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草根逆襲史

朱元璋曾被後世史學家如此評價:“聖賢、豪傑、盜賊之性,實兼而有之也”,一語道出了其人格的複雜性。朱元璋治國願作聖賢,治軍堪為豪傑,起家亦是盜賊,在亂世草莽中狡悍無比,在太平光景下殘忍無常。因此,朱元璋可謂是中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皇帝,複雜的人生經歷造就了其複雜的個性。

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草根逆襲史

朱元璋用很簡短的文字記述了自己的家族史,只有16個字:“昔我父皇,寓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旁徨。”

朱元璋的出生地安徽鳳陽,在明代稱之為中都,政治地位尊崇,還修建了恢宏的城牆宮室,然而,其所在的江淮內陸,在今天也不是經濟發達的區域。在元代,此處的命運則更加悲慘:這裡曾是宋金、宋蒙交戰的前線,殘酷的拉鋸戰持續了數百年,一座座名城變成廢墟,百姓四散,土地荒蕪,水利失修,災害四起。

而元代定都北方,仰仗南方的漕糧北運,為了維持南北漕運的命脈——京杭大運河不被黃河泥沙淤積,淮河下游成了犧牲品,經常氾濫,為了治水,又不得不徵發百姓服徭役,一年到頭沒有安生日子好過。

若問朱元璋的老家在哪裡,大部分人會不假思索地回答鳳陽。然而,按今天的行政區劃,朱元璋的大哥生於江蘇盱眙,二哥三哥生於安徽五河,朱元璋是朱家第一個鳳陽人,這顯示了朱氏家族顛沛流離的遷徙史。

爺爺朱初一原本住在金陵句容朱家巷,祖上幾輩人辛勤耕耘,已經過上有房有地的準中產階級生活了,但架不住徭役折騰。在兇殘的皮鞭棍棒之下,朱初一隻能捨棄了房產地產,帶著兩個兒子——也就是朱元璋的大伯和父親,逃到淮河下游的泗州。

勤勞的朱初一帶著兩個兒子在這裡奮鬥了幾年,終於又攢錢買了一小塊自己的地,一切似乎都向著好的方向發展。爺爺朱初一選擇落腳的地方,具體而言是泗州的盱眙縣。盱眙這地方河網密佈、地勢低窪,一旦發大水就是沒頂之災。再加上朱元璋的大伯和父親先後生了4個男孩,家裡很快又被吃空了,只能再次遷徙。大伯朱五一逃到了濠州鍾離,也就是鳳陽縣。父親朱五四則逃到了淮河中游的五河縣,待了幾年,又去投奔了大伯。

朱元璋就降生在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上。按照家族的輩分,這個新生的男孩被人叫作朱重八。這個佃農的孩子從小幹農活,在大伯和父親教導下,他知道先祖們曾經靠勤奮耕耘過上了有房有地的溫飽生活,也知道了在衙役逼迫下,被迫舉家遷徙、家道中落的歷史。

若問此時朱重八的人生理想,無外乎做一個自給自足的自耕農而已,這就是他祖輩、父輩奮鬥一生的目標。

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草根逆襲史

在朱重八17歲那年(元順帝至正四年,1344),一場乾旱席捲江淮,隨之而起的是遮天蔽日的蝗蟲與橫行的瘟疫。

這年四月六日,朱重八的父親去世,3天后大哥去世,13天后母親去世。朱家是外來戶,在當地沒有地,只能向地主劉繼德求一塊墳地,卻遭到了劉繼德的辱罵。在“闔家守喪”的災難性慘劇中,為富不仁者的冷漠與殘酷,深深刺痛了少年朱重八。最終,好在劉繼德的哥哥,退休官員劉繼祖出了一塊地,讓他安葬父母兄弟。

這塊小小的墳地,在25年後成了鳳陽皇陵,這位好心的劉繼祖被朱元璋封為義惠侯,賞賜良田30頃報答恩情。然而在當時,17歲的朱重八並不知道明天在哪裡。

終於,鄰居汪大娘讓兒子領著朱重八,帶著禮物投奔了鳳陽城南鳳陽山上的皇覺寺。

朱重八在皇覺寺總共待了50多天,寺院的地也打不上糧食,就遣散僧眾外出託缽乞食。此後3年,朱重八作為遊僧走遍了淮河中游的“光、固、汝、潁之間”,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南部、安徽北部。這裡生活著數以百萬計的困苦民眾。朱重八的這3年遊僧生涯,實際上就是在一片困苦的土地上乞討求生。

在毫無希望的現實面前,倖存的百姓將希望寄託給民間秘密教派。始創於南宋的白蓮教,在江淮等地大量聚眾收徒,形成龐大的地下勢力。這一教派認為信仰末世時,彌勒佛會降臨世間,帶領群眾脫離苦海。隨著獨眼石人如期而至地出現在黃河工地上,“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的民謠終於應驗,白蓮教徒韓山童、劉福通迅速起事,起義者頭戴象徵趙宋火德的紅巾。

朱重八很快也加入了白蓮教徒雲集的紅巾軍,並改名朱元璋。白蓮教主韓山童不久陣亡,其子韓林兒繼位,號稱“小明王”。朱元璋在起義軍中很快嶄露頭角。主動前來投奔的書生李善長曾建議朱元璋效法漢高祖劉,如此一來“天下不足定也”。

朱元璋其實對白蓮教的裝神弄鬼看得很透——在發動起義的時候,沒有這種超自然力量的支持,是很難號召成千上萬人。但宗教結社是鬆散而去中心化的,如果要想建立一個強有力的政治組織,進而統一中國,還是得靠儒家士大夫那套。既然如此,朱元璋也就言聽計從,四處延攬知識分子,希望能有張良那樣的賢臣輔佐。

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草根逆襲史

朱元璋受的教育有限,無非是在廟裡跟著唸經和尚學著認了幾個字,後人評價他是“以遊丐起事,目不知書”,但朱元璋並不以此為恥。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寫下了《御製資世通訓》這本小冊子,從中不難看出他對自己文化程度的認識。

朱元璋承認自己小時候家裡沒錢讀書,“聖人、賢人之道一概無知”,但當時年幼單純的他又很喜歡聽勸人向善的“善人之言”,這構成了朱元璋心目中理想社會的基礎。隨後經過元末的群雄並起,戎馬倥傯間更加顧不上文化學習,直到數年之後,朱元璋逐漸闖出名堂,才“乃尋儒問道,微知其理”。

朱元璋在《御製資世通訓》中寫道:父母既不賢明也算不得愚蠢,孩子沒人教導,結果這孩子又孝順又友愛,誰都沒他優秀,這是為啥?

朱元璋認為,這是因為這樣的父母都是“淳心之人”,祖上積德,父母自己知識水平不高,孩子只能向周圍人學習,博採眾家之長,比那種跟著一個教書先生讀死書的孩子不知高到哪裡去了。不難發現,朱元璋這說的就是他自己。

他起兵不久後打下滁州,老儒生範常拄著柺杖來到軍營門口,朱元璋和這位老鄉聊得很投機,就把他留下。打下太平,當地的易學專家陶安又來歸附,朱元璋問他,我想打金陵,你看如何?陶安說我當然支持啦,金陵是帝王之都,打下這裡就可以平天下啦。易學專家都這麼預測了,朱元璋自然很開心,下令把陶安也留下。

打下金陵後,朱地元璋又延攬名儒數十人,隨後就向徽州和浙東進軍,這兩處固然是戰略要地,但同時也是文教重鎮,書生雲集,在這兩個地方,朱元璋認識了讓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朱升、“開國文臣之首”宋濂、“吾之子房(張良)”劉基。

這兩個地區以徽州和金華盆地為主,實際上是連為一體的,遍佈著丘陵和溪澗,離政治重鎮很遠,所以,在宋元之際反倒比較安全,很少受到戰爭的打擊。雖說在丘陵之間,溝谷縱橫,但畢竟江南水鄉,河流縱橫,在當時的條件下,區域內部的交流很方便。

朱元璋打下浙東後,把青田人劉基與浦江人宋濂、龍泉人章溢、麗水人葉琛一起召往身邊,四人並稱“浙東四先生”。

有了這麼一群飽學之士的輔佐,朱元璋的文化程度提升得很快。他曾誇獎範常“老範詩質樸,似其為人也”,在聽到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後當場寫下“梅花初月樓”五個大字,也給陶安題過“國朝謀略無雙士,翰苑文章第一家”的對聯。

在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的建議下,朱元璋加強了已經更名應天的金陵防禦,這座堅城得以對抗陳友諒的重兵圍困,消耗了陳友諒大批有生力量。在劉伯溫“先漢(陳友諒)後周(張士誠)”的戰略部署下,朱元璋在各勢力的犬牙交錯之間越戰越強,最終在鄱陽湖一戰消滅陳友諒主力,隨後改稱吳王,並誅滅了江南張士誠。後又消滅浙江的張士誠,沉殺韓友林,佔據大江南北,然後派徐達、常遇春等中力北伐中原。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定國號為“大明”,建年號為“洪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