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都普遍使用单反录制视频,而不是使用专门用来录像的摄像机?

柒火


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个人感觉,并不是单反视频拍摄能力已经完全超越了专业摄像机,而是以下几点原因形成的:




一、综合成本较低,容易普及

有的朋友觉得单反比较贵,其实专业摄像机的价格要选超单反,一些广播级的高清摄像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都不算少见:




反观单反,现在高端机器几万块就拿下了,还能配到不错的头,从成本来看是有一定优势的:




二、静态拍摄和动态摄录兼顾,便利性突出

单反最初是静态拍摄的专业工具,现在之所以增加了视频拍摄功能,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一机两用,对摄影师而言也比较方便:




三、感光器尺寸大,视频画质有保证

单反普遍拥有大尺寸感光器,不仅有利于提升静态拍摄的宽容度、纯净度,对于号画质视频拍摄也是有好处的:




四、镜头资源丰富,便于实现不同的视觉效果

单反系统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丰富齐全的镜头群,特别是配合大光圈镜头时,比较容易拍出梦幻的浅景深效果,受到客户欢迎:





五、建议与提示

凡事都有两面性,客观来看,单反在结构和硬件上也存在视频拍摄短板,比如长时间工作时感光器的散热和热燥问题问题,感光器的快速损耗问题,追焦效率和流畅性等等,所以比较适用于短视频拍摄。如果要拍摄长时间的高清视频,还是建议使用专业的摄像机,效果和稳定性更有保证:

篇幅有限,大家可在评论区讨论交流。喜爱摄影的朋友们,还可以关注小k后发送下图各类关键字,获取独家摄影技巧和教程,祝大家摄影愉快🌹:



爱摄影、爱生活,致力打造最具价值的摄影自媒体。欢迎关注“小k印像”,了解更多摄影常识和技巧,共同学习进步🙏🙏


小k印像


目前,录制视频有很多种设备都可以做到,根据不同的用途、场合和预算,会有不同的最佳设备,下面,我来一一予以列举说明:


一、生活视频拍摄

这个用拍照手机就足够了,现在的拍照手机,视频拍摄效果真心是很不错的了,完全可以取代卡片机和小DV,大家可以发现,家用小DV基本上已经被淘汰了。凡是来问我家用小dv买哪个好的,我都推荐用拍照手机就够了。


以上这种家用DV掌中宝,确实已经被淘汰了,我是从不推荐的了

索尼专业小型DV摄像机,这种对于新闻采访、长时间连续拍摄等用途来说,还是很难被淘汰的


二、长时间连续记录,新闻采访,现场纪实拍摄

对于这种拍摄,还是要使用小型的专业DV摄像机的了,这种小型专业DV摄像机确实是不可被取代的。

用起来更舒服,简单,可靠,拍摄效率更高。

最关键的是,单反和微单,很难长时间连续拍摄,不是本身就有限制,就是不得不被迫以外死机和重启,因为发热量太大了,拍不了多久就会出意外的了。


比如说电视台的新闻采访、学校的文艺晚会录制、学校的课题教学录制、等等,都是用索尼、松下的专业的小型DV摄像机更为常见。


三、婚礼摄像

目前,专业婚礼摄像,已经主要以佳能单反为主流了,索尼微单和松下微单为支流。

佳能单反用于婚礼摄像,确实更实用。


佳能单反,主要还是拍摄婚礼视频,再就是小型企业的宣传片,或者自媒体短视频


稍微高端一些的商业广告制作,就要使用佳能的专门的C系列电影摄影机器了


四、配合电视台的节目制作

这种,目前还是以索尼和松下为主流。佳能只能说是配角。

尤其是索尼,现在势头很猛,主要还是因为索尼本身在广电这一块有很强的实力和积淀。

松下最近几年也在不断改进自己的微单的专业摄像能力,所以,松下最近的进步也是非常大的。


松下GH微单,这个是非常专业的摄像机,比佳能单反要专业,很多方面也比索尼微单要专业,这个是很多电视节目剧组都在使用的设备



五、高端商业广告拍摄

这个,佳能有C系列专门的电影级别的摄像机,BMCC,索尼也都有各自的一些小众专业产品。


光线摄影学院


我来说一下吧

1,画质好

单反的画质比起那种肩扛的摄像机画质强了不止一点半点,和电视台的广播机也不遑多让,广播机录制新闻主要求稳,不出差错,但是单反录制视频就没有要求,错了立马重新拍,而且因为单反拍摄的素材分辨率已经能到4k级别,后期有很大的调整空间,尤其索尼黑科技a7微单灰度模式,成为很多微电影剧组的首选

2,配件多

单反相机因为其发展多年,配件也是非常多,剧组的很多摄影辅助器材单反都能用,或者有类似的,比如滑轨,斯坦尼康这些常见的辅助器材,另外一个就是单反丰富的镜头群和其可更换的设计,这些辅助器材和单反相对于专业电影机来说较低的价格,成为自媒体和微电影创作者团队的首选

3,便携性

单反相对于笨重的摄像机来说,还是很方便携带的,一个背包就能装下机身和好几个镜头,对于自媒体制作来说,人少成本低的情况下不用耗费那么多的人力来整理装备,带到现场很快就能组装完毕开始干活,可以节约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

有些人说,单反长时间录制视频容易烧主板,我不讨论这句话是真的假的,至少我是从来没见过的,我的单反相机也是大部分用来录制视频,佳能的设置是最多30分钟会自动停一次,微单已经没有这个限制了,录一两个小时没问题。所以单反现在也开始逐渐走下坡路了,佳能也开始往微单方向发力了


镜观大千


大家好,我是把天聊死的剪辑师,从事影视制作很多年。曾经用过索尼和松下的DV带那种机器,中途用过5d2,5d3,现在用的是佳能C100mark2和松下的GH5,今年打算上RED。其实关于摄像机和单反,这个里面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且听我慢慢说,说得不完整或者有错的,还希望各位不吝指正。

在2000年以前,大家拍摄视频基本用的是索尼和松下等一些日本的机器,那时候的机器基本上是日本一家独大,当时的机器价格也不是很贵,可以支持标清小高清,甚至也可以支持高清。但是当时有一个问题,就是你拍出来以后了,需要用采集卡把它给采集出来,转成数字信号。

当时的DV带价格也不高,但是想转成数字信号,必须要有一个采集卡。基本上用的是1394采集卡,1394采集卡基本只能采集标清,所以说有一个高清的摄像机,拍摄的也是高清,但是采集出来只能是标清。如果想采集高清,又得花昂贵的价格购买日本的采集设备,比如说康能普视公司(剪辑软件Edius就是这家公司的)的采集设备。一台摄像机只是几万块钱,但是一套采集设备至少差不多也得十几万。

其实日本当时已经有了直接拍摄视频存入数字存储设备的技术,但是在巨额的利润面前,他们不愿意这么做,毕竟卖出去一套采集设备的钱,也不亚于一台摄像机的价格,甚至比一台摄像机的价格更高。当时这些技术基本上被日本垄断,大家只能认宰。

在2000年以后,应该是在2005年,美国RED公司出品了他们的第一台数字摄像机Red One,正是他的出现,而改变了有日本生产的摄像机垄断高端摄像摄影机的局面,由于好莱坞大导演们开始采用red one来拍摄电影大片,从而也撼动了索尼公司在数字电影拍摄机中的霸主地位。Red Digital Cinema这个品牌出现在中国读者的视野里,还要源于2009年的一宗盗窃案,Red Digital Cinema原型机被盗,悬赏10万美金捉拿窃贼的消息曾被国内媒体广泛报道。自此大家才发现,竟然有这么样一款超前的产品被一个不知名的公司推向市场。如今Big RED ONE这个命运多坎坷的产品终于开始正式发售了,也圆了这个品牌“将专业品质的摄像机带到普通人手中”的创办理念,当然全套数十万人民币的售价。恐怕不是发展中国家普通人消费得起的。

RED ONE打破了日本摄影摄像机器一统天下的局面,这下日本慌了。不过日本的数码实力也不容小觑,毕竟有多年积淀的技术基础。为了和美国公司竞争,2008年佳能公司放大招,首先在数码相机5d2集成了摄像功能,并且可以直接在CF卡上录制。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不是没有这个技术,只是在巨大的利润面前,不愿意为之而已。

此后的摄影摄像直接存储到卡上的机器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采集卡的优势不复存在。5d2开辟了人们摄影摄像的新理念,这个时候单纯依靠摄像设备过日子的索尼和松下也开始转型生产单反,兼具摄像的功能。但是佳能公司的先入为主,霸占单反相机摄像好几年,这种你追我赶的环境下,竞争日趋激烈,日趋白热化,大家纷纷拿出自家的看家本领和核心技术,为的就是在数字时代分一杯羹。

正因为有了这种你追我赶,摄影的成本一下被拉低了很多,并且摄影器材的功能越来越强,相机集成的摄像功能也越来越强,在非专业的非电影级别的摄像领域,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的摄像功能差距越来越小。而单反相机又具有拍照功能,因此它的性价比显得就更高,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单反相机。

以上就是这个故事,一个真实的故事,尽管有些地方有疏漏,也不完善,还望各位不吝指正。如果有和摄影摄像相关的问题,可以直接私信和我联系。我是把天聊死的剪辑师,如果觉得还可以的话,给个赞吧。










把天聊死的剪辑师


据我所知,并没有你所说的这些,都是一些小电影小加工的成本,或者说短片吧,比较常用单反拍视频。但对于一些晚会啊,庆典呢,这些比较需要长时间拍摄的,单反基本上没什么用。就单单从一个续航时间来讲,摄像可长达五六个小时或者更长,单反你长时间拍半个小时以上,看你拍过半年会不会坏掉。大部分都是短片拍摄,就几分钟而已。停一下再拍,当然单反的画质稍微好一点,但是摄像机也可以更换镜头,也有单反的这种效果。每个人的视野决定了他的存在,我所见到的摄像还是摄像,单反就是拍照片的,如果你硬要说单反摄像好,那我只能说一个字,穷。因为在续航上,他是没办法比,你说电池可以换。还可以加装移动电源。换需要时间,连续拍摄,你试一下几个小时看看。当其用不当其用,重要的还是人去节省成本才会这样。并不说明他主要是做这个的。


张政科1


生活中更容易见到单反摄像,更专业的设备一般出现在更专业的场合。

就像现在越来越多的手机拍照能替代单反的声音一样,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单反摄像为什么现在这么流行?

1,成本较低。


中高端单反机身的价格基本在几千-两万元左右。而且主要功能依然是拍照。也就是说配置一套镜头,摄像辅助器材等,也就是几万以内的价格,就可以拥有即能拍照又能拍视频的相机,很多摄影师在拍照时还能顺便拍一些vlog。成本对比摄像业务机来说,明显低廉。

2,体积优势。


单反微单体积较小,在很多拍摄类型中拥有灵活的优势,比如婚礼拍摄,小型微电影拍摄等。

同时拥有不错的高感,即使单人拍摄,不带灯光的情况下大多数时间也能凑活。

3,符合快速消费视频特质。


全民视频时代,很多视频用于传播对画质的要求其实并不高。比如真人秀拍摄,低成本商业片等,不需要很复杂的后期。单反视频一般相对不高的素材码率和采样率等也能胜任。

而且全画幅单反,即使配合价格低廉的大光圈短焦镜头,也能很容易拍出浅景深的糖水片,非常讨喜,这也是一个大优势。

到目前,像松下gh5这样的搅局者下放了近似业务机参数的视频格式到单反(单电)机身。相信以后单反的视频功能会越来越强大。


摄像liy


这个先要搞清楚电影机和摄像机的区别;摄像机主要用于实事,新闻的采集,侧重于迅速,便利操控和快速性;电影机用于微电影,广告,电影的拍摄,追求的是画面唯美性,后期可编辑性高和画面素质;而电影机动辄几十万的价格不是所有人或者工作室都能负担的起的,所有拥有大底和可更换镜头的单反和各类主打视频的微单就在视频领域内大行其道了!如松下的gh系列从设计伊始就是为了侧重视频拍摄而存在的,最新的gh5s更是将视频功能贯彻到底!


rqtommy


个人认为这是一个趋势,也是一个时代发展的结果。

1.专门摄像机,价格昂贵,而且很笨重,携带不方便。

2.现在的单反录制视频,就能达到很高的质量,而且单反需要照片的可以照相,需要录制视频的时候录制视频,而且比较轻便。

3.现在手机录制视频,都能达到播放的标准,而且标准还很高。所以专门录像的摄像机,需要的场所就没有以前那么广泛。

4.就如现在的电脑,以前电脑有很多刚需,基本商人人想拥有一台。现在人人都玩手机,因为手机的功能基本上满足了人们在电脑上的娱乐。所以现在电脑销售下降很快。


娱乐不八卦


各有各的市场:

高可靠性的广电级设备,单反和无反是替代不了的;替代的都是个别细分业务场景;比如:婚礼和家用记录拍娃/旅拍(过去是手持DV机的市场,除了单反,智能手机也接管了相当一部分),微电影和广告(分流的是电影机的市场),航拍(这个算是新领域);

难以撼动的专业市场:

1.单反或无反没有带锁止结构的视音频输出接口;

2.输入方面也缺少需要幻像供电的音频接口;

3.续航上普遍在1小时左右(录制时间多为半小时内);

虽然也有HDMI输出,3.5音频输入,外接假电池或USB连续供电等解决方案,但对要求高可靠性的专业广电市场来说,聊胜于无;

一场晚会场地加搭建加各种物料和人员,少说十来万;播出信号被干扰,黑屏,机器过热提前关机,素材损坏,谁敢承担这个风险?

单反和无反稳定可靠性直接被广电市场拒绝,PK画质对专业电影机只能说呵呵.....唯有轻便和廉价(主要是轻便)暂时能分得一块小市场,随着大型设备小型化轻便化,估计单反和无反的视频市场会越来越模糊……

毕竟你有本事接下来5位数起步的活,买不起专业设备,租还是租的起的吧……拿个单反玩玩还行,真拿出去干活就算不怕客户异样的眼神,难道你自己对稳定性就不心虚么?


观察曾伟


首先要看拍什么,像室内演播厅,综艺,新闻,体育直播等各种电视类节目,还是摄像机(统称)的天下。微电影,独立电影,婚礼,及创作型拍摄,家庭应用还是单反要强一些。因为单反的镜头组丰富,可以让使用者更加自由和富有想象力,由此带来的景深效果,是摄像机所不能追赶的,相对好的低照度,宽容度,让成片更富有张力。另外,小巧,便携式机动性强,也是摄像机所不能比拟的,相对更换镜头的复杂和麻烦与最后的成片相比也就不是什么事情了。各干各的活,各出各的力,不同领域,应用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