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最近,一部美食紀錄片又在網絡上火起來,它就是《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的主創人馬陳曉卿和他的團隊一手打造的

《風味人間》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第一集播出就收穫一片好評,豆瓣評分達到了9.2的高分。網友不僅對這熟悉的"舌尖"旁白感到分外親切,優質的內容更是使大家對曾經引起收視狂潮的舌尖更加懷念。因為對"舌尖3"的失望,很多觀眾表示,"這才是真正的"舌尖3"吧,還是世界版的。"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山海之間傳遞味道

第一集的主題是山海之間,開篇就是阿勒泰哈薩克牧民轉場,殺羊,殺馬,炒馬肉塊,把肋骨塞進馬腸子,化雪取水。這是從舌尖開始不變的主題,"以食窺人",也正是美食紀錄片的精髓。

與其說是看美味的食物,不如說是看一方食物的土壤和在這片土地上辛勤勞作的人民,還有那生生不息的世間萬物。在這一點上,《風味人間》沒讓我失望。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站在海船上鏢魚的少年,漁民站在船頭手持魚叉尋覓旗魚,找準角度用力擲下魚鏢,第一次沒有成功,再試一次,最後捕獲出一條大魚。

這是個已經逐漸被工業化捕撈技術取代的工種,可能時效低又費力,可少年站在甲板上面對洶湧的大海,與海浪搏鬥與天氣抗衡,少年的理想熠熠生輝,堅毅的背影像一個平凡生活裡的英雄,一個來自海里的俠客。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人類依附自然,受制於天地的關係,全在這一幕裡體現出來。而且這次也不只拍中國食材了,西班牙的火腿、法國的奶酪,雖然美食是高鹽高油+主食,但這是寫在人類基因裡的,是人類天然的享受。

落地生根傳承匠心獨運

中華民族遼闊的土地,季節的變換和民族的融合,是每一個獨特風味的由來和傳承。 這次更加重視了描繪民族,世界,人情,山海,煙火氣的風味,也把《舌尖2》中強加的人文色彩去掉了。脫離了央視,跨出了國門,視聽依然誘惑,條件反射後,分泌出最純粹的口水。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落地生根,味覺是家的味道,我很喜歡看片子裡這些將食物視為至寶的人。這集的安娜讓我印象尤其深刻,因為一塊豬皮而留在故鄉的人沒法不可愛。所以當安娜知道了"豬皮"對自己的意義之後,決定教小兒子做Tacho,就明白了她的用意,爸媽教兒女做菜時想的絕對不只是這個菜好吃,而是讓你"不要忘了自己的家鄉,不要忘了我"

有人說,當今社會人們彷彿嚐遍了萬物,吃遍了各國美食,但生病脆弱之時,你可能想到的還是自己小時候母親給煮的那碗白粥,思念的是家常菜。片中馬六甲的華人們聚在一起吃白斬雞米飯,迪奧菲洛給劉厚平做秘魯炒牛柳,大概這些就是家菜的意義吧,並不止於滿足食慾,更是心靈的歸宿。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世人常提"世界觀" ,其實沒有"世界" 只有"觀" 。人類對周遭萬物的觀察和解析組成了每個人獨一無二的世界,食物的滋味背後是人情的牽掛、四季的流轉,生命的孕育。口舌之歡只是開始,綿密悠長的動人體驗藏在日常生活的細節裡。只有對生活還保有那顆品味美食的熱忱,才能心生出風味的人間。

紀錄片《風味人間》評分9.4,這才是真正的舌尖世界3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