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東莞,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目前東莞的經濟在廣東處於坐四望三的地位,在全國各大城市中也排名第二十一位。

東莞能取得今天的成績,和其製造業的發展是分不開的。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東莞被稱為“世界工廠”,一二十年前,憑藉著電子信息製造業、電氣機械製造業、紡織服裝製造業、傢俱製造業、玩具製造業、造紙及紙製品業、食品飲料製造業和化工製品製造業這八大金剛經濟取得了迅猛發展。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但是,自2008年以來,東莞的製造業企業大量倒閉,東莞的製造業進行了一輪又一輪的淘汰洗牌與產業升級。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據相關數據顯示(數據來自網絡):

2014-2015年:近1年內4000家企業關門。

2008-2012年:5年時間7.2萬家企業倒閉。

2006-2015年:7年時間4000家臺企撤離或倒閉。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特別是中小型勞動密集企業,技術水平低,本身的利潤不高,靠生產量堆積起的理論沒有什麼附加值可言,而且隨著用工成本的不斷上升,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對於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力成本是企業經營成本中重要甚至最重要部分,勞動力成本上漲對於這些企業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企業開不出高工資,勢必造成勞動力的大量流失。勞工的不足直接限制了企業發展,導致許多中小型企業經營不善而倒閉破產。大型企業也選擇遷往內地其他地區、東南亞、非洲等地區遷移。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當然,對於一個城市的製造業發展來說,轉型升級是必然趨勢,“騰籠換鳥”可以給高科技、創新型製造業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優勝劣汰”在市場經濟中是必須要經歷和麵對的,陣痛過後一批倒下,或許能讓其他企業看到未來的發展方向。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除了倒閉和搬走的,仍然有很多企業便選擇繼續在東莞發展。此外還有企業,看中了東莞發達的產業鏈配套,搬入東莞尋求更大發展。

工業環境的優化,這對引進高新技術產業也是非常有利的,比如今年華為公司就把終端部門搬到了東莞松山湖。

東莞企業倒閉潮,5年7.2萬家企業倒閉: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東莞製造業企業的大量倒閉,未必是件壞事,對東莞的產業轉型升級反而是非常有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