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真正算得上“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人物有哪些?

用户57821970939


既然大家说的都是中国的,那我说一说外国的好啦。

纵观诸国历史,似乎没有哪个国家到了快要亡国之时,然后横空出世一位超级英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毕竟要遴选这样一位人物条件实在太苛刻了,

我首先想到的,是法国的贞德。



贞德于法国,就好像岳飞于我们一样的存在,都是民族英雄,也都身先士卒,令人钦佩,而结局也是都很惨,一个俘虏后被敌人烧死,一个被效忠的对象“莫须有”而死。只是二者对于历史的进程的影响却截然相反。

彼时,英法两国之间王位继承战争已经打了80多个年头了,从1337年打到1415年,英国在这场战争中几乎快要取得了胜利。阿金库尔之战中,英王亨利五世以步兵组成的长弓兵为主力军队,击溃了以贵族领主骑士组成的法国精锐军队,此战所展现的依靠活力范围杀伤对手密集阵型这种战术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影响。

法军36000人对英军5900人,却被以少胜多,英军以战损50-250人微小损失,取得了歼灭法军12000-18000人的巨大战果,而且,5000名法国贵族在此战中战死。

阿金库尔一战后,让英国对法国取得了巨大优势,完全占有了诺曼底地区,而后亨利五世于1420年强迫法国签下了《特鲁瓦条约》,条约中承认了由英格兰的亨利五世和他的继承人来继承法国王室,这等于剥夺了王储查理的继承权。



时间到了1429年,几乎整个法国北部,以及西南一部分,都在外国控制之下,巴黎都被英格兰占领了。此刻英军展开了对奥尔良的攻势,只要拿下奥尔良这个战略要地,英军变能彻底长驱直入法国腹地,然后将所有反抗者清除,完成英格兰对法兰西的完全统治。

而让英军想不到的是,一个来自农村17岁的少女,不是贵族,也不是骑士之后,突然横空出世漂亮的接了奥尔良之围,之后带领法军多次击败英格兰军队,并促使拥有继承权的查理七世于同年7月16日登上王位。

但仅仅一年以后,这位法国女英雄便在一场小规模遭遇战中被俘虏了,结局是在英国受到了审判,并被执行了火刑。



贞德的就像流星划过天际一般,突然横空出世,但却又迅速暗淡下去。但我觉得塔依然是当的起“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这样的人物的。

她没有出现之前,法国已经到了最灰暗的时候,但对于当时的法国人民来说,这场持续百年的战争,只是王室贵族之间的继承权之争,跟普通大众似乎没有什么瓜葛。但是贞德的出现则为这场战争带来与众不同的意义,如Jean de Metz所描述的:“我们(法国)的许多国王都来自英格兰血亲;但我们就要成为英格兰人吗?”

贞德将毫无意义的枯燥乏味的王位争夺战变成了一场热情激昂的保家卫国胜圣战,正因为战争的意义出现了这样的变化,在她死后的22年里,法国才能最终将英格兰人赶回了岛上去。7


缘説


在历史进程中,人的因素是最应该重视的。非常时期,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甚至可以逆天改命,再造邦家。在明有于谦,在清有曾国藩。

这里主要说对社稷有功的两位超级牛人。

于谦

1449年,对大明而言不是一个好的年份。皇帝亲征被俘。在大明的历代君主中,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宣宗朱瞻基都有丰富的亲征经验,犁庭扫穴。败的这么惨,还是头一次。国家最强大的野战兵团被击溃歼灭。

在如此危机情况下,在事务上,于谦接任兵部尚书、提督京营,调度军队,任命将官、制定战略、筹划粮草。在政务上,清理王振余党;推戴新君,确立新的中心;反驳南迁,使国家不至偏安。

在敌临城之时,背城作战,击败瓦剌军。避免了靖康之祸,国祚延续。

在1450年,又主持与瓦剌议和,借以休养生息,专力解决南方叛乱。

从始至终,就一个公字。守、战、和、立都是为了公。在明朝三百年里,很少见如此纯粹的政治家。故可称明代第一完人。

曾国藩

才华横溢,出身名门。在38岁,即授礼部右侍郎。如果按照正常迁转,内阁大学士也是时间问题。桃李满天下是题中之义。

恰逢太平之乱,组织团练,在朝廷与太平夹缝生存七年,保卫三湘。

在1860年,皇帝死了,北京丢了,江南江北大营破了。大清的形势坏到了极点。“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两江总督,四年时间剿灭太平,做到了清王朝十年做不到的事。

还天下一个太平,还大清一个江山。

功成名就之际,主动解散湘军,使国家避免再乱。故可称大清第一完人。

(平定太平天国)


一枚明粉



1934年10月,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撤离根据地,开始漫漫征途。不知道去哪、不知道怎么走、不知道有没有明天。就这么出发了,八万大军带着理想和信仰,去寻找美好的明天。

经过一路的惨败,八万大军只剩下三万,终于在1935年1月到达贵州。

这个时候的革命,是个什么情况?

全国的苏区,百分之九十都失败了;全国的白区,百分之百都失败了。唯一的火种,就是这区区几万人。况且,久经考验的革命领导都在这支队伍里。

如果在贵州被一网打尽,那后果都不用想象了。



就在这时,大家在贵州遵义开了个会。总结了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批判了军事上的错误,选举了新的领导人。

这才是“奉命于危难之间”。

他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带领这支残兵败将走出了失败的阴影,到达了最合适的终点站——陕北。

在这块黄土地上,他重新整合了队伍。从此,这支队伍告别了失败,从胜利走向胜利。打败了日寇、反动派,平分了土地,改造了国家,重新塑造了国家和民族的性格。

这才是真正的“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


温乎


这个必须得是于谦于少保!

明正统十四年秋天,土木堡之变,二十多万京营精锐损失殆尽,是明朝立国以来最大的败仗,连皇帝都被俘虏了。消息传回北京,上下震动,群臣惶惶,甚至有大臣在朝会时以天象有变为由提议南迁。关键时刻,于谦站了出来,他厉声斥责了南迁的论调,说:"言南迁者,可斩也。京师天下根本,一动则大事去矣,独不见宋南渡事乎!",这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得到了监国郕王的认可,于是定下了固守京师的基调。



虽然统一了思想,但当时的形势仍然不容乐观。京营精锐俱在土木堡战没,留守的都是一群老弱病残。“时京师劲甲精骑皆陷没,所余疲卒不及十万,人心震恐,上下无固志。”,于谦时任兵部侍郎,但由于兵部尚书也在土木堡殉国,他代管兵部事务。关键时刻,体现出了他过人的能力,于谦建议调两京河北的备操军、山东及江苏沿海的备倭军、以及各地在京的运粮军,再加上从余下京营里遴选出来的精锐,编为十个团营,共计二十二万人,抵御瓦剌即将到来的进攻。



于谦这一番操作,使京城人心安定,充分体现出了他优秀的业务能力,上至监国下到朝臣,无不以他为主心骨,“上下皆倚重谦”。

也先挟持明英宗破紫荆关入寇北京,兵锋赫赫,连当时号称最能打的武将石亨都认为应该坚壁清野,龟缩防御。于谦却说:“奈何示弱,使敌益轻我。",这就体现出了于谦不同于武将的政治能力,龟缩固然最稳,然则这样既会让瓦剌轻视,又会让京城百姓惶恐,口号喊上千百遍,不如临阵堂堂正正的对敌。于是于谦下令让二十二万团营列阵北京九门外,关闭城门,做出背水一战的姿态,又亲自临阵督战,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顾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这样一来“将士知必死,皆用命”。



北京保卫战以明朝的大胜而告终,也先见占不到便宜,想把明英宗放回来,当时的景泰皇帝却不大愿意了,英宗回来后置他于何地?这个时候,于谦亲自站出来劝说,促成景泰帝同意英宗南归。



于谦为人忠正,尽职尽责,“尝留宿直庐,不还私第”,且为官清廉,家无余财,“及籍没,家无余资,独正室鐍钥甚固。启视,则上赐蟒衣、剑器也。”。


何事男儿不读书


想了了一下,能“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当思明朝不会说相声的于谦。 这个于谦是谁?先温习一下他写的诗吧: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灰吟》

原来上学时读这首《石灰吟》诗根本不得要领,如果不了解于谦的身世是不可能明白中国历史的复杂性,不可能明白中国人是怎么从危急和苦难中走到今天。  这么说吧,没有于谦,恐怕明朝早就灭亡,元朝可能重新复辟,华夏可能再次进入混战局面…… 

  明英宗瞎胡搞当皇帝时,也就在公元1449年,蒙古瓦刺部铁骑再次冲关,与明军发生了土木堡战争,明朝战败结果是五十万明军血洒疆场,连随军打仗的皇帝明英宗也被蒙古人抓了。五十万大军外加极品装备啊,当年的朱元璋和朱棣打下的军队家底,一朝输得精光,获胜的瓦刺部收拾有史以来见到的最多战利品都疯狂了。

  土木堡的胜利,让瓦刺部首领也先感觉大元一统天下的局面又要复归,蒙古瓦刺飓风袭来,纸片上天,瓦片上天,还有人要上天。战败的消息传来,北京城很多人建议往南面跑,还有一些大臣说了:咱们的皇帝都被抓了还打什么打啊,赶紧投降得了。

  

历史转折时刻,是投降做个元朝复辟的顺民,还是做个有骨气的天朝人?很多人心中有了答案。这时于谦他站出来了!!!!  每当想到此刻,我总有些神往当年这个不说相声的于谦是怎么说服那么多摇摆者和汉奸的。  反正于谦狠批了这些想要投降或者逃跑的软骨头,开始通知全国各地兵马勤王保卫京城。既然明英宗已经成为人质,还要逼明朝投降,不投降就杀人。明朝难道要走南宋的老路?  反对派说了:咱们不献城投降,英宗皇帝的命可能就没了。  于谦这时反问:国家民族重要,还是英宗的个人生命重要?  反对派又说了:局势危急,不如南迁吧。  于谦愤怒地说:京城是国家要地,如果我们撤退了,那么国家大势尽去。难道大家忘记南宋的惨痛教训了吗?”  这时有明白人站了出来,吏部尚书王直为于谦点赞说:“今日虽百王直何能为!”  啥意思?王直说国家生死存亡关键时刻庆幸有于谦能挺身而出,不然的话就是一百个王直也没什么大用。

  于谦分析大臣中主战的有,主和的也不少,被抓走英宗不在很可能影响军心民心,于是他向皇太后建议立英宗弟弟朱祁钰为皇帝,尊被捕的英宗为“太上皇”,群龙无首时刻,新皇即位,人心安定下来。于谦开始向全国各地发信征调勤王大军,并将土木堡事变中的祸乱分子抓捕公审以解民恨。蒙古大军的最后通牒就这么被于谦撕破了。  远水暂时不能解近渴,于谦仔细一盘算原来北京守军还不到十万,最可狠的是土木堡一战明军精锐全失,余下的这些大部分是老弱残兵,麻烦了!  怎么办?于谦号召全北京城里的爷们,保家卫国的时候到了,于是北京城里的青壮年好汉们自己带着武器就冲上来了,看来只要有合格的统帅中国人还是很有骨气很有战斗力的!

  兵员就这样补充增加到了二十多万人。 靠着这仅有的20多万战士,开始顽强惨烈的守卫京城战争。于谦身着盔甲亲自上阵往返于京城防守要隘。不断为士气鼓劲,城内的百姓热烈响应。他自己督兵于德胜门外,又派高礼、毛福寿出击章仪门,击败蒙军先锋官,得胜消息传来,军民欢呼。 当敌军进攻德胜门时,明军的大炮轰鸣打得敌军措手不急。大将石亨、范广在于谦授意下突然从民房中冲杀出来,将蒙军主帅也先的弟弟孛罗和平章卯那孩击杀。

  在德胜门失利后,也先又去攻打西直门,又惨遭反击。不甘心的也先再次迂回攻打章仪门,不料守军防卫森严,附近的老百姓不断从城头投下大石打得进攻敌军儿狼狈不堪!就不管敌军有多残酷,于谦不分昼夜指挥守卫,打退一波又一波的进攻。

  也先望着城上的于谦守军,不禁发出无奈的叹息,而明朝各地增援的大军也即将到达京城……  在于谦运筹帷幄下,也先因为连续的失败夜晚仓促退军,于谦命令炮火打击,又击杀敌军数万人,擒杀也先大将十多人。  至此,围困北京城七天七夜的蒙军,最后大败扔下英宗,退走……

故事到此似乎圆满结束了,可细心的朋友要问当时也先的瓦刺部队一共有多少人?据考证2万多人,最多不过17万人,那么这不是纸老虎吗?请看看那五十万的英宗带队的覆灭明军吧,你轻敌的时候2万敌人让你混乱,他们就是真老虎毫不犹豫扑杀你。只有于谦这样勇敢站出来人,才能戳破老虎的脊梁,而大多数人听到大厦将倾的失败消息时可能被吓破了胆……


坐照入神


大家都说了古代的,那我来说说现代的就非蒋中正莫属。大家以前总是说蒋介石不抵抗,消极抗日,那么我们从现在来看,基本可以看出,他并非不想抗日,而是忍辱负重。

当时的中国,经过自清朝灭亡后就没有消停过的军阀混战,国共内战。国民党内部军阀林立,没有真正的权威,而南京国民政府北伐成功在1927年,勉强建立了大家承认的中央政府。仅仅四年后,发生918,东北军放弃东北,而此时中央军能强到哪里去?如果此时就与日军开战,结果绝不可能像想象的那样碾压日军。

当然看看蔣在1927到1937还是尽力发展民族工业,组建德械师,慢慢整合各路军阀…也就是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其实也没有什么错误,毕竟要自己内部团结,军事实力强了,才有资格收复国土嘛。

但中日的现实差距也绝不是短短十年可以弥补的,77事变的时候,中日两国国力差距有多大,大家可以去百度。好在蔣及其政府做出了以空间换时间,全民抗战的正确策略,整合了内部各种势力,一致对外,通过极其惨重的牺牲,粉碎了日军灭亡中国的计划,最终终于赢得了胜利。

总而言之,能够在中国最混乱,最虚弱的时期,把一团散沙凝聚成坚不可摧的堡垒,战胜强于自己数倍的对手,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这其中更有那些为国捐躯的无数英烈,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挽救了我们的国家。


熊148590486


全世界首推毛主席。首先在大革命失败后,领导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把部队拉上井冈山,建立了第一块实际意义的革命根据地,直接或间接的领导了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因中央错误的边缘化毛主席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迫不得已开始艰苦卓绝的两万五千里长征。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从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来人,按当时中央的路线走红军就会陷入重围而导致全军覆没,这时毛主席不计个人得失,舌战群雄最终意见获得支持,红军也摆脱了覆灭的危险。后来在毛主席的领导下红军一步步走出困境转危为安,再后来就走了浩浩荡荡的百万雄狮过长江,建立新中国,抗美援朝,也就有了我们现在的幸福中国!


种花郎君


伟大领袖毛主席绝对算得上一位。20来岁,毛主席就胸怀大志,在橘子洲头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抱着乐观坚定的信念,投入到革命之中。领导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中华苏维埃政府,领导5次反围剿的胜利,带领队伍长征,四渡赤水,强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创建延安根据地。之后运筹帷幄,指挥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创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路走来,艰难险阻重重,危机四伏,甚至可以说经常在鬼门关前走,但最终赢得了革命的胜利。这得是什么样的人,才能将一支弱小的,初期才万余人的队伍带领的杀出重围,直至消灭老蒋的百万精锐之师啊!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多么自信!斯人已逝,然而历史终将永远铭记他们(那些可爱的人)


花间悟道


邓小平也算得上一位“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伟大人物。文革之后,邓小平复出,当时的中国在经历文革的十年浩劫,不仅经济大厦摇摇欲坠,人们的思想信仰大厦也摇摇欲坠。是邓小平以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巨大勇气领导中国经历了一场思想和国家政治经济的全面革命,力挽狂澜,拨乱反正,使中国人的思想、政治和经济大厦逐渐回复稳固,并领导了当今世界上一场最为波澜壮阔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大变革,让中国社会从此经历翻天覆地的伟大变化,让中国从站起来向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不断阔步前进,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国。


万里江山入梦来


有人一生一次力挽狂澜,便可名垂青史,但周恩来一生多少次力挽狂澜?

1913年,他考入天津南开学校,发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誓言。

1921年,他在法国加入巴黎共产主义小组,成为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

1927年,他指挥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革命军队的序幕。

1931年,他冷静指挥,亲自处置顾顺章叛变事件,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一网打尽的巨大阴谋,挽救了处于生死关头的党中央。

1935年,他在遵义会议带头拥护,确立了第一代领导核心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1936年,他成功化解西安事变,和张学良、杨虎城一起迫使蒋介石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避免国家分裂混乱,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1953年,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接受,成为规范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1954年,他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讨论重大国际问题,促成印度支那实现和平。

1955年,他出席万隆会议,有力推动了亚非国家的联合自强,开启了南南合作与不结盟运动的序幕,推动了国际秩序的深刻演变。

1962年,他亲自领导“两弹一星”研制工作,推动国防科技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1972年,他先后同美国和日本政府首脑会谈,签发中美联合公报和中日两国政府联合声明,正式开启中日、中美关系正常化之路。


在周恩来生命中的最后10年,他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带病坚持,苦撑危局,“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在党、国家和军队面临斗争、分裂、混乱的每一个时刻,始终处于漩涡中心的周恩来每每选择牺牲自我,相忍为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周恩来的伟大不仅在于他“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 海啸于后而心志坦然”的气质,屡屡改天换命,力挽狂澜,更在于他愿意充当党、国家和军队这样一台庞大机器的润滑油,在保证机器正常健康运转的同时,却彻底粉碎了自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未必是唯我独尊的霸王气势,而是彻底牺牲的无私精神。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