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美国战略核力量:背景、发展和问题》报告

关注全球技术地图

获取科技前沿动态

科技战略

据布鲁金斯学会官网11月26日消息,布鲁金斯学会发布《G20可以帮助各国减少债务和赤字吗?》报告。报告结合对G20国家财政部长的访谈结果及用于分析多国、多部门长期经济数据的分析模型(G-Cubed)对G20国家的债务进行了分析。报告发现2007年到2018年之间G20国家的债务总量增加了33万亿美元,加权平均债务与GDP的比率增加了40%以上,只有德国、意大利和加拿大3个国家实现2010年到2013年将财政赤字减少一半,并在2016年前稳定债务与GDP的比率的承诺。报告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政策制定者更关注短期利益,使得G20达成的共识仅停留在表面上,对各国国内政策造成的影响有限。

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布《区域防御: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竞争》报告

据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CSIS)网站11月27日消息,CSIS发布《区域防御: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竞争》(Zone Defence:Countering Competition in the Space between War and Peace)报告。报告是CSIS组织的,有70多名专家参与的“全球安全论坛”研讨会的成果。报告主要内容包括:灰色区域竞争的定义和假设、美国安全和利益面临的挑战、美国的优势、美国行动的重点等。报告指出,CSIS举办该研讨会目的是建立可行的两党合作方法,以应对灰色区域出现的挑战;建立跨学科和意识形态的桥梁,以提出高质量的、具有持久性的美国国家安全问题解决方案。

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发布《美国战略核力量:背景、发展和问题》报告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1月27日消息,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处(CRS)近日发布了《美国战略核力量:背景、发展和问题》报告。报告总结了美国目前的核战略力量以及《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执行情况,并分析美国的新核战略力量计划。该计划将开发新运载系统,并在未来10-30年内部署。

俄罗斯自2014年以来在北极地区投入使用545处军事设施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1月27日消息,俄国防部新闻司近日表示,自2014年以来,俄军事工程部门在北极地区开展了大规模建设,俄在北极地区已经有545处设施投入使用,面积超过71万平方米,军事设施遍布从摩尔曼斯克到远东地区的整个北冰洋沿岸和岛屿。

波兰发布军事采办项目路线图

据国防科技信息网11月27日消息,波兰国防副部长近期发布了波兰军事采办项目路线图。未来几年内,波兰可交付的武器装备包括Wisła中程防空导弹系统、Narew近程防空导弹系统、“九头蛇”多任务作战飞机、“格里夫”战术无人机系统、Zefir中程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乌鸦”(Kruk)攻击直升机、“霍玛”(Homar)多管火箭炮、“獾”(Borsuk)式步兵战车、Kleszcz侦察车、Pustelnik近程反坦克导弹和“卡拉贝拉”(Karabela)远程反坦克导弹等。

英国政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和金融服务中的应用

据英国政府官网11月28日消息,英国政府将投资300万英镑用于技术革命背景下的下一代保险价值链、释放人工智能的法律潜力、通过协作设计创新下一代服务等3个项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和金融服务中的应用,以提高生产力和改善客户体验。

信息

亚马逊将建立云服务地面基站,进行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

据Nextgov网11月27日消息,亚马逊将在全球建立12个云服务地面基站,进行与卫星间的数据传输,帮助企业、研究人员、政府和航天机构上传和下载绕地球运行的卫星数据。卫星数据对于构建许多重要的应用程序都非常有用,但是构建和运行所需的基础设施复杂又昂贵。客户可以借助亚马逊的地面基站,更快地获得及时数据,迅速试验新应用程序,更快将产品推向市场。

DARPA与BAE系统公司签署合同,研发可解释射频信号的机器学习算法

据UPI网11月27日消息,DARPA与BAE系统公司签署920万美元的合同,研发可解释射频信号的机器学习算法,以识别敌人的攻击和干扰企图。BAE研究人员表示,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解释射频信号,能够从复杂的信号集合中识别新信号,增强态势感知能力,有效地防范威胁,避免通信遭受恶意攻击。

新西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本国运营商使用华为5G设备

据路透社11月28日消息,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本国运营商使用华为5G设备。新西兰电信公司Spark拟使用华为设备建设5G网络,在提交相关请求后,被政府通讯安全局否决。新西兰政府通讯安全局是新西兰的安全情报机构,该机构认为使用华为5G设备将对国家安全构成重大风险。

生物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发布《生物技术的信息危害》报告

据JHSPH CHS官网11月12日,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健康安全中心发布《生物技术的信息危害》风险评估报告。报告认为,随着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信息而非生物材料越来越成为安全问题的主要对象,而现有生物学中的管理方法都已不能有效管理生物信息。报告建议,未来应加强科学研究前的信息安全预测,并综合管理信息的披露方式等。

美国NIH科学家开发出“累积阈值模型”,以模拟上丘脑的感知决策功能

据NIH官网11月26日消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科学家通过研究上丘脑在感知决策中的机理,开发出可模拟上丘脑功能的“累积阈值模型”。该模型认为,视觉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累积,直到达到某个阈值后,人或动物会做出行为决策。该研究成果促进了人们对大脑在信息处理和行为决策方面的理解。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期刊。

能源

德国意昂集团将在瑞典建欧洲最大陆上风电场

据中国能源网11月26日消息,德国能源公司意昂集团宣布,公司决定在瑞典投资建造一座陆上风电场Nysäter,其装机容量达到475兆瓦,将是欧洲最大的陆上风电场之一。根据计划,项目将于年底开始,于2021年底完成。该项目的总投资约为5亿欧元,并已经签署PPA协议,该协议旨在提供全面的风险管理和该项目的其他服务。

美国计划与俄罗斯争夺奥地利天然气市场

据中国能源网11月26日消息,美国务院在其发布的与奥地利关系发展战略中提出,必须立即应对俄罗斯与中国在奥地利地区的影响。文件提出,俄罗斯在奥地利天然气市场占据主导地位,这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将努力促进奥地利寻找可替代的天然气供应源。

海洋

全球最大海上无人船测试场将正式启用

据中国海洋网11月28日消息,全球最大、亚洲首个海上无人船测试场——珠海万山海上无人船测试场将于11月30日正式启用。该无人船测试场主要围绕无人艇及智能船舶自主航行技术、空海潜无人系统协同技术及海洋智能装备技术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演示验证、检测认证和教育培训提供服务,以满足无人系统及智能船舶产业的迫切需求,推动自主船舶技术快速发展。

航空

国际标准化组织发布全球首个无人机使用标准草案

据无人机网11月27日消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全球首个无人机使用标准草案,旨在建立全球统一的无人机使用规范。该草案建议在机场和其他管制地带附近设立禁飞区,以及设置地理围栏来阻止无人机进入敏感区域。此外,ISO还建议制定培训、飞行记录和维护等相关制度以及数据保护制度。ISO将于2019年1月21日前公开征求人们对于该标准草案的意见。

新材料

德国开发出电子皮肤罗盘,可实现人工地磁识别导航

据纳米人网站11月25日消息,德国亥姆霍兹德累斯顿罗森多夫研究中心开发出一种生物兼容性和力学性能良好的电子皮肤,可实现人工地磁识别。该电子皮肤具有高磁敏性,可在地磁场中对身体运动进行检测和数字化。此外,该电子皮肤超薄且具有韧性,可以便捷地粘附于人体皮肤,制造出罗盘的仿生类似物。这种人工罗盘可适应基于各向异性磁阻效应的磁响应传感,在人机交互平台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开发基于柠檬酸盐的生物材料,可以促进骨骼愈合并减少排斥反应

据EurekAlert网站11月26日消息,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工程师团队开发基于柠檬酸盐的生物材料,可以促进骨骼愈合,减少排斥反应。研究发现,由骨骼和柠檬酸盐(柑橘类水果的天然产物)组成的复合材料,能够为干细胞提供形成新骨组织所需的额外能量。对柠檬酸盐辅助骨再生的这一新认识,将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可生物降解、缓释型的柠檬酸盐支架,该支架可作为骨骼生长模板加速身体愈合。

美国科学家发明新型芯片,可帮助瘫痪者用意念发短信

据环球网11月26日消息,美国布朗大学、普罗维登斯退伍军人事务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合作,发明出可帮助瘫痪者用意念发短信的新型芯片。研究团队在患者的大脑中植入药片大小的芯片,再与普通的平板电脑连接,就能实现发送短信、显示天气预报、弹奏数码钢琴等功能。据悉,该芯片有100个电极,可以向计算机发送信号,而计算机配备了检测活动模式的设备,然后将这些操作转换成可被平板电脑读取的命令。

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碳纤维

据新材料在线11月27日消息,美国国家再生能源实验室采用Nitrilation工艺成功从生物资源中生产出碳纤维。据称,该工艺可以配合不同的生物资源使用。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微生物作用,将玉米秸秆中所含的糖分转化成3-羟基丙酸,再经过后续步骤转化成丙烯腈。然后,研究人员将提取的丙烯腈转化成碳纤维,并进行测试。Nitrilation工艺使用的催化剂比石化法更加简单,可将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二,且在生成丙烯腈的同时,还会生成副产品水和乙醇,其可回收利用。

-END-

由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整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