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患者如何进行稳定期、急性加重期的管理,如何选用药物?

董姝厦


药物治疗用于预防和控制症状,减少急性加重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逐步增加治疗,如没有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则应在同一水平维持长期的规律治疗。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扩张支气管缓解气流受限,是控制慢阻肺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短期按需应用可缓解症状,长期规则应用可预防和减轻症状,增加运动耐力,但不能使所有患者的FEV,得到改善。与口服药物相比,吸人剂的不良反应小,因此多首选吸入治疗。主要的支气管舒张剂有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及甲基黄嘌呤类,根据药物作用及患者的治疗反应选用。定期使用短效支气管舒张剂价格较为低廉,但不如长效制剂使用方便。联合应用不同作用机制与作用时间的药物可以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减少不良反应。联合应用β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物和(或)茶碱,可以进-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与健康状况。

β2受体激动剂:

主要有沙丁胺醇和特布他林等,为短效定量雾化吸人剂,数分钟内起效,15 ~30 min达到峰值,疗效持续4~5 h,每次剂量100~200 ug(每喷100 ug),24 h内不超过8~12喷。主要用于缓解症状,按需使用。福莫特罗(formoterol)为长效定量吸人剂,作用持续12h以上,较短效B:受体激动剂更有效且使用方便,吸入福莫特罗后1~3 min起效,常用剂量为4.5~9 ug,每日2次。茚达特罗( indacaterl)是一种新型长效B2-受体激动剂,2012年7月已在我国批准上市,该药起效快,支气管舒张作用长达24 h,每日1次吸人150或300 ug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和呼吸困难症状,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慢阻肺急性加重。

抗胆碱药:

主要品种有异丙托溴铵(ipratropium)气雾剂,可阻断M胆碱受体,定量吸人时开始作用时间较沙丁胺醇等短效B-受体激动剂慢,但其持续时间长,30 -90 min达最大效果,可维持6-8h,使用剂量为40~80 ug(每喷20ug),每日3~4次,该药不良反应小,长期吸入可改善慢阻肺患者的健康状况。噻托溴铵( tiotropium)是长效抗胆碱药,可以选择性作用于M,和M,受体,作用长达24 h以上,吸人剂量为18ug,每日1次,长期使用可增加深吸气量,减低呼气末肺容积,进而改善呼吸困难,提高运动耐力和生命质量,也可减少急性加重频率。

茶碱类药物:

可解除气道平滑肌痉挛,在治疗慢阻肺中应用广泛。该药还有改善心搏出量舒张全身和肺血管、增加水盐排出、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改善呼吸肌功能及某些抗炎作用。但总的来看,在一般治疗剂量的血浓度下,茶碱的其他多方面作用不很突出。缓释型或控释型茶碱每日口服1 ~2次可以达到稳定的血浆浓度,对治疗慢阻肺有一定效果。监测茶碱的血浓度对估计疗效和不良反应有一定意义,血液中茶碱浓度> 5 mg/L即有治疗作用;>15 mg/L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吸烟、饮酒、服用抗惊厥药和利福平等可引起肝脏酶受损并缩短茶碱半袞期,老年人持续发热心力衰竭和肝功能损害较重者,以及同时应用西咪替丁大环内酯类药物(红霉素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等)和口服避孕药等均可增加茶碱的血浓度。

2激素:

慢阻肺稳定期长期应用吸人激素治疗并不能阻止其FEV的降低趋势。长期规律的吸人激素适用于FEV占预计值% <50%(皿级和NV级)且有临床症状及反复加重的慢阻肺患者。吸人激素和B2-受体激动剂联合应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好,目前已有氟地卡松/沙美特罗、布地奈德/福莫特罗两种联合制剂。FEV,占预计值% <60%的患者规律吸入激素和长效B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能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减少急性加重频率。不推荐对慢阻肺患者采用长期口服激素及单一吸人激素治疗。

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

PDE4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细胞内环腺苷酸降解来减轻炎症。该类药物中罗氟司特( roflumilast)已在某些国家被批准使用,每日1次口服罗氟司特虽无直接舒张支气管的作用,但能够改善应用沙美特罗或噻托溴铵治疗患者的FEV,。对于存在慢性支气管炎、重度至极重度慢阻肺、既往有急性加重病史的患者,罗氟司特可使需用激素治疗的中重度急性加重发生率下降约15% ~20%。罗氟司特联合长效支气管舒张剂可改善肺功能,但对患者相关预后,尤其是在急性加重方面的作用还存在争议。目前尚未见关于罗氟司特和吸入激素的对照或联合治疗研究。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有恶心、食欲下降、腹痛、腹泻、睡眠障碍和头痛,发生在治疗早期,可能具有可逆性,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而消失。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在罗氟司特治疗期间出现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平均2 kg),因此建议在治疗期间监测体重,低体重患者避免使用。对有抑郁症状的患者也应谨慎使用。罗氟司特与茶碱不应同时应用。

其他药物:

(1)祛痰药(黏液溶解剂):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内产生大量黏液分泌物,可促使其继发感染,并影响气道通畅,应用祛痰药似有利于气道引流通畅,改善通气功能,但其效果并不确切,仅对少数有黏痰的患者有效。常用药物有盐酸氨溴素、乙酰半胱氨酸等;

(2)抗氧化剂: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导致氧化负荷加重,促使其病理生理变化。应用抗氧化剂(N-乙酰半胱氨酸、羧甲司坦等)可降低疾病反复加重的频率;

(3)免疫调节剂:该类药物对降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严重程度可能具有一定作用,但尚未得到确证,不推荐作为常规使用;

(4)疫苗:流行性感冒(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应根据每年预测的流感病毒种类制备,该疫苗可降低慢阻肺患者的严重程度和病死率,可每年接种1次(秋季)或2次(秋、冬季)。肺炎球菌疫苗含有23种肺炎球菌荚膜多糖,虽已用于慢阻肺患者,但尚缺乏有力的临床观察资料;


我们是倡导循证营养的科学团体,期待您的关注

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茄子营养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COPD,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而且气流受限通常为进展性。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慢性咳嗽、慢性咳痰。根据疾病的严重程度,慢阻肺分为稳定期和急性加重期。不同时期,药物治疗管理也不同。


稳定期药物治疗目的是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并改善患者的健康状态和运动耐量。


支气管舒张剂

支气管舒张剂是COPD 症状管理的核心药物,包括β2 受体激动剂(沙美特罗、福莫特罗)和抗胆碱能药物(异丙托溴铵、噻托溴铵)。为了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优先选择局部吸入治疗;为了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

优先选择长效制剂。长效吸入支气管舒张剂使用方便,而且与短效支气管舒张剂相比,可更加有效的持续缓解症状。如果疗效欠佳,可联用茶碱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

对于中度至极重度的 COPD 患者而言,联合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和长效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在改善患者肺功能和生活状态,减少急性发作等方面均优于其中任何单一药物。


抗菌药物

在慢阻肺稳定期不推荐应用抗菌药物。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

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定义为患者呼吸道症状加重,超出了日常变异,导致患者急性加重的最常见原因是呼吸道感染(病毒或细菌感染)。


支气管扩张剂

急性加重治疗首选短效吸入 β2 受体激动剂,联合或不联合短效抗胆碱能受体拮抗剂,因为短效的起效快


系统性糖皮质激素

在急性加重期,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和稳定期不同,应选用全身用激素。因为系统性糖皮质激素可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改善肺功能及动脉低氧血症;并能 减少患者病情的早期复发、治疗失败,及其住院时间延长等风险。


抗菌药物

对于以下患者还应使用抗菌药物

• 有以下三种基本症状的患者:呼吸困难增加、痰量增多,以及脓痰增多;

• 脓痰增多,且伴有一项其它的主要症状;

• 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


综上所述,稳定期支气管扩张剂选用长效的(作用时间长,给药方便),糖皮质激素采用吸入给药(不良反应小),不需要应用抗菌药物;急性加重期支气管扩张剂选用短效的(起效快),糖皮质激素采用全身给药(缩短病程),可能需要应用抗菌药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