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達成共識:這7個癌症篩查誤區,害人不淺

癌症這個看似遙遠的疾病其實就發生在我們身邊,但只有當某某明星因癌症去世的新聞出現了,大家才會關注癌症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時刻做好防癌的意識。一方面,要定期做防癌篩查,一方面要充分了解防癌知識,避免走入誤區。

醫生達成共識:這7個癌症篩查誤區,害人不淺

癌症篩查七個誤區,你中了嗎?

誤區一:健康體檢即癌症篩查

現在倡導定期檢查來預防疾病的發生,不過很多人把普通健康體檢和癌症篩查混為一談,其實普通健康體檢並不能起到癌症篩查的作用,因為它並不能針對性的分析腫瘤情況或患者患腫瘤的可能性。

誤區二:年輕人不會患癌

現代年輕人對自己的身體太過自信,總認為自己身體很健康,癌症這種病都是中老年人的事情,所以根本不重視癌症篩查,但由於不良的生活飲食習慣,現在年輕人的體質逐漸變差,這也使癌症漸漸步入“年輕化”的趨勢。還值得一提的是,癌症的發生需要一個過程,它更多在老年人身上發生,但多數是年輕時期累積而來。

醫生達成共識:這7個癌症篩查誤區,害人不淺

誤區三:檢查項目越多越好

部分人認為既然要做癌症篩查,那麼就要做得徹底,甚至覺得檢查項目越多就越精準,但其實癌症篩查也講究“度”,有些癌症篩查項目可能會損傷身體健康,所以癌症篩查需要講究個體化,最好在專業醫生指導並在他們的幫助下選擇最需要的檢查項目。

誤區四:身體健康就不需要做癌症篩查

很多人篤定自己不會患癌,所以認為身體健康就沒必要花錢去做癌症篩查,但其實這個錯誤的思想,像肝癌、腎癌、胃癌等癌症早期症狀不明顯,也最容易被誤診為一般性疾病,往往會耽誤治療,大家應該警惕沒有症狀的癌症,而癌症篩查是很好的防患於未然的措施。

誤區五:檢查前不做好準備

有很多外界因素會影響癌症篩查的結果,比如腸癌檢查前不可以吃辛辣刺激食物,又或者宮頸癌檢查前要避免x生活,醫生一般會提前和受試者說清楚,受試者在檢查以前也按要求做好,這樣才不會漏診或誤診。

醫生達成共識:這7個癌症篩查誤區,害人不淺

誤區六:癌症篩查做一次就夠了

基因異常突變會誘發癌症,而這也導致癌症的不可預知性,所以我們不能僅靠一次癌症篩查來排查癌症,即使每年定期篩查也有可能在兩次篩查間發現癌細胞,所以對於癌症高發人群應該適當的提高篩查頻率。

誤區七:腫瘤標記物正常就是健康

很多人認為腫瘤標記物結果正常就是完全健康,也有部分人看到結果異常就慌了神,但是單靠腫瘤標記物的結果並不能正確判斷是否得癌,這只是一個輔助性的診斷項目,往往需要結合其他的結果才能確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