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坐公交车是凭证免费坐好,还是发补贴花钱坐车好?

琴佳桢


先讲一个事例:去年冬季的一天早晨,北方某省会城市的一位68岁张姓老人,为了在8点之前赶到一家保健品公司去领取前20名免费送出的保健品。于是,就急匆匆地从家里出发往公交车站上赶。然而,就在离公交车站还有100米左右时,公交车进站了。张姓老人为了赶上这趟公交车,就快步地跑了起来。不料,才跑出十几步路就重重地摔倒了。当他想起来赶车时,却在摔倒的地方怎么也爬不起来了。

后经家人送往医院检查,老人被摔成严重骨折,手术后住院治疗70天才岀院,花去费用3万多元。

对于这件事,老人在住院期间感慨万千。有一天,以前单位的一位同事去看他,俩人聊了许多,也说到了老年免费乘车卡的事。其中,张姓老人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他说:“我的这次赶公交车摔倒,其实就是这免费公交卡给造成的,因为每天心里都在想,既然是免费公交车,不坐白不坐,只有每天都坐上几趟心里才觉得舒服和平衡。所以,一大早就去赶公交想着去领保健品”。

可以说,像张姓老人这种想法和心理,是许多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想法和心理。也正是许多老年人有了这种心理,才出现了早晨上班高峰期公交车上老人占了很大比例的情况,才造成了公交车“上班族”和“上学族”挤不上公交车的情况,才出现了许多老人不让座就“不高兴”甚至动不动就骂人打人的情况。

在这里,我们就要反问一下,如果这位张姓老人没有免费乘车卡,这位老人还会这么早就想着乘公交去领取免费保健品吗?我想,肯定不会。所以,这就带来一个问题:给老年人发放免费乘车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我说,把老年人发放免费乘车卡说成是尊重老人、孝敬老人,是一种爱心等等的说法,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道德绑架。难道给老年人发放免费乘坐卡就是有道德的体现吗?难道给老年人“普惠式”发放现金补贴就是没有道德的体现吗?实际上,恰恰相反!

请看看上海市在处理老年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做法和思路,才是现代文明社会真正爱老、敬老的新思维、新方式:


润友


武汉市老年优待证的做法应当推广。

1.武汉的老年优待证完全免费办理。

2.非武汉户籍只要有暂住证或社区居住证明亦可办理。

3.65岁以上老年证每年可乘车730次,和武汉通一样,上车刷卡,滴的一声,乘哪辆车,政府补贴哪辆车。

4.满一年后卡内剩余次数作废。到任意一家中百超市充次即可,第二年又有730次。一年365天,每天两次:365x2=730

5.上海的津贴已经不是单单解决老年人免费乘车问题了。并且上海户口才有津贴。弱弱的问一句:外地人在沪打工,是否应当回家乡纳税?

6.全国除哈尔滨、武汉和深圳3个城市外, 北京、上海、天津等绝大部分城市均只给本地户籍老年人办理优待证,尚未扩大至非本地户籍老年人。

以上,本人一孔之见,欢迎批评指正。


cj28879300


要谈论这个问题前,首先我们要弄清一点,老年人持卡乘公交,不是“免费乘车”。他们每次乘公交车时都要刷卡录入数据,公交公司凭数据与当地政府结账。老人的乘公交费是当地政府为他们支付了,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免费"。很多人提出,为什么政府不把免费卡,改发现金补助。一:这样有违背政府的初衷,政府的意图是想把发给老人的福利,通过老人的行动把这笔资金转移及补贴到公共交通领域里。如果改发现金补贴,这笔资金可能流向肉菜市场糖烟酒公司及医院等其他领域。二:改发现金补助,政府的实际支出数必然会大好几十倍或几百倍,大大加重了政府的负担。因为每天持老人卡乘公交的人,还不到占拥有持卡人的五十份之一或百份之一。以我本人为例,我拥有老人兔费乘公交卡已经有近八年了,在这八年时间内,我使用它免费乘车不超过二十次,即每年用不上两次。我爱人的优惠卡用量更少,每两年用不上一次。如果政府改为现金补贴,你说他实际需要多支出多少钱?专家不都是吃干饭的。


言由心声5


天津市老年人和残疾卡有两百万不止,换成补贴每人一百元(上海标准),每年二十多亿,个人多拿100元没有多大改变,政府用这二十四亿每年可更换很多新的电动公交车,并可提高公交人员福利。况且没有老人乘车也不能每天少发几趟车或延长发车间隔吧。可采取措施如高峰时取消免费等。总的来说我现在支持老年卡。


战平12


针对老年人乘坐公交车的问题,已经讨论了很久。

是继续使用免费老年卡,还是改发现金补贴,各有看法。

之所以会对这个问题产生争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1、有一部分人觉得老年人应该避免在每天的上下班高峰期乘坐公交车出行,既避免了老年人的乘车安全问题,又缓解了车厢内的拥挤程度。

2、极个别的老年人在乘坐公交车时,强行向他人要座位的行为,让很多人觉得不自在、甚至愤怒。

其实,这些问题,即使采用取消免费卡改发现金的方式,也未必能够得到解决。而且,这种发放现金补贴的方式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中国正在步入老年化时代,老年人口数量庞大,这种补贴不一定每个城市都能承担得起。

最重要的是,国家之所以给老年人发放免费的公交卡,是国家对老年人的一种优惠政策。目的就是在优待老年人的同时,为他们出行提供方便,这是我国社会福利不断完善的重要体现。

人们之所以建议发补贴,是觉得老年人舍不得花钱,必然会减少乘坐公交车的次数。其实不然,如今,谁还花不起那一两元的公交费呢!而且,这么做也是在变相限制老年人的出行,有悖国家优待老年人的初衷。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在交通及运营车辆上下功夫。比如,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的固定时间段增设中巴或小巴等老年专车,以分流的方式来缓解一些矛盾和运营压力。

家家都有老人,在限制其他老年人的同时,也给我们自家的老人带来了某些不便利。

总之,取消老年免费乘车卡,改发补贴,并不一定能取得多大成效。增加、完善社会服务,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大家对此问题有什么看法呢?

【谢谢朋友们耐心阅读,欢迎关注、评论等,发表看法,一起互动交流!】


龍族社


先讲理由,因为老年人大都很节约,免费乘车,三两站就到目的地,虽省时,但乘车这几分钟,没有得到锻炼有些可惜;假如发补贴的话,大家都可以省下钱来走着去锻炼的地方,省去了大家你请我坐车,我不请你的矛盾,即得锻炼又省钱,还避免了上车没有坐位的尴尬。



在好多的新闻和视频中,看到一些老年人,没有长辈的胸怀,不体谅车上乘客的辛苦,持强凌弱,以老人的姿态强逼、谩骂、打人要求他人为自己让坐的行为,看着让人可恨;

话说回来,老年人晨练这是好事,坐公交也没人反对;公交车上大多是学生与上班簇,老年人去锻炼,在拥挤的情况下,难免不安全,怕出现意外;有些老年人上车自持年长,总认为别人给他让坐是因该的;借用网友的一句话,下车方世玉,上车林黛玉,那就十分的让人反感了。



除了免费乘车的老年人,基本上大家都是买了票乘车的,大家都是辛苦工作学习了一天,能有个位子坐下休息在好不过;老年人上车,别人让你坐那是情分,不让你坐是本分;因为你不他家的任何人,非亲非故,他也没有欠你什么;

在让与不让,这个矛盾越演越烈之时,作为有些老年人难道不应该反思吗?因为你让人反感的举动,让人们收起了那份内心的良善;

我坐过好多次公交车,老年人上车,都会有乘客主动让坐,一声声谢谢和不客气暖人心;



如果大家能真诚的理解,和相互体谅,就能构建和谐社会,更需要大家都能献出一份爱心。


静遥远的星


中华民族历来有尊老敬老的美德。

然而因为公交车上给老年人让座一事,在全国各地却上演了一幕幕原本不该发生却又发生了的闹剧。因公交车上年轻人没给让座却被老人谩骂、被打巴掌、遭揪头发这样的事情,让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蒙上一层阴影。于是派生出了要取消老人免费公交的话题。

事实上,老年人凭证免费乘坐公交车是一项利民的好政策,是给老年人的福祉。无论是免费卡还是补贴现金,都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方便老人出行,也是对老年人的一种关爱。

我认为现在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凭证免费坐好,还是发补贴花钱坐好的问题,而是要如何引导老人自尊自爱、如何优化公交乘车环境、如何在现实的利益调整中用好政策的问题。而不是因为少数老年人的过错就因噎废食,把一项利民的好政策给丟掉的问题。

退一万步说,即是不发放免费卡,老年人照样每天挤公交、照样要强迫年青年人给他(她)让座、照样打人骂人,我们又该怎么办?

是的,如今确实有少数老年人为老不尊,有的老年人恼火年轻人不让坐位动手打人,有的老年人不顾别人是孕妇就把孕妇从座位上推开,有的老年人车上有空位不坐偏坐到女孩的大腿上。但这毕竟只是少数,老年人中好的仍然是绝大部分。

随着我国老龄化时代的加速到来,老年人正日益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尊老、敬老、助老更显得重要。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倡导社会和公众尊敬、关爱老年人,从国家到地方都制订出台了许多优待老年人的福利制度,具体到公共交通服务方面,老年人持“爱心卡"可以免费或优惠乘坐公交车,公交车上也大多都设置了“爱心座椅",有的城市甚至开通了“老年人公交专车"等。

这些人性化的惠民政策,增进了老年人的福祉,也吸引了众多老年人选择乘公交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一些老年人在早晚高峰期乘坐公交车去买莱、晨练、接送孩子等,加剧了公交车的拥挤程度。

公交是惠及百姓的公益性事业,然而随着人口向城市的大量集聚,让有限的公交资源愈加“捉襟见肘"。因此,通过优化公交福利制度设计,引导老年人合理出行,使城市公交运营更加经济而高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香港分时段划分老年人乘车的费用,鼓励老年人错峰乘车出行。老年人在每天8时到10时乘坐地铁必须付全额票价,而10时到18时乘车,则可以免费。

今年5月1日起,上海实施老年综合津贴制度。这一制度实施后,7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乘坐车这项制度在6月25日起停止了。上海的做法激起了不小的讨论。

也有的学者提出,可以设定老年人乘车的时段,比如早晚高峄时段或节假日等,老人不能免费乘车,也就是老人卡在这个时段刷不起来,把不提倡老人早晚高峰乘公交车改为实实在在设置的门槛,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乘车产生的矛盾。

新的时代会产生新的问题,新的问题需要新的解决办法。如何让老年人很幸福地过日子是摆在全社会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


叶公来帮忙


这个话题一提,回答问题“取消免费卡发现金补贴”当时公交集团出台70以上老年人办理“免费乘车卡”这是一项惠民政策。而公交集团亏损部分,当地政府部门会给予补偿。

全国各地城市,公交集团均推出了这项惠民服务。各地的叫法不同,但政策性是一样的。拿最熟悉的兰州市,唠叨唠叨吧!兰州公交集团自2012年8月1日,开始工作人员进入全市各大社区为辖区内(本市居民有效身份证为准)统一办理“敬老卡”。政策规定年龄70周岁均可办理免费乘坐市内各路“公交车”敬老卡,交2寸彩照片还需交18元押金!这就是办理“敬老卡”流程。


兰州公交集团,惠民政策还有“60岁,可办理老年卡,全程票价O.5角,享受低保户办理优惠卡O.5角,A卡8.5角,学生卡O.45角”市区内票价:1元。目前,在国内应该比较低价位吧!兰州公交集团“敬老卡”有6年时间!问题来了,近两年持“敬老卡”老年人坐车时间段发生变化!每天乘车高峰期和年轻人拼抢,年轻人又怕碰撞倒地出事!尽量避免出事让老年人先上车,结果自己上班迟到啦!

据了解,老年人一大早出来:有些人是晨练,赶早市买菜,更有些人去参加各种类型的“保健”讲座活动!最后上当受骗。有消息说:上海公交集团率先决定“取消免费乘车卡”。但惠民政策没变,改为补偿方式发放补贴。实施方案细则(截图)有详细介绍。造成每天早上上班高峰期,老年人和年轻人拥挤上车现象!主要原因还是“免费乘车卡”的问题!坐车不要钱哈哈有谁不愿意啊!



西岸39059526


这个问题几乎不用选,所有的老年人都会觉得发钱比较好。

我们的老年人都是从我们一穷二白的时代过来的,我们国家对老年人的特别优待,也是实打实的落实。

但是老年人还是忘不了以前的贫苦时代,每次养老金发放之后,他们总是在第一时间拿着小板凳去银行,接着取现。殊不知我们现在可以通过手机直接划走。淳朴的老人们。

对于大多数老人来说,免费坐车并没有太多的获得感。而如果将坐车的费用补贴给大家,预计很多人都会选择走路,就为了省那一元两元。

我岳父岳母现在是免费车都不愿做,宁愿走路锻炼身体。

这可能是多数老人的选择。

只有极个别的老人,会在年轻人出没的上下班高峰,接孩子、去晨练。

偶尔有一些非常郁闷的老人,把对社会的不满发泄出来,又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才挑起了现在的矛盾。

如果想要化解矛盾,真的应该学习上海那种将钱补贴给老人的方式。让我们老年人能多一份退休待遇也是好的。


暖心人社


老年人坐公交车是凭证免费坐好,还是发补贴花钱坐好?这个问题我的观点是,无论凭证免费,还是发补贴花钱,都不是问题的关键,关键在素质,凭证免费坐有那么多的问题,难道发补贴花钱坐,就没有问题了吗?问题的关键是,有素质的老人,说话办事都会有礼有节的,这些应属身心健康的老人,也有不健康的,贪小便宜的,到菜市场买菜,明明称好还要多拿,倚老卖老,为老不尊,坐公交车时一定要让座,要不然就会开口大骂,再不让坐大腿上,贪生怕死,买保健宁愿让人骗上几千几万,到菜市场菜买菜却扣扣搜搜,经常为一两分钱讨价还价,做了错事在这些人的眼里,只要他们认为是对的,错也是对的,我经常与这类人打交道,对他们真的是无言,保护好自己,最好的办法是远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