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悲观下,为何中小房企仍逆势拿地?谁给的勇气?

北京土拍316亿!

316亿!

是谁给你们的勇气??让你们这些房企逆市拿地!还创个历史新高!

梁静茹么?

房价悲观下,为何中小房企仍逆势拿地?谁给的勇气?

近日,关于北京土拍市场12宗成交316.46亿元,破单日成交土地数量史上最高,且单日成交金额史上最高的新闻不胫而走。

在这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地产寒冬下,北京土拍如此这般刷下历史新高的成绩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不是说好房地产下半年目标是“活下去”吗?

不是说好要打折促销,维持血液——现金流吗?

不是说好要谨慎投资,放慢扩张势头吗?

怎么现在一个个都跟过“双十一”一样,买买买的?是哪来的勇气让你们这些房企逆周期拿地?

好8,探索问题前,我们先来认识下本次北京土拍的参赛选手。

成交的12宗土地竞得者包括中铁置业、北京住总、北京城建、中建一局、中铁诺德、首开+金地、绿城、富力+中交、华发等企业,其中,竞争激烈的几宗均被国企获得。

大家可以发现,在这些参与竞拍的房企中,没有一个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全国TOP10房企。

具体来看,全国TOP10房企中,碧桂园、恒大、融创、保利、中海、龙湖、绿地缺席此次土地盛宴,华润以联合体方式参与丰台区白盆窑地块、万科参与昌平北七家地块,最终颗粒无收,而更多中小房企赢得了难能可贵的布局北京的机会。

“当前市场持续调控下,一些龙头房企更趋向于谨慎,更强调安全。而一些资金实力强,或者在区域市场表现不错、且扩张意愿强的房企,会选择逆周期拿地来争夺未来市场话语权。”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认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也发表相似的看法,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虽然比前两年明显收紧,但有资金的企业依然非常多,在北京土地市场参与多宗土地成交的企业体现了土地市场虽然降温,但依然有企业看好后市。

另一方面,有业内人士提到:“房企一反去年底的消极心态,积极应对,表现了房企信心的复苏和房地产调控政策出现同步宽松的迹象”。

据有关数据显示,最近一个半月以来,至少有9家房企逾230亿的公司债和ABS密集获批。自10月下旬以来,多个城市住房按揭利率出现回调,且放款周期缩短,而这有助于房企回笼资金。

“房企融资有所松动,金融政策也从此前的降杠杆向较为宽松的环境转变。”一家房地产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介绍。

东方证券也在其最新研报中称,“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中性或宽松货币政策下,M1 增速的提高会驱动房地产销售面积的上升。我们认为,由于经济下行的压力持续,2019 年的政策组合较大可能为宽财政和中性货币政策。”

“北京土地市场已经明显降温,现在是拿地的好时机,土地供应量多,竞争没有以前呢么激烈,房企变得更加理性了。”当日参与土拍的一位房企人士表示。

其实,不单只是中小房企欲通过本次地产寒冬实现“弯道超车”。

今年十月前后,龙头房企万科亦是一边高喊“活下去”,一边高歌猛进地并购拿地。

据有关统计显示,2018年初以来,万科实施的涉及项目、股权或资产的收购至少有14起,耗资超过230亿元。

此外,万科在拿地方面也颇为积极。根据万科披露的数据,今年前10个月,其累计新增项目205个,新增权益建筑面积达到2453.74万平方米,累计耗资1338.17亿元。

大举并购使得万科的负债激增、现金流锐减。

截至今年9月30日,万科流动负债达到10441.36亿元,首次突破万亿。随着大举扩张,公司的现金流急剧减少。今年前9个月,其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254.02%。

扩张与流动性,二者如何平衡将会对以郁亮为管理层的万科形成挑战。

但针对万科大举收购拿地扩张,一家上市房企人士解析认为,时下正处于房地产市场洗牌之际。小型区域性房企因融资受限苦苦煎熬,不少已被收购。中小型房企的日也不好过,多在不断收缩战线,或出售项目股权、或寻找合作合伙一起开发等。基于此,一些大型房企频频出手低价接盘,借此低成本扩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