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运-20运输机的研制和小批量装备,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军大型运输机数量不足的装备短板,随着运-20量产进入到稳步生产阶段,广大军迷的关注点再次回到了近几年来被不断炒作的战略运输机上,中国是否会研制安-225这样的战略运输机?

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安-225运输机,大得不像地球文明的产物(图源:military-today)

实际需求方面,对于中国这样疆域辽阔的国家来说,安-225这种400吨级别的战略运输机需求还是有的。中国东西部横跨5200公里,南被两端相距5500公里,安-225这样的战略运输机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将装备物资从任何一地转移到目的地,其速度和运输能力是高铁、高速运输永远无法代替的。举个很实际的例子,今年9月,叙利亚防空导弹误击俄军伊尔-20侦察机,俄罗斯需要紧急向叙利亚运送S-300防空导弹,如果没有安-124运输机,俄罗斯就只能通过海运的方式将S-300导弹运到叙利亚(伊尔-76也装不下S-300),安-124几个小时能解决的问题,海运需要数月才能解决,而铁路、公路运输由于隧道、涵洞尺寸的限制,无法运输S-300这样的大件装备,远距离运输只能通过海运或者空运的方式的解决。

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运-9之后,安-12真的没有升级的必要了

不着急的时候,海运运输可以解决,比如我国进口S-400防空导弹,就是走海路绕了半个地球回国的。但是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如重大自然灾害和战争,时间就是生命、时间能决定胜负,没有400吨左右的大型运输机是不行的。2008年汶川地震让我们意识到了重型直升机的短板,我们不希望再经历这样惨痛的教训,因此最好的方式就是未雨绸缪,战略运输机的研制也是有必要的,研制出与C-5“银河”、安-124“鲁斯兰”同级别的400吨级战略运输机,安-225太大,单位成本极高而且起降条件要求较高,不一定非要追求世界最大。

运-20之后,是否有必要研发400吨级的战略运输机?

◎在空运大件儿装备时,安-124这样的大型运输机优势就显现出来了

在探索400吨级战略运输机的同时,新中运也是需要顾及的一个机型领域。目前中国空军的中型运输机中流砥柱是运-8/运-9,二者都是在前苏联安-12中型运输机的基础上研制的,运输能力和航程尚可,但是货舱尺寸非常有限,对于稍大一点儿的装甲车和坦克就只能“望车兴叹”了,因此在批量生产运-20的同时,研制一款运输能力介于运-8和运-20之间的新中运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