方組織的線上招聘活動持續推進,許多畢業生加入了“線上求職大軍”。中青校媒面向全國40餘所高校的畢業生髮起調查,結果顯示,63.16%被訪者認為線上應聘比線下更便利,82.11%希望“空中招聘”能在日後成為常態。

“在线教育”“空中招聘”还能火多久?

圖據中國青年報

“在線教學”“雲課堂”“雲招聘”“雲面試”“空中招聘”……可以說,“在線”概念是疫情防控期間,最熱的教育概念與就業概念。對此,有不少人對疫情結束後的“在線”概念的未來,十分關心。有人認為,“在線”概念,無論是在線教學,還是在線招聘的“火爆”,只是曇花一現。而有人認為,疫情已深刻改變了教育和就業生態,在今後的教育和就業中,在線教學將大大拓寬教育的外延,也注入新的內涵,而“空中招聘”“雲招聘”“在線面試”,也將替代線下招聘、面試,成為招聘的主要手段。

怎麼分析未來發展趨勢?

雖然“在線”概念都一樣,但不能一概而論。在線教學與在線招聘,還是不同範疇的在線應用。如果不能提高在線教學的品質,那麼在線教學“火爆”極可能是曇花一現。而隨著技術手段的日益完善,“在線招聘”“空中招聘”完全有可能成為招聘常態,替代線下招聘。

不少人曾期待通過先進的線教育技術,顛覆傳統教育,而這次疫情也確實讓在線教育成為“剛需”,給了在線教育史無前例的展示機會。而從實際效果看,尚有進步的空間。

不論是教育部門、學校組織的在線教學,還是培訓機構提供的免費在線課程,都充分暴露出在線教育無法克服的“短板”問題——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弱於線下課程、在線教學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要求高、在線教育只適合學科知識教育……上了一段時間網課,教師、學生和家長更期待開學,也能說明一些問題。

因此,在疫情之後,需給在線教育理性的定位。在學校教學中,可利用在線教育手段和在線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形式和內容,但要提高教育品質,還應把主要力量用於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以及推進教育評價改革中來。不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片面認為讓學生共享在線教育資源,就可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這是對在線教育的誤解。在經歷疫情期間的“停課不停學”後,我們應該意識到,教育不是把教育資源送到學生面前那麼簡單。另外,如果不改革教育評價體系,那麼在線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運用,只會被用來升級應試教育,而無法提高教育品質,為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而“在線招聘”“空中招聘”則不一樣。利用已有的在線視頻技術,“空中招聘”是可以替代線下招聘的,這可以大大提高招聘效率,也節省成本。能不能大規模進行“空中招聘”,將“空中招聘”常態化,主要取決於用人單位的理念。

事實上,這還不只是“空中招聘”能不能長期堅持的問題,而是在單位的日常管理中,是否多采用在線辦公、在線視頻會議等更便捷、高效的工作方式的問題。在此次疫情防控期間,不少單位把以前的線下會議改為了線上視頻會議,或者減少不必開的會議,那麼,在疫情結束後,是不是又會恢復頻繁的線下會議呢?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很多機構、單位,都曾提出無紙化辦公,可在具體工作中,還是存在發了郵件還要打印成紙質的現象。比較典型的是,每年中高考發放錄取通知書,都是通過快遞郵寄,學生若掉了錄取通知書,還會焦急尋找,擔心沒有錄取通知書就無法報到。可是,多年前,錄取信息就完全可以在教育考試部門的官網查詢到,錄取通知書完全可以發到學生的郵箱之中。

如何利用好在線技術,這確實是疫情結束後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不能一概而論,而需立足事物本身的屬性,以高質、高效為出發點。

紅星新聞簽約作者 熊丙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