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可能所有人都不知道的一件事是,我們今天生活的環境,是人類利用野生動植物資源不斷髮展的結果。眾所周知,人類的活動間接或直接影響了地球上的一些生物,目前全球大約有11%的鳥類,25%的哺乳動物,34%的魚類正瀕臨滅絕!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同時,聞名全國遠傳海外的四川川菜同樣面臨著傳統制作手法工藝失傳的風險!川菜近幾年的發展可謂如火如荼,全國各地都能看到以正宗川菜,地道成都味為標籤的大小飯館、餐廳,菜單上面羅列著例如魚香肉絲、宮保雞丁、回鍋肉、毛血旺等等等等的經典家常川菜。但是,幾乎所有外地朋友包括大部分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可能沒吃過以下這些川菜,不信,你試試看。

神仙鴨子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如今可考的資料顯示神仙鴨子為山東名菜,菜歷史悠久。這道鴨子的菜做法非常的複雜,對廚師的要求也相當嚴格,同時鴨子的蒸制時間長,在蒸熟後還需要立即上桌,這樣才能保持鮮味,為了精確地掌握蒸制時間,老輩的廚師用“燃香計時”的方法,在鴨子人籠蒸制前開始點燃香,共燃三柱香,即可成熟,此法為孔氏一近支族人發現,他曾在渲洲任知府,到曲阜祭祖時,吃到此菜情加讚賞,認為燃香制菜猶如供奉神靈,之後遂稱此菜為“神仙鴨子”。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其實神仙鴨子這道菜是四川傳統名菜,只不過後來流傳省內外。這道鴨子菜名的由來,有兩個傳說:一種是,此菜經過油炸,然後燒成菜,味醇香,肉軟,特別適合老人食用,古代蜀人尊老有“老神仙”的稱呼,所以取名為“神仙鴨子”;第二種則是,古時候這道菜煮熟上菜時,鴨子需要使用到一種專用的器具,然後加湯和調料,上籠蒸煮熟後取出獻席,這件盛具名叫“神仙”,所以用器具作為鴨子的名字。

據說這道菜選取嫩肥鴨經醃、炸後,與火腿、香菇等一起入鍋慢燒而成,成品形態大方,顏色紅潤,鹹鮮醇濃,肥嫩香,配以荷葉餅食之,風味更佳。

苕粉燉土雞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四川人一直有製作苕粉的習慣,而且製作的苕粉好吃美味,幾百年間經久不衰。很多民間廚師採用純手工工藝製作苕粉,用自制的簡陋的粉瓢,一拳拳地將最美味的苕粉一根根打漿而出。這樣打製而出的苕粉色澤晶亮,口感柔和。這道菜的亮點除了自制的苕粉外,那就是廚師特製的酸湯了,這裡面有和秘方,大概只有他自己知道了吧。用此湯慢火細燉土雞,選用不添加激素、不餵食飼料,食蟲草,食玉米,喝山溪水的原生態走地雞,製作出來的雞湯香醇撲鼻,味道鮮美。

八寶葫蘆鴨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這道菜原起源於江蘇地區,後來在流傳於演變過程中江蘇菜、魯菜、川菜等各大菜系都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烹製方法。這道菜的核心就是完整的將鴨子的骨頭取出,同時還要保持鴨皮不破,最後在鴨腹內填充八種餡料(不同菜系的餡料有差異),將鴨子製做成葫蘆形燒製。這道菜成品鴨肉鮮嫩,餡心餈糯疏散,滋味鹹鮮香醇。

據傳,四川的八寶葫蘆鴨是以糯米、蓮籽、苡仁、芡實、火腿、金鉤、香菌、豌豆仁、百合等作為餡料填充的,餡料裝入鴨腹內,鴨頸皮塞入鴨腹內,只將鴨的嘴露出,用麻繩在鴨嘴下端和腰部紮緊,這樣才形成上部小、下部大的葫蘆形。

牡丹雞片

牡丹雞片這道菜的製作方式已經不可查了,但是僅僅通過想象便能體會到這道菜的美感及意境!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在2012年的浪漫輕喜劇《林師傅在首爾》裡是這樣製作的:先將雞脯去皮筋膜切成0.6釐米厚片調味,沾上面粉掛上全蛋液,拍上面包渣用刀拍平整理成半圓形片備用。

勺內放寬油,燒至七成熱時放入做好的雞片炸透呈金黃色撈出,擺在盤中呈牡丹花瓣狀。製作芡汁,淋明油澆在雞片上,擺成牡丹花形中間放一點黃皮末呈花蕊,邊上再放三個芹菜葉即成。

奶湯大雜燴、荷花繡球、炸玉蘭、五彩雞片、芙蓉雞片、金銀肉糕、鮮花海參絲、金錢芝麻蝦、蘭花雞絲、清湯荷花捲……僅僅看著名字,就開始不自覺的流著口水,同時腦海裡還想象著藝術品一般好看的四川傳統美食。

傳承與創新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上世紀80年代,成都收藏家袁澤忠在猛追灣花了120元買下了一套油印本《四川菜譜》,共5輯,收藏有共225道川菜,這些可都是當時的四川名廚壓箱底的絕活。

翻開這本《四川菜譜》,時光在書頁上留下泛黃痕跡,有些字跡已模糊,頁面有破損。現在家喻戶曉的家常菜製作秘籍記載在列,包括東坡肉、魚香肉片、宮保雞丁、鹹燒白等。就如同絕世武功都有個絕美的名稱一般,上述的大多數川菜菜名美得不像話,可是大多失傳了,連一些在四川生活幾十年的本地人可能都沒聽說過!

1861年的菜譜中記錄的名廚都已不在世,隨著時光流逝,泛黃的紙也會慢慢風化,但是這些最正宗的老川菜不該消失在歷史中。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這些傳統川菜由於工藝繁複、耗時長、利潤少,大多餐館都不願意花時間製作,老百姓也不會做,漸漸的就不為人知;有些川菜由於對烹飪技藝要求高,而年輕一代的廚師經驗欠缺,使菜品質有失水準。結果就是這些老川菜很多是滄海遺珠,往往讓人一試難忘,但卻如今絕少在餐桌上出現。

這些1861年記錄的老川菜,菜名連土生土長的四川人都沒幾個人聽過

之前網上對於川菜是否就只能製作一些簡單的家常菜的爭論很大,今天這篇文章就是為了為四川正宗川菜正名:川菜能走入尋常百姓家,同樣也能高端大氣上檔次!有簡單如麻婆豆腐的佳餚,同樣有工藝繁雜的高端川菜!

謹以此文分享給所有喜歡川菜的好吃嘴兒,和那些傳承傳統,不斷創新的川菜宗師們!感謝你們給我們帶來了如此豐富的川菜和美食文化,為你們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