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银子是如何换算的?价值放到现在是多少钱?

姜胃志


这个不是非常好估算的,因为各朝各代都不一样,甚至于每个朝代的不同时期价格都是不一样的。其实古代用的比较多的还是铜钱,银子一般都是收归国库的,大致到了宋朝才开始在市面上流通,但是也是参与大型的交易的,像买个馒头,喝完牛肉汤啥的基本上还是用不到银子的,甚至于很多的老百姓一辈子都没有见过银子,而不是像电视剧里演的老百姓们没事就兜里装着银子上街。

宋朝的兑换进制差不多是一千文铜钱为一贯,一贯铜钱为一两。但是呢,北宋有个著名的省陌制,【用钱之法,自五代以来,以七十七为百,谓之省陌。今市井交易,又克其五,谓之依除。】意思是七十七铜钱算一百,有些地方甚至是七十二钱算一百,称之为省陌制,所以是七百七十铜钱为一贯。同时顺着时间的迁移,变成了两贯换一两,到了南宋,已经变成了四贯铜钱换一两银子的兑换进制了。

很多人喜欢拿古代的米来换算银子的购买力,这个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我们还得考虑古代的生产力问题,古代的米肯定是要比现在的贵的,因为古代的大米的生产比不上现代,所以我们还是应该用生活消费来判断古代的银子的价值。

根据北宋文献记载,“熙、丰以前,米石不过六七百”一石米600钱,北宋一石大概是70公斤左右,按照两贯换一两来算的话,北宋一两银子大致可以买两三石的米,也就是相当于150公斤到200公斤的米,换算成现在按5元一斤算的话,是750元到1000元,在古代米的价格只会更高,所以估计北宋时期一两银子大概价值在1500元左右吧。


同样的方法推算,到了明朝时期,一两银子大概在500元到750元左右了。


悠然岁月


按米价的购买力来计算,清代中晚期一两白银约合现在人民币400元左右的购买力,越往前推购买力越高,因中国并非白银主产国,绝大多数白银是以茶业出口为主的贸易途径流入中国的,进而奠定了银本位的基础,唐宋以前中国的白银是比较少的,古制1斤=16两,1两=10钱,1钱约今3克略多。


读诗词研岐黄


过去一两银子和现在的多少钱呢?这个问题,细致的物价通胀率来算,不是很准确。但大体上应该相当于现在的价值换算的话,一两银子要合人民币50元左右。

我国古代基本上一个公职人员,一个月也就是二三两的白银勉强的养家糊口。那时候,通胀率是很小的。市值的流通货币主要是文钱银两。差不多的换算单位应该是五铢钱=5角,一文钱=5角,一两银=一千文钱=50元,一两金=一千两银=50,000元

过去的一两银子按购买力计算,大概是现在的50元人民币。

那时候如果要办婚丧嫁娶办酒席的话所用的沿着折合现在的人民币来算的话,也要两三百元。基本上还算是正常的。

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共同探讨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