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協會會長李東榮: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面臨理念、機制、人才等挑戰

互金协会会长李东荣:我国金融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理念、机制、人才等挑战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朱丹丹 北京報道

當今世界正迎來新一輪的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數字化的浪潮蓬勃興起。推進數字化轉型已經日益成為各國金融業提升服務水平和競爭能力的共同選擇。

12月1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在由新華社瞭望智庫、新華社《財經國家週刊》共同主辦的“第三屆(2018)新金融高峰論壇”上結合當前金融與科技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就如何有序地推進中國的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更好地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談了幾點思考和體會參考。

“要充分地認識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意義。 ”他表示,“我認為,從我們國家的國情出發,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義: 一是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是適應現代生產力發展客觀規律的必然要求。當前,全球的科技創新正進入了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移動通信等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程度與金融業緊密融合,這為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創造了難得的歷史機遇,也提供了更加優異的技術條件。 二是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是發展數字經濟、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內容。三是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是提升金融服務質量和效率、補齊傳統業務結構中短板的迫切需要。”

李東榮還進一步指出,當前中國金融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存在,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三農和扶貧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有利於將金融資源更加高效地配置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揮雪中送炭的作用,從而更充分地滿足人民群眾和實體經濟對多樣化金融服務的需求。

不過,金融業數字化轉型也面臨理念、機制等方面的挑戰。

“目前我國金融業數字化轉型客觀上還面臨著很多挑戰: 一是理念上挑戰。我們的一些機構既有盈利模式慣性較大、數字化轉型的主動性不足,還有的機構數字化思維欠缺,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 二是機制挑戰,我們的很多機構在產品研發延續傳統項目管理模式,存在環節多、流程長、耗時久、創新容錯不足等問題,難以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敏捷創新的要求。還有的機構在業績考核上,關注短期成本收益,對一些需要落地時間長、先期投入大、見效慢的創新存在激勵機制不相融的情況。 三是人才挑戰。目前我們既懂金融業務、又懂信息技術的高水平復合人才總體上供給不足。同時傳統的金融機構與金融科技公司大型機構和中小機構之間的人才素質和結構差異比較大,實現數字化轉型的智力支撐有待進一步加強。”李東榮指出。

他進一步坦言,把握好金融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趨勢和發展要求。 當前數字化時代步伐日益加快,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建立一個以信息社會和數字經濟相適應的數字化金融體系,仍然是一個開放性前沿性議題。

對此,李東榮表示,基於目前的觀察和思考,個人認為金融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應該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趨勢和要求: 一是科技驅動更加明顯。從金融電子化、金融信息化到數字化金融,科技的作用不斷深化加強,由最初的輔助作用、支撐作用日益向驅動作用發展。當前我國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前沿技術的研究加快,量子通信、高性能計算等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計劃2020年就要準備實現大規模的商用,這些技術的應用和發展正驅動著我們的金融功能的實現形式、金融市場的組織模式以及金融服務的供給方式將發生一系列深刻的變化。

二是需求引領更加突出。也有人說稱為需求驅動。金融業數化轉型應該注重圍繞實體經濟需求,特別是我們的普惠金融需求,充分地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在資源配置精準化、業務流程自動化、風險管理實時化、決策支持智能化等方面的優勢,增強金融供給對實體經濟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個人瞭解到,有的機構正在嘗試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效地整合小微企業各類經營交易數據,提供全流程的線上融資產品,從而滿足小微企業短、小、平、急的資金需求,有的機構綜合運用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對接農業核心企業的信息系統,創新供應鏈的融資模式,改進農村的金融服務水平。還有一些機構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扶貧資金的透明使用、精準投放和高效管理。

三是風險治理更加重要。由於數字化時代的開放性和互動性,推進金融業數字化轉型更容易產生業務、技術、網絡、數據等多重風險的疊加效應,就是我們講的雙刃劍、兩面性,金融風險發生的隱蔽性、突發性和擴散性,如果發生的話會更為突出。對金融監管和社會穩定將會提出更多新的挑戰,因此,個人認為我們迫切需要建立包括法律約束、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機構內控、社會監督在內的一個全社會的多層次治理體系,實現風險的防控全覆蓋。

四是行業生態更加開放。在當今公平、開放、聯動、共享的數字化時代,所有封閉式的、割據式的經營發展思路將難以適應時代的要求,在這個新的時代,金融業的分工將日趨專業化、精細化,金融產業鏈和價值鏈將被拉昇,各類的從業機構應當注重結合自身的特點找準市場定位,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建設兼具包容性和競爭性的金融生態圈。

五是數據資源更加重要。在數字化時代,數據是基礎性的戰略資源,也是金融業深度運用各類信息技術的重要前提條件,俗話說“數據為王”,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從業機構應該從單純的數據囤積者積極轉變為數據挖掘者,在依照國家法規,符合金融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做好消費者保護的前提下,努力激活內部的存量數據、盤活外部的合作數據,提升數據的挖掘能力和治理水平,更充分地發揮我們這些金融數據資源的作用和價值。

六是基礎設施更加關鍵。金融基礎設施作為金融業務鏈和價值鏈的關鍵節點,既是推動數據系統機構互聯互通的高速路,也是防範各類風險交叉傳染的防火牆。隨著金融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金融業務的流程和服務環節將實現數字化和線上化,支付清算統計監測、信用信息共享、身份認證等基礎設施的作用將更加關鍵,其安全性、穩健性和高效性的要求也更加突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