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

诺言的微笑


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与众不同的天赋个性,但要说到性格则是需要经过十几二十年慢慢养成;天赋个性与生俱来,妈妈爸爸无法自行选择,但塑造性格还是可以施加一定的影响。

所谓急躁主要是反应度比较强而忍耐和控制的程度比较低,宝宝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满足,其实这样的特点并非绝对不好,不少妈妈爸爸还觉得孩子拖拉温吞,巴不得他们变得爽快“火爆”一点呢。



当然每种天性也都有改善的余地,要调整改善一下暴脾气似的行事风格,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 让宝宝一点点练习等待和延迟满足。当宝宝有需求的时候,先马上回应然后慢半拍满足,最好再给点额外的小奖励,其中关键是在宝宝“大急”之前解决问题,并让孩子感到缓一步忍一下有好处很值得;另外主动向宝宝示好的时候,多分几个步骤,别一下子全都到位,让孩子感到“放长线可以钓到大鱼”,类似的方式长期坚持就能起到效果。

2、 让孩子尝试学会变通。急躁的孩子容易表现得“一根筋”,学会变通实际上就锻炼了自我调整的本领,这个办法的关键是不能空讲道理,而是要让孩子明白实现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条条道路通罗马;或者改变一下目标让孩子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类似的积极经验多了,孩子就知道灵活变通了。

尽管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大方向上不可能背离天赋个性,每种个性其实各有长短,强行改变孩子的性格不仅不会奏效,而且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令大人和孩子都倍感苦恼;妈妈爸爸一定要顺势而为并适可而止才好哈。


冯国强老师谈新早教


孩子急躁的性格,一方面来自先天原因,另一方面来自后天环境的影响。如何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1.在家庭中营造一个温和的氛围。

家人之间经常表现出急躁、焦虑,孩子很难不受到影响。如果家里每个人都能做到说话、行事温和、冷静,不管有什么困难都从容面对,孩子自然也会受到感染,不会遇事沉不住气。即使他天生有急躁的一面,也能渐渐地得到改善,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独特气质。

具体来讲,这种温和氛围包括以下一些表现:

(1)家人之间彼此不打断对方说话。不要总是打断另一个人说话,或表现出不耐烦。

(2)家人之间对彼此的行事节奏加以尊重。有人动作快,有人慢,各有优点。可以夸动作快的效率高,也别忘了抓住时机夸动作慢的做事仔细。

(3)家里的布置要整洁,温和,有秩序。整洁是指干净、整齐。温和是指家庭的整体装修布置要采用温馨、偏暖的色调,如淡黄、乳白等。偏冷或者太过热烈的颜色,都要谨慎使用。心理学研究表明,温和的色调有利于使人的情绪处于一个稳定平和的状态,有利于使自己按一个基本平稳的步调去做事。而偏冷或者太过热烈的颜色,要么使人过于消极,要么使人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容易焦躁,不利于做事。居家祝福哦,最好选择一南一北的朝向,阴阳调和,有助于使人情绪保持稳定。

(4)营造一个良性竞争的氛围。有些家庭里,大多数成员做事都比较急躁,单纯的营造氛围难以达到培养孩子温和性格的效果。便可以制造一些良性的竞争,比如对能好好说话、耐心做事的孩子,给予鼓励;对吃饭、洗澡、写作业等固定节目,制定时间表,太早太晚完成都不奖励,只给最接近规定时间并圆满完成任务的给予奖励。这样做的目的,意在告诫孩子,做事太快,不一定意味着做得好。


2.温和地与孩子相处。

父母的言传身教很重要,这将最直接地体现在与孩子相处的每一个细节中。

(1)给孩子限定做事的时间,而不是一味的催促。比如穿衣服,可以给TA五分钟的时间,五分钟到了,即便TA没有穿好,也不帮TA善后,让他自己承担行为的结果。这也叫自然惩罚法。用这种办法,孩子自然会学习将做事的节奏控制在一个比较恰当的范围。一味的催促,不仅会让孩子焦躁不安,也会让孩子感到茫然无措,甚至影响到亲子关系。

(2)保持一个温和的态度跟孩子交流。尽量养成说话做事,态度平和的习惯。坚持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孩子在潜移默化当中,也变得温和平静起来。不仅如此,这个习惯也会让大人的生活处于一个良性的状态。

(3)不要打断孩子说话。不管他说话的时机有多不恰当,也不管他说的有多重复,多啰嗦。听他把话说完,然后用简短的几句话对他的发言进行总结,长期下来孩子自然会感受到说话言简意赅的好处。如果他说话的时机不当,或者说得不恰当,也等他说完了之后,再委婉温和地告诉他。

帮助孩子培养起一个温和的性格,有助于TA在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并维持良好的婚姻、家庭,把握自己的幸福。而性格的养成基本上在6岁以前就完成了。让我们把握时机,用心、努力。💪💪💪

(你好!我是亲子教育、少儿图书编辑,我会定期跟大家分享亲子教育好书及育儿体验。如果赞同我的回答,请给个赞。欢迎关注我,随时交流亲子育儿话题!)


小书兜儿


有看过王菲的一个访谈。

窦文涛问她,离婚了,如何看待对子女心理的的影响,她说,我不相信所谓的儿童心理学,人的性格是天生的,后天影响的部分很少。

天后的观点有没有道理,先不去评论。但是儿童心理学被一部分人说成决定论,也是要不得的。

换句话来说,人的心理没有那么容易受影响,那么,孩子的性格也很难有特别大的改变。除非发生重大事件。

性格这玩意是有遗传基因和成长环境影响的。

你自己就是大咧咧的性格,你让孩子细迷迷的;你自己在孩子面前大声嚷嚷,你让天天跟你面对面的孩子轻声细语;你自己动作粗鲁,语言粗鄙,你让孩子温和典雅……这都是不可能的。

先从自己做起。


大V老师


一,父母本身急躁的,一定要先修正大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学会控制情绪和克制。

二,不能催小孩,催催催会加剧孩子的焦虑感,并催生孩子的磨蹭和拖廷。

三,不能给孩子贴标签,如你怎么这么爱发脾气,你这么不听话等等。

四,不要试图压制孩子的情绪,在孩子情绪暴发时静等,缓和后再讲道理,教孩子以后该如何表达自己。被压抑的孩子不可能学会认清情绪和正确地释放情绪,越被压制可能反应越激烈。

五,从心里无条件接纳孩子,就算是他急躁,发火的时候,也要接纳他,过后再告诉他你对他这些行为的态度。

六,大人降低说话的语速,对孩子多肯定多等待,慢慢来,别着急。


凝神聚意


急躁的性格有这几种表现。一种表现是孩子没有耐心,不愿等待,不停的对父母提出各种要求,期待粑粑麻麻马上解决,而不是等一会儿。另一种表现则是脾气易怒,喜爱哭闹。培养孩子温和理智的性格其实也是在教孩子如何管理好自己的各种情绪。

第一种情况宝爸宝妈们请不用太过担心,因为孩子生来就不是一种耐心的动物。五分钟的时间对于一个五岁大的孩子来说就好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这个是阶段性的,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逐渐理解并且适应生活的各种节奏。父母们在理解孩子的这种特性时,也同时需要做一些事情,主要是为了帮助自己不被宝宝的各种“马上”需求打乱阵脚,陷入烦躁而手忙脚乱的境地。


一,打岔。这个适用于三、四岁以内年幼的小宝宝。当小家伙们开始要求一样东西或者表现出不耐烦的样子时,马上开始打岔,你可以用夸张的语气唱歌,假装扮演一个卡通角色,或者念书等等任何你能想到的转移宝宝注意力的方法都适用。

二,对宝宝说不。如果孩子认为父母对自己是有求必应的,戏精宝宝们会用急躁、不耐烦的语气的来促使粑粑麻麻们投降的。

三,与大一些的孩子谈话,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等待,还有“急躁“是没有用的。

四,给大一些的孩子派些活做。比如让他们去画一幅画,做一个游戏,或者解决一个谜题。

五,如果上面的方法对有些宝宝不起作用,并且他已经是非常的不耐烦了,固执的听不进去任何意见,这个时候请爸爸妈妈离开孩子,让他们冷静一会儿。

六,请爸爸妈妈们尽量不要失去自己的耐心。尽管说起来永远比做更容易,但是忍一时能让你以后的日子好过很多。


急躁的另一种表现则是易怒,孩子容易因一点儿小事而大发脾气,大哭大闹。 一个因为需求没有得到满足的孩子发脾气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如果因为发脾气而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则是需要被制止的。如果置之不理,孩子成年以后习惯性的用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的怒气就不是一件好事了。孩子性格急躁、脾气暴躁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父母性格急躁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

二,孩子安全感的缺失,比如生活多巨大变动,常常接触陌生的环境,家庭多吵架,父母感情不和谐等都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

三,孩子由于年龄幼小,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各种情感。

四,孩子不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行为。

五,孩子易怒有可能是身体不够健康。

六,孩子的需求被经常性的忽略。

七,孩子经常处在一种紧张,劳累的状态。

八,孩子缺失父爱。这一点是不是觉得比较奇怪?有研究说人体内会分泌一种“爱的催产素”,这是一种荷尔蒙,会随着爸爸和孩子的接触而影响孩子。爸爸会在与孩子玩耍中释放出更多的“爱的催产素”。因此在家庭中,父亲需要和孩子一起经常互动做游戏,会让孩子也随之产生这种化学物质。世界很奇妙,不论你信不信,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耍,爸爸们没有损失。



当孩子表现出急躁的情绪,以及眼看要失控的脾气时,宝爸宝妈们需要采取些什么措施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行为呢?

一,让宝宝离开。当孩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将他带离那个让他生气的场景。

二,冷静时间。当孩子生气的时候,给他一些时间缓解情绪,这个时候请不要打扰他,也不要试图给他讲大道理,孩子情绪激动的时候什么道理都没有用。

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适用于5岁以上的孩子,他们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理解成年人的一些说法了。

四,让你的宝宝自由的表达他生气的原因,请对他表示理解,并且告诉他可以生气,但不允许一些不恰当的行为,比如砸玻璃,打人等暴力行为。

五,多让孩子进行户外的体育锻炼,运动会带来一个愉悦的心情。

六,多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是不是长期紧张,劳累?让孩子睡饱觉对身体的的各项发育都有好处,一个睡好吃好玩好的孩子会是一个比较放松开心的孩子。

七,使用奖罚制度,注意不要过度。

其实处理孩子的各种负面情绪对成年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父母通常精力耗尽而孩子却依然如故,因此陷入各种苦恼,沮丧与迷茫,结果就是父母自己变成了那个急躁发火的人。由于我们多数父母在童年时期并没有学习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绪,大家都认为生气是不好的,忽略了生气也是一种发泄的途径。因此,爸爸妈妈们需要理解并允许孩子表达自己不高兴的感觉,并且引导他们将自己的坏情绪发泄出来,当然是通过一种大家都接受的方式。


爸爸妈妈们需要意识到,如果你们自己的性格急躁,并且不想做出任何改变,那么以上说的全部作废。

我在海外育儿多年,希望与你交流最新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请关注我,谢谢。


月亮不弯弯


我是容易,华大应用心理咨询师

生活中常常看到有的孩子得不到看中的玩具就会立即躺在地上,打滚耍赖。有的孩子做功课速度飞快,但潦草马虎。这是什么原因呢?而我们多么想培养出一个具有做事既快又稳,对人温文尔雅性格的孩子啊!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理学研究指出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是与他的气质有关,而气质具有先天性的特点,主要表现为:1.对外界的敏感性 2.做事的持久性 3.反应的灵敏性(动作、言语、思维的速度和灵活程度) 4.能否根据外界变化而调整自己。5.对情绪的兴奋和抑制的控制能力。6.内向性和外向性。


气质在婴儿时期就已形成,婴儿在出生之后,很快就出现了明显的气质差异:有的孩子很容易哭泣,而有的这比较安静,有的孩子很容易抚慰,而有的孩子则需要好久才会安静下来。所以长大后有的天生就是“急性子”,有的就是“慢郎中”。研究结果也表明气质是影响儿童日后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心理学家托马斯等人发现气质并不是恒定而不可改变的,父母的教养行为能在相当程度上改变儿童的气质特点。气质本身无所谓好坏,关键在于父母的教养方式是否和儿童的气质特点相符合。有时孩子为达到目的而表现的急躁情绪,实际上是对情绪的控制能力问题。例如年幼的儿童难以准确理解当时的场景和他人的想法


,以致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对这些情景的情绪反应。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父母可以利用认知策略、以建设性的方法来引导孩子的情绪。两到三岁的儿童倾向于让他避开引起愤怒的场景,而四到五岁的儿童,可通过激励更多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你是男子汉,妈妈靠你啦!这钱不是准备用在……?”让他表现出更为积极的情绪来应付当时的场景。


提倡一种“延迟满足”法:是指一种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立刻满足的抉择取向。“延迟满足”不是单纯地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说到底,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心理学家D•Baumrind经过观察认为“权威型”抚养方式最佳,这类父母根据孩子的年龄对提出的要求做适当的限制,设定恰当的目标,并坚持要求儿童服从和达到这些目标,同时他们表现出对孩子成长的参与,对较大的孩子他们会耐心地倾听孩子的观点,并鼓励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简而言之,


这种抚养方式的特点就是:理性、严格、民主、耐心和爱。这项研究结果表明,用此方式抚养成长的孩子,社会能力和认知能力都比较出色,在和小朋友的交往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自信,具有较好的情绪自控能力,并且心境比较乐观、积极!


总之不必太焦虑孩子性格的调整,由于社会角色的要求,成长会对他产生持续的影响,例如,具有技术精湛的工程师,就会逐渐形成仔细,沉着的性格特征,并掩盖或改造他容易冲动和急躁的缺点。

关于华大
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工作室,始于2003年,专注心理咨询、心理培训、企业EAP。300多名富有实战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团队,600余名志愿者服务团队,30门电话组成的免费公益心理服务热线向社会提供服务。
不管你有任何心理或情感困惑,可以关注及私信我们的头条号,向作者提问咨询!


华大应用心理研究院


孩子性格大多来自于父母,想要孩子性格温和,言传身教大于一切!

我下班回家,孩子奶奶告诉我,孩子今天说“我靠”说了好几回。我是又好气又好笑,白了一眼孩子他爸。我们决定等下次她再说时,就指正。

所有的指责一定要及时有效,切忌秋后算账。孩子在某个情境中说了脏话,骂了人,或是发了脾气,一定要当场指正,妈妈切记不要有秋后算账的想法。

晚上洗完澡,我和孩子在床上玩游戏,我将小马宝莉丢给她,她来不及反应,小马宝莉直接掉在她大腿上,她脱口而出“我靠”。

听到这两个字时,我简直是佩服她对这个词语的理解程度,用在这个语境中标准、贴切。

后来她就知道了这个词语是脏话,是不能用的。再后来只要她爸爸一想脱口而出,她就立马问“爸爸,爸爸,你刚刚是不是又说脏话了?”

被问多了,她爸爸都尴尬了,在家再也不说脏话,于是乎,我们家的文明程度又提升一个档次。

做父母的需要成为一面干净的镜子,无论你在外人面前如何,但在孩子面前请一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然你的无心就被有心的孩子学去了。

在教育孩子这件事情上,父母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有礼貌的父母孩子一定有礼貌,同样,脾气大的父母孩子一定性格暴躁。

想要孩子性格温和,父母必须学会温和的对待周围的人和事,孩子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他所看到的一切就会成为他性格的一部分。

END


我是朵朵妈妈,为写文章放弃减肥的职场妈妈。做及格的职场妈妈,带娃、职场、婚姻、生活,关注我们,让你每天都进步一点。


朵妈是大王


《榜样的力量》

很多时候,我们会问如何培养孩子某某方面的特质,或者能力?我想,最重要的条件是,榜样的力量。

我们想要孩子学习到什么,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

比如,想要孩子养成温和的性格,怎么做?

首先,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处处体现一个温和的力量。我们如果是一个急性子的父母,那就需要先改变自己,在生活中处处留意,不急躁说话,不急躁做事,那么孩子,自然会看到父母的样子,她会学着父母的样子,温和待人,温和做事,这是她最近的一个榜样。

其次,运用外物的力量。

这个“外物”,可以是书籍,也可以是某项技能。

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急躁,我们可以带领孩子多读书,读好书,有好的关于性格培养的故事书,可以给孩子示范,有好的经典书籍,可以教孩子明理,学会凡事多思考,不冲动,不激进。

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进行某项技能的学习,通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可以磨练孩子的心性,让孩子沉稳,冷静,有耐心,比如学习书法、弹琴。

最后,同伴的影响力。

古语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就是同伴的影响力。

在培养孩子温和的性格这个问题上,我们也可以这么去考量,给孩子找一些比较温和的同伴,一起学习,一起玩耍,孩子也会从同伴身上,受到性格的影响。比如我的女儿,她是一个比较有耐心,不急躁的孩子,她有一个邻居哥哥,性格特别急躁,一不小心就会急的大吼大叫,和女儿相处时间久了,我们发现,他有变化了,和女儿一起玩耍,他说话有礼貌了,不吼叫了,也不急躁了,还知道给女儿分享好吃的,知道照顾她。我认为,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云朵妈


如何将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我觉得这个问题过于笼统,我从以下角度分析一下这个问题,并给予回复。


1. 孩子性格急躁,从某种方面来说是好事。比如:老师布置了作业,孩子没有片刻耽误,立马完成;家长安排的事情,立马动手去做。这种急躁,作为家长的我们,是不是觉得是好事呢?如果孩子性格温和,比如说,做事拖拉,家长会不会更着急呢?

2. 孩子性格急躁,爱发脾气。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做些事情对孩子进行改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搞定发脾气的孩子。

1) 引导孩子描述情绪。孩子发脾气,肯定是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或者受了委屈,这时候家长不要急着教训孩子,我们应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当时发脾气的感受。当孩子描述完了,也许孩子的心绪会稍微缓解下来。

2)帮助孩子思考情绪。孩子发脾气,肯定是有某种原因,家长需要引导孩子认识发脾气的原因,一步一步引导孩子说出为什么生气。

3) 帮助孩子反思情绪。引导孩子发现,生气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让孩子学会通过沟通解决问题,并引导孩子体会别人的感受。因为,孩子对着某人生气,对方心里也会不高兴。

所以,对于表现急躁的孩子,不要急于给孩子贴上各种标签,比如:不听话、调皮,等等,试着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认识自己、解决问题,才是家长应该关心的重点。


对于家有宝宝的你们,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们怎么处理的呢?欢迎大家讨论。


【我是"成长为自己",今日头条育儿专栏作者,希望通过身边的故事影响你我他,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弯路,欢迎大家关注、点赞、转发及评论】


成长为自己


我们想要孩子学习到什么,我们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环境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熏陶孩子。想要孩子养成温和的性格,怎么做?1. 创造一个温和的家庭环境。家和万事兴,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沃土。家庭成员和睦,夫妻和睦,婆媳和睦,亲子关系和睦,家族关系和睦,邻里关系和睦......等等共同建造出温和的家庭和睦的环境。

2. 夫妻温和的沟通方式。夫妻关系和谐是亲子关系的核心,亲子关系和谐是孩子性格健康发展的关键。夫妻温和沟通与互动是夫妻关系和谐的外在表现。

3. 温和地和孩子互动。亲子互动包含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行为互动,这些都全面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建议父母方式方法温和,非暴力沟通。

总之,温和的父母才能养育出一个温和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