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媒:美國不想分享人工智能技術,對中國防範後果有多可怕?

【環球新聞綜合報道】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美國貿易部本週公佈了人工智能和相應軟件產品出口許可證制建議。專家們認為,新規定首先針對的是中國。那麼,此項決定對中國高科技領域來說將有怎樣的結果呢?

俄媒:美國不想分享人工智能技術,對中國防範後果有多可怕?

圖自: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Fotolia / Olexandr

人工智能技術正成為中美角逐的新領域。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近日這樣指出。其實,競爭本身存在著各種方式,但這裡明顯有政治的捲入。從美國商務部建議看,他們想做的不僅僅是限制使用可用於軍事目的的人工智能技術,同時還有民用產品。

報道分析,技術許可證限制清單故意弄的很抽象。如果願意的話,任何交易都可涉及到人工智能,都能被列入限制之列。特朗普政府是否能夠阻礙中國在此領域的進程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就此對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進行了採訪。專家認為,制裁首先受損的是美國自己。

他說:“如果美國對高科技產品及新興技術的出口管制或收緊高科技出口管制措施,這對美國自己的高技術產業會構成比較大的傷害,但是無法阻擋中國高技術產業自主創新的發展進程。美國的下游生產能力高度集中在中國,而且這種集中是不可能在短期內轉移到其他國家的。如果美國真的按照商務部的提議出臺相關措施,那麼這隻會激勵中國同類產品的進口替代,同時也會激勵其他國家廠商選擇非美國供貨來源,尤其是像中國這樣的供應來源。”

中國政府制定了宏偉的目標:到2020年前,在高科技發展領域、其中包括人工智能方面進入最先進國家行列。到2030年前,國家應成為該領域的世界領袖和創新中心。看來,這恰恰是讓美國政府感到憂慮的。

由此,這種對中國發展的防範之心促使美國和其一些夥伴國做出無邏輯的選擇——試圖封堵中國。但另一方面,這些國家很難說能保障自己的絕對領先地位。要知道,中國在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首先依賴的是內部生產和科技資源,依賴的是國家的強有力支持。那些試圖限制中國的國家,將使自己失去龐大的市場和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強大夥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