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小孩“一会儿好一会儿吵”,如何引导孩子收获人生的第一份友谊?

尹小昔


学龄前孩子的友谊,常常比“真人秀”节目更有戏剧性。

3、4岁的孩子们很喜欢和同伴们一起玩。可是,前一分钟还在说:“琪琪是我最好的朋友”

后一分钟,因为各种爸妈难以理解的原因,就大声嚷嚷:“我再也不跟琪琪玩了!”

学龄前的孩子,刚开始建立同伴关系,所以他们之间的关系看上去很“不稳定”,这真是太正常不过了。

但爸爸妈妈也可以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帮助,引导孩子学会更好地处理同伴关系,建立强大而健康的友谊纽带。

一、谈谈感受

3、4岁的孩子,开始渐渐明白“别的想法和感受,可能与我不同”。

这种新能力意味着:学龄前孩子可以照顾和安慰朋友。

比如,有的孩子看到幼儿园新来的小伙伴哭了,会去安慰他:你别哭,你妈妈一会儿就来接你了”。

这个孩子心里很清楚:我的小伙伴现在肯定很想他的妈妈。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看书、或遇到一些开心、伤感的事情时,和孩子讨论一下“情绪”,能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抓住,并想象别人的感受和观点。

你可以说:

“弟弟有点害怕,因为他以前从没做过”。

“你看奶奶多高兴啊,因为你刚才把饼干分给奶奶吃了”。

这种“观点采摘能力”,是友谊的基础。

二、安排“朋友聚会日”

社交本来就需要实际地练习,所谓“发生,才有机会”。

所以,安排几个孩子一起玩的时间,才能让孩子有机会练习与人相处。

人数并不需要太多。

虽然我们大人看来,人多一点儿更好玩。但是对于3、4岁的小孩子来说,他们通常比较容易和某些孩子、而不是另一些孩子玩。

这一点我们需要尊重他们,让孩子来决定邀请哪位朋友。

3、4岁正是想象力爆发的时候,孩子们可以在一起玩“过家家”,演出各种复杂的想象场景,比如医生、警察、恐龙、消防员……还有权让别人躺下、站起来……

孩子和自己熟悉的小伙伴们彼此了解,他们在一起互动,更善于协调彼此的假装角色。

一个很值得提醒父母的小贴士:

朋友之间相处,对于学龄前孩子来说是一项比较艰难的工作。所以最好是在开心的高潮时结束,不要拖延。

一两个小时就足够了,否则两个孩子越来越疲倦,情绪也越来越不好,最后本来很开心的聚会却在生气的争吵中结束,很难给孩子留下“友谊很美好”的印象。

三、练习友好

虽然3、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懂得理解别人的想法,有一定的共情能力,但这样的能力,毕竟还是刚刚开始。

多数时候,孩子还是倾向于认为:别人的想法跟我一样!

所以,当朋友们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时候,孩子可能会感到很失望、很沮丧,于是大喊“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争玩具,比如:“我要红色的那辆小汽车”。

或者是为了争夺一个角色,比如:“我要演医生,我才不要演病人”!

发生这样的情况,正说明,学龄前的孩子,在尝试与另一个人协调游戏时,会感到不知所措。

孩子们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学习怎么处理和协调这样的矛盾。

我们可以:

1、提示孩子“礼貌和善良”。

孩子就是孩子,即使孩子知道如何表现,也难免有会忘记自己行为举止的时候。

所以,我们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和孩子多重复练习“请”、“谢谢”、“对不起”;

也对自己的孩子多用“请”、“谢谢”这样的词汇,做好孩子的榜样;

只要有可能,就提前提醒孩子,比如一会儿有小朋友过来玩,不妨先和孩子谈论一下“分享玩具的重要性”。

2、帮孩子解释朋友的感受

“琪琪有点害怕,她才躲起来的”;

“东东太喜欢你的火车,因为他以前没有玩过”。

解释朋友的感受,更有助于孩子理解对方。然后再问问你的孩子,“你能做些什么来帮助琪琪呢?”

3、重新定向

孩子们的感情变化很快,即便吵架了、生气了,这个过程也不会持续多久。

如果一时间难以让孩子理解并接受“我的朋友不一定想做我喜欢的事情”这个道理,不妨给孩子们提供一个新选择:

“谁想吃些点心再玩?”

“我们去院子里玩吧!”

这些小建议、小暗示,能帮助孩子们忘掉刚才的不快,再次回到愉快的游戏中去。

也许还等不到到第二天,孩子们就已经再次渴望着和朋友再见面了。


逗逼作者


0-6岁,孩子的朋友是玩具或一起玩玩具的人;

6-12岁,孩子的朋友是小伙伴,一起上学、放学、做作业的人;

12-15岁,孩子的朋友嘛,有倾诉的需求和帮助的需求(倾诉需求为主);

15-18岁,孩子的朋友;既有成长中倾诉的需求也有帮助的需求;

....;

当然这种总结不一定很全面,但也可以感觉一些小孩朋友的脉络;

3-4岁,鼓励孩子跟小孩一起玩,玩一次,就是朋友;

吵和闹,很正常;

“我不再跟您玩了...”;小姑娘哭哭啼啼的说;

第二天;

自己在家闷了,或对方有一个新玩具;

嘿嘿...!

“俊哥哥,给我玩一下嘛”;


鼓励孩子玩;

鼓励孩子大气点;

自己跟其他父母多来往;

...;

这些方法都不错;

玩具而已嘛;


守车宝宝


这是孩子的叛逆期,很正常,家长还压住自己的脾气,学会引导


石头奔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