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有好几个小伙,为何把帝位传给没用的阿斗?

楊過滒


其实阿斗的没用很可能只是后来一段时期对刘禅的偏见。像我们上中学那会儿收录课文里的那篇陈情表的作者李密,不愿出仕晋朝做官,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觉得刘禅是个明君,像刘禅的汉朝九十万人口,除去一般妇女,剩四五十万,再除去老人和孩子,就这样供养十几万军队,三四万官吏,而且对外战争还要种地,生产钢铁,兵器,喂马等等,诸葛亮一出去进攻就带走全部兵勇,估计家里都没人种地了,就这样兴兵北伐了五次,历时六年,整个国家忙于备战,连人口生息繁育的事都不做了,而且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出动十三万精兵,外加十几万农夫,每天消耗粮食就四万石,一个月就一百二十万,两个月就得花二百四十万,如果诸葛亮不能攻城略地,以战养战,将巨大的战争压力转嫁到魏国,他们后汉的国力总会难以维持。但刘禅心急归心急,心里也明白,北伐中原,匡扶汉业一直是诸葛亮的夙愿,如果这个愿望都满足不了,他的相父很可能会立即垮了。所以也一直不惜代价,毫无异议的支持他。诸葛亮把举国力量都投进去了,如果不能成功,它的反噬之力很可能会翻转过来压垮整个后汉。我个人感觉刘禅这个皇帝比跟他同时代的曹睿,孙权都好一点,虽然一方面也可能是诸葛亮的教导,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卑以自牧,还搞宫中府中俱为一体,从刘禅开始,年纪轻轻就青菜豆腐白米饭过日子,这样也才能让臣民心服,每天粮食定量,多余的都运到前线。比起曹睿大修宫殿房子,又是寻珍觅宝,虽然也跟家境有关吧,但刘禅卑其宫室,俭其衣食,不以百姓的役力而奉己一人,比曹睿强多了,而且刘禅心地宽厚善良,虽然孱弱,也比孙权还有他子孙要好。所以刘备把国家交给刘禅本身没毛病


星河菡萏


原因有多条,从最不重要的开始:

一,刘禅是长子。生下来以后可以说是命运多舛了。襁褓中就跟着老爹出生入死。还吃奶的时候就在长坂坡死了娘,靠着他四伯父(赵云比刘备年龄大,但是又被排行了老四,所以只好这么叫)塞在怀里才找着爹。属于“红小小鬼”,资格老,关系硬。资格分,加1分;

二,刘禅被他爹扔到地上过,当时完全是他爹拉人心的工具。虽然刘禅长大以后忍了这口气,但是他爹自己心里大概觉得有点对不住这个儿子。感情分,再加1分;

三,刘禅是长子。虽然早死的老娘糜夫人并没有确认是正室。但是一是老刘的甘糜二夫人并没有位份的差别。糜夫人死了以后,甘夫人没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对患难的姐妹留下的孩子视同几出。再加上刘备爱江山不爱美人,不论后来当汉中王还是称帝,都没有立王后或者皇后。所以刘禅也算是嫡子。身份分,加1分;

四,刘禅是刘备手下老人儿领看着长大的。老人儿们对他感情深,相对比立其他孩子更能服众,更容易稳住老人儿的心。老人儿分,加1分;

五,老刘死的时候刘禅17岁,算是成年了,其他兄弟都还小。所以也没得选。年龄分,加1分;

六,最重要的放最后:谁说刘禅没用的?他亲爹和相父都白纸黑字的夸过刘禅的能力。这两人可不是随便夸人的人。智商分,加5分。

总结,老刘精得很!立刘禅就对了


木野狐踪


据史书记载,刘备有3个亲生儿子和1个养子,分别是刘禅、刘永、刘理和刘封(养子)。刘禅为什么能即位蜀汉皇帝,原因有四:

一是皇家继承惯例。古代有“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的规矩,按惯例办事是最顺畅的,会回避许多矛盾。

二是动乱时局所需。刘备死时,长子刘禅16岁,其余两个儿子年龄幼小。当时三国鼎立初步成形,蜀汉立足未稳,立幼会“主少国疑”。

三是感情所致。刘禅是刘备与甘夫人所生,时值事业低潮,夫妻(甘夫人子刘禅、糜夫人无子)患难与共,刘备称帝后追谥甘夫人为皇思夫人(刘禅即位后追封其母为昭烈皇后),对刘禅关爱有加。

四是刘禅也有智慧。《三国演义》为了突出刘备的“仁”和诸葛亮的“忠”,不惜把刘禅弄成了“傻”。其实刘禅不傻,而且有智慧、谋略和胸怀。《三国志》记载,他即位后,力排众议,全力支持诸葛亮平内乱、稳朝局,发展生产,使国家呈现中兴之气。诸葛亮评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诸葛亮去世后,因北伐国力耗尽,只好派大将姜维短暂北伐,以攻为守,求得自保。最后成为亡国之君,除个人原因外,也有天下大势使然。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再说说刘备四个儿子的人生归宿。

刘封是刘备养子,勇武过人,平西川,取上庸,屡建战功,深得刘备信任。后来,刘备立太子时,关羽说刘封为养子,不适合当太子,对此刘封耿耿于怀。关羽败走麦城,刘封见死不救,刘备因此杀了刘封。

刘禅,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怀帝,又称后主,母亲是昭烈皇后甘氏,在位41年。刘禅出生于荆州,幼年时多遭难,蜀汉建立后被立为太子。蜀汉章武三年(223年)继位为帝,改元建兴,拜诸葛亮为相父,并支持其北伐,后期宠信黄皓,致使蜀汉逐渐走向衰弱。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诸葛瞻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被迁居洛阳,受封为安乐公,西晋泰始七年(271年)在洛阳去世,葬于邙山,享年64岁。俗谚说:“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邙山是道教圣地,古代帝王理想中的埋骨处所,有历代帝王及大臣墓葬千余座,其中也埋葬着4位亡国之君(后主):蜀汉后主刘禅、南朝陈后主陈叔宝、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

刘永,字公寿,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封鲁王,后改封甘陵王。咸熙元年(264年),蜀汉灭亡,被迁居洛阳,任奉车都尉,封乡侯。后为避八王之乱,举族南迁彭城。

刘理,字奉孝,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封梁王,后改封安平王。延熙七年(244年)去世,谥号悼王。


智星侠


首先刘禅是嫡长子,这个很重要,

其次,刘禅没那么不堪入目!

诸葛亮曾说过刘禅大智若愚,智容乃大

诸葛亮的评价对刘备来说也很重要啊


皖北郭大侠


首先是嫡子,其次阿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傻逼。就好比现在的特朗普,很多人都觉得他很傻逼。实际上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但是如果美国因为特朗普跌下神坛的话,以后特朗普肯定就是阿斗一样的历史记载。


粤老四


这个跟几千年来的家国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在那个时候帝王的家就是这个国,这个国就是帝王的家,在他们认为这个国家是他自己家的事情,朋友再多,那是别人家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刘备好几个生死朋友,为什么他能当王?那是因为他是刘皇叔,是皇族血脉,这就是之前的观念


玩家国度的囚徒


诸葛亮曾经评价刘禅智容乃大,所以说刘禅也不是那么传说中的不堪,也不是一个昏君,而且还做了40多年的皇帝,难道不传给他传给谁呀?而且是自己的亲儿子,如果你做的话,那你不传给自己的亲儿子,你还转给谁呀,只有自己的亲儿子才不会害自己,自己奋斗一辈子,难道不就是为了给孩子留下一份基业吗?


川风如火


因为,阿斗,是嫡出,古代,不论庶出多么英明,多么有能力,也只能给嫡子做陪衬,不能,继承大统。


华丽的乐章2


立长不立幼,除非长子死了


用心去受1


宗法制影响,立嫡立长。外加其他孩子太小,不可控因素多,阿斗好歹还有朝中的基础,名正言顺。从古至今,幼帝如果没有强势可靠的监护人,王朝走不下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