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八条目”之根在“格物致知”是真的吗?何为“格物致知”,是失传了吗?

知行合一07


儒家“八条目”核心是“正心”,心即体,内收为“格物-致知-诚意”,外放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论内外还是外放,全是体的相用。“八条目”简括为一句话就是佛家的“万法唯心”。




“心”是世界的源头。外部世界不过是心的创造。“家、国、天下”最初只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来自头脑。世界上任何事物皆是如此,最初只是一个念头。


好比盖房子。先有盖房子的念头,之后会依据这个念头去绘制图纸、准备建筑材料,最后付诸行动,房子诞生。世间万物莫不如是。故佛家说,识得心,大地无寸土。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语出大乘经典《大方广佛华严经》)



“心”外找寻世事真相,永远缥缈无有头绪,因为一念一世界,念念无尽,大千世界何其多!向心内观、向自性中探求才是终极之道。这一点,儒家“八条目”暗合佛家之精要。


菩提月满西楼


格物致知的意思是辨别事物,获得真知。

“格物致知”出自《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后来人们把这几句话叫做《大学》的“三纲领”“八条目”。“格物”和“致知”即“八条目”之二。

儒家的目的是致知,是把握思维方法和对世间理性秩序的认同,以便更好的服务于社会、是以求证秩序道理的客观存在的”致知“为本来目的。儒家的出发点是天道、理性、心性,都是先天本具,我们能够做的不过是如何认识如何把握,认识和应证了这些天地良心,就可以做个真正的君子,并不是要改变什么。出发点在心的认知,理性的归纳。儒家讲致知在格物,格物在于心的安定,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也就是说实际是一种心理能力的锻炼。

随着时代的变迁,格物致知虽然提及的人很少,但格物致知所倡导的三纲八条仍然具有一定的精神价值!





东岳遗风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心正,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格物为八目之首。儒家的“内修,外治”,格物是基础。格物,对事物的认识学习。格物而致知,不是先天而知,而是后天而知之。格物是个哲学命题,是唯物主义认识论。老人家说,你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要亲口尝一尝。尝梨子的过程,就是对梨子的格物。你要了解水性,就得下到江海学习游泳,游泳就是对水的格物。要了解非转基因和转基因食物的优劣,就得亲口食用比较,才能格出话语权而不人云亦云。对事物的深刻正确认识,是对事物的不断格物过程。由表及里,去伪存真,由现象上升到本质,由实践上升到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实践。在不断格物过程中,思想不断升华。有了正确的格物认识,才能最终完成修心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儒家学说,是中国大地和几千年智慧结晶沉淀的产物。“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的那些人物,在“洋面包”和“土面包”的尝试中,还是觉得祖宗的“土面包”有营养,回归重新拾起了儒家学说。格物致知思想,不仅没有失传,在今天中华伟大复兴的践行中,其内容不断充实,闪耀着新的智慧光茫!


情欢江川


也不知道谁把朱熹强制归为儒家,从朱熹著作中看,道、法、儒三家兼修,并且有了独立的思想体系,后世还有个王阳明也是兼修有大成者!朱熹偏“用”、王阳明偏“习”,实操路线和思想路线,方向上有一些区别!此二圣均有一个被误解而批判的天机“存天理、灭人欲”,本意是道家思想精髓“敬畏天理、克制欲望”,这可是训练智慧的至上法门,可惜被污名化曲解了。

格物致知,简单通俗讲“透过现象看本质”,或者理解成观察、实践、思考、验证!总结就是“探索精神”,古代很长一段历史采取愚民方针,刻意谈化了“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是一个递进关系,一个人成就的八个段位!没有失传,只是被刻意淡化和曲解。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人,重新开启了“格物致知”的精神...未来可期!


问本


其实不是失传,而是异化了。一是哲学问题,孔孟时代的儒家思想还是比较靠近唯物主义哲学,表现为以《易传》为思想体系的哲学基础,也是六艺之中的数。二是自然科学的应用。三是所有学习内容的实践。孔子实际上非常注重自然科学的应用,但是他没有太多的内容可教,但是他清除这一方面在治理国家和军事实践方面的巨大意义。孔子的军师才能,不论是个人技战术还是军事战略战术都十分高超。

可是,《易经》的用语本来是大家通俗易懂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语言内涵的变化,后来人就感觉有点天书一般神秘莫测。所以,孔子对《易经》进行了唯物主义和方法论的加工,成为《易传》。

格物致知,用哲学的方式来探究自然和社会,由此来提高自己的素养水平和实践能力。可惜的是,后世的异化严重,尤其是汉初的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给儒家思想带进去严重的神秘主义色彩而致儒家思想开始了宗教化。宗教化是异化和落后化、僵化儒家思想的方式。由此开始,儒家放弃了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方式,尤其是实践以求自身修养和实践能力的内涵。


席军WH


格物致知这个词,在后世出现了很多的释义,最主要的是两个方向,朱熹所认为的从探究万事万物的事理中寻找真理,以及王阳明所认为的,从心出发致良知而达到真理境地。一个从外部着手,一个从内部着手,我更认同王阳明的观点,

首先说朱熹的理解,他认为格物在于穷究事理,从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中去探究到最终的真理,是朱熹的理解,他认为格物在于穷究事理,从对万事万物的理解中去探究到最终的真理,我的理解就是后世的归纳法,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归纳出真理所在,这就是一个非常艰辛的工作了。如果以这个途径去探寻真理,有可能终其一生都难以找到真理,甚至淹没在纷繁的万事万物中,找不到方向,王阳明早期追随朱熹的理论,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去格竹子,结果,真理没找到,自己反而病倒了。他也是从这件事情之后,对于格物的理解,产生了疑问,如果都是这个格法,光格一棵竹子就已经要了半天命,那么万事万物要格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真理呢?于是他由此开始走了另外一条探寻真理之路。

其次说王阳明的理解,他后来悟到的,格物,即正物,格物致知,即致良知。格物,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对待每一件事物,保持自己的本性良知,去除杂念,私欲,保持本心光明,不被外物所弊,从而以心应物,皆能合乎中道。这个方法,是内观的路径,是完全从本心出发,观照自我内心,并不着眼于外物,内心只要光明澄澈,外在万事万物,无一不合于道,无一不守中,这种路径,摆脱了朱熹所强调的从外物着手进行修行的途径,对于个人而言,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我认为,这才是大学中所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本义,而且与下文,正心诚意才能完全接的上,大学八目中的这四目,完全是讲内圣心法,着眼于个人的内在修行,无论外在环境如何变幻,只要本心光明,只要自己守得住这颗心,就一定能够正心诚意,从而修齐治平。

回看关于格物致知的两个理解路径,与佛家神秀与惠能的境界之辨有相象之处,神秀认为心如明镜台,需要时时勤拂拭,而惠能认为,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大道至简,真理从来都是朴素的,真理一直都在人的自性之中,只是因为这自性被我们的欲望所蒙蔽而无法看清自己,只要有一天,一念之转,看清自己的内心,到底想要什么,那么不需要去外面学更多知识,不需要去探究万事万物的道理,就能够发现真理所在。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至于无为。我觉得用这句话大概能够总结朱熹和王阳明关于格物致知的这两种解读,朱熹在于为学日益,王阳明在于为道日损,我认为,王阳明的解读更趋近于寻找真理的道路。

以上是我的个人见解,欢迎提出指正!


玉心777


《大学》中列出来八条目,按顺序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是在《大学》阐释这"八条目"时却奇怪地抛开了"格物致知"不说,直接从"诚意"讲起。

所以朱熹在重新修订《大学》的时候,认为"格物致知"一章已经遗失,就擅作主张把程颐讲"格物致知"的一章加了进去,使其"完整"。

至于是否失传、遗失,还是曾子觉得没写好所以没收录,这就不得而知了。至少,给后世一个更大的想象和争议空间,这也不错。

祝您愉快!


幽幽南山客


人类,有爱心,合于自然的生活

合于自然的劳动与创造,一切就OK!

言真理者,从来就只昭示世界存在的本真,从不规定丶规范丶约束人的

言论与行为。

凡是规定规范人类言论行的

所谓学问学说,

都他妈别有用心的宗教邪教!

扯蛋的!

至少施教人也把你当成弱智或蒙儿了!


雲樵君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二是阴阳,三是在阴阳之上老子的的"无为"、孔子的"中庸",史蒂芬柯维的"第3选择",亚里士多德的"第一性原理",查理芒格的"多元思维模型"。

道可道,非常道,所谓的各种说法不过是与"道"连接的一种说法和路径。

"格物致知",理学家在于在万事万物中穷尽其理,就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心学家特别讲求"为善去恶",王阳明的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因为故能穷其理,但是按照理学家格出来的万物的"理"如果没有心学家的"致良知"来驾驭,那么"心"的"善恶"直接导致"物"的"善恶"。打个比方,科学家研究出来原子技术,被战争狂人研发出来"原子弹",而其本来可以用来"核电站"。转基因技术到底是惠民还是害民? 未可知,丢给时间和历史来检验。

我偏向王阳明所说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万物穷其理,理皆为人类善念之用,不为恶念所动,那么就实现了儒家的终极目标"大同社会",最后,再来重申一下儒家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知行合一07


格物致知一语出自儒家经典《大学》,而三纲八条目也是朱子从《大学》中精练总结出来。

《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请注意“穷其理”三个字,它解释了格物关键之所在。观察事物及变化要“穷其理”,也就是说要了解事物不但要观察事物及变化的表面现象而且要探究事物及变化的根源和原因,弄清了事物及变化的根源和原因也就会掌握了事物的本质。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基本含义。可以说格物致知跟“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有相近的意思,是儒家思想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

那么三纲八条目又指的是什么呢?三纲是《大学》开篇就说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即为三纲。

八条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儒家最高理想是平天下,也可说是实现世界大同。在儒家看来要实现平天下目标就需从修身入手,用儒家学说来修身,修身后齐家,通过齐家而国治,各个国家治理好了整个天下就实现了太平。显然修身就成了实现平天下的基础。

怎样夯实修身基础,换句话说怎样使儒家学说成为人们的思想(即修身)呢?“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用白话来说就是,想要诚心诚意相信“真理”,首先得知道“真理”;知道是不是“真理”在于穷究事物的根源(原因),知道事物根源(原因)了就真正明白自然就会承认“真理”,知道是“真理”了也就会诚心诚意去遵守和执行。这一过程即为修身。显然在这一过程关键点就是格物致知,所以它在八条目中重要性不言自明了。

所谓格物致知失传之说,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就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以至于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