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普洱(二)

淺談普洱(二)

不論是散茶、餅茶還是磚茶各有人愛,而大家如此喜愛普洱茶,除了普洱茶的功效與作用,還有它的香氣,尤其是熟茶的香氣。受不同儲存環境影響,香氣類型複雜,常見的有“樟香”、“桂香”、“棗香”等。之所以能形成各種各樣茶葉香氣在於茶樹品種(基礎物質的差異性:即品種不同,儘管製茶工藝完全一樣,最後成茶的香氣也可能不同,這是由於不同品種鮮葉的物質基礎不同決定的)、茶青老嫩度、海拔、季節、土壤、工藝等多方面的差異。

淺談普洱(二)

普洱茶也是如此,“一山一味”已經成為很多茶友共同的認知。由於普洱茶“越陳越香”的理念已經根深蒂,很多茶友買了普洱茶便收藏起來,漸漸養成了存茶的習慣。因為普洱茶的原料為雲南大葉種,鮮葉內含物質豐富,製出來的成品普洱茶品質優越,為後期轉化提供了豐富的基礎物質,所以“越陳越香”也並不是空談。

淺談普洱(二)

新制的普洱生茶和儲藏了一段時間的普洱生茶的香氣有很大的區別,準確辨別普洱生茶的香氣類型,必須對生茶的香氣類型有著充分的瞭解和把握。就當年生產的雲南大葉種曬青毛茶而言,其香氣類型主要有毫香、嫩香、清香、花香(荷葉香等)、果香(如慄香)、日曬味、粗老氣等。而且這些香氣類型,往往與原料採摘的老嫩密切相關。

淺談普洱(二)

其基本規律是:

凡採摘單芽加工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香氣類型往往是“毫香型”,常伴有谷香(即日曬味,這是曬青毛茶特有的氣味);

凡採摘一芽一葉加工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香氣類型多為“清香型”、“嫩花香型”,帶谷香;

凡採摘一芽二葉加工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香氣類型多為“花香型”和“果香型”兩種,並伴有谷香。“花香型”的茶品如荷香、蘭花香等;“果香型”的如慄香、豆香、蘋果香等。

凡採摘一芽二、三葉加工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香氣類型多為“果香型”,帶谷香。以板栗香型較為常見,也有熟香型的茶品。

凡採摘一芽四、五葉加工的大葉種曬青毛茶,其香氣類型多帶有“粗老氣”(類似於幹稻草香)和日曬味(筍乾香)。

淺談普洱(二)

普洱生茶在儲藏過程中,香氣物質不斷髮生變化,其基本規律是低沸點芳香物質(如青草氣)首先揮發消失,鮮味物質逐漸轉化消失,香氣變為純熟,“陳香”物質逐漸形成,直達“陳香”顯露,由青草氣消失到“陳香”顯露所經歷的時間,隨儲藏環境的不同變化很大,正常倉儲一般也要三五年以上。

淺談普洱(二)

儲藏中的普洱生茶,轉化形成的香氣類型很複雜,類型也很多。香氣物質分解、轉化的類型、方向、程度,受儲藏環境的溫溼度、儲藏茶葉的通氣狀況所制約,高溫儲藏環境,加速了高沸點香氣物質的轉化積累;低溫儲藏環境,促發了低沸點香氣物質的轉化積累。儲藏環境的多樣性和不確定性,導致了普洱茶藏品香氣類型的多樣性,以“陳香”為主導香型,伴隨著多種多樣的香氣類型,構成了藏品普洱茶香氣的神秘世界。

淺談普洱(二)

淺談普洱(二)

集雅薈遇蘭茶空間

幽居蘭蹊花囈夢

閒煮月影茶生香

淺談普洱(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