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顿北京郊区的涮羊肉

最近看陈晓卿的至味在人间这本书,看到白塔寺涮羊肉群落一文的时候,不禁想起今年9月份去北京附近的县区出差,那顿中午正好的中午饭,简单的一顿涮羊肉现在想来真是流哈喇子,啥叫北京刷羊肉,算是见识到了,更重要的是特有的京味“哥们”情义。

那顿北京郊区的涮羊肉

吃顿饭还能见识点,这事儿可就说大了,可是生活就是这么神奇,就像现在迷上窦唯的歌儿,听着那叫一个舒服,就是他那专辑《梦》有些歌就像在絮叨啥事儿,感觉挺累的,为了装会,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很好的催眠曲,诸位被怪我,就一伪歌迷,但是这顿涮羊肉确实一种神奇的享受。

九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在北京近郊县区,记不清是密云还是昌平了,一看就是城乡结合部的地方,怎么说呢,路上黄沙向你袭来,就像九十年代的地方,特有的平房,灰色砖墙斑驳陆离的刷着不平的白漆,反正你一看就是,不就是一镇上吗,也就是国道路边一排排的杨树,勉强能看得出是北方的样子,一个同事说了一句“这是北京?”同行的北京爷们一句“准确的说,这就是近郊”,我们乐了,爷们的确姿态放的低。

虽说吃火锅涮肉吃的很多,什么四川火锅,重庆火锅,麻辣烫,也吃过所谓的北京涮羊肉,但是杂郊区一间“野店”池涮羊肉真是头一回。

那馆子占着路北的三到四间平房,门面不大,店名写的也很粗糙,看来是店家自己写的,叫咱哥们涮羊肉,名字很接地气,咱哥们几个字已经掉漆了,刚进门,里面摆着几张桌子,看得出那桌子有年头了,深红色,地面说不上干净,前台是那种典型的九十年代风格,你可以想象一下:不算破旧但是颜色深的都发黑的前台,穿着一个简单的白色棉背心,就是有话好好说那部电影李保田穿的那种的店家歪着嘴大声说:你小子来了,说吧,还是老三样。同行的北京爷们没好气的回了一句:你废什么话,上就行。店家引着我们进了里面的包间。

那包间说实话,八十年代的装修风格,仿佛一下子回到过去,简单的圆桌子,凳子都已经开始吱吱作响,摆上几套餐具,中间一个电热锅,摆了一个铜的锅,已经开始泛黄了掉漆,加满了水,啥作料都不加,店家问几盘肉,“四盘羊肉,来盘肚,今儿就是来吃肉的,对了,作料给我来实的,就是那个味,带着人呢,不好吃给你撂台子啊”。关键是店家满脸横肉,长得精瘦样儿,横肉一上来仿佛啐了一口:当着哥几个的面,你就扫我的脸吧,二十几年了就没你这么没正行的。鄙夷的看着北京爷们,笑着对我们说:哥几个,放心,我这肉您吃着就是这味,能亏钱了您诸位吗,他就是狗脸劲儿上来,撒泡尿我就知道什么型。北京爷们笑骂着说快上吧。

羊肉上来以后,鲜红的颜色的确吸引人,但是最吸引我们的是作料,作料是一份热腾腾的辣椒油,不像四川那种麻辣,尝一尝是一种辣椒烧焦的香气味儿,略微一点咸味儿,关键是油温至少有50摄氏度,吃起来也很简单,爷们端起一盘肉,倒进热水的铜锅里面,一会就冒起白色的白沫,瞬间食欲就上来了,爷们礼貌的看着火候夹起羊肉端到每个人的盘子里,“就这热辣椒油吃,味儿正”,我们纷纷开吃起来,真的羊肉本身热水涮了之后味道也是清淡,经过热辣椒油的浸透之后吃起来被有一种直接的热辣香味,辣并不直接,但是香气很正,或许从没有如此直接的感受羊肉本真的味道,膻味不大,香气和热滚滚恰到好处的在喉咙里面翻滚,怎说呢,简单直接的享受相反觉得味蕾为之颤抖,几盘羊肉不一会就开涮起来,爷们还细心的指导,开水直接涮过,去掉白色沫子,这辣椒油是我这哥们多年自己调的,辣椒油热腾腾的,吃的就是一个鲜香,说起来二十多年了,当过兵一起,他家里不好过,有这么三间门面房,以前是买羊肉的,他爸爸干不动了,自己成家了就把涮羊肉搞起来,味道就是一个简单直接,好吃说不上,就是人这个味儿,前几年父亲生了大病,花了不少钱,脸上因为出车祸,破了相,这

几年才缓过来,吃吃,趁热吃。

爷们说着说着脸上温和起来,吃完饭,结账的时候爷们对店家说,下次还带着人来,老小子别给我玩虚的。我们礼貌的招招手,店家横肉般笑着回礼,仿佛可爱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