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乡镇卫生院几乎没人去看病,他们是靠什么支撑着的?

健康人生2057


乡镇卫生院所承担的任务是一院两站,即治疗、妇幼保健和防疫工作。通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乡镇卫生院已确定为全额拨款单位。但多数地区没执行,实行定向补助或差补。



有的乡镇卫生院确实患者很少,单靠医疗收入是无法维持的。乡镇卫生院收入主要来有三个方面。政府补助、医疗收入、公共卫生服务,今年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增加到了人均55元,所以,乡镇卫生院工作重点不只是医疗,这就是与城市医院的区别。


用户临江楼主


在回答您的问题之前,我首先介绍一下,我所任职的这家中心卫生院的基本情况。辖区常驻人口4.5万人,全院职工总数156人(在编96人,聘用60人)其中副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50人,28人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编制床位99张,实际开放床位150张。2017年门诊95000人次,住院8732人次;目前已经实现一级分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中医科、门急诊科)全年住院分娩628人次(破宫产323人次),外科手术488例(上腹部胆囊切除术、下腹部阑尾手术、腹股沟疝修补术、四肢骨折手术能够独立完成)。全院每个月的业务收入收支结余的50%用于发展基金,剩余50%作为绩效发放。其实介绍那么多,不是为了炫耀、显摆;(具有这一级服务能力的乡镇卫生院在全国还有很多)而是发自内心的说“乡镇卫生院要想留得住病人,必须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这是唯一的出路”(如果大家对我提出的数据抱有疑问,请关注我,线下可以互相交流)。

我曾经到过省外的普通乡镇卫生院,有些卫生院全院人员不足20人,医疗业务上仅有门诊、住院病房;医护人员不足10人,而且大多数人员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每月业务收入基本够维持水、电、油等办公费用,人员绩效大多数依靠公共卫生经费、预防接种劳务费支撑着。全院职工工作积极性不高,工作得过且过,真的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有部分人认为,新医改政策出台以后,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使得原本靠药品加成维持生计的卫生院“雪上加霜”。我本人认为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国家为什么要破除“以药养医”?取消“药品加成”?,就是为了达到“老百姓能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最终目的所作出的决策。

没有了药品加成,我们乡镇卫生院的管理人员,能否开拓思路,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医疗业务呢?(一)比如说中医适宜技术的开展,投入不大、成本低、而且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诊疗项目。(二)可以借助公卫入村随访的时间,组织临床医务人员将诊疗服务做到百姓家中去,同时也符合了目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总体要求,两项工作一并完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积极的与县人民医院搭建“医共体”模式,建立分级转诊,上下联动机制,更要接得住自上而下转入的病人。大家别认为我说的这些是“镜中花、水中月”不切实际,明确的告诉你们现在部分乡镇卫生院已经走在前面,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总而言之,乡镇卫生院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的中间环节,其重要地位是不可取代的,同时我们要积极的看待医改政策,要积极准备,更要接得住。因为我们是广大医疗战线上极其基础的一份子,我们从百姓当中来,更要将医疗服务认认真真的做到百姓家中去。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我会和大家长期保持沟通,对于我的回答持否定的,也希望大家非喜勿喷,谢谢。


且兰医者


这个我最有发言权,80年代是乡镇医院最辉煌的时候,那时候都是计划经济,乡镇医院和县市医院都是财政全额拨款,收入差距不大,现在很多镇医院50多岁的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都是正规本科生,那时根本考不上几个大学。后来改制,医院自负盈亏,乡镇医院的收入明显下降,一个月收入连打工的都不如,已经招不到医生了。十年前医院改制,乡医院镇医院基本被卖,人员流失严重。再加上招不到医生。基本属于停业状态。现在每个县只有3、4家二乙镇医院、县人民医院、中医院正常看病,病房人满为患,过年时间2个月都住不进。这几年财政补贴越来越多,收入有所提高,但是还是缺医生,6、7个医生要上病区白班和夜班、急诊夜班、120出诊、门诊,等老的退休了就差不多关门了


NNT紫菱


每个乡镇都几乎有一所卫生院,但医疗设备落后,缺少医护人员,当地老百姓生病很少去乡镇卫生院看病,经常看见乡镇卫生院看病人员寥寥无几,那为什么乡镇卫生院还能存在,还能有收益,靠什么支撑?

乡镇卫生院的运转好大一部分是靠国家财政扶持在运行,如果没有财政扶持,乡镇医院必定入不敷出,无法正常开展工作,现在的乡镇一般都配有一个卫生院,这几乎就是乡镇的标配,国家是一般不会让乡镇卫生院关门。

乡镇卫生院重点是靠农村计划生育,妇女环孕检,打疫苗,农村老年人身体体检等项目来开展工作,维持医院正常运转,虽然开展项目偏少,但是医院属于赢利行业,这些医疗项目也足以支撑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

乡镇卫生院还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输液,一些跌打损伤,头疼感冒等一些小病的治疗,毕竟乡村医院离家近,一些小病能在家门口解决的,谁也不愿意舍近求远。

所以虽然乡镇医院虽然看病人数少,但是维持运转还是绰绰有余,现在随着医疗的改革,相信乡镇医院会越来越好。


生态农说


我只能说这个确实有点片面

我家人就在乡镇医院上班的,你这个说几乎没人看病,那是有点片面了。因为我家那面乡镇医院虽然比不上大城市医院的车水马龙,但是还是有很多日常的小病需要开药治疗的。

如果赶上流行感冒,那样乡镇医院的患者还是人们为患的。而且乡镇医院基本上,都是靠着自己的自负盈亏来维持运转的。

而且很多乡镇医院,不但可以做到自负盈亏,如果运营得好,可能不但解决了当地人的各种中小病患,而且还能为医院的所有职工带来不错的经济收入。

目前乡镇医院的设备已经不是我们传统的啥都没有或者非常陈旧,像B超机、X光机都是标准配置,还可以做一些阑尾炎等这些手术的。

所以题主不需要担心乡镇医院的运营,他们存在都是有道理的。


张敬医


以前乡镇卫生院的工资主要是国家财政补贴+地方财政补贴+医院收益这三部分构成的。而由于乡镇卫生院不收挂号费,平常也做不了什么手术,所以医院收入主要靠卖药。


而现如今的医改,已经全面取消了以药养医的政策,所以乡镇卫生院现在的工资收入主要靠财政补贴。也就是说这些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和公务员差不多,拿死工资。

由于大部分工资是走财政拨款,这也导致了他们的工资普遍不高。所以现在的医生大多数都往市区大医院走,或者是私立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生的空缺,现在基本上只能靠免费医学生项目填补。

看完了乡镇卫生院,咱再来看看村卫生所和普通公立大医院的收入组成。

村卫生所医生收入组成


而像村村卫生所医生收入卫生所的医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村医,他们的工资主要组成是药品收入+财政补助。和乡镇卫生所的医生差不多,他们的收入现在已经基本上靠财政补贴了。

地方财政和国家财政会根据村医辖区里面的人口情况进行补助,同时也会根据其看病的人数,销售药品的情况进行相应的补助。


普通公立大医院现在都是自负盈亏,也就是说医生们的钱,要医院自己赚。然后由医院按照科室收入和成绩分配科室奖金;再由各科室按照级别、业绩等因素,分配人员奖金。

医生工资组成:职务工资+津贴+科室奖金。

职务工资:这部分工资相对固定,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工资的标准分为五个级别,每一级别又分为15档,数额在每月1970元和640元之间,差别并不很大。

津贴+科室奖金:这俩个才是医生工资的主要部分,主要和当代的经济情况、医院的水平有关。不同医院之间相差比较大。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医学生毕业之后都想往大城市,大医院跑的原因。


阳哥闲聊


我深入乡镇卫生院工作过,对这个问题,有最直观准确的感受和观察。请看我的分析!


乡镇卫生院的病人门可罗雀?显然不是的。这得分具体情况来看。

对于就医不方便的偏远地区,乡镇卫生院无疑是周围村民就医的唯一选择,如果这个卫生院有一两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则这家卫生院就会“活起来”。

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卫生院西成药零差价销售,药品种类少且可选择性差,反观中医药,不仅存在25%到30%的中草药利润,通过辨证论治还能治疗很多疾病,最主要是能迎合老百姓喜欢看中医的心理。

另外,比如针灸、推拿、穴位贴敷、外科、煎药等等,只要能吸引来病人,都是创收的项目。


除此,现阶段卫生院承担着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国家全额补助,比如水电费、煤炭费、用车耗油费、项目经费等等。所以即使有一个病人来卫生院看病,卫生院都不会倒闭,相反的,卫生院的职工还要走家串户去普及公共卫生服务。


对于临近县市区的卫生院,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站等,门诊量可能不太大,主要工作集中在公共卫生方面。

目前国家大力推行分级诊疗,卫生院不仅重点承担公共卫生项目,还要全力发展基本医疗服务,这二者结合发展也是大势所趋。我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更重视保健和预防。



不论如何变化,改革的方向始终以惠民为主,为解决老百姓看病难、贵的问题,国家大力投入,如社保、医保、大病补助、分级诊疗等,切实改善百姓的就医环境,提高就医的质量,保障服务的水平,这一系列措施在方方面面都所体现,相信积极总是大于消极的。


你有什么看法呢,说出来我们也听听看!


临药健康


乡镇卫生院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综合提供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等服务,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包括三块。

一是属于事业单位,财政拨款保障医务人员工资。

二是做政府卫生部门指定的公共卫生项目,如为辖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体检,对老年人,糖尿病,高血压,精神病人随访等这一块收入的比重很大,每年有大几十万。当然这一块的收入也是来源于财政。作为一个只有十来个人的乡镇卫生院,那是很幸福的事情了😄

三是开展医疗服务收入,由于院里的大夫技术一般,都不如社区门诊大夫,这块收入比重不断下降。


视界灵犀


农村乡镇卫生院分两类,一类是乡镇卫生院,一类是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卫生院以公卫为主,基本医疗为辅,设备落后,有的甚至没有,人才调零,但人员少,地方财政拔款加公卫基金,保运转没问题。乡镇中心卫生院就与之不同,事务多,拔款少,人才流失大,公卫基金和医疗收入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运转,只要靠欠医药公司的药款来周转,基本都是负债累累。原因:一、医改后无激励机制,吃大锅饭,人才流失。二、施行基药制度后,药品无利润,基层医生无药可用,医疗收入低,基本都是亏本买卖。三、地方财政拨款不到位,医院无自主权,设备不能更新,人才不能引进。四、农村人口减少,留守老人年级大,病情重,基层无药无设备无人才团队,连基药都受医保限制,如何治病救人。这就是基层卫生院现状:管家多,事情多,债务多,资金少。或许随着医改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将来乡镇卫生院也会迎来春天!


无为1314196


这主要是因为卫生院从来不挂号,几乎不开展手术,以前主要靠为乡医配送一些药品,还有向到医院看病的患者销售一些药品,然后再由财政补助一些,卫生计生委拨付一些公卫费用。现在取消了药品加成,提高挂号费,提高手术费这些措施也与卫生院没什么关系,所以现在卫生院看病是义务的,不赚钱,这也导致现在卫生院不去看病了,生存也成了问题。



目前,乡镇卫生院主要靠公卫项目和政府拨款维持生计。现在,乡镇卫生院每天做大量的城乡居民健康档案,这个是有公卫拨款的。还有现在流行的家庭签约医生,每签订一人,医保补贴20,公卫补贴40,财政好像还有几十的补贴作为配套资金,所以现在乡镇卫生院都在签约家庭医生,不过这个钱好像都还没拨付过。


鉴于现在乡镇卫生院确实经营困难,很多地方都加大了政府拨款,有些地方甚至变成了全额拨款,我个人对这种方式持怀疑态度,一个医生不去看病,旱涝保收了,更不去看病了吧?😰

我个人觉得现在乡镇卫生院的模式从根本上已经不太适应现代人民群众的需求,应该视情况,对一些根本不再看病,没有存在必要的卫生院,进行合并,然后由大医院拨付骨干,建立合并成县级医院,医院这种专业性特别强的机构,还是大一些,专业性强一些,设备先进一些,更符合群众的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