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在中國城市發展歷程中,南京是最具代表性的用傳統“天人合一”思想建城的城市之一,城市依山依湖順勢發展,人與江、湖、山、城和諧共存。

改革開放40年來,南京城市規劃與建設取得了許多重要的成就。一方面,南京在學界、業界與政界中培養且匯聚了眾多城市規劃建設人才,形成百家爭鳴、共築城市夢想的良好氛圍;另一方面,南京城市規劃建設富有勇於開拓創新的精神,創造了一批具有全國性示範意義的項目和舉措。

新時代,南京可將江北新區打造成為“雙主城”中的“新主城”,進一步增強江北城市發展功能,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在區域發展層面做出許多有借鑑價值的規劃探索

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的南京城市規劃建設歷程,引領區域發展是最突出的規劃建設經驗之一。

改革開放後,隨著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江蘇經濟發展的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轉變,以上海為中心的蘇南板塊快速發展。為適應新的發展環境,南京基於城市發展需要,在區域發展層面做出許多對中國區域發展具有借鑑價值的城市規劃探索。

其中,上世紀90年代後對南京都市圈的規劃建設探索,奠定了此後近20年的區域發展方向。2003年《南京都市圈規劃(2002-2020)》獲江蘇省政府批准,在南京都市圈框架下城市群合作探索不斷推進,南京都市圈成為全國跨省合作發展的典範之一,併為後續《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等國家大區域發展規劃奠定規劃基礎。

同時,為夯實區域地位和發揮區域核心城市功能,南京內部空間規劃調整協同推進。2001年,南京城市總體規劃提出“一城三區”基本城市佈局,江寧、浦口、六合等區劃調整順勢而為。“跨江發展”與“南延東進”等同步實施,以祿口機場、南京南站等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為支撐體系,南京區域功能進一步強化。

以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核心城市為發展目標,以區域與城市空間發展規劃為支撐,不同尺度的發展性規劃組合,對南京經濟地位的快速提升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城市和區域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鑑的規劃案例。


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江北新區初步建成創新發展產業集聚高地

縱觀南京的城市發展史,江南是千年古都所在地,江北開發相對較晚。直到南京長江大橋建成通車,江北開發才迎來重要轉折點。自2015年正式獲批國家級新區以來,江北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城市建設穩步推進,新區直管區經濟發展優勢初現,已初步建成南京創新發展的產業集聚高地。

江北新區是長江經濟帶上發揮經濟引領作用的重要樞紐,是在貫徹長江經濟帶發展要求上具有示範作用的經濟發展高地。近年來,隨著國際國內宏觀經濟發展形勢的變化與長江三角洲區域發展格局的調整,未來江北新區將進入高質量和高水平建設發展階段。新形勢下,南京需將江北新區打造成為南京“雙主城”中的“新主城”,以進一步增強江北城市發展功能,夯實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合理調整區域內外關係完善經濟社會空間結構

不過,江北新區當前的發展水平尚不足以充分發揮應有的區域功能,“新主城”規劃建設進展較慢、矛盾較多、困難較大。

一是強化與發揮新區區域功能的發展路徑不夠明確。

江北新區的發展與區域總體發展格局緊密結合,才能準確謀劃新區的發展前景和實現路徑。從長江經濟帶到南京都市圈、揚子江城市群,再到跨省合作與擁江發展,江北新區的區域定位和區域功能雖然很高,但實現路徑較為模糊。

二是城市發展基礎較弱。江北新區面積大但經濟不夠強,2017年浦口區與六合區經濟總量之和仍低於江寧區。與中心城區相比,新區發展差距較大,處於發展層級高而基礎支撐弱的狀態。

三是城市建設質量較低,發展效率與發展質量兼顧不足。江北新主城城市建設,既要滿足當下所亟需,也要有百年之計的考量。

四是空間結構有待梳理。新區與腹地的空間結構不清晰,加快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虛實支撐通道建設有待加強。

五是制度紅利利用不足,城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江北新區、浦口區、六合區在以發展性職能和管理性職能為主的城市治理系統上有待進一步整合,跨區空間發展思路有待統一,城市建設、管理與運營的合力不強。在城市建設與管理領域,“有利可圖之事”往往吸引力強,而“無利可圖之事”則需上層政府指派或督導,但“人民的城市”民生最大,往往“無利可圖之事”卻可能最為民生所繫。因此,新時代江北新區區域引領作用的發揮,有賴於區域內外關係的合理調整與經濟社會空間結構的完善。



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五方面著手,推進新時代江北新區規劃建設與治理


江北新區新主城在新時代的規劃建設與治理,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首先,新主城規劃建設要遵循歷史與區域融合的發展脈絡。

城市建設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而是遵循自身獨特的發展演化規律,找準城市發展的“金線”,準確勾畫江北新區的發展藍圖。江北新區要積極探索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作用,增強國際職能,建成引領江蘇全面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國際樞紐。同時,江北新區要從多點發展走向整合聯動、內聚外聯,充分利用長江經濟帶建設門戶城市的地緣優勢,強化區域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功能,更好地服務國家大政方針及區域經濟的發展。

其次,新主城規劃建設亟需新時代“新主城戰略”支撐。

就南京內部空間結構而言,江南和江北是最突出的兩極,二者的發展模式、發展關係、相互作用,是長期困擾南京整體提升的重要議題。十幾年前,筆者與諸多學界同仁共同呼籲加快江北完整城市功能建設,曾於2006年撰文呼籲南京的跨江發展,需從中心市區擴張型的跨江發展,轉變為跨江開發兼併型的發展模式,通過賦予江北完整的城市發展功能,整合江北發展稟賦資源,走獨立發展之路,待江北發展達到一定規模和能級後,再納入南京新都市空間一體化構建之中。2011年、2015年、2017年,筆者連續撰文及在各類重要會議上呼籲南京建設江南江北

“雙主城”。可以說,“新主城”戰略將是新時代深刻影響南京發展格局的“新都市計劃”的重要內容。


南京“新主城”show time!看江北新區強勢來襲!


第三,新主城規劃建設要超出傳統城市主城範疇。

江北新區主城是創新性的城市規劃建設探索,新主城、新腹地構建要有創造性思維。江北主城是蘇南蘇北的聯合主城,是蘇皖的合作主城,是長江經濟帶的樞紐主城,是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地域性新主城。為支撐江北新主城的建設,江北新區發展對內要形成發展“閉環”,對外要採用“發展破界”的策略,力促區域同城化,打破地域身份邊界,突破阻礙資源匯聚的各種屏障。在城市空間格局調整上,一方面要通過規劃調整,加快江南主城服務全省的部分職能向江北轉移與培育;另一方面,面對長江阻隔和江南城區及眾多發展板塊的資源截流,江北高質量開發更要“自力更生”、積極謀劃,解決好與江南聯繫強化後所產生的城市功能與需求轉移的問題,保障後發優勢與資源優勢的發揮。

第四,新主城規劃建設要依託自然山水大格局。

與自然山水共存共生,是南京城市建設的寶貴經驗。新主城建設要充分遵循自然山水基礎,打造山水新城。當下,首先要做好江北沿江高強度開發的空間修復及空間保護工作。長江是江北新主城最重要的名片,新主城建設要成為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發展典範。要珍惜岸線資源,加快長江岸線功能修復,建立沿江企業准入與退出機制,打造符合生態文明發展要求又極具經濟增長活力的

世界級公共濱水岸線。其次,江北新區將進入長江通道大規模建設的發展階段,要做好過江通道整體性發展規劃,做好經濟環境發展效應評估和長江沿岸保護性開發規劃,充分利用交通通道所帶來的發展機遇,避免發展資源的低效利用。再次,加快新型城市生態體系建設,加強生態環境治理和修復,處理好城市發展與山、湖、江的空間關係。

第五,新主城要打造成為人們安居樂業的幸福之城。

要做好城市規劃建設的細節,在公共服務設施、內外部公共交通、城市水環境治理、空間景觀塑造、人居環境建設等方面下足功夫。同時,藉助當前快速發展的大好形勢,及時提升發展短板。當前,江北通過一批創新型大企業的引入,奠定了創新發展的產業基礎。要藉機快速建立全體系創新發展鏈,在科教研發銜接、創新空間體系、創業空間成本控制、創新環境設計等方面形成發展合力,為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奠定基礎。同時,梳理、整合、提升江北新區、浦口區、六合區在城市規劃、建設、管理、運營、維護等方面的職能,優化職能交叉環節和內容,充分協調部門利益,以高效解決民生訴求為中心,探索建立一個

高效的規劃建設管理體系。



來源 | 南京日報、南京區街一號、南京江北新區

編輯 |《新江北》報融媒體中心 袁霄

責校 | 秋水

監製 | 偉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