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記憶裡,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片段

在我的記憶裡,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片段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起,中蘇關係就逐漸由冷淡轉為對抗,由意識形態的鬥爭轉化為武裝衝突,對蘇聯的稱謂也由老大哥變成蘇修。

尤其是1966年以後,當年的鬥爭口號是:“打倒美帝!打倒蘇修!”中蘇之間的關係勢同水火。

那年頭百姓家裡沒有電視,最主要的傳媒便是報紙。到了1969年,報紙上關於戰爭的論述不外乎:“立足於早打、大打、打核大戰”的口號。

當年放電影多數是在室外空曠的場地上,在正式放電影之前,一般會放演一段新聞簡報紀錄片。內容多是國內外新近發生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的重要新聞。那時經常播演中蘇邊境的紀錄片,當畫面上是夏天時,就會出現蘇軍的艦艇在黑龍江、烏蘇里江上高速行駛,掀起層層波浪。當畫面上是冬天時,冰封的黑龍江、烏蘇里江的江面上白雪皚皚,蘇軍的輪式裝甲車碾壓著冰雪,在中國邊防軍人身邊橫衝直闖,畫面中氣氛十分緊張。紀錄片的畫外音,不斷地告誡人們,新沙皇的野心比老沙皇的野心還要大。新沙皇不但霸佔老沙皇侵佔的中國領土,而且還要侵佔更多的中國領土。

1969年,當時我還不滿十五歲。大概是四月份的一天下午,天色陰沉,我不記得是什麼原因,無意間見到許多軍人去大禮堂開會,我便跟著過去。大禮堂的大門關著,但是並未鎖上,我推開虛掩的大門溜了進去。只見到大禮堂的臺下坐滿了軍人,臺上擺有一張三屜桌,桌上有一個麥克風,桌後有一位三十多歲的軍人正在作報告。

我聽了一會才明白了,正在作報告的軍人是我們工程兵工程學院的幹部,他是黑龍江虎林縣人,二月份回老家探親。他的報告大約有一、兩個小時,由於這段往事距今已經快半個世紀了,他的原話我已經記不清了,但是其中的一些情節我至今印象還很深。他大致說了以下的話。

“烏蘇里江是南北方向的一條大河,也是中蘇之間的界河,江的西岸是中國,東岸是蘇聯。珍寶島是烏蘇里江中位於主航道以西的一個小島。在國際上界河的邊境線劃分,是以主航道為依據的,因為珍寶島在主航道中方一側,所以說珍寶島是中國的領土。”

“我的家鄉是黑龍江省虎林縣虎頭鎮附近的一個村莊。今年二月我回家探親,因為老家離珍寶島很近,所以戰備形勢很緊張。我回家不久武裝部的同志就來家找我談話,要求我在探家期間參與當地的民兵訓練和戰備值班,並在必要時留下參加保衛祖國的戰鬥。我是現役軍人保家衛國義不容辭,我當既答應武裝部的要求,參加家鄉民兵的活動。”

“民兵除了參加戰備值班,訓練執勤外,也參加文化大革命,當地的革命群眾組織,經常進行反帝、反修的教育。展開對修正主義的大批判。”

“中蘇之間的邊境線並未正式劃定,在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中的部分島嶼,中蘇雙方存在爭議。珍寶島就是其中之一。”

“在珍寶島對面駐紮的蘇軍的基層指揮官中,有個叫做伊萬的軍官是個跛子,因為他積極反華,剛被晉升軍銜,因此氣頭正盛。69年初春,伊萬時常帶隊跨過烏蘇里江中心線的主航道,來到珍寶島,與我方正常巡邏的邊防部隊,發生肢體衝突。因此我邊防戰士非常討厭這個傢伙。”(我在查閱其他資料時,沒有看到伊萬是跛子的相關材料。但是作報告的軍人確實是這樣講的。或許是中國老百姓鄙視伊萬,故意糟蹋他吧。)

“3月2日,中國邊防巡邏隊在珍寶島地區巡邏時,遭到蘇軍的阻擾。衝突中蘇軍首先開火,打死打傷中國官兵數人。我邊防部隊當即進行還擊,在戰鬥中擊斃蘇軍指揮官伊萬等人,擊傷蘇軍多人。同時擊毀、擊傷蘇軍軍車多輛。蘇軍遭受嚴重損失後,退回蘇聯境內。”

“戰鬥結束,我軍將蘇軍的屍體拉回我方江岸。蘇軍軍官穿的是呢子大衣,檔次比較高。士兵穿的是粗呢子的大衣,檔次低,質量差。中國百姓挖苦的說,蘇軍士兵穿的是麻袋片。”

“經歷了3月2日的戰鬥,當地群眾組織義憤填膺,他們將蘇軍屍體立在江邊,在屍體的腳下倒上水將其凍住,組織群眾對其進行現場批判。遠近的群眾組織得知,紛紛到江邊參加抗議活動。由於來的人多,只能將各個群眾組織分成批次,晝夜進行抗議活動。到了夜裡大批群眾舉著火把,沿江岸進行遊行。群眾手裡的火把照亮了江面的積雪,映紅江岸的天空。”

“蘇軍為了報復,在3月15日出動了坦克、裝甲車,動用了大口徑的火炮和火箭炮。我軍為了加強防備也增加了兵力,中蘇在珍寶島地區進行了更大規模的戰鬥,戰鬥打得十分激烈。雙方都有較大的傷亡,我軍在戰鬥中擊斃蘇軍上校軍官、中校軍官各一名,並摧毀了蘇軍大量的裝甲裝備。其中包括在珍寶島附近江面上,擊毀的一輛蘇軍T62坦克。”

“從3月17日起,中蘇為爭奪這輛被擊毀的坦克,進行了多次的戰鬥。由於烏蘇里江面視野開闊無遮無掩,要想將重達幾十噸的坦克悄無聲息的拖走,是根本不可能的。無論是哪一方想要拖坦克,必然會遭到對方的炮火攻擊,因此誰也無法將坦克搶回。但是這輛坦克深入我國領土,距我方江岸較近,我軍以炮火不斷打擊坦克四周冰面,江面冰層碎裂,最終蘇軍坦克沉入江中。我方趁蘇軍不注意,派潛水員帶鋼絲繩潛入水中,一頭掛住水下的蘇軍坦克,一頭掛在我方的拖拉機上,拖拉機以耕地為掩護,將被擊毀的蘇軍T62坦克拖到中國的江岸上。當蘇軍看明白了,一切已經為時已晚,只能是暗自嘆息了。至此,珍寶島戰鬥勝利結束!”

1969年的中蘇邊境衝突,已經過去將近半個世紀了。中國早已結束文革,而蘇聯解體也幾十年了。一切彷彿都已經過去了。唯有當年中國軍人為了捍衛國家主權,不怕流血犧牲的革命精神,將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