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價值投資不是選股票,而是選公司,股票只是我們投資這家公司的憑證。

——坤鵬論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最近有很多老鐵發現,坤鵬論文章定位發生了很大變化,從經濟聚焦到股票投資。之前坤鵬論也說過,在堅持寫作的近三年時間裡,文章方向調整了遠不止這一次,其實每次調整都與我們關注點變化有關,或者說的更直白一些,與我們當前工作經歷或心路歷程有關。

最近開始把內容聚焦到股票投資上,我們希望並堅信能在股票投資上做更多事情。經過這麼多年職場沉浮,突然發現股市真是個好地方,你不需要看任何人的臉色,沒有人給你安排無盡的工作,不需要違心的去維護客情關係,也沒有退休或者幹不動一說。一切的一切完全看自己心情。

所謂自由,不過如此了。

德國著名哲學家康德曾說過:自由不是你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而是你不想做什麼就可以不做什麼。

馬雲很牛,中國首富,錢多到花不完,但他談不上自由,他的時間已經完全不受自己支配了。每天滿滿的日程安排,不是他想休息在家陪陪老婆孩子就能陪得上的。所以才有了他那句精典的矯情話:“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立了阿里巴巴”。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原因他也說了:“如果是普通的快樂感,一個月掙一兩百萬的人那是相當高興,一個月掙一二十億的人其實是很難受的,這個錢已經不是你的了,你沒法花了,你拿回來之後又得去做事情。”

我們沒有馬雲的煩惱,但我們有自己的焦慮。

作為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所謂中產階級,我們的焦慮往往更勝。

中年危機、油膩大叔就是用來形容我們這類人群的。

“基金”、“理財”、“股票”、“私募”、“海外資產配置”、“全國房產投資”等等都在我們可選範圍之內,我們希望儘早能過上真正財務自由的生活:“被動收入至少要等於或超過日常開支”。

不過胡潤在去年出了一份報告,其中提到在一線城市實現財務自由需要2.9億,二級城市需要1.7億。

這個數字實在有些遙不可及,所以繼續工作、繼續焦慮便成為常態。

雅虎公司曾經做過一次市場調查,基於30萬份有效數據得出了中國中產階級現狀:

他們的財富沒有暴富的指望,他們的職業沒有收工的暫停鍵,他們的階層待遇沒有確定的法律保障。他們一步一步向上爬,風光的物質享受背後是手停口就停式的職業壓力,體面的社會地位背後是患得患失的身份焦慮感。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核心的意思是:財務自由這個事情就不要想了,還是踏實工作吧。

退而求其次,我們希望自己辛苦掙來的這點錢至少可以跑贏通貨膨脹,這個要求已經足夠低了吧?沒有人希望自己辛苦掙回來的錢在不斷貶值。

無知者無畏!

中產的特點恰恰與此相反:大都接受過高等教育,知道通貨膨脹是對自己財富的合法掠奪,明白適當理財是一種必要,也有很強的希望財富可以被動增長的動力。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並不是無知,而是你明明知道,但就是做不到。

人生三大悲: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

好吧,現實一些。回頭看看現在可以讓資金被動增長的方式,似乎總是那麼讓人絕望。

銀行定期存款顯然不在我們選擇範圍之內,這種低成本佔用資金的方式還不如把錢放進餘額寶。

餘額寶、貨幣基金、國債在內的低風險理財方式雖然足夠安全,但收益不足,讓他們鉚足勁也幹不過通貨膨脹。所以這些都是不得已的選擇。

投資項目或者作為LP將錢投給風投的風險依然很高。

前幾年VC投資的項目基本上全軍覆沒,能保持1%成功率已經是非常牛逼的了。就這個概率還是一批專業投資經理忙活了幾年的結果。

最近幾年LP沒少被坑。

很多VC最近已經不怎麼投項目了,他們在做的唯一事情就是偶爾PR一下自己,出來露個臉,刷一下存在感。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他們倒是認真貫徹了著名投資人徐小平的思想,徐小平曾說過:如果只剩1美元做Marketing,我就會花在PR上。

即便這樣,想成為一個LP的門檻也不低,至少你得投入個百萬以上吧?你說我想投資5萬塊錢,哪個風投公司會要?真連5萬塊錢都要的風投公司,你真敢投?

投資項目就更不靠譜了,專業的風險投資經理成功率都不高於1%,咱們這種非專業選手甚至連最基本的背景調查、投資協議都未必能做好,投資成功率不亞於彩票中500萬。

我們還有基金可以投,比如股票型基金。把錢給到基金經理,讓基金經理幫我們選投票。初聽起來這是一個靠譜的選擇,因為基金經理比我們專業。但實際上基金經理的賭性和投機心理可能比我們還強。

我們缺少像巴菲特、彼得·林奇這樣世界級的操盤手。坤鵬論還真研究了一下,國內基金經理出於業績壓力,會做很多投機的事情。

樂視暴跌的時候,中郵創業基金、嘉實基金、易方達基金、工銀瑞信基金、國泰基金等主流基金公司無一倖免。

最牛基金經理王亞偉的中鐵寶盈祥雲3號今年也提前清盤。

投機多了,總有失敗的那一天。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溼鞋?

老祖宗總結出來的經驗那是經過數千年實踐檢驗的。

劃拉劃拉還有什麼能讓我們被動收入跑贏通貨膨脹的?

股票是我們唯數不多的選擇了吧?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可選的?

炒黃金、期貨還是原油?

前兩天坤鵬論專門介紹的那位著名的基金投資人彼得·林奇就曾說過:

從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來看,持有股票資產的平均收益率要遠遠超過其他類別資產。因此,如果一個投資者把投資作為家庭長期財務規劃一部分,追求長期的資本增值,就應該把可投資資金儘可能購買股票類資產。

風險投資人每天奔波於各個創業者之間,無非是想發現一個有戰鬥力的團隊和一個有價值的項目,而這種戰鬥力和價值往往還沒有充分得到市場檢驗。投資人需要專業的原因是他們需要在各個包裝精良的創業項目中抽絲剝繭,去偽求真,即便這樣投資成功率仍然不高。

即便股市七虧二平一賺,這個概率也要比風投高太多了。

所以坐下來想想,與其把錢投給這些不靠譜的人和事,不如我們把錢投給那些經過市場檢驗的行業龍頭企業呢?他們往往不差錢,企業經營良好,現金流充裕,銀行授信甚至都放著沒用。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我們都知道,這樣的企業盈利能力強,把錢投給這種企業未來增值空間大。如果他們都不能幫我們掙錢,還有誰能掙到錢呢?

問題是這樣的企業不是我們手握三五十萬,甚至三五萬的人想投就能投的。

我們可以想象一個很現實的場景,如果我們找到一家行業龍頭企業,和他們的董事長談要投資他們五千塊錢,你猜董事長會怎麼對待你?比如宇宙大行——工商銀行。

首先,我們未必能夠如願見到他們的董事長,別說董事長了,副總也不是任誰想見就能見到的吧?

其次,假設我們如願見到了,與一個年收入過千億的董事長談一個五千塊錢投資,前提條件是需要向我們如實公佈企業財務情況,並且要以比市場公允價格還低的價格交易,能談成的概率有多大?

大概率情況下我們會被當成精神病。這些企業別說不缺錢,就算是窮瘋了也不至於看得上我們這五千塊錢吧?

再退一步說,就算董事長當天腦子不好,同意了,走各種繁雜的投資手續需要多長時間?需要變更工商營業執照吧?不變更至少需要籤個代持協議吧?需要有個驗資過程吧?需要約定一下權責利吧?

所以基本上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至少在沒有股市之前是不可能發生的。

好在我們有了股市,讓我們有機會了解每家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包括估值、收入、利潤、負債以及企業主要股東增減持等企業核心信息。我們可以把眾多市值百億、千億的公司扒光,讓他們赤裸裸站在我們面前,我們坐在沙發上喝著茶、聊著天,對他們指頭畫腳、品頭論足。

從他們中間挑肥揀瘦,把自己僅有的五千塊錢像爺一樣甩給被我們相中的公司,他們還沒有“say no”的權利。他們要做的是儘自己所能把企業經營好,給我們分紅。

想想就覺得爽吧?

所以坤鵬論才說——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正是因為有了股市,我們才有了可以直接投資行業龍頭企業的機會。也正是因為有了股市,減化了我們大量辦手續的時間。我們可以隨時買,隨時賣。動動手指,一切隨心。

坤鵬論:萬幸,我們還有股市可以選

我們都知道,就算是自己租店面做個小生意,也不是今天投入明天就能掙錢的。如果是創業奔著上市去,時間週期會更長,三年、五年甚至更長時間。

既然都明白這個道理,為什麼總是希望自己買的股票今天買了明天就能掙錢呢?

如果這些在市場中拼殺多年才確立自己行業地位的龍頭企業都不能幫你掙錢,還有誰能呢?

我們至少應該有點耐心吧?給企業一些時間,給經營者一些時間,同時也給自己一些時間。

股票投資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優勢:

1.門檻低。找證券公司免費開個賬戶,存進幾千塊錢就可以參與投資。甚至幾百塊錢也可以參與股票買賣。

2.沒有年齡限制。說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有點誇張了,但至少在年齡方面沒有上限的要求,在之前的文章中坤鵬論整理過世界上著名投資大師的年齡,最小的也都在70歲以上,年過90仍然在投資的不在少數。只要你想做,股市就不會將你拒之門外,更沒有人因為你年齡大了就藐視你。體力上的不足在股票投資領域完全不是問題,活到什麼時候就可以投到什麼時候。

3.主動權在自己手裡。你選誰、不選誰完全由自己說了算,被你選中的企業沒有拒絕的權利。所以你儘可以選擇那些做的最好的企業,在估值低的時候成為他們的股東。

股市為我們參股行業龍頭企業,分享企業發展帶來的收益提供了一個平臺,這個平臺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你可以選擇好企業,也可以選擇壞企業。差別就在於,好企業股價下跌是一時的事情,早晚能漲回去。壞企業股價下跌是一世的事情,永遠不可能漲回去。

林林總總,任君挑選!

萬幸,還有股市,讓我們擁有可以選擇的權利。

人生靠選,你不選人生,人生自然也不會選你!

連選的權利都放棄的人,終究是個Loser!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5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5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6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