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为什么会成为儒字千古难解之谜?它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马路飞歌1


“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是重要的儒家经典,四书之一,而“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因此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但是《大学》并未对“格物致知”进行解释,而先秦其他典籍中也未出现这种说法。因此“格物致知”到底指什么,竟成为了后世学者争论不休的千古谜题。后来的很多思想家都通过解释“格物致知”来阐发自己的思想,以朱熹与王阳明最有代表性。


一、朱熹的格物致知

朱熹的格物致知,以他的“理”概念为基础。朱熹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世界的本原,万物的规律。比如庄稼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这是理;做皇帝为什么要仁,做儿子为什么要孝,这也是理。事物的自然规律、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这些具体的理都是宇宙本体之理(这是最高的理)的体现,而学者的任务,就是认识最高的理,这样任何具体的理都在掌握之中了。

那么怎么认识最高的理呢?朱熹认为,既然具体事物的理体现了最高的理,因此学者要研究身边的事事物物,穷尽事物中的理,这叫做“格物穷理”,格就是穷尽的意思。学者研究得多了,终有一天会豁然开朗,认识达到极致,也就是认识到了最高的理,这叫做“致知”,“致”是扩充的意思,致知就是扩充自己的认识,使之达到极致。

清末,物理学传入中国时,被翻译为“格致学”,就是借用了朱熹的格物致知说,意思是研究事物认识它的规律。当然物理学研究的是具体的规律,而朱熹要研究的是形而上的理。


二、王阳明的格物致知

明代,朱熹的学说占据着统治地位,王阳明一开始也相信朱熹的理论,所以他和朋友相约去格竹子中的理。结果他格了几天几夜,啥都没格出来,还大病了一场,这就是“亭前格竹”的典故。王阳明从此开始怀疑朱熹的学说。

后来王阳明经过龙场悟道,豁然开朗,原来事物的自然规律与社会的伦理道德并不是一回事,伦理道德就存在于人的本心之中,不需要向外在事物中去寻求,这叫做“心即理”。

在此基础上,王阳明发展了自己的格物致知说。他认为,这个“知”不是一般的认知,而是良知。每个人天生就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就是良知。比如每个人见到一个小孩快要掉到井里去了,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拉住他,这就是良知。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比如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等等,都来自人的良知。

每个人都有良知,那么为什么很多人会做坏事呢?王阳明认为这是由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由于物欲的牵引,使很多人迷失了本心,良知被遮蔽了,就像一面镜子,沾满了灰尘锈迹,变得昏暗不堪。所以有人说:

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

那么人如何才能使良知回复清明呢?王阳明说,这就需要格物致知的功夫。所谓格,就是使之正的意思,你在日常中看见什么事情不正确,不符合自己的良知,就要去端正它。比如看见小偷偷钱包,你知道这是不对的,就要上前制止他。你发现自己对父母不够孝敬,感到这是不对的,就要诚心诚意地孝敬父母。这些就是格物。格物的过程,也是“存天理去人欲”的过程,久而久之你心中的物欲就被去除了,良知达到了极致的光明,这就是致知。合起来就叫做“格物致知”。



梦露居士


要探讨“格物致知”的意义,咱们先了解一下“格物致知”的来源。

"格物致知”最早源自于 《礼记.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但是《大学》只提及“格物致知”,却没有作任何解释,而且任何先秦古籍也没有使用过“格物”与“致知”,以供后人参照理解其意义。这样,就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而且,历代学者围绕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难以得到共识。

咱们再看看历史上一些学者对“格物致知”的解释。

最早的注解是东汉郑玄所提出的,他说:“格,来也;物,犹事也。其知于善深,则来善物;其知于恶深,则来恶物。言事缘人所好来也。”这种解释,把“致知”放到“格物”之前。先要知道善或恶,然后善事或恶事就会跟着你的喜好而来到。因为他把“致知”放在“格物”之前,所以他的注解缺乏说服力,他的“格物致知说”难以成立。


北宋理学家程颐认为,“凡眼前无非是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物,犹事也。凡事上穷其理,则无不通。“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其理而已也。”他的意思很明白: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穷其理。


南宋大儒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他说,知在我,理在物。“格物”就是研究穷尽事物的道理。由格物到致知,有一个从积累有渐到豁然贯通的过程。“要贯通,必须花工夫,格一物、理会一事都要穷尽,由近及远,由浅而深,由粗到精。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成四节次第,重重而入,层层而进”,“穷理须穷究得尽,得其皮肤是表也,见得深奥是里也”。


明朝心学大家王阳明认为,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物者,事也,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所在之事,谓之物。致知,非若后儒所谓充扩其知识之谓也,致吾心之良知焉耳。 他的意思是:格物致知,就是要在一切事情上以我的良心所知的善恶(良知)来端正自己,规范自己。


当代科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说,“格物”和“致知”就是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大学》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这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 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他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这种观点是不能适用于世界的。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多年,至今仍无定论。明末学者刘宗周就说:“格物之说,古今聚讼有七十二家!”而从刘宗周至今,又过了几百年,更增加了许多不同的见解。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现代汉语词典》是怎么解释“格物致知”的吧:“探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这个解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言简义赅,却很有道理。 如果按此解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格即探究;物即事物;致即求得;知即知识(事物的原理、规律)。


菜根漫谭


儒家八目,圣人尽性知命,赞天成道的功夫口诀,表面上看上去就象是一句平平常常的口号,甚至仿佛很多企事业单位的文化LOGO,什么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之类,实际上却是大道简易,直入宗极的津梁。人人能上手,时时可参研,一分功夫,就有一分效果,一分实践,就有一分收益。

先看后面四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很明显是一个递进结构,所以提示我们,前面四目很可能也是一种有小到大由浅到深的递进功夫。

接着看前四目,格物致知在前,诚意正心在后。问题就来了,心居然变成了最后一个环节!如果正心是最后的结果,难道说前面的种种作为心都一直没正?

我们知道,心是人的天官,人的一切行为哪怕一餐一饮都离不开心,既如此,格物致知等等又如何能离开正心呢?而如果心不正,前面格物致知诚意三目又怎么能上轨道?正确的秩序难道不应该是先正心再诚意、再格物、再致知吗?

其实恰恰是在这里,正见出这八目绝不是随便排列的口号,而是真正修身证道的要诀!

我们试想一下,正心而后诚意、而后格物、而后致知,做得到吗?

一个小屁孩儿光腚光的来到这个世界上,请问他从呜啊呜啊哭开始,能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诚意呢?是正心呢?是致知呢?还是格物呢?

很明显,当然是格物嘛!

小屁孩儿呱呱坠地,心能都还不全,怎么可能正心?一切知识几乎为零,又如何致知?完全一张白纸,更靠什么来诚意?

并不是小孩才如此,大人也一样:试问我们在做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谁能够保证一开始心就是清净明白,应接无碍,不偏不倚,勿意勿必?

顺便说一句,西方总是喜欢讲天赋自由天赋自由,其实真正当得起天之所赋的那个自由,没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根本就是一句空话、屁话、笑话!其实就是一群又醉又痴的人在强大的物欲潮水中随波逐流而已!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除了一出生就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那位释迦摩尼外,存在的第一件事必须是也只能是格物,就是在万事万物中摔打,一点点的把生我养我的父母,爱我帮我的家人,乃至朋友、拍档、恋人、对手以及种种人间百态、社会万象给慢慢“格”出来。

这个道理如此深沉又如此简易,平淡得像家里老人在跟你拉家常,这就是儒家的风格。

这一个“格物”,就约当于毛泽东同志的《实践论》。

格物的过程,当然是获得各种知的过程,但是这些千差万别的知,这种在万事万物中磕磕碰碰的知,都是很具体的、过程中的知,是此时此刻或彼时彼刻,此情此景或彼情彼景的知,比如我们一般所谓的人生体验,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储备,乃至我们的行为方式,人格特质等等等等。它们因人而别,因地制宜,自有其特定的话语体系,特别的作用空间,还不能完全说是格物致知的那个“知”。

从格物进而到致知的那个知,是指从对万事万物的各种认识中不断淬炼精进,从量变到质变,从有缘法到无缘法,从俗谛到真谛,从有名到无名,最终豁然贯通,大彻大悟,直见天地本来面目的不知之知,无相之相!佛家所谓明心见性,王阳明所谓致良知之知也。

这一个“致知”,约当于佛家的般若学。

儒家格物致知以后,已经知天知命了,等于佛家证得真如本性了。这时候大乘反过来,要普度众生,儒家也是回过来,要挺身入世了。

要入世,就是要在事上格,就是要跳入滚滚红尘,事事物物,还他一个天理。这个时候不是你看不看得到的问题,而是你做不做得到的问题,见道只是初等,见道未必能行道是常有的事。所以子才会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这个功夫有多难?相当于是你在无论任何场合下,都要一念起处,皆为正念!只有这样,你才能转物而不为物转,你才能拯救这个世界!

套用毛泽东同志的一句话:“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这个功夫,就叫做诚意。

一念起处,皆为正念。念念起处,乃心光明!

这个境界,才能称得上正心。

所以佛家的慈悲,其实还是小慈悲。虽然大乘要普度众生,但是就像荷蓧丈人面对子路,一番话说了,你听了就听了,不听他也就笑笑。俗世尘垢,他已经洗干净了,他已经不离烦恼而证菩提了。

然而儒家的慈悲,真的是大慈悲。他的挺身入世,真是要把干净的长衫不管不顾的弄成百衲衣,本来已经解脱烦恼,偏偏还要“自寻烦恼”,栖栖遑遑,哪怕被人骂作丧家之犬也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套用一句马克思的话,他不是要认识这个世界,而是要改变这个世界,尤其更不是去等待另一个世界的幸福——事实上,如果有另一个世界的幸福,他恨不得现在就要把它拿出来给你!换个角度,其实他就是要把那个“不可道”中揭示的境界拿出来给你嘛!孔子努力一生,直到“伤麟怨道穷”了,要死了,也心心以天下后世为念,这与后来墨子摩顶放踵的精神相较,何尝不是一脉相通?

这两种态度和取向,其区别好有一比:一个是佛家闲观大海独坐稳看潮升,一个是儒家阅尽沧波只手驱旋海水!

可笑吗?当然可笑。可能吗?当然可能!百年来中国之由死向生,不就是几个观念在起作用吗?再推而言之,整个世界也还都是从道里蹦出来的,此而犹可,天下还有什么不可能?!

心修好了,再一气贯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简单易懂,不解释了。

这八目,到了北宋,在大儒张载那里,就演成了四句炳耀千古的豪迈格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就是儒家超越一切核心文明的见地和气度!见道、行道、成道,彻彻底底,明明白白,从从容容,圆圆满满。

视界决定世界,一个文明对道的体认有多深,最终决定了它能走多高多远。中国儒家经过程朱陆王之后,无论是对道的证悟,对道的坚持,对道的期许,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已经超越了包括佛教在内的一切核心文明!这其中的智慧、韧性和勇气,才是我们这个民族屡仆屡起、常变常新,并且终将再次超越群伦,领袖世界的真正生命根基!

最后提一点:列位同胞一定要认识到,我们的儒家文明在根本层面上,是远比西方文明更要高级得多的文明!西方文明对我们这个文明的百年冲击,不是在道的层面,而是在器的层面。通过这次冲击,西方文明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工具,为我们打开了一个实践上行道的新空间,让我们能更自由的去圆满和成就中华文明体认的终极价值。可以说这是继佛法东传以来中国文明的第二次再新,但要认识到:这是在实践层面而不是在生命本体层面的再新。它确实让我们更主动、更活泼的实践、创生、抒发,但是它绝对、绝对、绝对不配限制我们于它空虚鄙陋的躯壳中!

说得太多了,停笔。


宝宝178076326



格物致知 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随著时代思潮而迁变演化。孔子虽是儒家的开创者,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乃是继承了春秋以前民本思想传统。

孔子一生的思想著述,主要在关心现世的政治与道德,并未在心性修为问题上多所关注,正如子贡对于孔子学问的感想:“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然而孔子当时的时代,早已有学者论述天道心性;所以形成道家传统的心性修为传统,决非是起于老子,正如儒家的民本思想传统并非起于孔子;否则,需要心性修为才能成就的中医传统,就不可能发生于老子之前。所以孔子逝後的儒家学者们,为了弭补孔子学说的不足之处,遂企图要吸纳融合当时道家与阴阳家的心性修为与自然哲学的传统。战国初期的子思,作《中庸》,首先以孔子的“中庸”思想为基础,而建构了儒家的心性理论。然而先秦时期典籍从未出现“格物致知”的相关词汇,所以“格物致知”应该不是先秦儒学思想,而是汉朝学者融贯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观念产物。而因为涉及了道家思想,所以也就造成後世儒者理解上的困难,也就形成了千馀年来的观点争议。



“格物致知”之所以难于解释,而使儒学界争论达千馀年。首先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乃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涉及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通于先秦道家之学。宋儒理学兴起後,儒家学者往往贬斥道家与佛家,因而也就愈加难以理解其原始意涵。在儒学历史上宋儒为排佛道两家,

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孔子论道而未论理),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其次难处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训诂难以适当,以致于不能适切解释字义;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遂使以後诸儒各家解释,往往各自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遂造成至今儒学思想上的千古疑案。


手机用户4142248477七王


格物致知是《大学》中提出的概念。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我们现在的解释,基本上都是沿袭南宋大儒朱熹的说法,格物就是穷尽事物的规律或道理

。我们就可以达到智的境界。因为南宋大儒朱熹提倡的是心即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所以他南宋大儒朱熹提出我们需要穷尽事物之理后,我们才是真正的智。然后可以诚意,正心,修齐治平。这种观点与我们现在的科学观点是非常的相似,因为现在的科学观点,也是通过事物的表象,我们总结规律,然后进行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理论,如果与实验相符,表明我们的理论就是对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2,格物可以从另外的一种角度去理解,就是格除物欲,也就是我们不要被物质所束缚

。格除物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获取清静的心里,这里就是:致虚极 守静笃。

我们格除了那颗对物欲追求的心,我们就可以守住清静心,从而可以守一抱一,进而达到止一的状态,我们就是守道的境界(致知),然后我们就可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

我们知道中华文化的核心或精髓之处就是在于,天人合一。天人合一,就是要求我们守一抱一,进而可以天人合一。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把格物致知,解释为格除物流,从而达到道的状态,应该更合理一些,更符合我们的文化精髓。


--止一、静笃以此为记

喜欢文化历史内容,请关注:驯服黑夜


驯服黑夜


格物致知,是古人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就是一个事物不断化分到不能再化分,就知道事物的本质了,清未有把科学叫格物学。他与伏羲所创最旱的八卦,三个物质条件加时间,空间构成一个事物。反过来可将这个事物分解成三个基本的物质条件,加时间,空间,这就是格物,格物还有一个基本条件化分同位,老子《道德经》“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是中国古人认识事物的方法。其实现代人认识事物也是用这种方法。而《非逻辑学》。


中上行


按朱熹在《大学章句集注》所说,《大学》中释格物、致知之义的章句亡失了。朱熹自己将“格物致知”混起来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也”,这其实是“知”的功夫,不是指“格物”。

事实上,对于“致知”的含义,其实异议是很少的,也不难,简单来说就是对事物的正确认识。这由下一次第“诚意”的含义可佐证。“诚意”之义按《大学》中相关章句的解释,即不自欺、有耻辱心、能慎独。显然要做到“诚意”,确实需要先“致知”,对人对事对物先要有个正确认识或认知。

于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思考人的正确认识或认知的前提是什么。

有人联想得快,可能会认为是“实践”,是指“行”,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但并非如此,因为“行”是检验“知”的,所以行与知都是同属于“致知”即获得正确认识的范畴的。

如果我们晓得西方哲学中培根的科学发现的思想的,我们会联想,“格物”其实应该是指“观察”,因为观察之后是归纳与演绎推理。而“知”的活动其实就是归纳与演绎。

这样的论断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不妨从“格”的字义及“格物”构词的语法特点来分析。“格”本义是木条纵横形成分格。由其中的交叉相格而有格斗义,但显然此处非此义。另一引申就是形成分别的空间,如“方格”、“格子”;由此即可引申为差别、等级意,如“品格”、“风格”、“格调”等。由此我们可以断言,“格物“之“格”在语法上是一种名词的使动用法,因此“格物”即“使物格”,也即使事物被分门别类之意。而所谓观察其实就是将事物进行分门别类的活动。

此外我们由《大学》本身的章句可再获得佐证。《大学》第二、三句分别是“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与“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其实就是指“格物”,即分清事物之间的次第、本末、终始、先后顺序。也就是使得事物在空间上被分门别类,在时间上分出先后顺序。事实上,我们对事物的正确认知也正是由此开始的。

至此,我们就把这所谓的难题给解开了。


建章看世界


通俗的讲,《大学》的“三纲八目”代表了儒家最高的道德理想和伦理要求,最终要达到“修己立人”的境界,要达到这种境界所要遵循的内在要求即“三纲八目”。姑且谈一谈我自己的理解吧。

一、人类体会认识事物不可能脱离现实本义,并且随着体会认识的深入,事物的意义会发生根本变化,真理随之产生。好比你进入一所房子,一开始只能看到个大概,慢慢到处走走能看到房子的装修细节、布局等,而房子还是那个房子。所谓真理,只不过是在你进入房子开始到看懂整个房子这之间的所有的境界集合。站在认识事物,体察天理的角度,这中间包含的境界缺一不可,都很重要,因为这是从无到有实践得来的宝贵经验。比如“三纲八目”,缺一不可,并且脱离现实本义去看毫无意义,因为毕竟是实践的功夫,实践,才能出真知。

二、说说“格物致知”吧,在“三纲八目”这一整套的行为范式当中,“格物致知”属于“次第顺序”中的最底层。为什么说它简单,大概说的是它在实践工夫的最底层,是最容易上手的功夫。为什么说它最难,以至于引起“心学”和“理学”两种发展脉络

。个人认为人类有其精神和肉体两个方面,现实当中很多事情难就难在“知行”二字,脱离现实本义去看待事物难免沦为“理”的奴役,变得“于事事物物上穷究其理”,好比如刚进房子就拿房子设计图来看,看完觉得房子就是这个样子。而从人类体验现实本义的实际来说,最容易上手的还是亲身经历,自己去看房子,掌握房子的主体结构,最终完全熟悉这所房子。在这个过程中,观者的境界心境会发生明显变化,格物致知最主要的还是“知行合一”。当然不同的人赋予不同的意义,并没有一家之言,实践起来却有天壤之别。

三、想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还需要自己勇敢迈出踏进房子的第一步,看山是山之后,随着体会认识的深入,往往就看山不是山。是“于事事物物穷其理,以致乎其极”还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将普遍存在于事物中的道理内化为内心的道德意识和是非判断”,需要你自己勇敢走出去。


小兔兔的耕心斋


因为格物一直都没有“格”出让人信服的真理出来,致使所谓的“致知”也不那么令人信服了,,整栋儒家思想体系的大厦在“风雨”中飘摇。。。还在于“格物”更往下的就是孔子还没有解决的分子原子层的问题,,他自己说的“未知生焉知死”的生死边界没有突破、理论轮回,,,它的真实含义即为此。


九五之道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古人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的说法,认为道是蕴含在天地万物之中的,从大自然中去领悟,这就是格物,格就是解剖、分析的意思。

到了王阳明这里,之前的格物致知就成了难题。天地万物无穷无尽,而人生短暂,格死人也格不完。 既然天地万物都含有道,那么人自己也应该含有道,道在心中。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他认为致知和格物都是同时存在于心的心理活动,即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