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江蘇分蘇南蘇北,浙江卻沒有浙南浙北之說?

作為全國排名第二和第四的省份,作為長三角地區的好鄰居,也同時作為吳越文化的代表地,江蘇和浙江自古以來,就被譽為魚米之鄉,人傑地靈。當年的大運河,自明州寧波出發,到杭州、入蘇州、過揚州、到淮安,繁華一路。今天,江浙一帶依舊是全國經濟最為繁華地帶,即使如上海,歷史上本也是江蘇一地。

但有個非常有趣的現象,江蘇人愛分南北,蘇南蘇北各不同。最富的蘇州經濟總量達到副班長宿遷的七倍之多,人均GDP亦達到2倍之多。相比之下,浙江倒沒有太多的南北之說,亦無東西之分,儘管班長杭州市的經濟總量是副班長麗水的10倍之多,2017年杭州市GDP高達12000多億,相比之下麗水卻不到1300億;人均GDP也達到了2倍之多。那為什麼,人們老是愛說蘇南富蘇北窮,卻很少人說浙北富浙南窮呢?

為什麼江蘇分蘇南蘇北,浙江卻沒有浙南浙北之說?

一般認為,蘇南包括南京, 鎮江,蘇州, 無錫, 常州等五市,只是南京經常被稱作蘇西的徽京。而蘇北包括徐州, 連雲港,宿遷,淮安,鹽城五市,只是徐州的傳統文化與吳越文化稍有不同。而蘇中包括揚州, 泰州, 南通,只是在蘇南蘇北之爭時,他們不知道自己是應該嗑著瓜子看熱鬧呢,還是應該加入到某一個陣營。蘇南蘇北之分,首先在於地域文化上的不同。特別是淮安以北的連雲港、徐州等地,傳統文化和蘇南地區有較大差異,更何況,連雲港本來就是山東和江蘇各出幾個縣合併而成的。

而江蘇南北城市之間經濟總量的差距,讓這種南北之爭變得更大了。一個蘇州基本抵得上整個蘇北五市,一個蘇州下轄的崑山市就超過了淮安、連雲港、宿遷。甚至人們一度懷疑,所謂歷史上的運河四大都市(杭州、蘇州、揚州、淮陰),其中的淮安,是他們自己喊出來的。而眾多蘇北人前往蘇南地區打工,又強化了蘇南蘇北的不同身份認同。

為什麼江蘇分蘇南蘇北,浙江卻沒有浙南浙北之說?

而相比江蘇接近長方形,浙江更像個不規則的正方形。如果認真仔細地看一看浙江的經濟地圖,你會覺得好亂,頭好大!一般認為,浙東的較為富裕,浙西的經濟相對較弱,但印象中的浙東富裕之地溫州,竟然有3個貧困縣。浙江全省人均GDP最低的就是溫州!!!是的,你沒有看錯,2017年溫州市人均GDP為50947元。但是,溫州的GDP在全省排第三,而且,誰敢說溫州老闆沒有錢???而全省GDP最低的地級市為同為浙東的舟山,人均GDP卻高達95524元,高居全省第三。

而印象中的山區浙西應該不富裕,單也絕對不貧困,特別和江西老表們一比。諸如淳安千島湖、衢州開化等地,其實老百姓都挺有錢。至於有人提出的浙北的城市經濟實力強,其實也只有個杭州強,同處浙北杭嘉湖平原的湖州、嘉興,卻只能在全省11個地市裡排第六、第八,人均GDP也沒有任何優勢。

而要說文化上的差異,受地理環境的限制,浙江的亞文化真的是太過豐富。就是一個杭州,東邊的蕭山區流行紹興越文化,北邊的餘杭區流行吳文化,浙西的淳安、建德、桐廬又深受徽州文化的影響。最典型的一個例子,就是浙江山區太多,一個村就有一種方言,走過幾個村,就不大聽懂對方說什麼了。全國最難懂的方言,就在浙江。

為什麼江蘇分蘇南蘇北,浙江卻沒有浙南浙北之說?

所以,江蘇之所以有南北之說,首先在於文化差異,又因近代以來經濟發展水平差異,導致南北之間的認知出現了偏差,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蘇北很窮,其實是被江蘇人民特別是蘇南人民說“窮”的,放在全國蘇北一點不窮。而浙江更像一個經濟、文化萬花筒,富的窮的、說話硬的軟的、山裡的平原的都擁簇在一起,難以像江蘇那樣,截然分出兩種不同的身份認同來。當然了,杭州的很多土著們,認為除了省城人,都是鄉下人。可能唯一不把杭州土著們放眼裡的,就是蕭山區的土著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