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创互联解禁限售股后 即推高送转业绩下滑 应收账款高企引担忧

联创互联解禁限售股后 即推高送转业绩下滑 应收账款高企引担忧

​11月28日,联创互联(300343.SZ)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李洪国提议2018年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 0.2 元(含税),同时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

受此影响,11月29日,公司股价开盘一字涨停,报9.66元/股,但该涨势未能维持。当日十点以后,公司股价犹如“过山车”急转直下,截至29日收盘,公司股价报收8.8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仅上涨了0.23%。

前脚4707万限售股解禁 后脚推“高送转”预案

公告显示,公司实控人李洪国承诺:自本预案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不通过集合竞价方式减持联创互联的股票;但不排除通过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的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纾困基金等合作方进一步化解股票质押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预案预披露前6个月内,公司董事、副总裁王璟,公司董事、总裁齐海莹相继发布了股份减持计划的公告。其中,王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份150万股,成交均价7.08元/股,套现1062万元;齐海莹被广州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强制平仓被动减持361万股。

与此同时,8月29日,公司发布了《关于限售股份解禁上市流通的提示性公告》。公告显示,解除限售股份47,073,071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97%;其中,实际可上市流通的股份为4,758,999股。

联创互联解禁限售股后 即推高送转业绩下滑 应收账款高企引担忧

而公司三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合计解除限售股1.02亿股。

如今,距离公司限售股解禁刚满三个月,公司实控人又提议2018年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8股,这一“利好”消息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

净利润、现金流均下降

财报显示,联创互联的业绩在2015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201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081.46万元、2.01亿元、3.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2.97%、553.59%、84.47%。

好景不长,2018年公司业绩开始下滑。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9425.89万元,同比下降19.6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46亿元,同比下降32.14%。

净利润下滑的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开始下滑。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39.69万元,同比下降116.07%。

财经网小编注意到,自2018年以来,由于公司并购互联网企业上海新合、上海麟动、上海激创、上海鏊投,导致公司的应收账款逐渐上升。

今年上半年,公司的应收账款为17.81亿元;到了2018年9月30日,公司的应收账款激增至19.84亿元,短短一个季度,公司的应收账款就增加了2.03亿元。

联创互联解禁限售股后 即推高送转业绩下滑 应收账款高企引担忧

联创互联表示,若未来公司客户因审批流程长或经营状况出现恶化等原因拖延付款,公司存在应收账款逐年增加且不能回收的风险。

在当前业绩下滑、现金流“承压”,未来可能存在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的情况下,李洪国提议的“高送转”预案是“蜜糖”,还是“砒霜”,有待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