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呼喚企業巨頭,缺失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將自生自滅

實體經濟呼喚企業巨頭,缺失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將自生自滅

到底實體經濟企業發展得好不好?到底曾經發展了10年、20年的中小製造企業發展得好不好?如果我說,這些企業發展得的確不好,可能大家覺得太過籠統,不太相信。我來形容一下,10年前我去過的製造業企業工廠,今天仍然還是老樣子;5年前去過的製造企業工廠,現在仍然是那個老樣子。其實,不是他們所從事的產業不好了,而是最近10年或者說5年,這些實體制造企業不會競爭了,不懂市場和消費者了。

實體經濟呼喚企業巨頭,缺失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將自生自滅

消失的時光裡的企業家精神

我也稍稍總結一下原因,有些企業家也自己說出些原因。一位來自河南的食品領域的企業家跟我講,這幾年企業做得的確不太好,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激情了,自己不想那麼累了,更不想操那麼多心思了。我稱之為企業家精神缺失。說到這一點,這位企業家表示,主要是整個經濟的大環境給自己折騰的,沒有心思做實業了。我問為什麼,他講,前幾年房地產逐年上漲,當地的企業家朋友聚在一起,從來不談論如何更好地做實業,而是談論誰在房地產上大賺一筆,互相探討如何能夠從房地產上賺錢。於是,他也投資成立了一個房地產企業,還成立了投資公司,確實賺到一大筆錢。

談到企業的未來,這位企業家對於這個年產值尚未過億的企業似乎頗為迷茫。當初,他本想著實業始終還是要做的,房地產不可能始終那麼好,以後自己老了,不想做了,就把這家工廠交給兒子或女兒,畢竟有一個還算不錯的營生。可是當他用這個工廠賺來的錢把女兒和兒子相繼送到國外之後,如今孩子們在國外也大學畢業幾年了,誰都不願意回來接這個班。按照自己當下的年齡算下來,“能折騰到啥時候算啥時候吧!”。顯然頗為幾分無奈。

如今眼看著同行業的企業逐漸壯大,自己企業的市場由全國市場逐漸收縮成區域市場,現在已經收縮到省內市場。他表示,任由企業收縮吧,什麼時候收縮到自己城市的市場,恐怕這家企業就該關門大吉了。不過,他也並不擔心,他表示,到時候連地皮帶工廠,就直接賣給自己行業的領頭羊們,成為他們的一個加工廠,據說去年還有企業派人來洽談過。

實體經濟呼喚企業巨頭,缺失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將自生自滅

缺乏企業家精神的企業怎麼辦?

其實,不僅僅是這家企業的創業者失去了前進的動力,很多企業家都逐漸失去當初創業時的動力。一方面是創業者本人及家庭現在基本不差錢,當初創業只為擺脫貧窮的目標早已達成;另一方面越做越迷茫,企業缺少競爭力不說,就連傳統的線下營銷渠道也在電子商務擠壓下逐漸萎縮,想做電子商務,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才。

有人會說,像老乾媽、宗慶後、褚時健等這樣的具有企業家精神的企業家少了,曾經也用企業家創業精神來激勵員工的那個老闆不見了,逐漸把當老闆做成了例行公事。其實這也是中國實體經濟當中比較悲哀的現象。包括宗慶後在內,很多當年創下基業的民營企業家,仍然奮戰在一線,絕大多數對於接班人的問題比較迷茫。

生活在老一輩企業家光環之下的富二代們,根本不知道創業為何物,當然更不知道金錢和貧窮曾經無比困擾著他們的父輩們,這也是他們的父輩們踏上創業之路的初心。如今擺脫貧窮的富二代們,對於金錢和貧窮幾乎沒有什麼認知,就是普通的工薪家庭的孩子也很少對金錢和貧窮有什麼更深的體會。這也是我常常思考的一個問題:我們國家真正富裕起來了嗎?沒有!我們的家庭真正富裕起來了嗎?也沒有!那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卻沒有體會到貧窮呢?——父母,再窮不窮孩子!

所以我說,我們的實體企業是不是真的有那麼困難?恐怕真正困難的是企業家精神。當年經歷了幾十年創業的老一輩企業家,絕大多數都是70後以前生人,當他們失去激情之後,誰來負責傳承這樣的激情?

實體經濟呼喚企業巨頭,缺失企業家精神的中小企業將自生自滅

實體經濟的問題:年輕人創業者還是太少,民營企業巨頭還是太少

調研的一些思考,讓我總結在這裡。我們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到底充當什麼樣的角色?解決就業、解決創新、作為補充等等目的。為什麼我們的民營中小微企業出問題了呢?我反思一下,成熟的經濟體,中小微企業一定是由最具創新精神和企業家精神的人來領導的,而我們的中小微企業還是由當年創業之初的一幫老人來做。而這些企業家老人的背後還有一批只管吃喝享受的富二代,他們不願意接班,當然接班之後也不一定有企業家精神。當然這不絕對,但具有普遍性。

所以我說,必須還要上來一批具有激情和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創業,來添補中小微企業事實上的空白。這批年輕人仍然會像當年的創業者一樣,沒有背景、沒有出路、義無反顧。

另一個問題就是,必須引導成立一批民營企業巨頭,也就是一批大企業。你說全世界的日化消費品,是不是也就寶潔和聯合利華,佔據了絕大多數的市場份額。雖然這兩大巨頭也進入中國市場,再看看中國的日化消費品企業,中小企業在抓一大把,能與之抗衡的企業巨頭還是少,立白算一個。美國的飲料巨頭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我們的飲料巨頭娃哈哈、農夫山泉、康師傅、統一等等,當然還有無數的中小企業。

要我說,從大趨勢上來看,都得走家電和電子消費品的路線,現在家電企業裡基本上都是巨頭企業壟斷,格力、海爾、美的、長虹等等;手機領域也同樣如此,華為、小米、OPPO、vivo等,曾經的無數中小手機企業全部被當年小米的低價策略給消滅了;個人PC電腦領域更是慘烈,如今聯想佔據市場絕大多數份額,中小企業做不了這個事兒,但你可以做配套。

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倒掉或關門,不是什麼令人可惜的事情。你存活不下去了,當然就得倒掉關門。沿海的珠三角長三角的一些中小企業,基本上都是老企業家當道,說人力成本增加了,各種運營成本都相應的增加了。我說西部地區、內地的一些地區還是很需要你們的,既然年銷售額也有那麼上億、幾千萬的,人家也歡迎你們過去,甚至還會給你一些優惠土地、稅收、補貼什麼的,完全要比你在東莞、溫州、佛山要好啊,你不需要當地配套,不受產業鏈條制約,完全可以過去呀。“唉,說實話,我也不缺錢,現在這樣做每年也會有一些盈利,就這樣做吧,搬到內地,哪天我做不動了,不還是一樣要回來嗎?”

當你遇到過多這樣的回答時,你便知道,這類中小企業的冬天真的到了,而且它根本就不會再有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