樑冬|接受生命所有的好與壞,臣服於這個遊戲,幸福感就來了

少焉,徐無鬼曰:“嘗語君,吾相狗也。下之質執飽而止,是狸德也;中之質若視日,上之質若亡其一。吾相狗,又不若吾相馬也。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而未若天下馬也。天下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喪其一,若是者,超軼絕塵,不知其所。”武侯大悅而笑。

徐無鬼出,女商曰:“先生獨何以說吾君乎?吾所以說吾君者,橫說之則以詩書禮樂,從說之則以金板六弢,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為數,而吾君未嘗啟齒。今先生何以說吾君,使吾君說若此乎?”徐無鬼曰:“吾直告之吾相狗馬耳。”女商曰:“若是乎?”曰:“子不聞夫越之流人乎?去國數日,見其所知而喜;去國旬月,見所嘗見於國中者喜;及期年也,見似人者而喜矣;不亦去人滋久,思人滋深乎?夫逃虛空者,藜藋柱乎鼪鼬之逕,踉位其空,聞人足音跫然而喜矣,又況乎昆弟親戚之謦欬其側者乎!久矣夫,莫以真人之言謦欬吾君之側乎!”

梁冬|接受生命所有的好與壞,臣服於這個遊戲,幸福感就來了

01

關閉手機就是最大的閉關

莊子筆下的徐無鬼,是一個長年隱居的人。前一段時間我聽說我的好朋友陳漫同學,帶著她的助手去閉關了。在一個海島上,除了“吃飯了”等生活用語外,其他時間都不讓說話。

閉關,也可以叫“關閉”——關閉你的眼神,儘量少看東西;關閉你的耳根,儘量少聽東西。不看書、不說話、不寫字,不去聞各種好聞的味道。甚至儘量關閉你的意識,不為過去煩惱,不為未來擔憂,是為“閉關”。我相信徐無鬼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做類似的事情。

對於現代人來說,還有一個重要的東西——WiFi。沒有WiFi,不能用手機,你在哪兒都是一樣的。我看見那些到了埃菲爾鐵塔還刷微信和微博的朋友,常常覺得很遺憾。你的身體都到埃菲爾鐵塔,你的心還在朋友圈。

如果你去不了巴黎,可以去趟天津。據說天津有座橋就是當年建埃菲爾鐵塔時,用剩下的一批鐵建造的,只是後來那座橋被拆了,有點兒可惜。

廣州海珠廣場的海珠橋,大概也是上個世紀修的。我從小就看著它,沒覺得有什麼稀奇,結果有一天《新週刊》拍了一組照片,對於工業時代的那種架構,我才覺得“哇,好帥。”

你在埃菲爾鐵塔上,如果還掛念著微博和微信上的朋友,那麼你沒有脫離塵世。如果我們要閉關或者關閉的話,關閉手機就是最大的閉關。

梁冬|接受生命所有的好與壞,臣服於這個遊戲,幸福感就來了

02

自然而然的快樂是人類共有的鄉愁

當一個長年從事隱居和閉關事業的徐無鬼見到當時的魏國領導人魏武侯,面對面坐著,“少焉”(就是過了一會兒的意思),徐無鬼說:“聊點兒什麼吧,就說我善於相狗的事吧。

下等材質的狗捕食的時候,動作很迅猛,這其實是山貓的德性;中等材質的狗,眼睛看得高,望得遠,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若視日’——眼睛好像聚焦在太陽那麼遠的地方;上等材質的狗就好像忘了自己的身體一樣,完全不覺得自己是一隻狗,也不覺得自己是誰……

“其實相狗只是我的一個簡單本領,我相馬更厲害。我觀察人們訓練馬,如果馬被訓練得走路像繩子拉出來的那麼直,彎著走像圓規畫出來的一樣圓。說走圓形就走圓形,說走直角三角形就走直角三角形。列隊的時候,規規矩矩、方方圓圓,一般來說,這已經是這個國家最好的馬了。

但是,這仍然趕不上我看過的天下最好的馬。天下最好的馬是什麼樣子呢?天下最好的馬有它的天性和用途,走起路來像若有所思,又有所失落似的,這樣的馬跑起來超凡脫俗,像風一樣,轉眼就不知去向。”

聽完徐無鬼講他自己相狗、相馬的故事後,武侯高興得哈哈大笑。

徐無鬼從宮裡出來以後,引薦他的大臣女商問他:“很奇怪,先生,你到底用什麼方法讓我們老闆這麼高興呢?平常我跟老闆聊天的時候,要跟他說《詩》《書》《禮》《樂》,要講《金板》《六弢》等等。總之做的事情不計其數,可老大從來沒有開口笑過,請問先生你是用什麼方法讓我們老大笑成這樣?”

徐無鬼說:“我不過是專門給他講了一些相狗、相馬之類的事情。”女商說:“就這事?”

徐無鬼後面說了一段很有趣的話,他說:“你見過那些流亡的越國人嗎?離開祖國幾天,一見到認識的人他就很高興;離開國土一個月,只要他再見到那些覺得眼熟的人(好像曾經在越國見過),他就喜歡;至於離開祖國一年的人,只要看見長得像越國的人他就高興。這不就是離開故土的時間越長,對人的思念也越深嗎?”

愛國主義教育的好時機是在出國的時候。很多朋友在十一期間從中國大陸到各個地方去旅遊,包括中國一部分的臺灣、香港、澳門。也有到國外,比如韓國、日本、泰國……乃至去美國和歐洲。

大家出去以後幾乎都會覺得,還是自己的國家好。什麼東西都能夠微信支付,高鐵也方便……國外這些都不方便。

如果你出去玩了十幾二十天,在回來的飛機上,空姐給你一包榨菜,一包康師傅泡麵,你都會感動得熱淚盈眶。難道你真的喜歡它們嗎?是的,是喜歡。但平常為什麼沒有那麼激動呢?因為離開之後就有相思之苦——“隔鍋香”。

所以,徐無鬼說:“我給他講的東西,其實都是一些他既思念又熟悉但久違了的東西。僅僅是一些有意思的真相,或者說是符合事物真相的東西。

魏武侯每天幾乎所有的時間都在想如何治理國家、外交、權謀以及如何鞏固自己權力等等問題,他的內心更想要一些自然而然的快樂。”

回到最前面第一段,魏武侯對徐無鬼說:“你是不是在山裡面混得不好了,所以來找我啊,你是不是活得比較困頓啊?”徐無鬼說:“才怪,是我來慰問你好不好。像你這樣放縱自己慾望的人,其實內在受到了損耗,你知不知道?”

魏武侯無言以對。他為什麼無言以對?是因為他在心裡認為徐無鬼說的是對的。

從這一段可以看到徐無鬼戳中了日常生活中,在物質世界已經極大滿足的人的內心裡久違的鄉愁,這個久違的鄉愁,它不是一個人的,而是人類共有的鄉愁。

什麼是人類共有的鄉愁?人類共有的鄉愁就是那種與天地融為一體,只活在現在,不為各種虛擬出來的東西所煩惱,自然而然的快樂。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在動物世界裡,廣袤的大地又到了一年發情的季節,一隻公猩猩看見了一隻母猩猩,這隻母猩猩眼神一抬(其實它還沒有看),公猩猩嗷嗷一叫,它倆愉快地度過了幾分鐘。

過了幾天,這隻母猩猩看見另外一隻公猩猩,或者這隻公猩猩又看見了另外一隻母猩猩,它們又度過了愉快的幾秒。

沒有任何一隻猩猩會在內心對自己產生種種的判斷、批判——我這樣好不好呢、對不對呢、應不應該呢、要不要撒個謊呢……諸如此類,這就是人世間的煩惱。而回到那個狀態,也許是一種人類的鄉愁,或者是說人類作為動物的鄉愁。

這個例子可能不太合適,儘管我不認為它有多大的錯誤。

梁冬|接受生命所有的好與壞,臣服於這個遊戲,幸福感就來了

03

彼此之間的關聯才是事情的本質

再舉一個例子:一對野人兄弟被一隻老虎窮追不捨,最後他們實在跑不動了。這時老虎撲了上來,把弟弟叼走了。哥哥當時嚇得暈了過去。

可是第二天他醒來後,該去找吃的還是去找吃的……他不需要祭奠什麼,也不需要挽回什麼,因為下一秒鐘被吃的可能就是他,他現在活著的每一秒只是為了生存而已,把他的DNA再傳下去。

對於動物來說,所有的意義都來自於神經網絡、DNA的算法。它們只受這個驅使,因此它們沒有太多的煩惱。

每一個當下都活在此刻,這不就是傳說中的禪定嗎——吃飯的時候就吃飯,逃跑的時候就逃跑。

雖然人類從猿猴進化為人的過程當中得到了很多,但實際上也失去了更重要的東西。這樣的東西既讓魏武侯無言以對,也讓他哈哈大笑,同時這也是隱居的徐無鬼真正體會到的。所以在古代,一個隱士可能做著很重要的工作——起碼讓自己成為一個原裝動物,成為一個和整個世界渾然一體的人。

我看過一本楊定一先生寫的書,他提到了一個很有趣的觀念。他說,我們人類的所有問題,都來自於我們不接受命運的安排,我們不接受命運對我們的碾壓,我們總想創造自己認為美好的生活。但其實幸福感和我們能不能做到什麼可能並沒有關係,幸福感可能僅僅是你接受自己就是大自然當中偶然存在的那麼一個生命狀態而已,至於生命給你任何的好與壞,你都接受它,臣服於這個遊戲,也許你的幸福感就來了。

這種觀念對於現代人來說,的確很難接受的。因為我們已經習慣的幸福感是與有沒有一部更好的手機、一輛更好的車、一棟更好的房子、朋友圈裡更好的照片,是否能夠說出更牛逼的話聯繫在一起的。

我們也許應該客觀、認真地想一想自己因此更快樂了嗎?大部分人都會懷念童年時候的快樂,我想我們對童年的嚮往,就是對自己原裝版本的一種嚮往。

——今日互動——

莊子是這樣認為的,你呢?

在旅行的時候,

你有發朋友圈記錄,

或者直播的習慣嗎?

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